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繪畫

西方哲學梳理

作者:由 酷哲學 發表于 繪畫時間:2021-12-24

西方哲學梳理

古希臘:自然哲學/形而上學/倫理學

中世紀:教父哲學/經院哲學

近代:唯理論(獨斷論)/經驗論(懷疑論)/德國古典哲學

現代:非理性主義/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分析哲學/現象學和存在主義

後現代:法蘭克福學派/解構主義/政治哲學/科學哲學

泰勒斯 | 阿納克西曼德 | 阿納克西美尼 | 赫拉克利特

恩培多克勒 | 德謨克里特 | 畢達哥拉斯 | 克塞諾芬尼

巴門尼德 | 芝諾 | 普羅泰戈拉 | 蘇格拉底 | 柏拉圖

亞里士多德 | 伊比鳩魯 | 皮浪 | 奧古斯丁 | 安瑟爾謨

托馬斯阿奎那 | 奧卡姆 | 皮科 | 布魯諾 | 培根 | 霍布斯

笛卡爾 | 伽桑狄 | 馬勒伯朗士 | 斯賓諾莎 | 萊布尼茨

洛克 | 貝克萊 | 休謨 | 康德 | 黑格爾 | 叔本華 | 尼采

克爾凱郭爾 | 柏格森 | 弗洛伊德 | 伏爾泰| 邊沁 | 密爾 | 皮爾士

詹姆士 | 杜威 | 弗雷格 | 羅素 | 維特根斯坦 | 賴爾 | 奧斯丁 | 斯特勞森

奎因 | 胡塞爾 | 海德爾爾 | 薩特 | 加繆 | 馬克思 | 霍克海默 | 阿多諾

馬爾庫塞 | 哈貝馬斯 | 梅洛龐蒂 | 伽達默爾 | 福柯 |德里達

羅爾斯 | 漢娜阿倫特 | 波普爾 | 庫恩 |費耶阿本德

古希臘哲學梳理

古希臘哲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早期自然哲學 and 古希臘哲學(形而上學、倫理學)

哲學產生於古希臘的原因(地理政治經濟文化):

1。 多島嶼,臨海,各地域狹小

2。 城邦制(公民意識)

3。 商品經濟(自由,平等意識)

4。 有閒和好奇

類-哲學的抽象思維

狗-動物(植物等)-生物(非生物)-物質(精神)-存在

表象→(不斷抽象為)本質

早期自然哲學

01泰勒斯(哲學他爹即哲學之父):萬物源於水

02阿納克西曼德:本原“無定”(有點老子的“道”的意思)。

生:無限→有限,死:有限→無限

03阿納克西美尼:萬物源於氣(固體:壓縮到極致,液體:松一點,氣體:松)

可見阿勒泰十分感性,把世界本原歸結為:水,無定,氣。

04赫勒克利特:

1。 世界是一團活火(變化)

2。 羅格斯,即規律,法則,道

3。 樸素辯證

“人不能兩次踏入一條河流”

05恩培多克勒:四根說-“水火土氣”;愛(合力)恨(斥力)

06德謨克里特:原子論(原子:無法分割的最小微粒),世界本原=原子+虛空(空間)

形而上學

07畢達哥拉斯:萬物源於數。

1→一個點

1+1=兩個點,構成線

2+1=三個點,構成面

3+1=四個點,構成體

體→水火土氣→萬物

愛麗亞學派

08克塞諾芬尼:一神論

09巴門尼德:存在論

存在=第一無二的神=數=羅格斯=道=理念(柏拉圖,理念世界)=抽象的本質

非存在=雜多表象(柏拉圖,現象世界)

“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本質永恆,表象飄渺

存在的性質:永恆、不生不滅、連續、獨一無二、不變不動

真理之路:用理智思維去認識存在

意見之路:關於現象世界的解釋

10芝諾:四個悖論

1。 二分法

2。 阿基裡和龜

3。 飛矢不動

4。 一倍的時間=一半的時間

智者學派

11普羅泰戈拉

人是萬物的尺度(反對愛麗亞學派,“多”vs“1”)

相對主義,主觀主義

希臘三賢

12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何為美德,幸福,正義?(開始探討人的行為和原則問題)

美德即知識

13柏拉圖

1。 理念論(型象,形而上):現象世界變動不居,理念世界永恆不變。

千萬個蘋果(現象)→(模仿或分有)“蘋果模型”(標準)/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是割裂的

2。 線喻

3。 日喻

4。 穴喻

5。 理想國(專制國家開明君主制)

6。 性愛論(靈魂+肉體)《會飲篇》

男人,女人,陰陽人,只能彼此相愛,卻不能融合在一起。以此觀點看來正常的男女朋友是陰陽人割裂而成的,同性戀則是男人或女人割裂而成的。

生理繁殖:娶妻生子

精神繁殖:創作詩歌,作曲等

精神契合(靈)+身體交媾(肉)→美→善

柏拉圖並不排斥肉體交媾,但提倡要以精神契合為前提。(古希臘並不排斥同性戀,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雙性戀)但柏拉圖一生都未戀愛,他認為,“別人生下來是尋求另一半的,而我生來就是完整的,我不需要戀人,我只愛智慧,愛真理,愛知識,而凝集在其上的美,與戀人的美是一樣的。”

呂克昂學院(逍遙學派)

14亞里士多德:可感物和理念物統一,理念存在與實體之中。(反對老師的割裂觀點)

形而上學(實體哲學 )

“是什麼”(第一哲學範疇)不等於“是什麼樣的”

存在:偶性(白色,正直)

範疇(必然本質)

10個範疇:實體(“是什麼”),數量,性質,關係,地點,時間,姿態,狀態,動作,遭受(除了實體,其餘範疇都是“是什麼樣”的問題)

“存在是什麼”即“實體是什麼”

1。 實體的概念:既不訴說(描述),也不依存一個主體的東西。

例如:故名與是一個外向的人(·0·)

“一個外向的人”可以用來訴說(描述)“古名與”,但不能用“古名與”來訴說“一個外向的人”

一個紅色的蘋果,紅色必須依附某物存在。

2。 實體的原因:四因說

質料因:木頭

形式因:圓桌

動力因:木匠

目的因:生活和工作使用

(同一級別的質料趨向於形式,而低一級別的形式是高一級別的質料。)

3。 實體是如何生成的?(潛能和實現)

木材(潛能)→桌子(實現),同一事物的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

運動(潛能→實現的過程):產生,消滅,狀態轉變,增加,減少,位移

幸福觀(倫理學,實踐哲學):幸福即至善

15伊壁鳩魯:快樂主義

人痛苦的三個原因:自然災害,死亡,人際關係

追求快樂即幸福

(伊壁鳩魯≠伊比鳩魯主義(縱慾主義))

斯多葛主義:禁慾主義

追求道德即幸福

馬可·奧勒留(羅馬帝王哲學家)-《沉思錄》

懷疑主義

16皮浪:“不做決定,懸擱判斷

論證感覺不靠譜的“十個老論式”

論證理性不靠譜的“五個新論式”

古希臘哲學的發展方向由外向內:自然哲學→形而上學→人生哲學(倫理學)

基督教哲學哲學梳理

基督教誕生:公元前1世紀被羅馬蹂躪的巴勒斯坦地區(以彌賽亞降臨說作為思想武器去反對羅馬統治)

舊約:上帝與猶太人的契約

新約:上帝與全人類的契約(猶太民族性→普世性)

主要內容:上帝創世說 原罪救贖說 天堂地域說

三原則:

信(信仰耶穌(上帝),才能獲得救贖)

望(盼望永生)

愛(神愛世人,世人愛神)

耶穌基督(基督即彌賽亞,拯救者)

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

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哲學:基督徒中的知識分子運用理性方法對基督教義進行辯護。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使徒階段→教父哲學→經院哲學

(也是有宗教實踐活動轉變為哲學的過程)

特點:超驗性、人類中心論、線性歷史觀

希臘教父:基督教信仰+希臘知識

拉丁教父:用基督教信仰取代(否定)希臘哲學

柏拉圖主義(理念論)→神秘主義→信仰至上

經院哲學:用理性(邏輯)論證信仰(但仍是信仰>理性),繼承了亞里士多德主義。

17奧古斯丁 教父哲學

1。真理與光照理論:上帝是真理的來源,真理是上帝之光,光照使理性獲得真理。

2。創世與時間理論:上帝從虛空中憑嘴創造世界,萬物都是其言說的結果,即道成肉身(史上最強嘴遁)。時間不過是人的主觀感受:過去=記憶,現在=感覺,未來=期望

3。原罪與救贖理論:預定說,否認自由意志,惡是善的缺失,人之所以有惡,因為人僅是上帝所造,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至善的,而上帝的創造物是有缺憾的。

18安瑟爾謨 經院哲學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先天論證):

大前提:完美的東西包含存在

小前提:上帝是完美的東西

結論:上帝存在

(對於非信徒,不認為上帝是完美的東西,則不適用)

19托馬斯·阿奎那

關於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後天論證):

1。受動-推動:物體受到力會運動,無限回溯,第一推動力,那個不動的動者即為上帝

2。原因-結果:無限回溯,第一原因即為上帝

3。偶然-必然:存在物是偶然的,則必須以一個必然的存在者為根據,其為上帝

4。缺陷-完善:事物都有完善性,要以一個最完善的東西為判斷標準,其為上帝

5。目的論:生物活動指向目的,必有一個智者為其指定目的,使世界符合目的性,其為上帝

(無限回溯不可能實現,第一因不一定為上帝,因果關係可能是網狀,互為影響,例如“石頭剪刀布”)

共相問題

白馬非馬:個性(個別)vs 共性(一般)

實在論:共相是實在,在邏輯和時間上先於可感事物

唯名論:共相是主觀,在邏輯和時間上後於可感事物,離開可感事物無共相

溫和實在論(托馬斯阿奎那):

