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作者:由 鑫穎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4-30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在哪裡?很多人可能說不上來。目前,市區僅存的兩段古城牆,各不過30餘米殘垣。一處位於人民路露香園路口,另一處則是位於人民路大境路口的大境閣老城牆。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青磚背後的故事↓

大境閣老城牆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迄今為止已經歷了460餘年的滄桑,曾是明清“滬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霽雪”。如今,這裡周圍高樓林立,“江皋霽雪”之景已難覓影蹤了,但老城廂的厚重歷史依舊存留在曾經守護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古老城牆潮溼的青苔間,那是上海歷史的見證。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大境閣老城牆

“滬城八景”之“江皋霽雪”

建於古城牆上的大境閣是明清“滬城八景”之一的“江皋霽雪”景點。

由於城外是空曠田野,遇冬日雪至,放眼望去,是一片銀裝素裹的白色世界。上海竹枝詞中有詩云:“昨夜天公剪鵝毛,北風吹散遍江皋。壚頭買得雙蒸酒,同上樓頭劈蟹螯。”足見當年“江皋霽雪”的景況之盛。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清末大境閣

上海在元代建縣,那時並未築城,到了明朝,由於遭倭寇侵襲,於1553年僅花了3個月時間,趕築了一座高達8米、長達4500米的環形城牆,堞(城牆上的齒狀矮牆)的數量超過3600個。嗣後又在城牆上建箭臺20座,北城有萬軍、制勝、振武、大境4座。箭臺呈方形,凸出於城牆之外,戰時供瞭望作戰之用。

隨著倭寇平息,築城時建在城牆上的箭臺也失去了軍事作用,逐漸廢棄,移作他用。先是利用箭臺旁的石階步上城牆和箭臺,登高望遠。至明萬曆年間(1573—1620)廢臺改建為廟,上海縣人集資在大境臺上建造了一座關帝廟。初建時只有幾間房,以大境閣為主體,內主祀關羽。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和四十六年(1618)重修時,將城牆先後加高1。6米和1。3米。外有5330餘米長的城壕(護城河),設有6座城門,東為朝宗,今稱大東門;南名跨龍,今大南門;北叫晏海,今老北門;西稱儀鳳,今老西門;為通往黃浦江沿岸方便,又闢朝陽門,今小南門以及寶帶門,今小東門。

至嘉慶年間邑人再次集資,將原關帝廟拆除重建,於嘉慶二十年(1815)建造了一座3層廟宇式樓閣。它的東面有一大片空地(今白雲觀所在地),竹林、荷花池和菜田散落其間,一片田園風光。主建築為3層關帝大殿,飛簷翹角、花格門窗,是當時上海縣城最高和最壯觀的建築。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大境道觀今景

關帝塑像位於2樓中間大殿,面西,朝向城外。2、3層設有供人行走的抱廈,並將一段明代城牆圍於樓內。關帝殿前是一座古戲臺,俗稱打唱臺,可演戲酬神。南首是財神殿,西側是月老殿,故當時的大境道觀又稱“月下老人廟”。大境道觀建成後,因其視野開闊,田園如畫,故吸引了遊人紛紛前往。

王韜在 《瀛壖雜誌》中描述:城下“槿籬茅屋,古樹叢篁”,“小澗平橋,迂迴始達。曠土數畝,間雜桃柳,暮春花開,朱碧相映,時當祓禊,士女如雲”,成為滬上踏青勝地。1826年,兩江總督陶澍,為此閣題“曠觀”兩字;1836年,總督陳鑾,在其東首建牌坊一座,題“大千勝境”坊額。兩旁坊聯為: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仙徑別開雲一線,世天此生閣三層。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清末在滬外國人寄送的上海名勝明信片,圖中即為陳鑾所題“大千勝境”牌匾

老城牆定格下歷史記憶

1845年,大境道觀旁增建了熙春臺。熙春,意為和煦的春天,語出潘岳《閒居賦》:“於是凜秋暑退,熙春寒往。”意為觀看熙春臺上的演出,會感到愉悅和滿足。站在熙春臺上,大境閣盡收眼簾。飛簷黛瓦,朱欄高閣,頗為壯觀。

然而,在1853年的小刀會戰火中,大境道觀受到嚴重損壞,後諸錦濤募捐重建,故現在殘存的古城牆留有咸豐年間的城磚。咸豐十年(1860),清政府同租界當局聯合抵禦太平軍,英、法軍隊進駐縣城。為方便駐軍進出,在北城缺口處闢城門,李鴻章題額“障川門”,俗稱“新北門”。

太平軍東進後,此地一度作為洋槍隊的兵營,再遭破壞。1865年和1892年又兩次重修。到了1909年3月,上海城廂自治公所又重修大境道觀,並將原“大千勝境”坊名易名為“大境”。這座石坊保留至今,也是老城廂最古老的石坊之一。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大境閣東側的石坊

由於大境閣得天獨厚的環境,近代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晚清至民國初年,大境閣3層樓曾是著名畫家任伯年、朱屺瞻等以畫會友的聚集地。他們在這裡潑墨揮毫,為後人留下了傳世墨寶。有詩云:“六龍寒急光徘徊,風捲沙汀玉作堆;閒上高樓時一望,瞭然便見畫圖開。”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1908年,英國畫家李德爾繪製的大境閣水彩畫作

上海開埠後,城牆作為安全的屏障作用已基本喪失,而且由於年代久遠,城基磚泥不斷壘積,城門低矮,經常擁堵不堪,城牆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阻礙。1909年,又新闢尚文門(小西門)、拱辰門(小北門)、福佑門(新東門),並增高拓寬寶帶、朝陽、晏海3座城門,至此上海共有10座城門,但此舉並未改變擁擠閉塞的局面。

1912年,上海拆城,改築中華路和人民路,環繞上海縣城已有三百六十年曆史的古老城牆被拆毀。拆城指揮部設於大境閣內,因此

大境道觀及其下面的一段城牆得已保留至今,之後得以重修。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拆除城牆後築路

如今,古城牆巍然屹立於人民路、大境路口,在已變成灰白色的城磚上,不少當年鐫刻的字樣還清晰可見,如“咸豐五年,上海城磚”等,在4塊覆於牆面、邊角磨損不太嚴重的小石碑上,詳詳細細地記載著明嘉靖年間上海為抵抗倭寇、破土修築城牆時捐資者的名錄。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大境閣留存的清代咸豐年間城磚

拾級登上城樓,但見飛翼之閣矗立,雉堞成排,旗杆基柱上刻著的 “同治七年” 字跡猶在。漫步其間,彷彿看到上海人民抗倭時的金戈鐵馬。走進底樓暗廊,似乎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了“滬城八景”的年代,“江皋霽雪”之景雖已難覓影蹤,但老城廂厚重的歷史氣息依舊撲面而來。

上海市區最後的古城牆

人民路露香園路口的老城牆

大境閣老城牆以及人民路露香園路口留存的另一段老城牆,也為後來的人們定格下了對於歷史的記憶。

標簽: 大境  城牆  江皋  道觀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