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作者:由 追夢人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8-06

發現大家都認同“苦難不值得被讚頌”,苦難來了誰都沒轍只能受著,但苦難本身值不值這赤裸裸的好辯題啊!!尤其是反對觀點一定會很酷且角度刁鑽,希望以後能有辯論賽辯這個!!

挑戰自己當個反方辯手:(由於此方並不是個人觀點,給大夥從另一個角度提供思路,畢竟事物要有對論才算完整嘛)

淺薄觀點,要是有人思考是我的榮幸。jpg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原創,長文。

反方:苦難值得被讚頌。

一個問題:你對苦難的定義是什麼?

個人失戀分手、愛人出軌、事業失意、出身不公?國家利益間的戰爭、死亡、紛爭、饑荒、病毒?

看吧,每個人對苦難的定義程度不一,

你所不讚頌的是哪一種苦難?真的是全部嗎?

第二個問題:你經歷過苦難嗎?包括以上列舉及其他。

那些讓你痛苦、不甘、想拼盡全力卻又無能為力的經歷。

是的,

每個人也有過。

芥川龍之介說過:“

我人生中缺少任何一個瞬間,都無法造就今天的我。”

每個人生中都必定會經歷苦難,早晚而已,誰敢說生活中沒有苦難?

這些苦難混雜在記憶裡,潛移默化在行為中,才造就了今天的你我——

一無所有,無堅不摧。

苦難本身就是人生的過程,當我們直面苦難,經歷過苦難後,熬過來的我們感謝過往。

你所感謝的這個過往裡,真的不存在你受過的苦難嗎?

瞧,我們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讚頌裡苦難。

一部影片,叫《波斯語課》。男人經歷戰爭,他看著自己族人在眼前被殺,滾燙的鮮血自他族人的脖頸裡濺到他臉上,黑色的血漿從他族人額頭上的洞裡嘩啦啦往外流出。

在苦難來臨的一瞬間他被激發出了強烈的求生欲,他聽到倆個士兵說教官要學波斯語,他手裡剛好有一本波斯語寫成的書。

他對那兩個士兵說,我是波斯人,放了我。

那個部隊沒有波斯人,沒人見過波斯語,於是他編造了一個不存在的語言,他的“波斯語”也只有教官和他自己能聽懂。他的生活就是早上教給教官“波斯語”,晚上也必須記住自己隨口編出的所謂“波斯語”,他在構造一個龐大的語言體系。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他將被俘人員名冊裡的人名重構、拼湊,人名變成一個個“波斯語”單詞,後來他只要看到一個被俘人員在勞役,就能想起很多的“波斯語”單詞。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他熬到戰爭結束,他逃了出來,他終於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記錄員來安慰他,問他國家裡有哪些人為戰爭犧牲,讓他想起一個說一個。

他說出了全部被俘人員的名字。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當他從嘴裡吐出一個個同胞的人名時,當他頂著記錄員驚詫而敬畏的目光時,他淚流滿面。

他是憑藉自己的果敢、記憶、沉靜活下來的,

但又是什麼磨練出、激發出、讓自己意識到原來自己是擁有這種優秀品質的感慨的?

還是苦難。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在高壓抑鬱的環境裡,人的求生欲會給自己一個精神支柱,那個幻想的東西拽著人往前爬,能爬一點算一點,即使身後留下長長血痕也毫不在意,因為你得活著,你還有割捨不下的東西。

不是有句話嗎?

總有些東西,高於其他。

正方說:“苦難不值得被歌頌,熬出來的人都是靠自己”

那我們反方說:

既然是自己意志薄弱或對世界已無牽掛,那與苦難又有何關係?

古語有言:“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勞其筋骨。”

前人知道,無論是西方神明還是東方天道,他們都相信苦難會磨練你。

那些被苦難壓垮了腰的人,他們沒有牽掛,連生命本身的求生欲和本能的向前欲都被他們生生壓下,他們有選擇死亡的權利;那些受苦難重生的人,馱過重壓和失意前行,他們有選擇漂亮地活的權利。

因此我說:

苦難值得被讚頌。

——————————————二次更新分割線——————————————

一個沒有正方的辯題是空洞的,一個沒人駁論的反方是空有觀點而沒有價值的。

所以當老同學找自己徹底辯了一場很驚訝還很高興哈哈哈,整理了一下放上來。

不是很正式,我們也沒在乎辯論流程,更像是把自己想的交換一下,感興趣可以看看,也歡迎留言耶

後面字會很多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正方:(苦難不值得被讚頌)

