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作者:由 錦衣夜行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3-15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編者按:在古代戰場上,情報工作極其重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身為一名合格的軍事統帥,一定要大致知道對方的兵力、部署、後勤、士氣以及戰鬥力水平。沒有哪個將領能自信到完全無視敵方士兵數量的地步。那麼在古代技術手段缺乏的條件下,怎麼才能大致準確的得知敵軍兵力規模呢?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待一場古代已經發生過的戰爭,戰爭的勝負、過程以及兵力對比都清清楚楚。可戰爭雙方在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這些資訊。這就好像打遊戲時不開地圖一樣,需要不斷的偵查,才能得到一些或真或假的、不充分的情報。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儘管很多軍隊在出徵前,都有個對外聲稱的兵力數,可是大多是虛張聲勢,要完全當真你就太老實了。正史裡關於誇大兵力的記載屢見不鮮:“…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資治通鑑》)“明年夏,宋將岳飛以兵十萬,號稱百萬,來攻東平。”(《金史》卷八十四)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就算知道了敵方大致出兵總數,分配到每個具體戰場的兵力又各有不同,需要具體調查工作。而且古代資訊和交通手段落後,兵力集結不可能整齊劃一,通常是前哨站已經打響,大多數部隊還在路上,不知什麼時候會投入戰場。所以說對雙方指揮官來說,戰場形勢都是瞬息萬變的,需要不停的進行偵查工作,搞清當面之敵的實時兵力。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但這個工作不好做。首先,對手是不可能主動告訴你的,一般而言,帶兵統帥都不希望對方掌握自己情況,兵力少的虛張聲勢怕對手發現,兵力多的想隱藏實力突然憋個大招。其次,指望雙方對陣時目測也是不靠譜的。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固然有一些經驗豐富的軍人能單憑肉眼判斷對方的兵力規模,比如在先秦時代數戰車就能知道對方有多少兵。可有時候視覺是會騙人的,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最好的明證。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更重要的是,一場大戰有很多分戰場,雙方主力不大可能全在一個戰場展開,而且稍有經驗的將領都不會把全部兵力投入正面,“吾觀古之善用兵者,一陣之間尚猶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勝”(蘇洵《權書上·攻守》),也就是說,在肉眼可見的範圍之外,可能有一支勁旅正伺機而動,一旦估算錯誤,後果可能就是災難性的。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要想得知對方的確切人數,最常規的方法是派細作或斥候直接偵查。細作往往要打扮成老百姓甚至敵方士兵,想辦法靠近或者混進敵營。斥候一般行動敏捷,最好是騎兵,主要作用是遠遠哨探,以防敵人藏有伏兵。在古代戰場上,斥候的作用不可替代,“然(李廣)亦遠斥候,未嘗遇害。”(《史記·李將軍列傳》)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一旦抵進敵營觀察,就可以從營帳的數量大致判斷該處兵力。一般而言,正規軍每個營帳都有固定兵額的,可能不同時代或同時代不同軍隊有所不同,但根據當時經驗不難推算。唐軍的情況是“各一千人為營,兵多外面,逐長二十七口幕,橫列十八,六面援中軍。”(《李衛公兵法》)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如果對敵軍編制十分有心得的話,細作還可以透過旗幟數量來判斷當前兵力,唐軍“諸每隊給一旗,行則引隊,住則立於隊前。”(《李衛公兵法》)宋軍“凡部隊,隊五十人,其職儀則隊頭一人,副一人,執旗一人,慊旗二人。”(《武經總要》)甚至在《西遊記》獅駝嶺的相關章節中,孫悟空也用過這招判斷妖怪的數。除此之外,透過敵軍遺留下來的灶坑數量也能判斷兵力規模。不過鑑於很多名將都喜歡拿灶坑數量做文章(增灶與減灶),這種方法通常不大可靠,不建議採用。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當然了,細作遇到的也有可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軍隊。比如臨時拼湊起來的遊牧軍隊,就連他們的大汗都不一定知道有多少人。比如柔然人“無文字,以羊糞記兵數”(《北史·蠕蠕傳》),在這種情況下,除非能把記兵數的羊糞再數一遍,否則神仙都沒辦法他們到底有多少人,細作此時只能採用數學中的模糊控制演算法,憑直覺說個數字交差了事。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除了派細作刺探外,還可以透過審問戰俘瞭解敵方情況。可這個方法也不一定靠得住,首先如果被俘者身份太低,在其身上能得到的情報就非常有限,而且難保對方不會提供假情報甚至故意設計。中原王朝軍隊遠征漠北,全靠當地人帶路,一旦遇到的是草原王二小,很容易陷入絕地,結局往往很慘。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明朝靖難大將丘福就吃過這樣的虧:“丘福出塞,率千餘騎先至臚朐河……又獲間我者尚書一人……尚書詐言:‘本雅失裡聞王師來,北遁,去此未遠,可三十里。’…大眾掩至,圍之……丘福及火真、王忠、李遠並被執死,全軍皆沒。”(《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一)丘福就是因為情報不準確,嚴重誤判敵軍人數,率千騎冒險深入,這才喪師身死。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上面列舉的兩種方法算是常規做法,操作相對簡單但收效不大,好不好使完全看運氣。俗話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要想真正瞭解敵人,最好的方法還是在敵營中安插高階內線。和前面的方法比起來,內線法門檻要高得多,好的內線可遇不可求,可一旦成功那就是致命一擊,歷史上不乏類似的例子。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會許攸來降,言紹遣淳于瓊等將萬餘兵迎運糧,將驕卒惰,可要擊也。眾皆疑,唯攸與賈詡勸太祖。太祖(曹操)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將攻破之……”(《魏書·荀彧攸賈詡傳》)“堅遣序說謝石,稱己兵威。序反謂石曰:‘若堅百萬眾悉到,莫可與敵。及其未會,擊之,可以得志。’…序時在其軍後,唱雲:‘堅敗!’眾遂大奔,序乃得歸。”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官渡之戰和淝水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許攸和朱序都將兵力部署等重要情報告知對方統帥,致使其果斷出擊,不僅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利,而且影響了日後歷史的走向,可以說是內線的標準典範。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要想知道敵軍的準確兵力,不能只靠一個渠道,經驗豐富的將領往往善於從各方面獲取資訊,並加以研判。除了前述渠道外,敵將的級別(“諸大將出徵,且約授兵二萬人(《李衛公兵法》)”)、各開府軍州衛所的定員兵額、敵軍活動規律及後勤能力,都是可靠的參考資料。

古代打仗怎麼才能知道敵人的真實兵力?這事得問孫悟空

總而言之,除了親自去數,在古代戰場上壓根就沒有絕對可靠的方法,能對敵軍兵力進行準確統計。所謂“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敵情判斷也是個動態的過程,不僅需要全方位的敵情偵查,而且需要不停去偵查,時時保持更新。“多算勝,少算不勝”,情報工作做得好,即便不能完全決定戰爭的勝負,至少也能讓勝利的天平大大向己方傾斜。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南冠兒,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標簽: 兵力  戰場  敵軍  細作  斥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