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作者:由 國學一言堂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08-08

秋,七月,杞侯來朝。

九月,入杞。

七月,杞侯來朝

”這句,三傳所記載的經文是有分歧的。

先來看《左傳》:

秋,七月,杞侯來朝,不敬。杞侯歸,乃謀伐之。九月,入杞,討不敬也。

七月,杞國國君前來朝見,過程中表現出不敬的失禮行為。他走後,魯國開始醞釀討伐杞國。九月,魯國軍隊攻入杞國。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甲骨文中的“杞侯”字樣(《甲骨文合集》編號13890)

《左傳》對經文的解釋,是基於禮的解釋。

杞國是夏朝的後裔,武王伐紂之後,封夏的後裔東樓公於杞,“以奉夏后氏祀”。用《左傳》的話說,這叫“亡國之餘”。春秋之初,

杞國還被莒國奪取了牟婁

,其國力之弱可想而知。

這種小國,對待臨近的周朝嫡系魯國,應當如《左傳·成公十八年》臧武仲所說:“事大國,無失班爵而加敬焉,禮也。”然而杞國國君不知誰給的勇氣,膽敢不敬,著實惹怒了魯桓公。因此僅僅間隔了一個月,杞國國君前腳回到國內,魯國軍隊後腳就跟了來。所以說,行百里者半於九十,你大老遠來朝見,幹嘛不恭敬到底呢。

然而似乎有點不對。

首先,杞國“不敬”的動機令人費解。

杞國與魯國關係並不緊密。終隱公之世,杞國都沒有與魯國往來。桓公即位後著急來朝見,要麼是想改善兩國關係,要麼有求於魯國。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沒有不敬的理由。

其次,經文的描述不一致。77年後,僖公二十七年的春天,杞國又來朝見了。這次朝見,經文記載為“杞子來朝”。《左傳》解釋說,“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於是到了秋八月,魯國又“入杞,責無禮也”。

相同的路數,不同的稱呼。從《春秋》經文中來看,杞國國君最常出現的爵位是“伯”,其次是“子”。

如果杞國不敬,本次為什麼不僅沒有貶稱“子”,反而尊稱“侯”了呢?

與《左傳》的記載不同,公羊和榖梁二傳此處的經文都寫作“

紀侯

”。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開成石經·榖梁傳》中寫作“紀侯”

“杞”和“紀”一字之差,卻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相比於杞國,紀國與魯國關係更加緊密一些。隱公二年,“

十月,伯姬歸於紀

”,紀國與魯國結親。隱公八年,魯隱公“

及莒人盟於浮來

”,也是紀國從中調停的結果。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紀國和杞國位置臨近,相比魯國,更靠近齊國

伊川先生程頤綜合三傳的記載,認為《春秋》經文中“凡杞稱侯者皆當為紀,杞爵非侯,文誤也。及‘紀侯大去其國’之後,杞不復稱侯矣。”

按他的說法,《春秋》中“杞侯”共出現了三次,都是“紀侯”之誤。佐證就是紀國被齊國吞併之後,“杞侯”的稱呼再也沒有出現。

伊川先生這個看法很有意思,至少從現有出土青銅器來看,確實沒有稱杞國國君稱為“杞侯”的銘文。大多是“杞伯”、少有“杞子”的稱呼,與《春秋》經文的記載一致。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杞伯雙聯鬲,春秋初期,高10。5釐米,長26。4釐米。2010年徵集,現藏國家博物館。雙圓口、三足分襠,折沿,肩部飾有重環紋,其中一鬲的口沿上鑄有銘文21字“杞白(伯)乍(作)車母朕(媵)鬲,用享考(孝)於其姑公(翁),萬年子(子)孫(孫)永寶(保)用”。

那麼,如果來的是紀國國君,朝見弒君成亂的魯桓公,為什麼不貶稱“紀子”?

《榖梁傳》認為,紀侯來朝見魯桓公,經文中也有貶斥。但不是貶爵,而是用準確記錄“七月”來朝的方式:

朝時,此其月何也?桓內弒其君,外成人之亂,於是為齊侯、陳侯、鄭伯討數日以賂。己即是事而朝之。惡之,故謹而月之也。

經文中記載朝見,通常都是按照季節來,為什麼這次記載“七月”呢?桓公弒殺國君,在國外成人之亂,為齊、陳、鄭三國國君按照時日多少計算功勞向宋國討取賄賂。紀侯就是為了這件事而朝見魯國。魯國史官厭惡紀侯這種行徑,因此謹慎地記錄下月份。

而武夷先生胡安國則認為,“紀侯來朝”的記載不含有貶義,是另有隱情:“紀侯來朝,何獨無貶乎?當是時,齊欲滅紀,紀侯求魯為之主,非為桓立而朝之也。”當時齊國正處心積慮要滅亡紀國,紀國不得不找到魯國求助,並不是為了慶祝魯桓公上位而來朝。

接下來說“九月入杞”。三傳對於“九月入杞”倒是沒有異議,確定魯國軍隊進攻的是杞國。

在隱公四年的“

莒人伐杞”

一篇,咱們介紹過杞國的情況。杞國從今河南省杞縣一帶,一路遷來,到現在的山東省新泰,後又遷至濰坊市昌樂縣、再至安丘東北。根據隱公四年的“莒人伐杞取牟婁”記載,學者普遍認為,在春秋之初,杞國都城就已經東遷至濰坊一帶。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地圖來源:天地圖

然而看看上面的地圖,是不是會有朋友與我產生相同的疑問:

從曲阜到濰坊附近的昌樂或者安丘,大約350公里,按照大軍一天行進30裡來估算,需要行軍將近一個月,中間要麼借道齊國、要麼借道莒國。

用崤之戰前蹇叔的話說,“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為了“討不敬”,就要冒這麼大風險嗎?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清末光緒年間,在今山東省新泰市出土杞伯青銅器一組,如今分藏於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經專家鑑定,這組杞伯器年代為春秋早期。證明在春秋早期,無論杞國都城是否已經東遷,新泰一帶還是杞國的領土。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杞伯壺,春秋早期,高40。6釐米,口橫寬17。5釐米,縱寬13釐米,重11公斤。失蓋,侈口斂頸,垂腹圈足,頸兩側各一個獸首銜環耳。頸部飾獸目交連紋,腹部以絡帶紋分為八個區域,每區飾變形的獸目交連紋,圈足飾弦紋。內壁鑄銘文21字。現藏上海博物館。

又根據《左傳·昭公七年》的記載,晉國派人來魯國責成歸還侵佔杞國的土地,最終“晉人為杞取成”。成地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與新泰距離並不遠。因此,“入杞”應該並非遠至濰坊,而是攻入新泰附近的杞國領土。

桓公二年(5)- 杞侯來朝

標簽: 杞國  魯國  紀國  經文  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