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作者:由 歷史阿牛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5-02

本文首發微信公號“最愛歷史”,歡迎移步關注。再多說兩句:最近知乎賬號名莫名被強制重置,我只能改用我的小名+專業了,望各位知悉。我還在。

這兩天,新東方創始人

俞敏洪

攤上事兒了。

11月18日,他在演講中談到教育體制,以當下女性的價值觀取向舉例子,語出驚人:

“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說,中國男人就是要他賺錢,至於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中國男人都會變成良心不好,但是賺錢很多的男人。

這正是現在中國女生挑選男人的標準。所以實際上,一個國家到底好不好,我們常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中國是因為女性的墮落導致了整個國家的墮落。

俞敏洪,這位無數草根膜拜的勵志偶像,莘莘學子眼中的“留學教父”,就因為一番偏激的發言,淹沒在萬千網民的口水裡。

女權主義者們早已磨刀霍霍向老俞,前陣子暴打老公的張雨綺直接發微博diss俞敏洪:

“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沒幫你搞明白什麼是平等。”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俞敏洪當天在微博上道歉。

俞敏洪當即在微博上公開道歉,稱自己沒有表達好,引起廣大網友的誤解,其真正意思是:

“一個國家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國家的水平,女人強則男人強,則國家強。”

這樣,還是難以自圓其說。

無論俞敏洪的失言是否為無心之過,他的這番話讓人不禁想起男權時代讓女子背黑鍋的一大通病。

尤其是當國勢衰微時,沒有一兩個美女來扮演紅顏禍水,劇情發展似乎就不合理。史籍不僅要對成功男人背後的女性著墨,還常常把失敗帝王背後的女人揪出來批判,安上禍亂朝綱的罪名,所謂女性讓男人墮落,乃至禍及國家的說法一部分正是出自於此。

1

先秦歷史遙遠而模糊,即便是在這段尚待不斷挖掘的歷史裡,史書都要給亡國之君身邊安排一個特定角色——禍亂朝廷的美女。

直到如今,考古學者們還在為證實夏代歷史而殫精竭慮,可春秋時期的

《國語》

已經先把夏朝滅亡的鍋甩給了深受末代君主

夏桀

寵幸的美女

妺喜

,這也是古代史官第一次將亡國與美色相聯絡。

傳說妺喜來自

有施氏

,該部落被夏打敗後,將她獻給夏桀。妺喜是個非主流的拜金美女,平生有三大癖好:一是喜歡泡在酒池裡飲酒作樂,二是喜歡聽絹帛撕裂的聲音,三是喜歡Cosplay,穿戴男人的衣冠。

夏桀一一滿足她的要求,據說他為妺喜建造一個大酒池,池中可以泛舟,他一聲令下,三千人同時將頭伸入池中飲酒,號稱

“牛飲”

。夏桀又命人運來大量絹帛,當著妺喜的面一匹一匹撕給她聽,看著美人笑靨,夏桀心裡美滋滋。

實際上,夏桀與妺喜的荒淫之舉多是後世文人的牽強附會,如撕帛一事出自西晉

皇甫謐

的《帝王世紀》,這故事一點都不靠譜。而《國語》、《竹書紀年》等先秦史書對妺喜的記載也不過寥寥數語。

然而,現在提及夏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妺喜。

2

無獨有偶,商朝的末代君主

帝辛

身邊也有一個美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

妲己

據記載,帝辛為了討好妲己,修酒池肉林,讓男女裸奔於其間,朝夕歡歌,還花了七年的時間築鹿臺,勞民傷財,更是對反對者施以炮烙、蠆盆等酷刑,慘無人道。一個末代暴君和亡國之女尋歡作樂的形象躍然紙上。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妲己。【劇照】

渭水中游的

,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強盛,在帝辛醉心享樂之時,

周武王

曾發起伐商的軍事演習,各方諸侯群起響應。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一戰功成,帝辛自殺,商朝滅亡。妲己的命運也十分悽慘。周武王在誓師時便曾對她公開譴責:“古人有言:

‘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如今商王只聽妲己的讒言,自甘墮落,這問題大條了。”

滅商後,周武王將妲己斬首,將她頭懸於小白旗上。

史書曰:“以為亡紂者,是女也。”

可是,妲己就真的這麼不堪麼?

