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作者:由 繪聲繪色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02-18

石爐在題畫時常擬金農筆意。從金農的寫經體行草書中,如感受空氣中霧靄茫茫,視線內曠野無垠,田地裡的秧苗於雨過後雖然東倒西歪,卻是生機盎然,這是金農對畫面和題意、旨趣的通篇章法擺佈和用筆出鋒的藝術高明。金農另一成就的是漆書,其出現在題畫中的漆黑方硬塊狀,又讓人回想農田中縱橫交錯的田埂,規整、明暗、凹凸、動靜,這分明是在處理一對矛盾的概念。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農耕文明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根,書法是祖國文明的核心成份,這兩者必然有淵源。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一是變化因應。

金農在題畫時從不拘束形式和泥於一格,總是對畫面的角落和機遇靈敏地捕獲,與畫者的空間對接和景物氣息的延伸達到自然又有個性,體現了駕馭一般的規律,又創造了特殊的規律,以至於有時覺得所題的字比畫更搶眼球,這種感覺其實與畫相對於字更搶眼球沒什麼兩樣,取捨不同而已,我所取的是前者。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二是時宜適合。

金農對於整體畫面篇幅的把握,從抽象的天人合一、天地(上下)左右、疏密遠近、穿插迴讓,具體到雕版印刷體、寫經體、漆書體,總是與畫面的造像、人物、花木、庭院、圍牆等搭配和諧,金農的寫經體能與靜物對比讓畫面飄起來,漆書體能與飄逸的花氣襯托起來形狀如亂石鋪路,雕版體看上去還象籬笆那樣,諸多矛盾的因素既對抗又順勢,一切自然而然!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三是守則嚴整。

金農書法的高古意味,讓人想起“揚州八怪”是否怪異荒誕?其實,他書畫所透析出來的文人畫氣息、禪宗的機理、道學的圓融仍然是規範、端正和嚴謹的,其所傳承的文脈可能是流派的不同見解,但是哲學內蘊還是同一源頭,如農耕的精耕細作、田園風光、無論魏晉、桃花源裡、採菊東籬……這隻能從超越形式和內容之上的意識形態去理解,從“變”看到“不變”中的東西,則能豁然開朗了。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四是節用尚儉。

對於“用紙”的大方,也即是“用墨”的小氣!金農的題畫一方面見縫插針,一方面又疏可跑馬,體現了“無用”又“無不用”,“有限”與“無限”的極致,對於農耕中,如何集中水利灌溉?如何利用天雨?如何高築壩深挖溝?如何農閒曬太陽?……這與經營筆墨何其相似,這是古人樸素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孔子就有“節用愛人,使民以時”的論說。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五是簡要樸素。

金農的書法,尤其是漆書和雕版體,看上去用筆直來直去,橫平豎直,不事雕飾,筆畫又無跌宕柔情,甚至無牽絲纏繞,與“二王”和唐四家、宋四家迥異,沒有喜怒哀樂,卻又內蘊金剛性質,也正是這種“大道至簡”、“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的力不虛擲!使觀閱者有如看破世情的迴歸,有如看破紅塵後落幕的孤寂,有如將軍解甲歸田,有如讀罷時尚的文言文、白話文,五言四句,終究還是現代口語好,山珍海味不如五穀雜糧的野味,官場商賈、三教九流不如漁獵耕種。對於這一點,金農的詩文,也可以充分證明。

金農當然有的是文人風骨,但骨子裡少不了農耕文化的積澱。

(文:李文遠)

石爐書法——從金農的題畫想起農耕文化

標簽: 金農  題畫  畫面  農耕  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