共相存在於可感事物之前(創世前,共相存在上帝腦中)

共相存在於可感事物之中(創世後,共相含於萬物之中,且不可分離)

共相存在於可感事物之後(人從可感事物中抽離出共相)

溫和唯名論(阿伯拉爾):

共相含有可感事物之中,同時又是可感事物抽象的概念

20奧康(奧卡姆)剃刀:“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近代哲學史梳理

文藝復興

原因:資產階級訴求文化主張的而產生的思想運動

思想實質:人文主義(肯定了人的地位)

哥白尼日心說打擊了宗教神學的統治地位

哲學思想:

1。人的發現:21皮科《論人的尊嚴》 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人是地上的神

2。自然的發現:22布魯諾

·宇宙無限,無中心,宇宙之中的物質不斷生成和消滅,但宇宙永在

·宇宙一切事物由對立面構成(辯證)

哲學和科學結盟,即近代理性哲學的基調

古希臘哲學(本體論/客體)→中世紀哲學(生存論/主體)→近代哲學(認識論/理性/反思自身)

前兩者都缺乏反思,且先不說世界是什麼?我們如何認識世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

經驗論和唯理論

理性主義→如何獲得真理性的知識(具有普遍必然性和新內容)

英國經驗論:感覺經驗是知識的來源,對經驗進行歸納得出確定的知識(有多到一歸納的或然知識)

大陸唯理論:以不證自明的觀念(1+1=2)為基礎,透過不斷演繹推出知識,以數學為模型追求必然知識

經驗論 23培根

四假相說:

01種族假相:受到人種的感知模式限制。

02洞穴假相:視野受限,即井底之蛙。

03市場假相:資訊真假難辨,良莠不齊。

04劇場假相:人類心中事先有一個理念的劇本。視角決定能看到東西,例唯物者所見都是實在之物,唯心者所見皆是感覺派生。

經驗歸納法 《新工具》vs《工具篇》(柏拉圖)

一切知識來源於感覺經驗

24霍布斯

感覺經驗→印象→概念(知識是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即判斷)

實體:獨立實在的個體事物,既不訴說也不依存於某物

偶性:物理特性(廣延、顏色、氣味、運動。。。依賴於實體,並刺激我們感官經驗的結果)

政治哲學:社會契約論《利維坦》

原始狀態自然人自保相殘→契約(讓渡一部分權力給第三者,國家)→國家或君主保護每個人的利益→由於君主並未參與制定契約→權力過大→絕對君權

唯理論 25笛卡爾

懷疑一切(1+1=2?是上帝讓我們認為“1+1=2”因此笛卡爾對此也抱懷疑)

我思故我在:思想可以懷疑一切,但不可以懷疑“懷疑一切”這個思想本身

我思:思考活動(懷疑)

我=精神主體

故=必然

我在=精神實體存在

我們思想→我們思想的活動必然存在→思想活動的承擔著“我”必然存在

我在故上帝在?

上帝存在證明:當我懷疑時,我就是不完美的(有限制的完滿性),有限制的完滿性必然依據無限制的完滿性存在,這個無限完滿的觀念即來源於上帝這個實體

天賦觀念(不證自明的觀念,數學幾何邏輯等)

心物二元論(矛盾:人去摸一下火)→身心交感說(松果腺作為心和物的交接點)

26伽桑狄(批判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我究竟是什麼?(精神實體or物質實體)為什麼不說我思故思在?

觀念外來,並不存在“天賦觀念”

上帝知識人不斷追求完美的一個概念

松果腺為何物?究竟是物質還是精神?

解決心物二元→心靈亦是物質(德謨克里特原子論)→一元世界

27馬勒伯朗士(批判笛卡爾):

我們看到的物質不過是物質觀念(來源於上帝,上帝透過觀念創造世界)

解決心物二元→上帝作為中介調節心與物的關係

唯理論 28斯賓諾莎

本體論:神即自然(泛神論),神=自然(原因自然)=實體

宇宙模型:

實體(自然)的屬性:廣延和思想

實體的樣式(實體的特殊表現狀態):事物(自然規律)和觀念(形式邏輯)

解決心物二元→身心平行論(永不互動但速度一致)

真觀念(天賦觀念):

①想象和意見(感覺經驗)

②理性知識

③直觀知識

真觀念(精神)必要(先驗的)符合他的物件(物質)。

自由是對必然性(自然規律)的認識。

29萊布尼茨

二迷宮:不可分的點和連續性問題,自由和必然的問題

單子論(本體論):沒有廣延,不佔空間的精神實體/形式原子/抽象的點,根據上帝的安排前定和諧

倫理學:自由和必然的關係(自由意志和上帝的規則的關係)

最好的世界理論:我們的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惡:

形而上學的惡→必然性的惡(上帝是最完美的,其創造物必然是相對不完美的,這是上帝智慧的抉擇)

道德的惡:人濫用自由意志

形體的惡:苦難(生老病死,也是上帝對於人濫用自由意志的懲罰)

世間存在惡則必有自由意志,無惡則無自由意志,上帝選擇了前者

認識論:

心靈是“由紋路(天賦)的大理石”,雕刻(經驗)使其顯現成形

理效能力越強,心理觀念(紋路)越清晰

極端唯理論→誇大理性作用→獨斷論

經驗論 30洛克

白板說:心靈史一塊白板(後天經驗在其留下印象,不存在天賦觀念)

雙重經驗(經驗的來源):感覺(外在經驗,摸火)、反省(內在經驗,難過)

知識是觀念(判斷)

簡單觀念:由感覺和反省直接得到的經驗和體會

第一性質(客觀):廣延,形狀,軟硬

第二性質(主觀):色香味

複雜觀念:由簡單觀念加工組合歸類形成

分類:樣式(組)、關係(因果等)、實體(所有性質的附著物)

“蘋果實體”不可被感覺到,只能靠抽象(不徹底性)

複雜觀念的形成機制:簡單觀念→心靈(推理)→複雜觀念

政治哲學:社會契約論和三權分立學說(立法行政外交)

31貝克萊

物是觀念的集合(主觀唯心主義經驗論)

可感性質先於感覺觀念,感覺觀念先於可感物(唯物主義反之)

存在就是被感知(其實我們無法駁倒)

知識的物件:觀念

存在→觀念就是存在的→物是觀念的集合

(缸中之惱:我們並不能辨別我們是否就是缸中之腦)

物質即是虛無

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都為主觀性,無是物質的實體

精神實體(我,心靈,上帝)→(產生)觀念→物質

徹底經驗論 32休謨

知覺論(認識論)

知覺:經驗的物件

知覺的型別:印象(感覺印象,反省印象);觀念(回憶的副本)

物質實體存不存不可知,精神實體同樣不可知(我,不過是邏輯主體)

因果關係問題

任何事物都有原因

有限經驗無法歸納出,演繹也無法得出,因此該判斷值得懷疑

原因和結果作為現象是必然的,客觀的,但其聯絡的過程不過必然和客觀的

休謨反對的不是因果現象,而是因果關係的必然性

休謨看來,因果關係不過是習慣性的聯想,A→B相繼出現

傳統的因果關係不過是或然的關係

“在自然界中尋找規律,向自然既然頒佈法則”

認識論的死局:

歸納→沒有普遍必然性→或然知識

演繹→沒有新內容→必然知識

真理性的知識:具有新內容和普遍必然性的知識(很遺憾,經驗論和唯理論都落敗了)

德國古典哲學

33康德

人是什麼

·人可以知道什麼 認識論《存粹理性批判》知

·人應該做什麼 倫理學《實踐理性批判》 義

·人可以期望什麼 美學《判斷力批判》 情

恆有二者,餘畏敬焉。位我上者,燦爛星空(自然規律,理性);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道德法則,自由)。

《存粹理性批判》:對人的認識能力(理性)考察

認識的三環節:感性→知性→理性

《實踐理性批判》:探究道德準則的根本原理(道德律原則,普遍性,人性,自由原則)

實踐理性:人的行為/道德準則/自由選擇/應該

《判斷力批判》:判斷力作為聯絡現象界(理論)和自在之物(實踐)的橋樑

判斷力:美學/情感

《存粹理性批判》

面臨問題:認識論的死局;自由可能性的危機(機械論);傳統形而上學的困境

解決方法:客體符合主體(人)的認識形式→知識

(顛覆了前任主觀認識符合客觀現象的認識模式,所以說是哥白尼式的革命)

先天認識形式:時間、空間(感性)+範疇(知性)

可知知識、不可知知識(物自體)→先天認識形式(界限/過濾)→可知知識(現象界)

康德主動陷入不可知,為形而上學和自由、道德、信仰留下了餘地,所以說康德是一位溫暖的宅男哲學家

知識=先天綜合判斷(先天認識形式+後天經驗內容),解決了認識論(經驗論和唯理論)的死局

先天綜合判斷:

·數學問題(先驗感性論)

·科學問題(先驗知性論)

·形而上學問題(先驗理性論)

先驗感性論

先天知識:在經驗之前的知識,數學,邏輯等

先驗知識:先天知識是如何可能的?