嚴格意義來說,人們所說不值得被讚頌的苦難,並不是人生所遇到且無法避開的一些挫折。而是因為社會,國家的不合理、不公平導致最底層人民的一生像苦難一般。

這種苦難並不會讓人成長

,而有些人偏偏還要加以“樂觀精神”之類的說辭。

王朔曾說:“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讚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愚弄底層人。”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圖來自老福特阿四,侵刪。

餘華筆下的福貴、許三觀,魯迅筆下的阿Q,老舍所寫的駱駝祥子,相信他們寫這些人物從來都不是為了讚美那個社會底層人民所經歷的苦難,而是從這些人的苦難中批判一些當時社會黑暗的東西。

人生確實要經歷一些無法避免的挫折甚至苦難,也有些會讓人成長,

但是如果我們的一生都是苦難的而我們仍要以吃虧是福這樣的態度來安慰自己,就好比魯迅所說“沒有了反抗精神的奴隸,會落入萬劫不復的輪迴吧。”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反方:(苦難值得被讚頌)

首先,苦難已經來臨的情況下並不能說“冠以樂觀精神的說辭”

,而是人在面對這種自己無能為力的東西時,會不由自主的“樂觀”。

地震來了人們會一瞬間團結互助彼此安慰;被困在電梯裡大家會自己組織紀律,等待救援。“精神支援”基本都是趨向傳統意義“樂觀”的東西,往往人能撐下來就是靠這些單一的、近乎理想的樂觀。

又及,苦難包含挫折,挫折就是苦難的一部分。其餘還有無奈瘋狂憤怒緊張強壓,他們是人在面對苦難時最直觀的感受,他們是苦難另一個降低程度的說法。

把窮人的苦難當作勵志故事告訴他人

,前提是這些窮人願意將自己的故事告知他人。

無論是脫離苦難後釋出平臺還是正經歷苦難時的口頭表述,別人才能知道自己的故事然後傳給更多人。

無法否認的是,也確實有很多人受到了鼓勵,我們小時候聽到的勵志故事,真的沒有一篇在我們遭受苦難時想到嗎?甚至很多勵志故事本人會感到喜悅,因為真的會有人透過他本身的苦難故事自救,人生開始往好的方面走。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圖來自瀏覽器,是一位的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芭蕾舞者在聽到“天鵝湖”的瞬間隨著音樂舞蹈,原影片很震撼。

至於你列舉的福貴等人屬於偷換概念。他們的故事都是批判當時黑暗社會造就的、人造的階級和麻木,是勞苦人們堅韌的精神和永遠向前、即使“為活著而活著”的不屈(看,這也是你前文提到的“樂觀精神”,它支撐了你列舉的這些人物),而非苦難本身。

人要有反抗精神,反抗什麼呢?反抗苦難啊!

人生因受苦難得以完全。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圖文來自老福特浩浩JANE,侵刪。

傅爾赫斯在《惡棍列傳》裡有說:“生活是苦難的,我又划著我的斷槳出發了。”

苦難就是乘著舟的海,岸邊的巍山和湍急的水道,推著想划船的人向前。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和朋友的辯論記錄,剛開始都是發在朋友圈,後來才意識到哦可以私聊。

正方:

我們從小聽過的勵志故事,主人公在苦難的人生中堅韌不屈最後獲得成功。然後我們讚美他,並在挫折中想到他學習他的品質,可是我們看到的只是

個例

更多的人們會在苦難中沉淪下去,這並不是人們意志薄弱或者毫無牽掛自願走向毀滅

,而是生活的重擊,不是一般人能抵抗的了的。

昨晚一個朋友聊天,他告訴我在他的老家有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母親患有精神病,父親年齡大行動不方便,本應該上學的年齡他需要天天早起去賣菜然後回家照顧家人。

他不曾嘗試反抗這噁心的世界嗎?

而是生活的苦難,從來不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那麼簡單痛快,而是鈍刀子磨人。

會把一個內心有怒火有思想的人磨成一個沒有思想,只追求基本溫飽的動物。

像這樣的人在如今有太多,這都是苦難造成的。而我們卻居高臨下的大肆寫文章讚美他們的悲慘經歷,讓人們學習他們甘願在苦難中生活的品質。

可是換位思考,你願意在那種環境中生活一輩子嗎?

