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作者:由 紫砂壺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2-05-12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一:

不同時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

紫砂壺從草創的明代正德年開始到清末,時間長達四百餘年,前後出現不少制壺名家。同時,隨時代的演變,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作品特色。

例如,明代制壺只重型制、質地,作品概為素色無彩。因此,只要壺身加上色彩,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茶壺。

其次,陳鳴遠首開壺蓋內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壺蓋內用印的真古壺,保證是陳鳴遠(明末清初)以後的作品。

又如清道光年間,名家朱堅首創金屬(錫)包壺,並用玉石製作壺嘴、壺把。故如果壺身上鑲有錫或包銅時,即表示此壺必然是道光以後的作品。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明末清初陳鳴遠制 南瓜壺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二:

從壺身情形辨識

另一個辨識古壺的方法是,根據壺身的情形來斷定。如眾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壺頂多只在壺底落款,壺身大抵保持素面無物。

到了明末(天啟、崇禎年)的名家陳用卿,才開始以草書在壺身上落款。現在我們常常可看到壺身上刻詩書的壺。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清 曼生石瓢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三:

從落款的甲子年辨識真偽

或許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一點,但這卻是辨識作品真偽的一項利器。古人相當重視甲子年表,且我國 是以農立國,一提到今年是什麼年時,總是習慣使用甲子年表示。

甲子年是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迴圈一次,稱為一甲子。明、清時代的藝人,落款時可說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時大彬的圈鈕壺底款為萬曆乙酉時大彬制。

明時大彬 圈鈕壺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四:

根據出水孔數辨識

所謂出水孔是指壺內通壺嘴的孔。出水孔數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為斷定該壺是否為古壺的資料之一。

民國以前的紫砂壺,不論大小,出水孔都是單一孔(近年來則不一定),大、中型壺為防止茶葉堵住出水口,影響出水,故大都改採多孔狀。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單一的出水孔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網孔 底槽清 斗笠壺

辨識紫砂古壺四大妙招

球孔 紅泥 西施壺

標簽: 辨識  古壺  甲子年  出水孔  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