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我眼中的敦煌莫高窟

作者:由 秦雨楓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9-15

如果你問我對西北哪裡印象最深刻,脫口而出無疑是敦煌,敦煌的精粹又在莫高窟。既有歷史底蘊,更有人文情懷!有人說,沒到過敦煌,就不算真正擁有詩和遠方!曾經的敦煌,朝拜者熙熙攘攘,禮佛聲不絕於耳。雖然曾經絢爛輝煌的莫高窟,已經在歷史塵埃中變得殘破凋零、模糊不清,但是人們心中的它依舊是一座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美術館”,一顆絲綢之路上最閃耀的明珠,一片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淨土……

知道莫高窟,始於飛天,精美的造型,引人遐想,曼妙的身姿,飄逸的綵帶,倒彈的琵琶……一件件一株株都讓我對這個深藏在大漠戈壁上,傳說讓無數藝術家驚歎敬仰膜拜的地方無限嚮往。敦煌這個名字就一直在腦海裡縈繞。大漠,狂沙,石窟,佛像,壁畫,飛天,一直充斥於我的夢想中!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說實在的,初見敦煌,我根本沒有體會到,這句關於敦煌其名經典註解,那種盛大輝煌的磅礴氣勢。敦煌,它是那麼的名不副實。我倒覺得,它的另個名號,沙洲,才真正恰如其分。敦煌,不過就是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在常年幹風吹拂的鳴沙山邊,敦煌靜靜地沉睡了一千多年。彷彿一位凌空欲飛的仙女,更像空谷裡一株絕世的幽蘭。她的美麗在漫長的歲月裡無人可識。

莫高窟,名字的由來,傳說是一個叫法良禪師的在此修鑿時,稱之為“漠高窟”,即沙漠高處的洞窟,後人因音同,改漠為莫。我則更相信另種說法,佛家有言,功德無量者,莫過於修窟奉佛,沒有比此更高的修為了,遂名莫高窟。莫高窟,又叫“千佛洞”,洞洞有佛,佛佛栩栩如生;莫高三絕:洞窟、壁畫、彩塑;莫高一魂,飛天傳神 。斷崖峭壁上,順依山勢,開山鑿石,建成大大小小、疏密適中的長長一排洞窟,形如蜂房鴿舍,層次井然鮮明、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巖壁正中,一座貼倚山體而建的簷角飛翹九層閣樓,成為最為顯眼的標誌性建築,將巖壁一分為二,遠遠看去,氣度非凡。只是崖壁頂覆蓋著一望無際的沙丘,莫高窟,難以支撐負重,有種大廈將傾的搖搖欲墜感,就算不至倒塌,黃沙漫卷開來,也能在傾刻間將它深深埋沒。可它能如此屹立千年,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從莫高窟的數字中心看到敦煌莫高窟的發展使,就有種感動要流淚的感覺,到真正進到窟裡參觀才發現飛天在這裡只是一個配角,一個點綴,一幅幅精美的 壁畫,每一尊大佛像、小菩薩,形象生動、性格鮮明,只能說從眼睛到心靈,已經無法尋出任何語言和文字來形容,給別人的只有一句話:有一種震撼和感動,是你自己未曾能身臨其境!走入洞窟的一剎那,一股夾雜塵土味的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看著幾百年前先人所做的壁畫這種穿越感還是很奇妙的,驚歎於當年工匠作畫技藝之高超以及佛教文化的深厚。以前可能覺得佛教文化就是乾巴巴的經文和各種各樣的菩薩,然而聽著看完壁畫後覺得佛教中記載的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敦煌博大精深,集建築藝術、壁畫藝術、彩塑藝術、佛教藝術於一身,歷經1600多年風沙的剝蝕,年輪的滄桑,依然燦爛地綻放在大漠的邊緣,引無數世人慕名而來,風塵而來。

如果讓我用一個表情來形容莫高窟,那就是是含淚的微笑。微笑緣於她孤絕的美麗和自信,淚水則浸透著百年來她所承受的無盡的磨難。因了莫高窟數不勝數的劫掠和苦痛,風沙圍繞中的敦煌在我眼裡永遠是一座悲傷的城。敦煌莫高窟在西部刺眼的陽光下顯得沉靜而從容。漫長時光的流逝彷彿也無法撫慰她備受摧殘依舊卓然而立的靈魂。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路山水一路人,一代版本一代神。寂寞沙洲冷,敦煌,莫高窟,你在我腦海裡留下的美好,將永不褪色,成為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色彩。

敦煌莫高窟 —一座石窟,一個世界;一孔洞穴,一截歷史。

標簽: 莫高窟  敦煌  壁畫  飛天  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