感性:被外部物件(自在之物)刺激而獲得表象(先天認識形式+經驗新的內容)的能力(傳統觀點:感官受到的體驗)

感性的純形式:時間、空間

空間:幾何學的先天綜合判斷是可能的,例兩點間直線最短

時間:前後相繼(數)的過程,代數里的先天綜合判斷是可能的,例1+1=2

數學問題得以可能

先驗知性論

知性:對感性經驗雜多加工整理的過程(和傳統理性的區別,知性是先天的)

形式邏輯(不關乎內容):飛鳥會飛√

先驗邏輯(知性的範圍):關乎內容,探究真理問題

知性的純形式:範疇(4組12個,正反合關係)

量:統一,多樣,整體

質:實在,否定,限制

關係:實體與屬性,原因和結果,作用與反作用

樣式:可能或不可能,存在或非存在,必然或偶然

例感性認識=雜亂的拼圖

知性認識=拼圖的過程

知性範疇=拼圖銜接的凹槽/規則

感性雜多→想象力(時間圖式)→知性範疇

圖式:邏輯影象/例思維導圖

例蘋果雜多→蘋果圖式→蘋果概念

知性(人)為自然界(感性雜多)立法(知性範疇)

自然科學問題得以可能,物件→感性認識→時間圖式→知性範疇→知識

先驗理性論

知性(越界)作用於物自體→理念的幻象

感性→經驗雜多→雜多表象

知性對雜多表象加工整理→知識(判斷)

(狹隘的)理性對知識(判斷)加工整理→絕對秩序

三種先驗理念:靈魂(主觀),宇宙(客觀),上帝(主觀+客觀)

先驗幻象

·謬誤推理

例靈魂是實體

大前提:實體是隻能作為主體被理解的東西

小前提:靈魂是之呢個多為主體(×邏輯主體而非實際主體)被理解的東西

結論:靈魂是實體

·二律背反

(一)正題:世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有限的;反題:世界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無限的。

(二)正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單一的、不可分的部分構成的;反題:世界上沒有單一的東西,一切都是複雜的、可分的。

(三)正題:世界上存在有自由;反題:世界上沒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的。

(四)正題:存在著世界的最初原因;反題:沒有世界的最初原因

反證:宇宙在時間上無開端

假設宇宙在時間上無開端,那麼時間便是無窮的,那麼從“現在”無限回溯,宇宙已經是經過了無數年,如果宇宙沒有開端,宇宙是不可能走到“現在”的,因此宇宙有開端

那麼現在假設宇宙有開端

那在宇宙開端之前,以為沒有時間(時間是變化的前提,沒有意味著不會變化),然而在沒有變化的宇宙裡突然出現了“時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沒有變化的宇宙,如果有時間那麼宇宙就一直是變化的,因此宇宙沒有開端

·理性神學

實踐領域(《實踐理性批判》)

人是自由的

現象界的自然法則:生老病死,萬有引力

倫理道德:自發行為(自由選擇),理性為自身立法

主觀法則(勞動致富or偷竊致富)→道德律令(絕對必然性)

道德法則的條件:

·普遍性

·人(理性自身)是目的,不是手段(為誠實而誠實,為道德而道德)

·自律性

道德公設(自由意志、靈魂不朽、上帝存在)→至善

34黑格爾

客觀的絕對精神

絕對精神是不斷髮展的劇本,世界自導自編自演自賞

實體即主體

人類的精神可看作世界自我意識的體現

主體:人(能動性)

客體:獨立客觀的存在

客觀既是客觀的又具有能動性,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正是客體自我顯現的一部分

辯證法

正反合=肯定,否定(揚棄),否定之否定

絕對精神的發展階段: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

世界的邏輯結構

邏輯學:存在論→本質論→概念論

自然哲學:機械類→物理論→有機論

精神哲學:主觀精神→客觀精神(道德,倫理)→絕對精神(藝術、宗教、哲學)

傳統哲學的根基:世界是一個有秩序的存在(不證自明的預設)

現代西方哲學梳理

35叔本華

非理性主義的開山鼻祖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生命就是慾望,滿足不了就會痛苦,滿足了就會無聊。

世界=表象+意志

表象:我們只能透過感官器官認識世界。

意志:推動現象界發展的原動力,例如萬有引力,基因的生存的自私性。

“世界是我的表象。”

動物生活在現在,人卻可以生活在未來和過去,這離不開抽象概念。叔本華開現代西方哲學非理性主義的先河,其認為理性使我們失去直覺的敏感,理性概念常與具體事物脫節。

叔本華的意志(慾望)/康德的物自體/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可進行類比。

自殺是對意志的屈服,身體只是意志的表象。

叔本華認為,應以苦行涅槃(物我兩忘,四大皆空)來降伏和滅絕意志,欣然接受死亡。此外,可以透過藝術審美暫時擺脫人生的痛苦。其認為,藝術應按照讓我們把握理性的程度分級:建築<園藝,風景畫<動物畫,動物雕塑<歷史畫,人體雕塑<文字<悲劇<音樂。

36尼采

“我的思想是給200年以後的耳朵聽的”

尼采不是反對科學和理性,而是反對他們的霸權。

《悲劇的誕生》

酒神精神:放縱,生命的衝動。

日神精神:剋制,冷靜和理性。

批判了蘇格拉底主義(理性主義)對生命本能的壓抑。

(個人認為知識-理性和藝術-感性應各司其職才對。)

《道德的譜系》

重估一切價值:反理性,反道德,反宗教。

主人道德:積極進取,創造√

奴隸道德:同情、順從、謙卑、無私(即基督教道德,憐憫與愛)×

(個人認為二者並非絕對對立,對於他人完全可以謙卑,對待工作可以投入極大的熱情和創造力,“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即可,何須把“奴隸道德”完全否定。)

超人哲學

超人:具有強力意志,位於普通人之上

末人:沒有創造力,庸碌的眾生

精神三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駱駝(被動接受)→(戰鬥)巨龍(“你應當”)

獅子(“我要”,破除傳統價值)

孩子(“我是”,具有可塑性,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完美的開始)

權利意志:認知的目標不是知識,而是掌控。

實在是生成的流變,而不是固定的存在。這意味著任何對它的判斷,都必然是錯誤的。“真理是某種如果離開它某種生物便不能活的錯誤。”真理和錯誤都是我們的虛構,只不過真理有必要的實用性。超人,“人之上”,即克服平庸,克服自己,重估一切價值,有點儒家“聖人”的意思,但超人應該是不受任何價值束縛的。人是動物和超人之間的繩索。

重估一切價值,即對西方文化基礎(道德、宗教、科學)徹底的反思。尼采認為,西方道德(猶太-基督教即奴隸道德)違背自然,毀滅生活,閹割人性,所以他要“消滅道德,以解放生命。”

尼采對科學的批評,也是對整個人類知識(以往知識觀)的批評。(知識是對客觀世界的把握和反映,是理性活動。)尼采認為,知識是權利的工具,並不是客觀世界的摹本,而是一個解釋的過程。傳統哲學把“世界是有秩序的,理性的”當成不證自明的前提,尼采則認為世界是混沌的,非理性的。

永恆輪迴:過去和現在發生的一切在未來會無限重複出現。

37克爾凱郭爾

出發點:個人的生存問題/具體的體驗,反黑格爾強調邏輯必然性而忽略個體性。

自由選擇的可能才是人之為人的標誌。

傳統真理(客觀真理)vs信仰的真理(生命實踐)

個人生存的哲學(睡著的馬伕和駕馭馬的馬伕,都叫馬伕,但後者才在駕馬。生活在不能選擇自己人生道路而隨大流的人,只能說他們存在著,不能說生存著)。生存本質上是一種自覺追求,追求作為自己命運的自我。

自我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可能。“畏是對所怕之物的欲求,是一種有好感的反感。”

畏的感覺就像孩子見到蛇,既想玩弄,又怕被咬的心理。既想趨近,又想遠離,即“自由的可能性”。

人生三階段:

感性階段(物慾,唐璜)

道德階段(理性,蘇格拉底)

宗教階段(信仰,亞伯拉罕)

38柏格森

真正的時間是綿延,是生命本身異質性的延伸(綿延就像一段音樂,音樂當然可切分為音符,但此刻音樂便不存在了。關於時間,伯格森與愛因斯坦有過爭議,據說也是相對論沒有獲得諾獎的原因之一)。

生命哲學

柏格森認為,任何時間的瞬間都是獨特的,生命中的任何事件,包括意識,都是從我們主體人格中產生,不受任何特殊的先決條件支配,是無法預測的,是真正的自由。生命進化的原動力時生命衝動,生命的創造是不可遇見的,複雜的,異質性的,就如炮彈爆炸,彈片再次爆炸一樣。

實際上“運動是一種心理上的綜合,是一種心理的、因而不佔空間的過程。”傳統的形而上學錯誤在於方法,用理智而不是用直覺。綿延是直覺的前提。

“我把世界稱之為影像的集合。”

世界就是影像的世界。

記憶是“精神和物質的交叉。”

39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之父(自由聯想法)

主要理論:無意識理論、性本能理論、人格理論、社會文明觀

無意識理論

精神世界=意識(表層)+前意識(中間層門衛)+無意識(最底層)

無意識(本能慾望、原始衝動)趁意識疏忽時(睡眠)上潛出來成為夢、口誤、筆誤等。

性本能衝動

力比多:性力

性慾階段

幼兒期(0-6歲)-潛伏期(6-11歲)-青春期(12-18歲)

口腔(0-1歲)吮吸乳頭、手指和奶嘴

肛門(1-3歲)排便

生殖器官(3-6歲)自戀轉向他戀,“俄狄浦斯情節”

青春期(12-18歲)性衝動被完全喚醒

人格理論

本我-快樂原則,食色性也

自我-現實原則,注重合理性

超我-至善原則,注重道德和規範

社會文明觀

文明:是使我們生活不同於動物祖先的成就和規則的總和,其目的在於保護人類抵禦自然,調節人際關係,另一面,文明就是對本能(慾望)的壓抑。

40伏爾泰

現代西方哲學奠基人之一,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巨人。釋義學,經歷-表示式-理解。

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41邊沁

功利主義(功效主義):以增加或減少當事人幸福為傾向而認可或拒絕一種行為。

其本質是快樂主義,判斷行為對錯,帶來快樂功效即可取,帶來痛苦功效則不可取。

人的本質:趨樂避苦

功效(功利):對快樂功效的追求,對痛苦功效的規避。

最大幸福原則:以最大多數人的快樂為準則,是快樂的量化,忽略了質量。

例如電車難題,功利主義者會選擇犧牲少數人而拯救大多數人,犧牲個人利益保全集體利益。

42密爾(穆勒)

