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作者:由 幻宇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4-20

吳國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公元前482年黃池會盟,吳國成為天下霸主,然而僅僅九年後的前473年,吳國便被越國滅掉,徹底告別歷史舞臺。這一從巔峰墜落到滅亡的速度之快、時間之短,令人咋舌之餘,也讓人費解箇中的原因。

我們姑且結合吳國滅亡的具體過程,看看能不能嘗試得出一些解釋。

事情大概要從吳王夫差賜死伍子胥說起。

這個悲劇發生的直接由頭雖然是伍子胥將兒子安排在了敵對國家齊國,但根本原因應是夫差和伍子胥君臣二人在吳國戰略發展方向上的根本衝突。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簡單說就是“北上派”和“南向派”之間的衝突。夫差乃至闔閭,骨子裡都是“北上派”,而伍子胥卻是堅定的“南向派”。

因為尊重伍子胥的功勞和能力,闔閭和夫差還是大致遵循了他的戰略次序安排,“西向攻楚”、“南向攻越”、“北威齊晉”,一步步這麼走過來。

但他們之間的衝突在於對越國的處置程度。夫差認為經過夫椒之戰,越國已經被打服,翻不了多大風浪了。然而伍子胥卻始終把越國視作吳國的生死宿敵,必欲滅之而後快。

我們在《夫椒之戰》中已經分析過這個問題,真理應該是在伍子胥那裡。然而夫椒之戰的處理結果已經註定,越國又起碼錶面裝得很老實,夫差對越國心存輕視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畢竟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誰能保證它一定發生?總不能反果為因吧?

但伍子胥卻一再堅持。我們知道,夫椒之戰後,吳國戰略重心就轉向了北方,可以想見,每次新的重大戰略決策前,伍子胥都會唱反調:“不行,我們還是得先打越國!”

長此以往,夫差自然會對他心生不滿,而因為他的掣肘,自然會對吳國的北上大業產生負面影響。考慮到伍子胥的地位和能量,這也是可以想見的。

再加上伯嚭等人的挑撥乃至陷害,兩人最終走向決裂也就不可避免。

很多人把伍子胥的自殺理解為夫差已經變得徹底剛愎自用,“親小人遠賢臣”、聽不得正確意見甚至於都成暴君了,這些說法不能說沒道理,但總不免有失於寬泛之嫌。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能得出比較切實有益的結論應該是:

伍子胥的被逼自殺,實際上是吳國長期以來對於越國防備工作的全面瓦解。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首先,連伍子胥這種功勞和地位的元老的建議都不被採納,還反被逼死,那吳國還有誰敢再觸這個黴頭?在夫差那裡,提防越國已經成了敏感詞,誰再提這個事無疑就是對他權威的挑戰。

第二點,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為伍子胥這一堅定“南向派”的存在,吳國這邊起碼有他的這雙眼睛在密切注視著越國。更何況,他這一派系絕不止他一個人,身後有一股重大力量在實際監視乃至防備著越國。

說句稍顯“個人英雄主義”的話,只要伍子胥不死,越國可能就不敢有異動。

這一點,不知道伍子胥臨死前是否有想到過,但這很可能是歷史的真相,甚至於連越王勾踐都可能經常會想:“老伍不死,孤不敢動。”

可惜,隨著伍子胥的自殺,這股防備力量就算依然存在,也已經群龍無首,更無法左右大局了。

從這個結論出發,夫差逼死伍子胥無疑是自毀長城。而越國自然欣喜異常,從此蠢蠢欲動,開始打起了吳國的主意。

這大概就是吳國亡國的起始點吧。

而從公元前584年伍子胥逝世,到公元前582年越國出兵偷襲姑蘇,中間僅僅隔了兩年。這個時間間隔也耐人尋味。

伍子胥之死,讓吳國對越國的防備工作全面瓦解的同時,也給了越國“出其不意”偷襲吳國的戰略機遇。

其實黃池會盟之前,越國就已經有過機會,這段時間夫差也曾多次北上會盟,但越國一直隱忍,等待著最佳良機。

這一次機會終於來了,為了參與黃池會盟當上盟主,夫差率領吳軍大部主力北上中原,只留下太子友與一萬老弱殘兵留守國都姑蘇城。

聽到這個訊息後,越國“鐵三角”勾踐、范蠡、文種立刻開始謀劃,待吳軍主力徹底離開、滯留於黃池時,他們果斷抓住戰機,於當年六月起傾國之兵(4。9萬人)偷襲吳國。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這便是第一次姑蘇之戰。越軍此戰兵分兩路,偏師由范蠡率領,“沿海溯淮”,即從水路迂迴到江淮之間,既配合越軍主力行動,也切斷吳軍北方主力的歸路;而越軍主力則由勾踐親自統率,從陸路直撲姑蘇。