最可悲的是我們想到的不是怎麼幫助他們,而是想到用讚美苦難的方式讓他們臣服於苦難。

然後這個社會的上層人士繼續喝著十萬一瓶的酒住著上億的別墅

。可是真正經歷生活苦難的人,他們仍然水深火熱。讚美苦難只不過是一種見死不救,袖手旁觀的態度來讓自己有滿足感。

大家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既不高貴也不下賤,付出同等的勞動就應該得到同樣的回報。

當這個社會存在貧困交加的人,無家可歸的人時我們應該想到的是什麼造成了他們這樣,而不是讚美他們所遭遇的悲劇並給他們貼上沒有自救沒有反抗精神的標籤。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圖來自老福特樂乎虎,侵刪。

反方

好,是無法反抗的苦難、是鈍刀子磨人的苦難。

談什麼個例呢?人生來就不同又相同,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別人的幸運也可以是你的幸運。沒有人會喜歡苦難,沒有人會不希望自己一生順遂。

但這就意味著苦難一定不值得被讚頌嗎?

誰也不能保證苦難會不會降臨到你身上,你只能去想如何應對它,用什麼方法面對。誰也說不準它程度的大小,你必須用最壞的結果去構思,而非簡單的一句“這苦給你願不願意啊。”

苦難來了誰管你願不願意啊。

仔細看,我最開始指的那些被苦難壓垮的人,是自甘被苦難壓倒的人,是選擇在苦難中死亡的人。

比如魯迅先生筆下那一群圍觀同胞被欺辱還拍手叫好的、麻木不仁的傢伙。

我們願意去想他們所遭受的苦難嗎?我們心裡清清楚楚。可即使知道他們的經歷,仍然憤怒和悲哀,甚至有些人壓根沒做掙扎就順著苦難倒下。

他們可悲嗎?可悲;他們可憎嗎?魯迅都把他們憎死了。

但若說這是苦難導致他們這樣,參考最上方觀點。

對,我們這些人什麼都做不了,所以只能以他們的角度去想是什麼造就了他們如今的模樣

。所以我們發現,在面對這些社會的不公、生活的重擊,我們只能咬牙把血嚥下去,生生受著。

但這種情況下,他們是隻能追求溫飽,而非變成只追求溫飽的動物。

那些怒火和思想不會被埋沒,他們會在灰燼的深處,只等一粒火星子做引索,然後燃起滔天大火。

若是沒有這引索呢

?他們會分為兩種人:

一種人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同樣懷有怒火和思想的人,讓自己知曉還有與自己一樣的人存在,他們會一同尋找出口,把資訊傳遞出去,攜著苦難成長;

你怎麼知道你朋友將來不是這類人,不會衝破束縛追求自己呢?

另一種人會自己燒掉他們的槳,給船戳個洞,在苦難裡沉船,被苦難壓著活到生命盡頭。

他們談什麼遺憾呢?談什麼惋惜呢?

斯佳麗是苦難的吧?愛而不得最終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子,婚後感情不順喪失愛子,她從花華正茂備受歡迎的少女到一個一輩子苟活在時代、階級、封建裡的人,她的出身是苦難的,經歷也是苦難的。在外人眼中她應該是光鮮亮麗下的一團腐肉。就跟我們說的“他們”在苦難裡早已被壓垮一樣。

可真的被壓垮了嗎,問了他們沒有?

斯嘉麗那個經典名言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苦難來襲,我接受,是因為我無法與苦難抗衡,與資本抗爭。所以我樂觀,活在苦難中,笑在苦難中。

“苦難降臨到我身上就是來被我征服的。”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在不同人口中有不同的稱謂。你去看窮溝裡的人,去看偏遠山村裡的人,他們很多人擺出一副消極的、被苦難壓垮的狀態嗎?

他們會笑,會跟你聊一堆雜七雜八的瑣事,而非抱怨。

他們早已將苦難視為習慣,他們與苦難和解,更早已戰勝了苦難。

所謂的同情,才是我們強加給他們的。

若是我們無法為他們做些什麼,無法讓他們看到什麼,同情,才是徹徹底底的自我感動。

他們一輩子出不了村子和山溝,但他們一抬頭就能看見漫天繁星;他們為溫飽發愁,可他們會好幾戶一起燉一大鍋飯,再擺大桌招呼全村人過去吃……

他們不是臣服於苦難或者被苦難壓垮的人,他們是在苦難中成功。這不是個例,這是大多數。

你無法否認部分人的悲慘經歷確實值得讚頌,你也無法否認自己不會對當年苦難下堅韌傲氣的自己心動,它讓你發現原來自己可以這麼牛逼。那些苦難和苦難下的怒氣和思想會被訴說給孫兒,給街坊鄰居,成為個人經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些東西,存在即意義。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宮崎駿《歲月的童話》,很治癒的一部影片。當然,這裡面的鄉村和那些受苦的山村經濟狀況肯定不同,用在此處主要是想表達無論身處何方,苦難永遠奈何不了向前的勞動人民,只會成為他們的飯後談資。

