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不一樣的九千歲(21):文盲皇帝

作者:由 心吾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09-17

關於朱由校是文盲這個說法,打哪兒來的?還真有點說不清楚,就有點類似常識一樣,連明熹宗沒文化這事你都不知道,你可真沒文化!可真要說有啥真憑實據,還有點難找,能找到的也就是天啟不好靜坐讀書。

以流傳相當廣的明史普及讀物《明朝那些事兒》來說,其中甚至提到天啟皇帝大人不識字且忙做木匠,考慮到情況比較特殊,為保證及時有力迫害忠良,魏公公越級包辦了所有聖旨。

如果一定要從深究這套說辭的邏輯,大體可以歸納為,萬曆遲遲不讓皇長子朱常洛出閣講學,所以皇太子的學業也就荒廢了,既然不受待見的朱常洛都沒能揹著書包上學堂,那朱常洛的兒子就更沒機會上學了,那就更是文盲了。而且朱常洛在位一個月就突然暴斃,十六歲的朱由校還沒來得及出閣講學就被擁立即位了。

明熹宗在即位之前的確沒有出閣講學,這一點是無容置疑的。未出閣講學就證明沒文化,那還真的說明有人沒文化。明永樂之前,太子是年長之後才出閣,明英宗同樣也是未出閣就登上了皇帝寶座,照這個標準大明朝文盲皇帝可不止明熹宗了!

出閣講學在大明朝是明文規定的儀式,同經筵一樣是一種講學的形式。第一次出閣講學會有正式的儀式,太子侍衛要擺出儀仗,鴻臚寺官員導引太子升殿,相應的官員行禮,行完禮後官員退出,太子則轉到後殿,侍班、侍讀、侍講依次進入,然後才開始正式的讀書過程。每日講讀的儀式相對簡化一些,太子需要讀書(四書)、讀經、讀史,還有專門的書法的筆法、點畫和端楷的學習。另外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出閣講學儀式是太子獨有的,其他任何一名皇子都不能有,那麼如果不出閣講學就沒學上,那豈不是所有的藩王都是文盲了嗎?

其實明朝關於帝國未來繼承人的培養,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出閣講學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神宗朝關於大臣們提出讓朱常洛出閣講學的建議,不過是爭國本事件中,大臣們耍的小花招,讓皇長子出閣講學,隱含著承認朱常洛的太子身份,而又沒有進行冊立太子的儀式,不過是冊立太子的妥協方案,跟是否受過教育沒有丁點關係!

首先,皇子的基本教育放在那個朝代也不可能缺失,即便朱常洛早先在太子宮是過的比較憋屈,可朱由校出生時朱常洛已經被冊立為太子一段時間了,等到朱由校該開始學習的時候,要說沒有名師指點這還有可能,可要說連基本教育都沒有,那就相當離譜了。如果說朱常洛自己還的夾著尾巴做太子,沒有心情去關注自己兒子的學業,再加上朱由校本性不好讀書,導致他學習不咋地,這還是相對靠譜的!

其次,咱請不到北大清華的教授來教咱家娃,咱找咱家隔壁舅舅家的二大爺的三兒子來教,這也沒問題吧!即便神宗皇帝沒有安排翰林院的高階知識分子,可並不妨礙太子宮自給自足吧!根據劉若愚的記載明熹宗在太子宮時,曾經跟兩位太監學過讀書寫字,“教習書仿者,光廟伴讀吳進忠也。宮中私自答應誦書習字,劉良相也。”。

太監劉良相教了朱由校讀書寫字,吳進忠教了他寫毛筆字。

第三,明熹宗批閱奏章是能獨立勝任的,甚至還給某人題了字。來宗道曾經上過一封奏疏,裡面為崔呈秀的父親請求封賞,裡面寫有“在天之靈”四個字,奏文書時讀到此處,天啟帝臉上現出憤怒的表情,並親手用紅筆把這四個字圈了出來,不知道當年明月筆下那個不識字的天啟帝是怎麼在一封奏疏裡找到這四個字的。

王安,移宮案時擁立天啟的重要角色,天啟帝曾賜給他一紙摺扇,上面有皇帝親筆寫的“輔朕為仁明之主”七個字。

另外《酌中志》還寫有“其尋常宸翰詳謹,然不好草書,或未暇學也。”翻譯成現代人的文字就是,皇帝平常的墨寶寫的也十分嚴謹,不喜歡草書,可能是沒有空學。

舉了三個《酌中志》裡的例子,可能有人會撇嘴,這個太監寫的不能令人信服,那就說個正史上的例子。

天啟元年正月月底,因為天氣比較冷,文華殿講讀暫停了一次,熹宗皇帝就在乾清宮暖閣內批閱奏章,揮毫潑墨將內閣票擬的奏章挨個批閱一番。批紅的奏章一經發下,內閣的劉一燝等閣臣一見,趕緊出來說今兒見著文書官康寧捧了一幅御筆的字,體勢端嚴、筆法遒勁,很有古人說的心正則筆正的風采,閣臣們這一番萬歲書每天都有進步的馬屁一拍,把明熹宗鬧的還挺不好意思,回覆說天氣冷了,寫字也少了,還是有些不太工整,等天氣暖和一點,我要多寫寫字,還會有進步的!

細細想想,朱由校這個十七歲的孩子還是蠻可愛的!

據說現今湖北省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現存的一座石牌坊,上面有“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八個大字,就是明熹宗所題,不過這畢竟沒有專門考證過,有待查證。

第四,明熹宗登基前雖然沒有出閣講學,但登基後從泰昌元年十月開始一直在文華殿接受翰林官的教學,第一批任命的帝師有詹事府少詹事錢象坤、左春坊左庶子孫承宗、右春坊右諭德周炳謨、魏廣微、右中允李光元、右贊善李標。整個熹宗實錄拋開缺失的天啟四年,共記錄了160次“上御文華殿講讀”,13次“上御經筵”,如果這樣明熹宗還是文盲,那幾位帝師首先應該被拉出去砍了。而孫承宗能翰林官做到了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能在遼東獲得天啟無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這個帝師給皇帝上課時讓皇帝很高興。《明史。孫承宗傳》中就提到皇帝每次聽孫承宗講課,都說:“心開(心靈開悟)。”,所以對他的垂愛關注特別殷切。給皇帝上課,即便是隻有十幾歲的孩子,也不是隨心所欲的講,內容範疇是明確規定的,能把不喜靜坐讀書的明熹宗講到有所感悟,說明孫承宗的教學水平很高,同樣也證明明熹宗的領悟能力很強。

說熹宗沒文化,真的很沒有文化!

下一章節:

心吾:不一樣的九千歲(22):頑童天子

本書的開頭:

心吾:不一樣的九千歲(1):三個故事

標簽: 熹宗  出閣  朱常洛  講學  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