在周武王的誓詞

《牧誓》

中,列舉了帝辛的六大罪狀,可對於後世熟悉的酒池肉林、修鹿臺、炮烙等卻隻字未提。這些罪行是在之後數百年的史書中才逐漸出現,並轉嫁到妲己身上。

西漢

劉向

《列女傳》

將妲己放在《孽嬖傳》中,把她當作反面教材。在此前史書的記載中,帝辛是為了知道聖人之心是否有七竅,而剖開忠臣比干的心,但在《列女傳》中,變成了妲已在一旁說:“吾聞聖人之心有七竅。”於是,帝辛下令剖開比干的心來看。這時,喪盡天良的就是妲已了。

而那個將妺喜拜金形象進一步完善的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又稍稍改變了以往史書描寫妲己的一些細節,如帝辛為妲己建造的鹿臺,在《列女傳》中還是“高千尺”,到這裡被提高了十倍,變成了“高千丈”。

明代小說

《封神演義》

更是把妲己塑造成狐狸精的化身,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妲己為殷商滅亡背的這個鍋,是如何也甩不掉了。

3

周伐商的其中一個動機是,帝辛寵愛妲己,而西周之所以會走向覆滅,很大程度是因為

周幽王

寵愛

褒姒。

沒有當下宮鬥劇中的勾心鬥角,褒姒僅僅憑藉年輕貌美,靠著周幽王的寵愛,在生下兒子伯服後便被立為正宮,伯服更是被立為太子,照理說是個人生贏家。

可是,褒姒偏偏是個冷豔美人,平時十分高冷,不愛笑。周幽王想法設法逗她笑,就是收效甚微。此時,寵臣

虢石父

獻計,導演了一出

“烽火戲諸侯”

的好戲。

周幽王聽從其建議,點燃了烽火臺,使各方諸侯以為外敵入寇,前來勤王。各地諸侯風塵僕僕趕來,發現根本沒有敵軍入侵,只有周幽王在城頭喊:“辛苦了,各位。沒啥事兒,你們回去吧。”諸侯們這才知道上當,失望地離去。褒姒看著他們白忙活一場,傻里傻氣,這才嫣然一笑。

周幽王大喜,賞虢石父千金,此即“千金一笑”。

而之後的故事,我們也都很熟悉了,等到犬戎真的入寇,幽王舉烽火而諸侯未至,被殺於驪山之下,褒姒也被擄走,不知所終,西周在動亂中走向滅亡。

褒姒一直都被視為紅顏禍水,可是,烽火是周幽王放的,還是褒姒放的呢?男人犯的錯,結果卻讓女人承擔,總歸有些不公平。

另據學者邵炳軍考證,西周滅亡的發展應是這樣。幽王廢原太子

宜臼

後,宜臼感覺到生命危險,於是投靠其舅舅申侯,與其父唱對臺戲。在自立門戶期間,宜臼先後取得許文公、魯孝公、晉文侯、衛武公、鄭武公等諸侯的支援,一場政變早已在醞釀之中。

申侯本就對幽王不滿,於是,在幽王十一年前(前771年)聯合犬戎一起攻打幽王,才有了周幽王命喪驪山的悲劇。

可見,烽火戲諸侯是虢石父為周幽王出的餿主意,是幽王自己主演的鬧劇,而褒姒的主要戲份無非是笑一笑。至於之後西周的動亂,更多是因為周幽王與廢太子的政治對立。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

對於三代都將亡國原因強加於美女身上的做法,早有人為之鳴不平。

魯迅

的《且介亭雜文》中,有一篇文章如此寫道:

