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顯微鏡下的大明》讀後

作者:由 傻正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19-04-21

馬伯庸,作家,寫作內容多以歷史為題材,文字風格充滿奇趣,素有“文字鬼才”之譽。其代表作有《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等,《顯微鏡下的大明》是作者今年新出的一本書,也是我讀到他的第一本書。

《顯微鏡下的大明》不是一部歷史小說,而是非虛構的歷史紀實,是作者從深藏於故紙堆中挖掘出來的塵封已久的故事,全書由六個案件入手,展現了大明王朝底層人民的生存面貌。

談及歷史,人們往往會想到的便是那些帝王將相、文人騷客的功過是非,而很少會關注到小人物生死存亡。無論是史料文獻,還是歷史教材,往往都是一筆帶過,但他們終究不會這樣被淹沒於歷史的長河中,總會有痕跡可尋。

讀完此書,這些小人物的形象在我腦海中逐漸揭開了面紗,變得有血有肉,面目清晰起來。這不僅得益於作者深厚的運筆功力,更在於文字背後那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下,底層百姓的歷史命運。

在古代中國,任何一個王朝的建立與發展,都離不開底層民眾的力量。一方面,統治者需要牢牢地掌控住底層民眾,另一方面,統治者需要從底層民眾獲取賦稅與徭役,來支撐整個國家的正常運轉。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從元朝手中接過了一副爛攤子,百廢待興。在這裡,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他依靠著他絕對的權威與細緻的謀劃,逐步建立起一套嚴謹的戶籍管理制度與賦稅徭役制度,從中央到府縣,再到鄉紳百姓,緊緊地掌控在手中。

底層民眾被牢牢地束縛在土地之上,世代為民,為明王朝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國家機器運轉的動力。他們除了賦稅之外,還要承擔各種各樣地沉重徭役,他們是勞苦的,但又無力改變。

想要向上突破階級的限制,最好的方法便是參加科舉考試。但科舉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要遠甚於當今的高考,況且在沉重的賦稅徭役負擔之下,他們又只能是望洋興嘆。

或許這正是統治者想要的效果,既可以保證王朝的安穩長盛,又能保證社會秩序的平穩執行。但是在統治者與底層民眾之間還存在著大量的官吏,這其中不乏一些像海瑞這樣的體恤民情、為民著想的好官,但還有很多的官吏則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百姓的生死與自己無關。

在這種政治生態環境中,民眾有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通道,當民間發生糾紛時,他們可以選擇到當地的鄉紳耆老處評判,也可以到縣衙去斷決,但成本卻是很大的。

有紛爭的地方必定是有利益的地方,在民眾的利益受損時,往往會牽扯到一些胥吏的利益。胥吏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與手段,打點各級的關係,逃脫罪罰,甚至反告民眾一把,將民眾逼上絕路。

這些小人物是如此的無奈,卻又無可奈何。

除了個人利益之爭外,還會有地方利益之爭,這就不只是地方民眾的的爭端,而是上至官府縣衙,下至鄉紳百姓之間的爭鬥。當問題逐漸放大,引發群情激變之際,朝廷的處理方式並不是給各方一個公正的評判,而是會選用折衷的辦法,儘快地息事寧人。而那個最先挑起紛爭的民眾,則會被以儆效尤,因為法不責眾。

說到底,一個國家機器的運轉正是由底層民眾所驅動的,底層民眾就像是一個個小小的齒輪,層層咬合,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環出現故障,則整個國家機器都會受到影響,不能及時修復,則會逐漸停止甚至是崩盤。

一個王朝的潰爛,首先都是從基層爛起來的。即使當初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再過於完美,而後世卻不加思考地機械執行,那麼總會有鬆動的時候,也就留給了各級官吏魚肉百姓,唯利是圖的機會。

這些官吏就像是一個個吸血蟲,叮在大明王朝的血管之上,用力吸吮,導致大腦的供血量不足,造血量又嚴重不足。這就導致了中央的需求更加侷促,而基層的供給則愈加貧乏,反而中間的各級官吏吃得圓腦肥腸,而這就成了大明王朝衰落的青蘋之末。

明朝的滅亡的原因可能不在於外來敵人的侵犯,而在於自身內部的腐潰,腐潰的根源在於底層民眾。

從小人物的命運看一朝之興衰,透過顯微鏡看歷史的細節之處,以小見大,編織出一個複雜的大明帝國,更看見小人物的疾苦不易。

標簽: 民眾  底層  小人物  明王朝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