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作者:由 大羅言酒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0-06-11

雲南的通海地區,歷史悠久,據《通海縣誌》《通海縣建設志》《南詔野史》《滇雲歷年傳》等記載 :先秦時代 ,通海屬九州中的梁州;公元前 279 年 ,楚頃襄王遣莊蹻率眾入滇 ,建立滇國。歷史上,對於這個古滇國記載不多,由於當時交通不便,西南落後,楚國上下視西南為“不毛之地”、“蠻夷之鄉”,平時根本沒人願意來這裡。所以大多數人對於滇國的地理環境、經濟狀況及文化藝術等也知之甚少;至元十三年(1276)始建通海縣。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通海縣地處雲南中部,物產豐富,自古農業和輕手工業發達,素有“小云南”、“小昆明”之美譽。行到通海,自然也少不了吃在通海。通海的山水、文化和小吃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且品種繁多、風味獨特,體現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甜白酒

甘甜美味的甜白酒,吃了一口便停不下來,清涼透明,口感醇甜,糯米加甜酒,特有的香氣,風味獨特,老少皆宜。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珍珠翡翠白玉湯

這並非明代朱元璋口中的“名餚”,這是一道最具通海特色的菜餚,每逢過節過年,請客吃飯必備,放上芹菜酸甜脆口,無不被所有通海人稱道!

大雪壓松枝

“大雪壓松枝”其實就是豆腐渣炒茴香,由於外形頗有幾分相似,就得了這麼一個有意境的名字。通海的地道菜,要嘗一嘗哦!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雞絲米線

雞絲米線以米線為主要原料,將宰殺洗淨後的土雞翅膀下部的肋骨肉剔下,放入滾燙的開水中進行暴煮,熟透後取出,用手將雞肉撕成絲,放在米線上面,再倒上雞湯,撒上蔥、薄荷、芫荽等佐料就可食用。米線的細膩中裹絞著雞湯的鮮甜,鮮香美味。

太極鱔魚

通海興蒙鄉的太極鱔魚是一道享譽滇南的名菜,不吃鱔魚,就似沒有來過通海!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茶豆

茶豆,很多人都吃過,無非是跟排骨燉,但是你知道麼,在通海的彝族山區,人們把茶豆剝皮煮粥,放點肉末,可口無比。

臭藥排骨

通海五堖山獨產的臭藥,清湯煮以排骨,是一道健康的藥膳,更是一道老人孩子最喜愛的骨頭湯!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炊鍋

用由通海蔡家山村打製的銅鍋,放上排骨五花肉、時鮮蔬菜、豆腐火腿……湯甜味美,營養豐富。

通海的飲食文化,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除了正餐,通海古城的每個小小的角落,都能找到能讓所有人都割捨不掉的美味小吃,比如:蔥花粑粑、糯香卻不粘牙的通海涼糕、味道妙極的米漿粑粑、夏日的必備涼品木瓜涼水、以及怎麼都吃不膩的火燒粑粑等。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通海文化積澱厚重,文化遺產豐富,有“禮樂名邦”之美譽。唐南詔開“通海城路”啟通海人文之風,宋大理國在滇南置秀山郡為郡治所在地,明置通海御並“戍兵屯田”,1956年原通海縣、河西縣合併為杞麓縣,1958年稱通海縣至今。

行走在交錯的街巷裡,古樸的老宅歷經歲月沉澱,它靜靜地在街巷兩旁,古樸、威嚴。置身於此,心情不禁愜意,腳步也顯得暢快輕鬆。都說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我們何必那麼匆忙?為何不放慢腳步,把前進的方向看看清。

被歲月打磨後的通海飲食

通海古城面湖臨山,形成了“山—城—湖”三位一體的空間格局。通海的秀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譽,其匾山聯海的文化氣息和儒家文化底蘊為人所樂道。在《大明一統志》裡,秀山被列入雲南四大名山,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點蒼山齊名。

遇見通海,故事裡有太多無法彌補的遺憾。第一次走過青磚小道,穿行在充滿文化古韻的古城裡,看過的,聽過的,吃過的……都累積成了對古城的印象,哪怕現往後再到古城,漂浮於心中的依舊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標簽: 通海  通海縣  米線  排骨  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