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作者:由 湮水魚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12-22

文:ishkur

源:

https://

music。ishkur。com/

譯:胡苟

(個人喜好,聽至何處,譯至何處。若對譯文有所異議,誠邀禮貌溝通。若對原文有所異議,找ishkur去說)

類別:Funk

別稱:Electrofunk, Electro Funk, Synth-Funk, Funktronica, Future Funk

根屬:Urban

誕生:early 70s

Funk始於20世紀70年代。那會兒黑人偶爾會穿著斗篷用合成器進行表演,在唱著“天馬行空”的同時並在音樂裡鋪設悠長且撓人的basslines。它是最酷的音樂。

它與同樣始於70年代的Progressive Rock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會兒白人偶爾也會穿著斗篷用合成器進行表演,在唱著“天馬行空”的同時並在音樂裡鋪設悠長且噁心的basslines。這玩意兒是最蠢的音樂。

鑑於這是一個電子音樂指南,而非所有型別的音樂指南,因此這裡只強調的是電子音樂裡的Funk。大抵就是合成器,失真器以及偶爾出現的聲碼器,而非撓來撓去的吉他riffs和wah wah作響的grooves。後者可以尋源至偉大的James Brown本人。聽著這種撓來撓去的Funk,你會看到阿芙洛狄忒從大海中的泡沫中乍現。

我沒有暗指撓來撓去的吉他riffs和wahwah作響的grooves不是正確的Funk。它們當然是Funk。儘管我很喜歡原聲Funk,但這裡並不會過分提及。本指南只強調電子Funk。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Patrick Gleeson[1]和Herbie Hancock[2]在玩Moog

電子Funk始於Moog這一合成器(ARP的Odyssey[3]、Yamaha的CS-80[4]、Sequential的Prophet-5[5]又或者是Korg的MS-10[6]都是後來者)

就像同時代的Prog Rock一樣,Funk音樂家(以及Jazz、Soul和R&B)總是在尋找新的聲音和紋理。能讓他們眼前一亮的關鍵詞為“funky”。和白人使用合成器表演時不同的是,黑人用合成器表演時會有那種“Jammin on the one”,即重拍在每一小節的第一拍上。這是所有Funk音樂的基本標配(basis。。bass還是挺雙關的)。可能還是讓Bootsy Collins[7]來解釋比較好: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Jammin on the one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6871073258532864

電子音樂從未真正“funky”過。沒有人知道當這種律動被糅進音樂裡,作為聽眾的我們會和音樂產生怎樣的感知連結與共振。大抵會嗨到不能自已吧。

事實證明,在擺脫了奇怪的歐洲白人呆子的前衛實驗後,電子音樂找到了Funk。黑人音樂再一次力挽狂瀾。

我對Ohio Players[8]的《Funky Worm》[9]沒有過多的評價。這首歌本身是非常愚蠢的。只不過在45秒處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鍵盤手Junie Morrison用他的秘密武器Arp家的Pro Soloist[10]表演了一段非常撓人的音樂。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Arp家的Pro Soloist大概長這樣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6871557955682304

它太怪異了,既怪異又“funky”,以至於(和George Clinton[11]的Atomic Dog[12])在20年後成為了Westcoast G-Funk的經典元素。Funk最標緻性的元素可能並非特徵性的drum break或者vocal,而是這一段sample。

在這之後,儘管早期的模擬合成器有著諸如走調或無法同步等很多缺陷,用起來也相當複雜,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的確造就了Funk。就好像你買了一輛新車,不能開得很遠或很快,並且一直都只停在路邊。可它就是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並且沒有第二個人擁有它。

70年代的Funk樂隊一般是大型樂隊,其中有些樂隊的成員,也就是那些同時出現在舞臺上表演的人甚至有20人以上。合成器使得錄音的過程變得更加簡單且便宜。當你可以用合成器進行overdub時,管絃組還有存在的必要麼?另外,管絃組通常被當做劣質且過飽和商業化的白人Disco(可以聽聽Rick Dees & His Cast Of Idiots[13]的Disco Duck[14])的標誌性元素,而黑人的Funk渴望與它保持禮貌距離。

到了80年代,隨著對電子裝置的依賴程度加深,Electrofunk或說Synth-Funk誕生了。這個流派其實出現得比Electro要早,只是直到Afrika Bambaataa[15]將Electro帶進公眾視野後,它才得到這個名字。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70年代的Funk標誌性元素為奇裝異服、即興表演以及迷幻氛圍。而80年代的Funk則更加穿衣得體、氛圍緊湊。大抵更加有品位,也更加不容易讓受眾分心。如同80年代的其他一樣,少了“嬉皮士”,多了“雅皮士”。 少了百樂門氣息(“Parliament”[16]),多了貴族氣息(“Prince”[17])。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又或說是宿敵,The Time[18]

當然,Funk至今都存在著,儘管人們會給它一堆愚蠢的名字。比如Future Funk、Post Funk或Nu Funk,甚至是討人厭的Funktronica(出於繆謝同樣愚蠢的原因,人們認為流派每五年就需要換一個新名字)。雖然它的大部分理念已經被盜用至其他根屬流派,比如House、Hip Hop、Urban和Electro。但是真正的Funk是永恆的。回到源頭是永遠都不會錯的。

Ishkur電子音樂指南翻譯系列 I Funk

Funky Chimes

https://www。zhihu。com/video/1456872146878730240

《Funky Chimes》,Sesame Street[19]的片尾曲,很可能是我愛上的第一首歌。看來我和Funk的淵源很深。

Ish。

部分源址曲目:

注:

[1] 美國音樂人,合成器先驅;

[2] 美國鋼琴家;

[3] 合成器,推出於1972年;

[4] 合成器,推出於1977年;

[5] 合成器,推出於1978年;

[6] 合成器,推出於1978年;

[7] 美國音樂家;

[8] 美國Funk樂隊

[9] 發行於1973年;

[10] 合成器,推出於1972年;

[11] 美國Funk音樂人;

[12] 發行於1982年;

[13] 美國演員、歌手;

[14] 發行於1976年;

[15] 美國DJ和Hip Hop先驅;

[16] Parliament-Funkadelic,George Clinton主導的美國音樂團體,成立於1968年;

[17] 美國音樂人;

[18] 美國音樂團體,由Prince創立於1981年;

[19] 美國一檔兒童教育電視節目;

標簽: Funk  合成器  音樂  表演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