功利主義:最大幸福原則為道德規範,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善,趨樂(善)避苦(惡)。

快樂有量的區別,亦有質的區別,高質量的快樂才是道德的。

實用主義:有用即為真理,知識是行為的工具,而不是認識的目的。

43皮爾士

實用主義的開山,分析哲學和符號學的先驅。皮爾士認為,一切人類知識都是不確定的,可錯的。科學假設有程度不同的或然性,因而是可以修正的。知識的真假與否,賴於經驗的證實,數理邏輯除外。被經驗駁倒的命題命題一定為假,被經驗證實不一定為真。絕對和終極真理是不可能的,其只是理想目標,只能接近,不能到達(但必須肯定真理存在)。

確立信念的四種方法:固執法,權威法,先驗法,科學法研究法

實用主義基本原則:“為了正確理解我們的概念,我們必須看看他們的結果。”

兩種經驗:理想經驗,感性經驗

三個範疇:可能性,現實性,一般性

44詹姆士

徹底的經驗主義

懷特海:科學理論是“一隻眼的理性”(經驗到的絕不是單一因素,只是我們為了研究目的必須將一個因素視為有關,而對其他因素棄之不理,例如量子的測量問題)。

關注事物整體和關係/反對主客二分

經驗本身是一個整體,反對切分整體為各個要素,存粹經驗沒有主客之分,是一股生命之流。

真理:一個為真的命題/判斷/知識

判斷真假的標準:

符合論(命題符合事實,太陽東昇西落)真理是對實在的臨摹。

貫通論(命題和命題系統相符合)

以上二者是本質主義的真理觀

實踐性思維:命題是否有用,是否便利我們更好的生活,即真理有用論,真理在實踐生活中產生、變化和發展。

45杜威

蔣夢麟,陶行知,胡適之師。

“哲學是批判的批判,批評是識別判斷和審慎評估。”

“旁觀者的知識論。”根本沒有旁觀者,旁觀者也是參與者。經驗既是做事,又是遭受的事情,我們的經歷和遭受就是改變事件程序的實驗。經驗首先是生存的經驗,不是大腦的活動,大腦是行為器官,而不是認識世界的器官。經驗主要不是認識,是做事和遭受。

思維是人對環境迴應的特殊方式,是積極的,有選擇的,(所以也叫“探究”)其目的是為了改變環境,使得不確定變得確定。

民主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本質上是一種合作性的承諾,依賴於說服,說服的能力和透過理性被說服。

理念論/理性精神/絕對精神/形而上學企圖得到永恆不變的本質

傳統哲學:

最初人以生活為中心,具有記憶力,自然界有各種不確定因素,人處於不安和恐懼之中,隨著大腦的進化,人類不滿足於不安的狀態,開始從不確定性中尋找不變的實在,使精神得到慰藉,宗教和哲學由此發展而來(類比由瓦爾的認知革命),這也促進了技術手段的發展,人類開始改造世界,例如建造房屋躲避風雨等。

哲學家構建了理論大廈但其初衷是為了找到不變的確定性,使內心不在恐懼,更好的生活,但傳統哲學後來將“不變的以一/本質”當成出發點,逐漸主客二分和思辨化,遠離了生活。哲學應該關注生活問題,知行合一。

經驗自然主義

經驗=經驗到的結果+經驗的過程,不是忽視主體和環境的互動作用,傳統經驗論的經驗只是經驗到的結果。

思想五步法:

01感覺困難

02確定困難所在及所指(問題出在哪?提出該問題。)

03設想(羅列)解決的辦法

04推理不同設想的效果

05進一步觀察實驗,從而肯定或否定,得出可信或不信結論

工具主義真理觀:觀念在於指導實踐,理論在於指導人們走向成功。

工具性:觀念和理論是人們行為的工具。

真理性:二者是否能進行指導實踐,使人由不確定性到確定性,但內心達到平靜。

分析哲學

分析:把複雜的名義拆解為簡單的命題,找到簡單命題的邏輯關係。

詞→命題→簡單命題→複合命題

分析物件:語言的邏輯表達形式,即語言的結構、語法和句式(而不是語言的內容即思想)。

最基本的主張就是要求意義精確,然而它本身就沒有一個普遍同意的精確意義。對分析學家來說,問題不是我們是否能夠獲得知識,而是如何使我們獲取知識的條件、工具語言與邏輯更加精確與可靠(例如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

古希臘/本體論/自然物質

中世紀/上帝存在問題

近代/認識論/精神

哲學史上重大轉向——語言的轉向

背景:20世紀的哲學危機

外因(哲學沒有了研究的物件):

科學飛速發展,自然物質的問題有科學接手

宗改/啟蒙後,上帝不再是哲學探討的主要物件

心理學(數學、邏輯)接手了精神問題

內因:黑格爾之後,傳統形而上學開始沒落

語言表達使思想得以展現,彼此才能交流

分析哲學任務:探索共通的語言邏輯形式

發展契機:現代數理邏輯的發展

46弗雷格

分析哲學之父:篳路藍縷,開啟山林。其為現在數理邏輯創始人之一。

弗雷格認為,我們的日常語言含糊不清,不能清晰的表達真命題。

人工語言:注重精確的邏輯分析。

日常語言:注重概念,內容,“不同的語境有不同的用法”,人工語言學派認為其混亂不清。

切入點:反心理主義,數學的基礎是邏,而不是心理主義。

含義與指稱理論(意義與意謂)

含義:所指的意義

指稱:所指的物件

例如,“0”(指稱)-“無,空,沒有”(意義)-理解

A=A(分析命題)

A=B(綜合問題)因為含義不同,能提供更多的知識。

專名分為普通專名(單個物件)和摹狀詞。

例如,專名:故

古名與,南京等;摹狀詞:戴眼鏡的男人,中國的首都等。

專名由一個或幾個符號構成,可以充當句子的邏輯主語,有含義和指稱的區別。

語句的含義即表達的思想(客觀內容),例如“我買了一袋子橘子”。

語句的指稱即句子的真值(要麼為真,要麼為假),只有透過含義才能把握指稱的物件。

詩歌和文學虛構作品沒有指稱(沒有對錯)。

47羅素

(享年98歲,4次婚姻,兩次入獄,師從懷特海,1950年因《西方哲學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人生中的三種激情:

對知識不可遏制的探尋

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

對愛情不可遏制的追求(確實做到了,老爺子情感經歷異常豐富。)

外在關係說:北京和南京的位置是一種外在的相對關係

內在關係說:北京有“在南京北邊”的性質

關係時候外在於實體存在的,而不是其內在的屬性,為邏輯分析奠定了基礎即邏輯是哲學的本質。

邏輯原子主義

語言是呈現思想/意義/世界的唯一方式

語言和世界具有同構性

語句和事實結構一致,對語言結構分析可瞭解世界的邏輯結構。

語言命題系統:

(語言的最小單位)原子命題-分子命題,前者由邏輯連線詞(因為所以等)複合成後者。

(世界最小要素)簡單事實(原子事實)-複雜事實

例如“蘋果是甜的”-“我吃了一口覺得蘋果是甜的”

構成世界的是事實而不是事物(邏輯結構),事物是具體的物件沒有真假問題。

構成語言的是命題而不是詞,詞不具有真假性,命題才能判斷,才有討論的意義。

第三次數學危機(羅素悖論)

集合論悖論:

S=(X|X∉X)

S∉S→(符合X∉X)所以S∈S

S∈S→(不符合X∉X)所以S∉S

例如,理髮師:“我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語義悖論:例如,說謊者:“我在說謊。”

問題關鍵,都涉及了自我指涉。

摹狀詞理論(重建完善的人工語言)

非存在問題(虛擬物存在問題)

“金山不存在?”賦予其主詞的位置就肯定了其存在,體現了日常語言的漏洞。

語法形式沒問題,不符合邏輯形式(所指皆存在,至少是一種潛在的存在,我可以用金子堆成一座山。)

排中律(非真即假)的失效問題

例如,“當今的法國國王是個禿子”,主詞並不存在,非真非假。

同一律是否普遍存在和適用?

北京=中國首都

北京是中國首都(有意義)

北京是北京(無意義)

詞分為專名(簡單符號)和摹狀詞(複合符號)。

專詞是用來指稱某一物件的詞,如南京;摹狀詞是描述某一物件特徵的語詞,如中國的首都。

摹狀詞分為限定摹狀詞(the man 羅素主要討論)和非限定摹狀詞(a man)。

專詞可脫離語境可充當語句的主詞,摹狀詞是描述性的一定要在特定的語境中。

就一切X而言,X是金的,且X為山,X不存在,命題假。

就一切X而言,存在且存在一個當今法國國外(不存在),且他是禿子,X不存在,命題假。

存在一個X,使得C=X,C是中國的首都為真,否則為假,且X=北京。

維也納學派 1882-1936

邏輯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

站休謨,知識無非是關於數和量的抽象推論(數理邏輯和幾何學是先天分析)和關於事實與存在的經驗推論(後天綜合)。知識是科學的專有領域,哲學只是一種分析語言命題的方法,其任務是“從邏輯的觀點討論科學。”邏輯實證主義認為,關鍵在於區分有意義和無意義的命題,前者我們可以分出真假,後者我們無法判斷。卡爾納普,認為海德格爾在《什麼是形而上學》中關於“無”的論述,就是無意義命題的典型……區分標準即證實原則,命題的陳述內容必須可以透過感性的觀察得到驗證。