越軍主力和吳軍守軍在姑蘇城外展開激戰。一開始吳軍取得勝利,然而終究寡不敵眾,最終一敗塗地,姑蘇城也宣告失守。

此時應該仍是前582年夏六月,也就是說,越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拿下了姑蘇,這一趁虛偷襲的效率不可謂不高。

據說越軍進入姑蘇城後主要做了幾件事:殺太子友、焚姑蘇臺、徙吳王舟。然而這大概是歷史記載的減省,實際上越軍所做的事情應當遠遠超出既有的記錄。

僅從時間而論,吳王夫差從黃池歸來就和越軍議和,然後越軍退出姑蘇,這一過程給人的感覺似乎很短暫,可是它實際上持續了將近半年時間,越軍是當年冬天才退出的姑蘇。

那在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裡,越軍到底對吳國做了什麼?

這一事件歷來不太被重視,然而不得不說,吳國的根基或者說元氣,很可能就是在這半年裡被越軍全面摧毀的。

越軍有沒有屠城我們不能確定,但人肯定沒少殺,畢竟吳越之間的歷史仇恨並不弱於吳楚之間。

姑蘇城內的各類財物被洗劫一空,這當然不用懷疑。更重要的是糧食儲備乃至各種戰略物資,自然也會被越軍全部運走。

而且,上述事件絕不侷限於姑蘇城,沒有軍隊保衛的吳國國境,肯定處處都能見到越軍肆虐的身影。

尤其是,越軍此時還沒有和吳軍主力進行戰略決戰,未來勢必還有大仗要打。出於戰爭準備,越軍也會無所不用其極,儘可能地給吳國造成全面、根本的破壞。

也就是說,這半年中,吳國多年的積累固然被掠奪一空,就連基礎的經濟、軍事乃至人口也都遭到了根本摧殘。

相比其它任何理由和解釋,這一事件可能才是吳國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夫差主力回軍後不和越軍立刻決戰,反而要議和。這裡面不僅有吳軍士氣低落的原因,更重要的應該是其後勤補給已經出現問題。

而其後數年中,吳國之所以要“息民散兵”、“罷師而不戒”,不是夫差不想立刻報復越國,而是吳國的綜合實力已不足以支撐大規模戰爭,吳國只能寄望於拖延時間而尋求恢復元氣。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這裡稍微列舉幾個常見的針對吳國滅亡的解釋:

“夫差尋歡作樂、驕奢淫逸,耗費人力財力建築姑蘇臺。”

“一直不注意安撫人民和發展經濟,國力耗損,元氣大傷。”

“窮兵黷武,一味北上爭霸,有生力量傷亡慘重,輕銳盡死於齊晉”,即青壯年精銳士兵都死在了中原戰場了。

凡此種種,所以導致吳國最後無力對抗越國。還是前面同樣的話,這些解釋不能說沒道理,但總有失於寬泛之嫌。

哪怕是指責夫差耽於在黃池會盟上爭霸,沒有及時、迅速回師拯救國家,也總算著眼實際啊。

如果說姑蘇之戰摧毀了吳國的經濟根基,那麼四年後的笠澤之戰,則基本摧毀了吳國的軍事根基。

對於吳國先求和而後“韜光養晦”的戰略追求,越國方面“似曾相識”之餘,也心知肚明,當然不會給吳國翻盤的機會。從這一點看,吳國和越國既是敵人又是知己,真不愧是相愛相殺的難兄難弟。

文種就建議勾踐全面備戰,以期和吳國進行最後的決戰。勾踐也相當明白,經過姑蘇之戰的偷襲和“反叛”,他和夫差已註定不能並存。他之前之所以同意議和,不是不想滅掉吳國,只是暫時吃不掉吳軍主力而已。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既然主動權在手,勾踐就不會再失去。公元前478年,吳國流年不利,出現了大旱之災,據說老百姓都到東方大海的海灘邊上找東西吃了。越國大概也沒啥“不因兇”(不趁災害討伐敵國)的軍禮覺悟,再一次“趁虛”出兵。