正方:

首先,如你所說,有些人並非在苦難中失敗,而是在苦難中成功。

那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果沒有苦難,他們也許會比現在更加成功與幸福。

其次,即使苦難讓他們變得更堅強,更偉大。那我們讚頌學習的是他們從苦難中總結經驗的能力,並非苦難本身。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圖來自老福特(名字看水印吧打不出來阿巴阿巴),侵刪。

美國南北戰爭前如斯嘉麗一般的女性太多了,但只有她一個人能說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這是因為她個人的能力並非苦難所帶給她的成長;

一輩子出不了山溝和山村,也並非是與苦難和解或戰勝了苦難。山村並不等於苦難,真正的苦難的是山村所帶來的是

落後,封建,偏見。

當然,許多山村民風淳樸環境良好,滿天的繁星是我們所向往的。

但那些落後的小村子中的年輕人,真的是他們與苦難和解才不想去外面的世界嗎?

是因為生活的重擔壓在他身上,他不敢去想外面的世界。

母親治療精神病的藥費,父親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今晚要去摘菜明早要去賣…這些一切把他壓的喘不過來氣。

“哀莫大於心死”,他不能去追求外面的世界

。而我們卻要告訴他:“你早已在苦難中成功”。

所以究竟是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還是二舅的悲慘經歷緩解了我的焦慮?二舅在苦難中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但我們絕不應該讚美苦難。

甚至我們應該想,如何將二舅這樣的底層勞苦大眾越變越少,讓剝削壓迫徹底消失。

做奴隸並不可怕,因為奴隸時時刻刻想著反抗。

可怕的是在做奴隸的過程中快樂並且歌頌讚美享受它,這才是萬劫不復的奴隸。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我沒有用圖片形式而是文字的原因是當時我倆都光顧著嗖嗖飛起打字,裡面有很多錯別字,而且圖片不好配圖。(所以說是整理了才發出來巴拉巴拉)

反方:

生活沒有如果,我通篇都在說。

誰讓他們發現自己有這種總結經驗的能力的?先有經驗,即經歷苦難。

並不是只有她一人,只是流傳下來她一人。

不是不想出去,沿用苦難無法反抗的角度,他們是出不去或者資訊閉塞導致的不敢出、不自信,對未知事物的懼怕。

如果苦難無法抗爭還要去追求離自己太遠的東西,人活得累是正常的,但這是個人選擇和性格方面,倒沒有對錯。

面對苦難的樂觀,二舅恰恰是我所想說例子中的典型。

奴隸那個就反駁不了。(莫名想起:“既帶上鐐銬,何不起舞呢?”但那麼辯在這個議題情景下太地獄了,我自己都不服。)

其實你一開始舉的例子裡,直接從祥子做文章會很好,因為這個人物可以把“樂觀”和“自救”兩個概念全駁了。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後面是一些嘮嗑和自己為什麼想當反方的原因

最後是正方贏啦,我自個並不是反方的觀點只是從這個角度思考,後來有正方觀點出現就想真打一場辯論,然後我倆微信從早上十點槓到晚上還轉戰QQ哈哈哈哈

其實很想知道真正認為“苦難值得被讚頌”的人會怎麼駁朋友最後那一條哎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朋友:這個議題主要是我覺得事實就是這樣

我:只是我們是如此認同的。

他做議題我第一反應就是反方會怎麼辯?從何入手?怎樣去讓觀眾萌生“讚美苦難才是正確的”觀念。恰恰是如此一邊倒的議題,如果辯手厲害,就會是一場徹底的顛覆三觀,而非我這種三腳貓功夫。

這是我認為這個議題的價值,他很有挖掘性。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加粗字感覺很劃重點(什麼怪毛病?

我真的太久沒看到顛覆三觀的辯論賽了,感覺現在很多議題都很,嗯…平淡,沒有價值觀受洗禮的感覺。

事物要有對論才完整。尤其這種古今相反的一面倒議題——

為什麼我們以前讚頌苦難而如今我們認為苦難不值得被讚頌?根源在哪?大家觀點一面倒的原因又在哪?

—————————————三次更新分割線———————————————

整理完複製貼上發現還是有些錯字又回來改了…

“苦難是否值得被讚頌”正反論思考

標簽: 苦難  他們  讚頌  反方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