例如“所有的檸檬都是黃的”,石裡克只好說他們根本不是命題而是規則……檸檬,原子,黑洞,量子等科學命題,邏輯實證主義的粗陋經驗實證原則也無法有效運用,波普爾批評,邏輯實證主義不僅排除了形而上學,也排除了全部自然科學知識,因為大部分自然科學命題都不可證實(筆者認為實證主義應該避免“所有”這個用詞)。

48維特根斯坦

據說其和希特勒是初中同學,師從羅素,參加一戰時,完成了《邏輯哲學論》(以此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奧地利的山村當了六年小學教師。

“時空之內的生命之謎的解決在時空之外。”

“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一個事件。它不是世界的一個事實。”

“世界的意義必定在世界之外,而世界之外的東西是不能說的。任何相對它有所言說的企圖都是徒勞,要超越語言來談論倫理學或總局問題,是人類內心的一種傾向的證明,我個人對這種傾向不禁深懷敬意,終身不會嘲笑它。”

不知不可為而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為而不為,賢人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聖人也。世界就是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它是事實的總和,而不是事物的總和。構成世界的基本單位是基本事實(邏輯結構最簡單的事實)。

早期人工語言:前期思想 《邏輯哲學論》

為語言(思想)劃界,可說的可以說清,不可說的必須保持沉默。早期維特根斯坦相信世界中沒有任何含糊不清或不確定的東西。

語言圖式論

語言和世界的結構存在邏輯上的對應關係,語言是關於世界的圖式。

圖式:按比例排列描述現實事實的邏輯形式,是關於現實的模型。

例如,可以透過車禍的圖式可以使得不在場者瞭解發生車禍的情況,思維導圖等。

圖式的類別:語言、音樂、繪畫等。

圖式的本質:邏輯形式

圖式反應事實的條件:

要素一一對應

連線要素的形式和關係一一對應

語言和世界的結構

語言(命題的總和)-世界(事實的總和)

命題(基本命題的邏輯函項)-事實(事態的存在狀態)

基本命題(簡單名稱的排列)-事態(簡單物件的組合)

簡單名稱-簡單物件

世界是事實的總和,不是事物的總和。

事實是事態的存在狀態。

事態是簡單物件的組合。

簡單物件是不可分的邏輯原子。

例如,房子(事物)包含了建造、使用和設計等諸多事實。

例如,“我在吃蘋果”(事實)包含了“怎麼吃”,“什麼品種”,“在哪吃”等諸多事態。

語言是命題的總和,不是詞的總和。

命題是基本命題的邏輯函項(真值函項)。

基本命題是簡單名稱的排列。

例如:

命題:年輕的故名與很帥。

可分解為:1。他是故名與;2。他是年輕的;3。他很帥

(當123全為真時,則該命題為真,當其中一個為假時,則該命題為假。)

1 2 3

1真 真 真

2真 假 假

3假 真 假

4假 假 真

5真 真 假

6真 假 真

7假 真 真

8假 假 假

以上8中情況(1種真實+7種可能)就是該命題的邏輯空間,可思範圍即可能性之網。當世間的一切命題都如此切分,其組成的情況就是“語言/思想的邊界”。

不可說之物(不可用邏輯語言言說):

人生的意義/倫理學問題/美學問題/形而上學/哲學本身問題等

傳統哲學的問題在於日常語言的誤用,用邏輯結構不清的日常語言討論了不可說之物。

解決方法:用真值函項理論對日常語言進行分析,劃分語言的界限。

後期日常語言:《哲學研究》

詞語並沒有固定意義,只有人們賦予它的意義。有多少種描述世界的方法,就有多少種把世界分解未個別事態的方法。概念只有在一定語境下才有意義。後期維特根斯坦發現,即使同類之間也存在許多差異,它們充其量只有家族相似。

遊戲的本質是什麼?紙牌,下棋,打球…遊戲的共同東西只有相似,關係…語言亦是如此,其不僅有單一的描述功能,它有各種不同的功能,且由各種各樣的語言遊戲組成。例:建築師傅指示助手遞送建築材料,助手也許並不知道該材料的本質是什麼。

社會實踐決定了語言表示式的使用及其意義,語言遊戲根植在生活形式。“一個詞語在實踐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義。”其反對私人語言,不是反對私人感覺,而是不存在別人無法瞭解或接近的私人物件。批評了主客二分的傳統,內心活動只有與其發生的行為與環境聯絡在一起,才能得到解釋。

世界圖式是天經地義的,是我們懷疑的基礎。“如果你企圖懷疑一切,你就達不到懷疑一切的程度,懷疑的遊戲本身就預先假設了肯定。”

前期/邏輯結構/靜態分析

後期/實際用法/動態分析

語言遊戲說

奧古斯丁語言圖話:

每個詞都具有意義,且對應現實中每一個事物,詞和事物都有對應關係,語言的意義在於指稱某一個物件。

並非所有語詞都用於指稱物件,例如“5個紅色的蘋果”。“5個”是計數,“紅色”是比較,二者都沒有對應物,只有“蘋果”是一個具體的物件。人工語言的侷限在於認為語言的作用僅是描述(指稱)。

遊戲:具有規則、參與性、動態過程的活動。

語言是和行動交織在一起的整體,是語言遊戲。

例如“買蘋果”,在手機店是手機,在水果店是水果。

語言的意義在於它的使用,生活形式決定語言的使用規則。

家族相似性(反本質主義)

遊戲(足球,檯球。。。)並無共同的本質,知識彼此間或多或少的相似,語言活動本身亦是如此。

遵守規則的悖論

規則並非預先制定好的,而是在我們語言使用過程中體現而來的。(學習母語即是如此,也是中國外語教育失敗的原因之一。)

反對私人語言的存在

私人語言:

語詞只能自己知道

語言不能翻譯為日常語言,進入公共領域

無法進行交流

論證:

每個人無法判斷自己的感覺是否與他人不同

“我知道天是藍的”是知識,但“我知道我悲傷”不具有真假性,悲傷等主觀情緒詞並非物件,而是感受,這裡是表達感覺動詞的誤用,應是“我悲傷”。

語言活動是生活形式決定的,是主體間的活動,是公共性的。

語言哲學

什麼是意義和性質?什麼是語言行為?語言和現實的關係?語言分析的方法,即20世紀現代西方哲學的“語言學轉向”。

49賴爾

分析哲學日常語言派牛津派(為語言而研究語言)創始人之一,曾在二戰服役。

哲學的任務,即消除由語言用法的錯誤(語法形式和邏輯形式)而產生的哲學問題。

批判了笛卡爾主義的心物二元論。

50奧斯丁

對“傳統西方哲學認為,我們決不能直接感知事物本身,而只能感知經驗材料”批評。

奧斯丁認為,事物物件和感知材料的區分是一種虛假的二分法。

真理就是陳述與事實或事態的符合。(符合論vs貫通論)

51斯特勞森

《論指稱》批評了羅素摹狀詞理論。

斯特勞森認為,指稱(提到)一個東西與斷定一個東西存不存在是兩回事,羅素將二者混談了。在指稱時物件時,的確要預設它的存在,但預設不是斷定,斷定的東西也不需要一定存在。例,“阿Q體現了我們民族的某些劣根性”,並不等於阿Q一定存在,用名詞作主詞指稱一個東西,完全不等於斷定這個東西必定存在。(也有道理啊!_(:з」∠)_)

羅素還錯誤地認為任何句子都是非真即假,否則就無意義。斯特勞森認為,句子功能多種多樣,並不是只有陳述功能,因此很多時候談不上真假問題。“真”不是描述任何語義的性質,因為這個詞的用法不是描述,我們用它表示同意、認可、承認、贊成或答應所說的東西。反例,“這本書上說的是真的”≠“書上說的”。

52奎因

後維特根斯坦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二戰期間在美國海軍服役,戰後重返哈佛任教。

“存在一些什麼物種的東西?為了證實某物的存在,存在本身又是什麼含義?”

“何物存在?”

非存在物存在:命名的東西就是實體。但意義≠命名。(摹狀詞理論,被剔除掉_(:з」∠)_)

非存在物存在源於共相(類)存在。

整體觀知識論,先天分析陳述和後天綜合之間沒有固定的截然的區別。

現象學和存在主義

53胡塞爾

胡塞爾在維也納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後,去服了兵役。1913年《作為嚴格科學的哲學》、《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的哲學觀念》,先驗現象學誕生。邏輯學是基礎科學,邏輯規律是先天規律。

回到事情本身

現象: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一切

世界只是現象本身,並沒有外在獨立於現象的東西(本質/規律)?