此次越軍的戰略目的無比明確,那就是滅掉吳國。據說出征之前,越國全面動員,出現了父兄子弟相互勉勵殺敵的壯烈場面。

這一次吳軍主力也是傾巢而出,雙方在笠澤隔江對峙。決定吳越兩國命運的笠澤之戰就此爆發。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笠澤很大的可能就是今天吳淞江的前身,是當時姑蘇城南較寬的河流之一。它和太湖一起,成為隔開吳國蘇錫常平原和越國杭嘉湖平原的天然水系,雙方在此決戰份屬正常。

從大的戰略形勢來看,吳國是被迫迎戰,它自然不會主動出擊,只能寄望於依託笠澤的天然屏障,狙擊、遲滯越軍,讓越軍無法前進,最後不戰自退。

因此,如何順利渡過笠澤並尋求和吳軍的戰略決戰,就成了越軍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中國軍事史早期較為罕見的河川進攻作戰就此上演。

應該是不願水戰或者說水戰已經落入下風、進展不順,所以越軍只好另想辦法。

事在人為。為了迷惑和調動當面吳軍,越軍從左、右兩軍中各分出一部兵力,號稱“左、右句卒”,分別秘密趕至主戰場的上下游五公里處。當夜,這兩支部隊偷渡笠澤,然後突然擂鼓吶喊,營造出主力進攻的架勢。

吳軍方面果然中計,錯誤判斷越軍主力是從其它地方搶渡笠澤,急忙分兵迎戰,吳軍就此一分為三,除了一部分緊守中軍大本營,其他兩路分別前往上下游迎戰越軍。

越軍主力見吳軍已被調動,全軍銜枚,“潛行”渡江。吳軍因為大意或者慌亂,居然竟沒有予以發現。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渡過笠澤的越軍主力立刻“出其不意”,向吳軍大本營發起進攻。吳軍很快陷入混亂,等到判明越軍的全部真實意圖,顯然為時已晚。吳軍就此被分為三處,先後被圍殲或擊破,只能狼狽敗逃。

越軍順勢發起追擊,先後在沒溪和姑蘇城郊追上吳軍,再次予以重創,最後應該只有夫差帶領少數殘兵進入姑蘇,固城防守。

吳軍正是經此“三戰三北”,主力幾乎全部覆滅,十餘年來威震中原的精銳江淮步兵就此罄盡。

失去了“槍桿子”,吳國也就走到了滅國邊緣。這便是笠澤之戰對於吳國的重創,是吳國最終滅亡的軍事原因。

這裡拓展說一下越軍的打仗能力和指揮風格。

相比吳國是和晉國學習打仗,越國的學習物件,則基本是吳國。論起闔閭和伍子胥的“學生”,勾踐、范蠡等人可能要比夫差更優秀。

比如槜李之戰,勾踐讓軍中罪人陣前集體自殺,無疑是致敬闔閭在雞父之戰中“三千囚犯”誘敵的謀略;笠澤之戰中虛張聲勢的擂鼓進攻,更是闔閭的拿手絕技,精髓和闔閭長岸之戰中搶奪“餘皇”號、雞父之戰中的擂鼓進攻如出一轍。

而笠澤之戰中的三路分割、分別圍殲,不能說沒有艾陵之戰的影子和啟發。更重要的是,越國和吳國地緣因素幾乎無差,越軍全面因襲吳軍的步兵、水軍戰術,實在是正常不過。

當然,

總體指揮風格,吳軍更偏於游擊戰,以疲憊敵人為主;而越軍更偏於奇襲戰,總喜歡趁機偷襲。笠澤之戰的精髓其實也是偷襲。

客觀而論,越軍的真實戰力也未必就在吳軍之上,只是歷史的結果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

吳國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圍城,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笠澤之戰後越軍就將之包圍並長期圍困。另一說則是公元前475年,也就是三年之後,越軍再次出兵,擊敗吳軍沿途的抵抗後,因不能攻克姑蘇城而改為長期圍困。第二種說法更為常見。

對於此時困守孤城的夫差來說,他所能做的事情無疑已經不多,除了出城挑戰、尋求反擊、希望出現戰場奇蹟外,大概也只有寄望於外國的援手了。

然而舉目四望,當世還有誰會救援吳國、仗義出手呢?

楚國想都不用想,那也是歷史宿敵,沒趁機來幫越國擂鼓就不錯了;齊國十年前“艾陵之戰”的仇恨還歷歷在目;魯國大概有心吧,但可惜無力,估計也沒膽。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到了此時,夫差應該會為當年的北上爭霸而悔恨萬分了,除了“霸主”虛名,他什麼都沒有得到,反而“四面樹敵”、陷入徹底孤立的悲慘境地。

唯一的希望便是晉國。從時間上來看,吳國滅亡於前473年,而曾經和夫差在黃池會盟爭奪霸主的晉定公已經於前475年去世,晉定公若是尚在,估計吳國就徹底沒有希望了。畢竟從正常心理推演,晉定公若是看到夫差這番下場,等著看笑話都來不及吧?

