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作者:由 張啟東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10-26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提到流行音樂,我們都會想到“歌神”張學友,他是幾代人的記憶,拋開“歌神”的光環我們在“音樂啟明星”作品裡面來逐一理性分析下張學友和他的音樂作品。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歌曲風格:

首先,歌神的歌曲基本上是“情歌”為主,從“吻別”“如果這都不算愛” “我等到花兒都謝了” “心如刀割” 等等, 歌曲沒有太多高音、也沒有過於炫技,並不搖滾,更多的是真實自然的演繹,沒有大俗大雅,整體定位於處於雅俗共賞的風格,歌曲的演唱難度不高亦不低,張學友的歌曲不難唱,卻很難唱好,更加不好演繹。

歌曲的後期成分不高,歌神的現場音質雖然不完美但是感染力卻是令人歎為觀止。張學友的歌曲好聽也好唱,在KTV基本上唱他的歌曲不會破音,還有不少的歌迷模仿有模有樣,更是有很多音樂愛好者以演唱張學友的作品為榮,這也是“歌神”歌曲流傳廣泛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音樂逐步的發展,後期和炫技的成分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大部分的人在KTV裡面沒法完全唱完一首歌就把嗓子給傷了,KTV唱歌的人畢竟不是職業歌手,也不知道該如何避開一些難度歌曲從而避免演唱的尷尬(“音悅啟明星”作品裡面會解釋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歌曲),

即使是職業歌手有時候也會因為歌曲的選擇導致演唱效果不佳,所以對於初學唱歌的男歌迷而言張學友的作品是不錯的選擇,歌曲後期成分少,歌曲演唱方式科學、歌曲的藝術性較高、歌曲的藝術層次以及演唱層次適合薰陶新人。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市場定位:

在張學友的音樂時代,音樂是奢侈品。那時候用的是錄音機,懂音樂的不多,懂聲樂的人更是少的可憐,張學友的歌曲作品是最廣泛被接受的,愛音樂的文青多少有點文化底蘊的,“音樂啟明星”作者張啟東(本人) 也是非常喜歡有品味的歌詞,“歌神”的歌詞的品味層次剛好迎合了他們

所以在他們的眼裡喜歡張學友的歌曲那是品味的代表,對於不是很懂音樂的人,“歌神”的歌曲大家也能夠接受,至於歌曲的意境在哪個層次他們也不懂,反正旋律好聽,張學友的聲音親切、舒適。於是,懂音樂的人和不是很懂音樂的人都喜歡了張學友的歌曲了。

而在任何一個行業,最大的資料基數都是這群人,很懂音樂的人畢竟屬於少部分,當然很懂音樂的人也會喜歡張學友的歌曲,感情演繹到位。作為流行音樂,有什麼比感情演繹更重要?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演唱方式:

相比起來,“歌神”是非常敬業的歌手了,也是在實在做音樂的歌手之一,歌曲不乏娛樂性,更不缺乏藝術性,也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在藝術性和娛樂性以及技巧之間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是刻意炫技,歌曲的演唱方式較為科學,基本上是體腔的共鳴在發聲,音質較好,現場演唱穩定。

最難為可得的是“歌神”把拍電影的演繹技巧帶到了音樂的演繹裡面來了,能夠在演唱的時候真正做到了身心融入了音樂,從內心發出來的聲音來打動自己從而感染觀眾。這也是音樂的靈魂所在。

總體概括下“歌神”和他的作品,從他的個人而言,敬業以及對音樂的理解透過自然流露的真情來演繹音樂,準確把握好自己的音樂風格的定位以及自己唱功的定位。歌手,能夠把自己音域裡面的作品演繹好就相當不錯了,“歌神”畢竟不是神,有優勢也有弱項,也有不適合的歌曲風格和音域。

但是“歌神”瞭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揚長避短,加上敬業的精神從而成為了幾代人的偶像。好音樂太少了,需要認真做音樂的人,最好是做到既能商業化又有一定藝術性。對於初學唱歌的男生,“歌神”的歌曲是訓練的不錯選擇。

張啟東:解密張學友之所以被稱為“歌神”的真相。

作品在寫作過程中較為匆忙、做過音樂的朋友都知道歌曲檔案都經過後期處理,所以有些細節沒法完全精確分析判斷,謝謝大家支援和理解。

(轉載請保持作品完整性,謝謝合作)

標簽: 歌曲  歌神  張學友  音樂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