自然的思維態度:承認(預設)客觀存在。

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模式,從現象探索本質(胡塞爾對其批判)。

哲學應為科學奠基。

回到事情本身:排除一切主觀干擾,呈現的的存粹意識。

現象學:標誌著一門科學,一種思維方法和態度。

現象學還原:

中止判斷(懸擱/加括號)

本質還原

先驗還原

懸擱(來源於古希臘懷疑論哲學家皮浪)

對所給予的存在暫不表態,既不承認也不否定,將其光在括號裡中止判斷。對人的主觀偏見,外界的意見和聲音,對世界的預設不予討論,從而回到世界本身。懸擱是存而不論的中立態度。

懸擱的範圍:

歷史括號法:價值觀,法律,宗教等

存在括號法:外部世界的知識(自然世界的存在問題)

本質還原

回到事物現象和本質最開始交織在一起的領域,在直觀中把握事物的現象和本質(本質即事物的界限)。

例如,看蘋果就直接把握了蘋果的本質,無需從萬千蘋果中分析得出。

步驟:

懸擱有關物體(認識物件)的概念“蘋果”。

直接在直觀中把握“蘋果”的共相,透過意識自由想象的變更(顏色、硬度、形狀。。。)來確立“蘋果”不變共相的界限(本質)。

先驗還原

懸擱認識物件和認識主體,從“我思”到“先驗自我,到“先驗意識”(純粹意識)

意向性(存粹意識):包括意識的活動和內容。意向性(人的意識活動的先天結構整體),意識總是對某個物件的意識,但我們意識與之發生關係的物件,不一定實際存在。例,我意向某一神話人物,我意向圓的方時…胡塞爾認為,並沒有一個意向物件之外的物自體,意向活動意向的就是世界上的事物。

指向性:意識必定指向某物(區別於反映論)

構造性:意識構造出意向物件

意識物件的內在超越性:顯現感官材料的點選+意識的勾勒構造(統攝、啟用和統握)

例如:我只能看到蘋果的一個角度,透過意識的想象得到一個完整蘋果的概念,從而超越了感知有角度的材料。

生活世界

背景:歐洲科學危機

科學(客觀主義,實證主義)極度發展衝擊了人生的意義,導致了人性和文明的危機。

生活世界(前科學世界)是科學世界的根基,後者是前者量化後的理論抽象。生活世界是非課題性的,奠基性的,直觀的,相對的。

胡塞爾就是要使人從科學世界解放,從生活世界出發,由懸擱通向先驗現象學之路。

54海德格爾

1889年於維特根斯坦同年出生。

最偉大、最重要的現代西方哲學家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๑• 。 •๑)

有史以來最難懂的哲學家之一_(:з」∠)_

存在論

柏拉圖之後的哲學史是存在遺忘的歷史(錯把存在者當成了存在)。

存在者:實體(固化的完成時,例花)

存在:存在者如何存在(顯現)自身的方式(動態的進行時,例開花的過程)

是什麼,“是”是存在,“什麼”是存在者。

此在(人)是存在得以展現的境遇,此在一直處在去存在之中(動態),人的本質在於人的可能性的體現。此在可以對自身存在有所領會,並對此做出決斷。

在世(在世界之中):此在的原始基本存在結構。世界是存在存在的境遇,此在的存在是在世之在。世界是此在在構成自身過程中顯現出來的意義之王,沒有此在與周遭的勾連,就不存在世界。

只有人才能領悟和解釋存在。

煩/操心/牽掛:此在的存在狀態,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關切

牽念:此在和他物打交道的狀態

“他物”是此在的棲居,是此在的“上手之物”,他物的存在在此在的使用中得以顯現。當此在聚焦於他物時,“上手之物”變成了“現成之物”。上手之物變成現成之物是人從行動到認識的過程,是理性認識的開始。

牽心:此在和他人打交道的狀態

本真狀態:此在立足自己去存在

非本質狀態(沉淪):喪失自我,已完成的存在者(以職業、標籤定義自身)消融在眾人(常人)之中。與他人交往中,我們往往被他人支配,他人便從此在身上把存在拿走了。常人,即這個他人,一個幾乎無法把握的中性者(它指代一切行為方式,制度和觀點,如價值標準,規範和公共意見等)。此在把一切存在的選擇交給常人而不會感到不安,反而缷去了存在的負擔。此在就是它得以展開的狀態:現身情態,即空間+情緒(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們不能不存在,我們被拋在世界上。

領會,即能存在。意義不是性質,而是此在的存在方式。人生的意義,在於我的存在方式。

沉淪的三種表現:閒言、好奇、良可

閒言:鸚鵡學舌式的閒談

好奇:流於表面的抽熱鬧,八卦

良可:似是而非,什麼都可說,什麼都可做的狀態

此在的常態以非本質狀態(沉淪)存在,沉淪之境給人以安定之感,使人卸下了承擔責任的重負,這也是遺忘存在的原因。

畏:無物件的害怕和不安。

例如,面對浩瀚的星空和未知的世界莫名的空虛和無助。

此在為了逃避“畏”而陷入沉淪,當畏(未知/死亡)向我們來襲,我們只能獨自去面對,去存在,才能擺脫沉淪,成為自己。死亡時尚未到來,但必將到來唯一確定的可能性。先行到死中去,向死而在,即可回到此在的本質狀態。

真理的本質:真理就是對存在者的去蔽,使存在得以顯現(前期)。

真理是一個無蔽的過程,又是一個被遮蔽(更原始的境遇)的過程。

物可分為,藝術品,器具和自然之物。

藝術品-藝術(第三者)-藝術家

器具:有用性,可靠性(大地/遮蔽/收斂)

自然之物:花草樹木

藝術就是發生在作品中世界(外顯的無蔽狀態)和大地(內斂的遮蔽狀態)的衝突。

技術是一種解蔽的方式,讓存在者開顯,例如,鐵塊→刀,石頭→石橋。

技術在解蔽自然的通識,也對自然促逼和擺置。

座架(運作系統):擺置的聚集,環環相扣,人和物都被納入到其中,不能抽身。

55薩特

存在主義哲學家,拒領諾文學獎,主張自由社會主義:自由、平等、博愛。其被譽為“20世紀人類的良心”。

存在存在著。

存在是自在。

存在就是它所是的。

自為的存在就是作為意識的人,是空無,是潛在的可能性,是透過虛無從自在中產生出來的。

意識的活動是虛無化,它透過否定來肯定。

“人的自由先於人的本質並使之成為可能,人的本質懸置於自由之中。”即“存在先於本質。”(首先有人,人碰上了自己,在世界湧現出來,然後給自己下定義_(:з」∠)_剪刀生產出來永遠是剪刀了,沒有別的可能了,人則不然,人永遠是他的可能性,人是還未造成的東西。)

反思前的意識:意識直接指向某物。

反思意識:意識到“意識某物”這個活動。

存在分為自在和自為。

自在的存在(客觀世界):存在存在著/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時其所是

自在:本質先於存在

自為的存在(意識):

它不是存在而是存在的否定,即非存在、虛無(我們透過否定來確立自我意識)。

它不是自在的而必然超越自身

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56梅洛。龐蒂

知覺(身體)現象學,現象學首先是描述。

知覺:主客交融的存在經驗,主客相互滲透的產物,互為存在,成就彼此,可類比於中國的天人合一,陰陽相生等概念。

知覺世界/生活世界/前科學世界

身體主體概念:身體和意識沒有分開的境遇(靈魂與肉體同在)

“沒有內在的人,人在世界上存在,人只有在世界上才能認識自己。”

知覺是哲學家的絕對知識,“ 知覺不是關於世界的科學,甚至不是一種行為,不是有意識採取的立場,知覺是一切行為得以展開的基礎,是行為的前提。世界不是我掌握其構成規律的客體,世界是自然環境,我的一切想象和我的一切鮮明知覺的場。” (這裡指的不是科學世界,而是生活世界。)

意義包含在語言中,語言是意義的外部存在。

57加繆

荒謬哲學 《西西弗神話》《局外人》

意識到(遭遇)荒謬

反抗荒謬

荒謬是人和生活的斷離,是理想和現實(非理性)的落差,是一種齣戲之感。

馬克思實踐哲學

58馬克思

歷史唯物主義 剩餘價值理論

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關鍵在於改變世界。

剩餘價值理論 《資本論》第一卷

剩餘價值:工人為資本家工作超出自身勞動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佔有),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秘密。

勞動價值論

商品:用於交換具有使用價值凝結人無差別勞動的物品。

交換價值(價值的外化):1把斧頭=10只羊

價值:凝結的無差別人類勞動

具體的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的勞動創造價值。

商品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等,即等價交換。

資本家用貨幣(此刻貨幣變成了資本)購買勞動力,勞動力出賣勞動力獲得工資,資本家獲得勞動創造的價值。

擴大剩餘價值的手段:

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即加班(絕對剩餘價值)

提高生產效率,技術革新等(相對價值)

資本主義經濟的矛盾:生產的社會性和資產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

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大的剩餘價值而擴大再生產,生產相對過程,需求相對不足,市場蕭條,經濟危機。(但僅按照剩餘價值理論解釋現代經濟明顯是不夠的。)

《資本論》低估了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的能力和生產力的適應能力。

異化勞動

188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勞動是人的生命活動,是人和動物的區別(類本質)。勞動本是自願自主的活動,勞動者和勞動產品是和諧的。

異化勞動:勞動者被迫工作,勞動成了謀生的手段,勞動產品奴役了勞動者。

異化勞動的表現形式:

勞動者和勞動產品的對立

勞動生存過程的異化(被迫,痛苦和不幸)

人和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勞動成為了生存手段,目的成了手段)

人和人的異化(勞動者和資本家的對立,社會兩極分化)

哲學的三種模式:傳統形而上學/反傳統形而上學/馬克思哲學

傳統形而上學:預設了絕對真理,從現象中尋求本質,主客二分(古希臘到黑格爾)

反傳統形而上學:主客交融,仍然是思辨的領域

馬克思哲學模式:實踐的思維模式,社會、歷史、實踐和現實的人的統一,思維的真理性應在實踐中證明。

蘇聯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二分,由後者推出前者。

而馬克思是從社會中歷史的人,現實的人的實踐入手。

手段: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達到共產主義

目的: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

而後來許多國家的實踐把手段當成了目的,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誤用。馬恩應該會對斯大林和老毛很失望吧。

歷史唯物主義《德意志意識形態》

費爾巴哈-抽象的人-忽略了人的實踐活動和社會關係,具有機械色彩。

現實的人社會活動的4個方面:

為了滿足生活必要進行的生產活動

為了滿足新需求的生產活動

對生命的生產(生育)

自然關係和社會關係

意識最開始並非是存粹的意識,而是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是人們物質行為的直接產物,即生活決定意識。

分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標誌,也是導致人類不平等的根源(私有制是分工擴大化的結果),其產生共同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矛盾(國家產生),是社會活動固化,使人職業化,標籤化。

共產主義: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是一項程序),即變革社會現實的社會運動。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粗陋的共產主義:否定私有制,提倡絕對平均主義(共產主義不是指社會財富共同所有,而是生產資料共同所有)

