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推背圖》疑案之三:武則天改讖(1)

作者:由 談古論今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6-15

一、《推背圖》名滿天下

李淳風創作《推背圖》的全過程都是保密的,只有他和唐太宗君臣二人彼此知道。在唐太宗去世後,唐高宗接管了《推背圖》,他生前可能就讓武則天觀看過此書,因此武則天早有取唐而代之的非分之想,正如王夫之《讀通鑑論》所說:“武氏之篡奪,實斯言教之也。”①

因此,在《推背圖》創作後的四十多年中,它一直是皇宮中的重大機密,不為世人所知。

唐高宗於弘道元年(683)去世,《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二月,丁巳,改元,赦天下。上欲御則天門樓宣赦,氣逆不能乘馬,乃召百姓入殿前宣之。是夜,召裴炎入,受遺詔輔政,上崩於貞觀殿。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庚申,裴炎奏太子未即位,未應宣敕,有要速處分,望宣天后令於中書、門下施行。甲子,中宗即位,尊天后為皇太后,政事鹹取決焉。”

“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這句話,賦予了武則天極大的權力。而宰相裴炎建議“有要速處分,望宣天后令於中書、門下施行”,則意味著武則天掌握實際的國事處分權。結果是武則天藉口唐中宗李哲“欲以韋玄貞(李哲之岳父)為侍中,又欲授乳母之子五品官”,於次年光宅元年(684)“二月,戊午,太后集百官於乾元殿,裴炎與中書侍郎劉禕之、羽林將軍程務挺、張虔勖勒兵入宮,宣太后令,廢中宗為廬陵王。”

從武則天這個強勢舉動,可以推斷她並沒有把《推背圖》交給自己的兒子李哲,而是自己私藏起來。無論是唐中宗李顯(即李哲),還是後來當上皇帝的唐睿宗李旦,在武則天未去世之前,都無法看到《推背圖》。

武則天念念不忘《推背圖》中“女武代唐”的預言,光宅元年(684)“九月,甲寅,赦天下,改元。旗幟皆從金色。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更服碧。改東都為神都,宮名太初。又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四時六官;門下省為鸞臺,中書省為鳳閣,侍中為納言,中書令為內史;御史臺為左肅政臺,增置右肅政臺;其餘省、寺、監、率之名,悉以義類改之。”“鸞臺”、“鳳閣”都隱含了雌性的寓意,從這個命名舉動可見,武則天已經開始為將來自己當女皇帝有條不紊地推進了。

通過幾年不斷地鎮壓朝野的各種叛亂和反對勢力,武則天認為已經水到渠成,於載初元年(690)秋七月,“有沙門十人偽撰《大雲經》,表上之,盛言神皇(即武則天)受命之事。”同時,武則天讓薛懷義編造了《大雲經神皇授記義疏》(學術界目前多稱其為《大雲經疏》,以下簡稱為《神皇授記義疏》),向世人宣示武則天的天命。

為了強化其革命的合法性,武則天不惜洩露了《推背圖》的存在,在《神皇授記義疏》中引用《推背圖》的“預言”,此前一直默默無聞的皇室機密《推背圖》,因《神皇授記義疏》瞬間名滿天下。

這個被重新疏解的《大雲經》,和《神皇授記義疏》一起,成了改朝換代的動員令,吹響了廢李唐、立武周的集結號。兩個月後,九月九日重陽節,六十六歲的武則天實行“革命”,改國號為“周”。

《推背圖》疑案之三:武則天改讖(1)

①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對唐太宗和李淳風提出了批評:

星佔術測,亂之所自生也。史言秘記雲:“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而太史守其曲說,曰“女主昌”,與所謂秘記者相合,太宗不能以理折之,而橫殺李君羨以應之。李淳風又曰“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以決其必然,武氏之篡奪,實斯言教之也。……武氏何以得此於臣民哉?天下固曰:“前聖之秘記然也,上天之垂象然也;先知如淳風者,已曰‘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淳風曰:“當王天下”,武氏曰:“吾當王也”;淳風曰:“殺唐子孫殆盡”,武氏曰:“吾當殺也。”嗚呼!搖四海之人心,傾方興之宗社,使李氏宗支駢首以受刃,淳風一言之毒,滔天罔極矣。甚哉!太宗之不明也。正妖言之闢,執淳風而誅之,焚秘記、斥太史之妄,武氏惡足以惑天下而成乎篡哉?有天下而不誅逐術士、敬授民時、以定民志,則必召禍亂於無窮。人有生則必有死,國有興則必有亡,雖百世可知也,惡用此嘵嘵者為?

標簽: 武則天  推背圖  授記  神皇  義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