“我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吳,楊貴妃亂唐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性是不會有這麼大的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由男的負。但向來男性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4

然而,這樣的故事卻總是不斷上演。

589年,隋滅南陳,為南北朝的亂世徹底畫上句號。有一個女子身處其中,她便是陳後主的寵妃

張麗華

張麗華出身貧窮,她的父、兄都以織蓆謀生,她10歲便被選入宮當宮女,本來默默無聞,偶然間得到陳後主的寵幸。

陳後主不理朝政,沉溺於溫柔鄉中,還創作了

《玉樹後庭花》

這首被後世視為亡國之音的豔曲,讚美張麗華的絕世美貌。

張麗華雖身世卑微,但她其實也有幾分才情,史書說她受寵,其中有一句是

“性聰慧,甚被寵遇”

。天資聰穎的張麗華素有辯才,能說會道,善於察言觀色。得寵後的她為人大度,從不橫行霸道,十分受宮女們尊敬,後宮上下都對她感恩戴德,爭著說她的好處。

可是,當時南陳面臨內憂外患,陳後主昏庸無能,處理政事更是荒唐。面對百官啟奏,陳後主自己倚在靠枕上,讓張麗華坐在其膝上,參與決策,早已將國家危亡拋至九霄雲外。

當隋軍攻入南陳都城建康後,陳後主驚慌失措,為了逃命,情急之下和張麗華一起藏到井裡,被隋軍發現後,才用繩索將這亡國之君和他的寵妃拉了上來。

在滅陳戰役中領銜統帥的,是後來的隋煬帝

楊廣

,他本想將張麗華納入府中。可是真正掌握兵權的名臣

高熲

卻勸諫道:“周武王滅殷商,將妖女妲己處死。張麗華蠱惑人心,禍亂朝政,如今平陳,如何能留?”

於是,張麗華被下令處死,命喪青溪之中,她的罪名正是紅顏禍水。

晚唐杜牧有一句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借陳後主與張麗華尋歡作樂的典故,暗諷時人忘了亡國之恨、黍離之悲。他在《臺城曲二首》中,又寫道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

,再次提及南陳舊事。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南京秦淮河夜景。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南陳滅亡是大勢所趨,箇中原因不是一兩個人能承擔的,即便沒有張麗華,也會有李麗華、王麗華,這改變不了結局。

5

另一個背黑鍋的著名美女當屬

楊貴妃

了。

最愛君上大學時,曾採訪過一位手工藝人。老人手藝精湛,各式作品擺滿家中,可謂琳琅滿目。

其中一套“四大美女”的紗燈屏栩栩如生,格外矚目,可是,老人卻將其中的“楊貴妃”換成了“虞姬”。

一時不解,問了老人,他說:“楊貴妃是紅顏禍水,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我不喜歡。”

千百年來,楊貴妃因

唐玄宗

的獨寵,而被很多人視為安史之亂的元兇,唐朝衰落的禍亂之源。更何況,他的族兄

楊國忠

因她而官拜宰相,這個無能鼠輩,生性貪婪、能力低下,是唐玄宗後期亂政的禍首之一。

“中國的男人,可惜全被女人毀了”

▲楊貴妃。【劇照】

但是,就這樣把楊貴妃和安史之亂掛鉤未免有失偏頗。

歷朝歷代都有後妃弄權,唐代的後宮尤其不缺強勢的女子,

武則天

臨朝稱制,自立為帝,

韋皇后

陰謀奪權,毒害親夫。而楊貴妃,自始至終只是一個深受皇帝寵愛的小女子,我們從史料中看不到她對權力有絲毫慾望。

楊貴妃對權力無慾無求,有的只是對富貴生活的追求,史書中她與唐玄宗的宮廷生活,展現的更多是她出身官宦世家,與生俱來的“小資情調”。

唐玄宗為討楊貴妃歡心,也是費盡心思。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就在荔枝豐收季節,專門派人從四川等地加急運送入京。這些新鮮荔枝還帶著露水,讓人食指大動。這送餐速度比現在的外賣都要給力。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品嚐荔枝的曼妙姿態我們已無從想象。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能讓從年輕時就投身政治漩渦的唐玄宗如此寵愛,她應當是風華絕代,更是大唐鼎盛的一個象徵。