政治性質(民主或專制)的共產主義

廢除國家(未完成)或存在私有制及人的異化的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是人的異化和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是人的本質完全,自覺的復歸(全面發展),是完成了的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解)。

西方馬克思主義:

盧卡奇等人黑格爾主義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如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哈貝馬斯;存在主義(薩特,補充人學的空白);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分配正義問題等);生態學、後現代的馬克思主義等。後現代西方哲學梳理

後現代主義

拒絕宏大敘事,對現代性進行反思和批判,反本質主義,反基礎主義,反邏各斯中心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

59霍克海默 60阿多諾

法蘭克福學派創始人。

批評理論目的不是僅僅追求知識本身,而是把人從奴役中怪解放出來。

《啟蒙辯證法》1947

對傳統理性下的啟蒙進行批判和反思。

“神話已是啟蒙,啟蒙倒退為神話。”啟蒙不能消滅神話,它自己就是神話。

神話:原始人對自然不確定性樸素的解釋,使其內心安定,這已經是啟蒙的嘗試。

啟蒙:用理性驅逐萌妹(矇昧),其是反神話的。工具理性建構了現代性系統(醫學、生物學、化學、經濟學等),其構建了無法掙脫的囚籠。

人類文明三階段:神話-哲學-現代科學

啟蒙走向毀滅,喪失自我批判的原因:極權主義(啟蒙淪為了權力的工具)

人類追求真理的最初原因:消除自然的不確定性,擺脫內心恐懼不安的狀態。

啟蒙的初衷是消除不安和恐懼,當人類可以控制和支配自然,便擺脫了對其的恐懼(知識就是力量)。

啟蒙理性成為權威的過程:

祛魅→知識→技術→工具

啟蒙理性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成為了阻礙人控制和支配自然的因素,因此被拋棄(哲學沒有用,且制約權力的發展)。權力挾持了理性,理性拋棄了自我批判。

人對人的控制:文化工業

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期盼的啟蒙,淪為了意識形態和社會統治的工具。

文化產業:文化領域商品化生產的模式,是文化墮落的體現。其維護單調的生活秩序而維護統治(同一性)。

娛樂系統使人們從機械勞動者解脫,沉迷於娛樂(享樂),喪失思考力,消解了人的個體性(娛樂至死)。

廣告的欺騙性在於混淆了能指(附加意義)和所指(物件本身),例如所指“洗髮水”,能

指“愛生活愛拉芳”。

61馬爾庫塞

《單向度的人》

單向度: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壓制了否定、反對派、批判和反思意見(不利於社會統治的聲音都被壓制)。科學技術(使階級差別平等化)和文化工業(消費主義盛行)使人成為單向度的人,使社會淪為單向度的社會。

愛慾與文明理論

人的本質:愛慾(獲得快樂)

例如,性、食慾和讀書等。

人類文明是對人類愛慾的壓抑(參考弗洛伊德)。

基本壓抑:維持社會生存必須的壓抑。

多餘壓抑:為了統治而進行的壓抑,例如限制言論自由等。

本能革命:從內心深處解放愛慾,不追求效率和技術,追求本能快樂,勇敢向現實說:“不”。例,嬉皮士運動。

目的:建立一個快樂(滿足愛慾)的社會(現代烏托邦)。

62哈貝馬斯

法蘭克福學派二代,當代德國最重要的哲學家,哈貝馬斯=康德+黑格爾+啟蒙+祛魅後的馬克思(哈哈)。

晚期資本主義理論:

國家政權對經濟生活的干預

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

工人階級喪失鬥爭意識

科技不僅促進生產力,且成為意識形態的工具

交往行為理論(改良主義)

工具行為:勞動,以目的導向的行為。

交往行為:主體間透過符號來協調的互動行為,以語言為媒介,達到主體間相互理解。

交往合理化的措施:

選擇恰當的語言(雙方都可理解的)進行對話

承認和遵守共同的規範和準則

(主體哲學)哲學家是人,人必定是理性的,理性無法超越自身。哲學家的理論都是在用不同的視角的理性來理解理性自身。

主體間哲學:交往理性/憲政愛國主義

工具理性(系統)殖民生活世界導致人的物化。

現代社會由兩種社會存在組成:生活世界和系統。交往和商談來源於生活世界。工具性、策略性行為來源於系統。系統——市場(錢)和(權)行政——不斷擴張並對作為交往行為和商談來源的生活世界進行殖民,人們被驅使而一律呈現出工具性、策略性行為的特徵,脫離了生活的最終目標,導致人的物化。生活世界需要保持完整性,需要減輕系統對生活世界的入侵所造成的副作用。

63伽達默爾

解釋學

《真理與方法》

理解和解釋:是人生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此在向未來籌劃的世界。

人是理解著的存在。

傳統解釋說:主體對客體的理解和解釋。

理解活動的前提:理解的歷史性

歷史條件不同造成理解者差異的理解視角(成見),成見是人理解的前結構,否定成見就是否定人的歷史性(傳統理解認為要破除成見)。

效果歷史:基於前人文字理解才有我們的理解。

“進行哲學思考的人都不會同意時代的想法。”

“遊戲的存在方式不允許遊戲者像對待一個物件那有去對待遊戲。”遊戲的主宰者是遊戲本身。藝術作品與遊戲一樣,不是一個靜止的物件,對藝術作品的領會也不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而是超主體的融人和參與的一個過程。藝術經驗改變經驗者,就像遊戲支配遊戲者一樣。

視域/視域融合

答案就在文字中,在我們的視域內重新構造文字提出的問題。

“語言就是領會本身得以進行的媒介。”

“語言是存在的家。”

“世界對於人的這個此在是透過語言來表述的。”

釋義學反對工具論語言觀,反對語言封閉論,語言不是單純的表達思想的工具,語言可以超過自身。之所以動物沒有世界而人有世界,就是因為人有語言。

解構主義

反對整體性和統一性,崇尚多元性和碎片性、反本質反基礎、反邏各斯中心主義。

64福柯

死於艾滋病。

知識考古學、系譜學

(挖理性知識的祖墳,從源頭上對其消解。)

《瘋癲與文明》:對瘋癲史進行探究。

瘋癲(精神病):理性話語體系下與理性的對立面。

癲癇與理性的對立和分裂是近代產生的特殊現象,我們透過指認別人的瘋癲確認自身的理性。

在不同的時間段,理性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其被權利塑造的知識型(結構) 所確定。

17世紀之前,瘋癲並未被當成疾病。

中世紀後期麻風病→麻風病院(隔離,禁閉所)→關押失業者、罪犯和瘋子→19世紀瘋人院,精神病院

瘋癲成為異類是理性話語體系構造的結果,而這套理性的規則規訓者所有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非理性的!

《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對知識型的考察。

知識型:知識的基本框架

目的:消解人的主體性

知識型的類別:

1。文藝復興時期-相似型:概念相互交叉、重疊、支援和限制。

(適合/效仿/類推/交感)

適合:空間上的臨近(例,大地與海洋)

效仿:形象的相似

類推:關係的類似

交感:性質的相似

2。古典時期-表象型:知識的本質在於表象世界,心靈是自然之鏡,人是表象的主體。例,自然科學知識。

3。現代時期-自我表象型:人成為被表象之物。人是19世紀以來的產物。自我表象的知識型特徵成就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觀念。

系譜學:探究知識和權力的關係,消解理性的霸權主義。

話語體系:共同認可並按其行事的價值體系。

《規訓和懲罰》

透過懲罰制度的表象,探究其背後的權力技術。

酷刑制度(君主時代)-極端殘忍,公佈於眾,彰顯君權

監獄制度(啟蒙之後)-規訓,教育,約束罪犯行為

監獄-隔離-改造(治療)-符合規則

規訓技術:

層級監視

規範化裁決(內部獎懲機制)例如校規,企業文化等

檢查機制(定性化貼標籤管理,如考試,檔案等)

現代社會就是一所監獄。

現代社會軍隊、學校、醫院、工廠、公司和社群都受到規訓技術模式的管控,其以文明和理性為外衣,每個人都被溫順地被其馴服。

《性經驗史》

古希臘-性為享受快感的體驗(肉體/精神/審美),盛行同性戀,節制性慾(快感養生法)。

中世紀-性與原罪(懺悔)相聯絡。

18世紀-性的機器(性成為權力管理的物件,被規範化)。

19世紀至今-性的話語體系產生,例如計劃生育。

18世紀:生命權力即政府開始管理人口問題,權力之手伸入到性的領域。

19世紀:性科學產生了標準化對性的規定,性問題從私人領域走向公共領域。

人本/文藝復興/相似性/整體和一的世界

理性/古典時代/差異性&同一性/無限分離的世界

綜合理解/現代/有機結構/有機關聯的世界

全面消解/當代/反科學/人種學、精神分析、語言學/人類之死

福柯給我們的啟示:

01質疑我們的求真意志(人為什麼愛追求真理)

02恢復話語的事件性特徵(具體情境中理解話語)

03廢除能指的權威(避免中介符號的僭越,如貨幣)

65德里達

早期,解構主義用於哲學,《聲音和現象》《書寫與差異》《論文字學》等。

晚期,解構主義用於政治領域,《馬克思的幽靈》《法律的暴力》等。

解構:用超出哲學的非哲學思想,解釋物件內部的矛盾,消解其固有的結構(主客二分的邏各斯中心主義)。

邏各斯中心主義:本質/法則/存在的霸權,世界存在終極意義,現象背後存在本質。

語音中心主義

背景:結構主義(強調整體性和空間性,例如螺絲釘於機器,思維導圖等)