但吳國畢竟是晉國的“歷史盟友”,曾為晉國對抗楚國出生入死,貢獻卓著。晉定公也不在了,私人恩怨也沒了。尤其是,黃池會盟上,兩國曾經約定“好惡同之”,如今吳國滅亡在即,晉國若沒有絲毫表示,就算他們自己臉皮厚,國際觀瞻也過不去啊。

那晉國怎麼做呢?當時晉國的正卿趙襄子等人就開始了表演。據說趙襄子將自己的飲食規格又降了一等(之前降等是因為他老爸死了,守喪禮制),有個名叫楚隆的大夫很有眼力見,立刻發現了,然後就煞有介事地詢問原因。

趙襄子就說:“哎呀,晉國曾經和吳國盟誓過共患難的,現在吳國被圍攻,咱們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救援,怎麼向人家交代啊?我只好降低飲食標準來表達愧疚了。”

楚隆就提議:“雖然沒法救援吳國,但起碼要讓吳王知道您的心意啊。”

趙襄子還有點小猶豫:“可以麼?”楚隆說:“試試吧。”

於是楚隆就跑到了吳國,透過包圍圈的時候和越國說:“吳國老冒犯我們中原上國,現在你們打它,我們都很高興啊,不知道城裡怎麼樣了,我去幫你們探探情況吧。”

越國也並非不知道楚隆的真實來意,但畢竟不必因此得罪晉國,就放行了。

楚隆見到夫差後轉達了趙襄子誠摯而無奈的歉意,夫差能有什麼反應,不爽又有什麼用?只好說:“因為我和越國的事情,倒是讓老趙擔心了,你回去告訴他,請讓他不要再牽掛了。”

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大概是自知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夫差開始了自我調侃,但他說的這句話卻幾乎困擾了後人兩千年:“溺人必笑,吾將有問也,史黯何以得為君子?”

其實意思是:

死到臨頭的人中,總有個別人吧,就是會幹一些讓世人看起來註定理解不了的事(這便是“溺人必笑”的真意,總有幾個人在淹死前會突然發笑),所以我也問你個事,你們國家那個叫史黯的傢伙到底怎麼成為被人看重的大人物的呢?

為什麼說到史黯?因為這個史官兼巫師於一身的人,曾經於幾乎40年前的公元前510年做出過一個驚天預測:吳國早晚會被越國滅掉!

如今這個人的預言竟然成真了,夫差提起這個人不僅是無奈之下的自我調侃,估計也有一些想不通吧。

楚隆回答說:“黯也進不見惡,退無謗言。”史黯做官的時候大家都喜歡他,退休了也沒人罵他,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人很得人望,結合當時的語境,應該是暗示,史黯這個人的預言一貫正確,正確到大家都不敢質疑和討論他。你夫差現在看看,他對你們吳國的預言不就成真了麼?

當時的神秘文化依然盛行,我們就不做評價了。夫差最後也只有無奈苦笑:“好吧!”

回到正題,無論晉國是作秀不願救也好、真沒能力救也罷,總之是註定沒有援軍了,吳國外交層面的最後希望徹底破滅,已只剩下等死一途。

公元前473年十一月,越軍發起總攻,攻克姑蘇城,據說夫差率殘軍逃到了城外的姑蘇山,但很快又陷入包圍。

最後,勾踐答允留下夫差的性命,然而夫差自覺已經年老,不想再活,選擇了自殺。據說他自殺前用布蒙上了自己的眼睛,說是羞於見到伍子胥。

綜上,吳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越國迅速滅掉的?

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政治上失策,逼死了堅定的“南向派”伍子胥,疏於對越國的防範,給了越國可乘之機;經濟上因姑蘇之戰而備受摧殘,元氣大傷;軍事上因笠澤之戰而主力覆滅;外交上樹敵太多而備受孤立;總體戰略上則因失去主動權而步步被動,短期內始終無法逆轉。

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戰略五大層面失敗因素的合力,終於使得吳國迅速從巔峰滑落,乃至亡國。

(全文完)

※幻宇小說《太古滅世記》正在起點中文網連載,敬請收藏閱讀。

※敬請關注公眾號【微存在】,獲取更多文章資訊。

​​​​

標簽: 吳國  越軍  越國  夫差  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