可是,當安史之亂爆發,人們卻要這個小女子承擔責任。756年,唐玄宗在安史叛軍的步步緊逼下,一路向西奔逃,途徑馬嵬坡,士兵譁變。他們在亂刀砍死楊國忠後,又將屠刀伸向了楊貴妃。他們說:

“賊本尚在。”

士兵們將楊貴妃視為楊國忠亂政的根本和安史之亂的起源,這本就是蠻不講理的事情,如今殺了楊國忠,更怕她日後報復,只能一不做二不休。那一刻,唐玄宗才明白,兵荒馬亂下,他連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

在馬嵬坡,楊貴妃得到唐玄宗的最後賞賜——一條白綾,隨後在梨樹下香消玉殞。

楊貴妃對政治一無所知,可她身邊有一個晚年昏聵不靠譜的皇帝,有一個專權誤國不著調的族兄,遠處還有一個野心勃勃、圖謀不軌,比楊貴妃大十幾歲,還曾厚著麵皮,請求當她養兒的安祿山。這就是她一生悲劇的癥結所在。

757年十月,唐軍收復長安,身在成都,被迫當了太上皇的唐玄宗終於起駕回京。

他命人找到楊貴妃的墳墓,當墳墓掘開時,楊貴妃肉身早已消逝,只有一個隨身香囊依舊完好。負責此事的宦官將香囊遞給唐玄宗,垂垂老矣的玄宗只能在風中嘆息。

一個弱女子,為當政男人們主導的王朝危機承擔錯誤,落得這樣淒涼的結局,是她讓大唐走向墮落,還是大唐欠她一個公道呢?

6

楊貴妃當然不會是最後一個為男人背黑鍋的美女。

明末清初,又有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的傳聞,在這其中,吳三桂的寵妾

陳圓圓

怒刷了一波存在感,好像沒有她的存在,吳三桂就不會降清,清軍就找不到機會入關似的。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在魯迅的小說《阿Q正傳》中,阿Q讓假洋鬼子打了後,去調戲小尼姑,捏了小尼姑的臉。之後大半天都飄飄然,整夜都在想女人。

魯迅借阿Q的經歷,又一次批判了“紅顏禍水”論:

中國的男人,本來大半都可以做聖賢,可惜全被女人毀掉了。

商是妲己鬧亡的,周是褒姒弄壞的,秦…雖然史無明文,我們也假定他因為女人,大約未必十分錯,而董卓可是的確給貂蟬害死了。阿Q被小尼姑害得飄飄然了。

所以女人真可惡,假使小尼姑的臉上不滑膩,阿Q便不至於被蠱,又假使小尼姑的臉上蓋一層布,阿Q便也不至於被蠱了。

與俞敏洪的言論相似,“紅顏禍水論”,將一個國家的興亡,與帝王是否墮落緊密聯絡在一起,如果亡國之君身邊恰好有個傾國傾城的美女,而這個女人又恰巧有一些小毛病,那麼組織就把禍國殃民的罪名給這美女安排上了。

“紅顏禍水”,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說法。讓女人來做替罪羊,往往掩蓋了更深層的罪惡。

這麼多年來,拍蒼蠅打老虎,有多少人因為女人而落馬。可即便沒有勾搭美女,腐敗依舊會以其他方式存在。所謂生活作風問題,可能也只是腐敗的副產品而已。

參考文獻:

(唐)李延壽:《南史》,中華書局1975年版

魯迅:《且介亭雜文》,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

魯迅:《吶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

於賡哲 :《她世紀:隋唐的那些女性》,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陳建華、李思涯:《紅顏禍水:傾國傾城的美麗謊言》,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