索緒爾:結構主義語言學

能指:語詞符號

所指:概念和意義

所指先於能指,並決定能指。

語音可直接在場表達說者意義(錄音呢?),文字則不在場的表達作者意義(可被誤解)。

在場的形而上學

即本質/真理/意義總是存在的(哲學家的預設),二元對立的本質中心主義。

赫拉克利特-邏各斯

巴門尼德-存在

柏拉圖-理念論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斯賓諾莎-實體

黑格爾-絕對精神

胡塞爾-先驗自我

海德格爾-存在

……

解構的方式:延異、播撒、蹤跡

延異:延遲(時間推演),差異(空間分隔)。最終意義不斷被延緩和處於差異的狀態。德里達認為,語言無法準確指明其所要表達的意義,只能指涉與之相關的概念,不斷由它與其他意義的差異而得到標誌,從而使意義得到延緩。

共時性(傳統結構主義):鏡頭分析能指和所指。

歷時性(德里達):意義和本質是在流動下發展的。

播撒:指意義的多樣性(如同四面八方的擴散)。

蹤跡:播撒留下的痕跡,表達存在的缺席狀態(不在場)。

差異先於統一,缺席先於在場,多樣先於單一,有限先於無限,流動先於確定,書寫先於聲音,特殊先於普遍。德里達透過概念的延異對傳統哲學/在場形而上學/羅格斯中心主義/基礎主義進行解構。

政治哲學(實踐哲學)

主要內容是政治理論主張和論證其合理性。

政治價值:自由平等,集體利益,價值,善等。

政治制度:君主制,民主制等。

66羅爾斯

《正義論》

正義:作為公平、公正、平等的社會正義。

批判功利主義(集體利益>個人利益)

正義的主題:社會主要制度(社會合作的規則)

正義的優先性:正義>穩定、和諧和效率,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

正義二原則

基本善:可分配的東西(財富,自由,權力,機會和自尊等)

可平等分配:言論自由,自尊等。

不可平等分配:出身家庭,天賦能力等。

解決原則:

第一原則(針對可平等分配):最大平等自由原則,行使自由時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

第二原則(針對不可平等分配):差別原則,公平機會平等原則。

差別原則:承認分配的不平等現象,但要使其符合最不利者的最大利益的分配方式是正義的。

公平機會平等原則:職位向所有人開放。

第一原則優(平等自由)先於第二原則(財富收入),體現自由的優先性,第二原則中,機會平等原則優先於差別原則。

論證方式/邏輯

契約論:大家達成一致,共同按照契約行事。

純粹的程序正義:透過公平的程式得到公正的結果。

反思平衡的方法:判斷(感性)和原則(抽象)彼此協調。

反思平衡→原初狀態→無知之幕→互不關心理性、最大最小值原則→社會正義

無知之幕:假設人們處在遮蔽了財富,出身,職位,社會地位,天賦,價值觀和文明水平等的無知狀態,在此狀態下用理性去討論如何分配。

互不關心理性:沒有偏見的理性。

最大的平等自由原則:處於無知之幕後人們的選擇。

最大最小值原則:又叫最低的最大限度規則,在最低的限度上所能達到最大限度。在最壞的結果中選取一個最好的,讓不利者獲得最大利益,因為在無知之幕下人們不能保證自己不是最不利者(差別選擇原則)。

67漢娜。阿倫特

18歲於瑪堡大學曾與35歲的海德格爾發生師生戀,後師從雅斯貝爾斯。

1951《極權主義的起源》

1963《艾希曼在耶路撒冷》闡述了無思想的平庸之惡。

極權主義→一切皆有可能→毀滅人的個體性

極權主義(納粹)產生要素:反猶主義、民族國家的衰落、種族主義、資本和暴徒的聯合和人的孤立感。

統治物件:猶太人

原因:歐洲政治制度合法性的缺失(資本和暴徒聯盟,大眾心理基礎即無家可歸的孤獨感)。

統治方法:集中營和滅絕營

根本惡(極端之惡):取消法律人格,摧毀道德人格,毀滅人的個體性。

平庸之惡:the banality of evil,是意識形態下無思想,無責任的犯罪,對顯而易見的惡行命令不加以判斷地執行,聽之任之,不加限制(猶太居民委員會)。例如鍵盤俠,小粉紅等不加判斷的傳播虛實不清的資訊,不負責任的道德批判。

科學哲學

以科學為研究物件的哲學,例如“什麼是科學?”是哲學問題,不是科學問題,其研究物件包括科學理論的條件、科學知識、科學與非科學的界限和科學的發展模式等。

科哲科學知識進行規範性界定。

科哲的發展過程:

邏輯實證主義(可證實性,歸納主義)

證偽主義 波普爾(可證偽性,演繹主義)

歷史主義:庫恩、拉卡託斯、費耶阿本德

68波普爾

·科學的劃界(如何判斷一個理論是科學知識?)

·反歸納主義

·“猜想-反駁”的科學方法論(證偽主義)

歸納主義(培根):觀察→理論→經驗→證實

侷限:有限經驗不能推出普遍必然的知識,單稱命題不能推出全稱命題。

休謨:歸納法在邏輯上不成立(波普爾同意,“有限不能證明無限,過去不能證明未來”),歸納邏輯源於人們心裡的習慣性聯想(波普爾否定)。

康德:承認經驗的普遍必然性,知識是後天判斷符合先天認識形式的結果,即先天綜合判斷(康德調換了傳統的認識方式,波普爾認為康德並未直面歸納問題)。

歸納實證主義(萊辛巴赫、卡爾納普):機率推論

歸納可以突出或然知識,經驗事實數量越大,知識為真的機率越大(波普爾否定,歸納既不能推出必然知識也不能推出或然知識?!)。

理論先於觀察

沒有純粹的觀察,沒有不摻雜理論的觀察。人只要觀察某個事物,一定是帶有理論觀察的預設。最初的理論源於“無意識,天生的期望”,人天生具有探索萬物本質的傾向。

科學理論不能被證實,只能被證偽。

可證偽性是科學理論的條件,用於劃分科學理論和非科學理論。

非科學理論:

邏輯上所有可能的表述。例,我有女朋友或沒有女朋友。

重言式的陳述。例,單身狗沒有女朋友。

數學。例,1+1=2,即重言式論述。

形而上學。

偽科學。例,占星術。

宗教神話。

科學只能逼近真理,而不能成為真理。

科學方法四圖式:

問題→嘗試性理論(猜想)→透過證偽消除錯誤(反駁)→新問題

Problem→tentative theory→error elimination→problem

科學理論體系是一個永遠動態的體系,並非傳統靜態的系統。

可證偽度(可檢驗度)

資訊量越少,越難證偽,可證偽度越低。反之,可證偽度越高。

例,明天會下雨。

例,明天仙林上午9點會下暴雨。

科學家要有敢於犯錯誤的的勇氣,要有敢於批判的精神。常人則不要迷信科學,要敢於質疑權威。化用老毛的一句話說就是,小批評小進步,大批評大進步,不批評不進步,科學也是如此,小錯誤小進步,大錯誤大進步,不錯誤不進步。

三個世界理論(本體論)

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客觀精神世界(科學理論、藝術和詩)

69庫恩

切入點:以歷史主義討論科學發展。

邏輯主義(純理性):邏輯證實主義、證偽主義。

歷史主義: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將科哲與社會歷史相結合研究。

正規化:接近“科學共同體”一詞,為科學家共有的東西,傳統/模式/理論/框架/信念等。

科學共同體:同一科學領域受過統一的專業訓練的科學家群體。

《科學革命的結構》

例,托勒密地心說→哥白尼日心說。

科學劃界:有無正規化。

(侷限:當相對論時空觀未取代牛頓絕對時空觀時,相對論是不是科學?按正規化理論,僅有相對論被“科學共同體”承認時才是科學,由此觀之正規化理論亦是一種融貫論。)

科學發展迴圈往復的動態模式:

前科學時期(沒有正規化階段)

常規科學時期(正規化指導下的解謎活動)

反常與科學危機時期

科學革命時期(正規化更替)

新常規科學時期

……

科學革命

改良:以溫和連續的方式改變。

革命:突發、徹底地替代(舊正規化)。

正規化的不可通約性:兩個對立的正規化不可同時為真,二者無法溝通理解,不具有可比性。

70費耶阿本德

師從維特根斯坦,波普爾。

“反對方法,怎麼都行。”

反對方法/無政府主義/告別理性

科學的本質時無政府主義的事業(放任自流的狀態),任何人都可以用理性或非理性的方法研究科學。沒有混亂就沒有知識,不經常排除理性就沒有進步,其反對任何方法論的獨斷性。

按庫恩的思路,新正規化在沒有取代舊正規化之前,在“科學共同體”眼中新正規化就是非理性的,這樣看費耶阿本德說得有些道理。

新正規化取代舊正規化的因素:

社會條件/知識背景/群眾心理/科學家宣傳手段

“科學家使用了由他們支配的切方法論證、 宣傳、施加壓力戰術、恐嚇、遊說一來達到他們的目的。”

“科學同神話的距離,比起科學哲學打算承認的,還要切近得多。科學是人已經發展起來的眾多思想形態的一種,但並不一定是最好的一種。科學惹人注目,譁眾取寵而又冒失無禮,只有哪些已經決定支援某一種意識形態的人,或者哪些已接受了科學、但從未審察過科學的優越性和界限的人,才會認為科學天生是優越的。。。。。 科學是最新、 最富有侵略性、最教條的宗教機構。 ”

科學神聖化(黑箱化)→大眾判斷能力→科學主義→扼殺人性

總的來說,費耶阿本德反科學霸權和理性霸權,雖說有些極端但也給我們提供了看待科學的新視角。

參考:

《哲學100問》書傑

《現代西方哲學十五講》張汝綸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

《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趙敦華

《西方哲學史》張志偉

《西方哲學十五講》張志偉

B站up主 湯質看本質 等

西方哲學梳理

祝你成為超人

標簽: 存在  哲學  世界  語言  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