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作者:由 循跡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2-03

作者:三喵先生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3300字,大約需要10分鐘。

更多有意思的音/影片,請訂閱

循跡曉講&循跡講堂

微信公眾號,在iOS App Store或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搜尋

循跡講堂

2022年1月,湯加火山爆發了。

在如此資訊發達的時代,這件事情很快傳遍了世界。但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一臉懵,湯加在哪兒啊,得拿著放大鏡在地圖上找半天,發現這裡是紐西蘭附近的一座小島。等後來圖片傳出來,才發現這次爆發太慘了,整個島都給炸的面目全非,這次火山爆發,威力相當於至少幾百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想想都恐怖。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湯加火山爆發瞬間的蘑菇雲,來自衛星圖片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印尼火山爆發前後的景象對比

這次火山爆發威力這麼大,但這個時候,評價損失還為時尚早。這樣級別的火山爆發,肯定會對全世界氣候造成影響,至於造成多大的影響,這要看事態的發展。

一個南半球的火山爆發,怎麼就對全球有這麼大的影響?

其實,火山爆發影響全球氣候,這在歷史上也不是頭一遭了。1815年,印尼的一座火山爆發,直接導致了1816年都沒了夏天,那一年在歷史上,被叫做“無夏之年”。

可怕的坦博拉火山

1815年,赤道附近的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這座火山爆發的特別猛烈,當時就殺死了印尼的八萬人。這還不算完,大片的火山灰沖天而起,高度相當於整個地球直徑,它們散佈在大氣層裡,把整個地球給遮了個嚴嚴實實。太陽光想穿透火山灰顆粒,那就太難了。

做個簡單的類比,北京的霧霾天很多人並不陌生,所謂霧霾,那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顆粒。這印尼火山爆發,比北京霧霾可是嚴重了不知道多少倍。這下子,全球的氣候都受到了影響,到了1816年,氣候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菲律賓坦博拉火山航拍圖,1815年,這座火山的爆發改變了歷史的程序

全球同此涼熱

那一年的五月,春末夏初

,美國新英格蘭的農民發現天上飄起了雪花,沒過多久,

地上的積雪都深達30公分

都說六月飛雪有冤情,這實在是太反常了。這樣的嚴寒一直持續下去,就算不下雪,氣溫也沒好到哪兒去。美國的國慶日是7月4號,正是一般的北半球夏天,那一天啊,美國東部喬治亞州的溫度,只有8攝氏度,不是一般的低。

這還沒完,

到了8月,賓夕法尼亞的河流直接給凍上了

,沿岸許多靠捕魚為生的人,就此徹底陷入了絕境。

當然,北美這樣的氣候,影響最大的肯定還是農業,無數農作物凍死,很多農場主的事業徹底遭了殃。美國的開國元勳之一托馬斯傑斐遜,他卸任總統之後經營自己的農場,結果遇到這個極端氣候,農場破產,不得已只得借債度日。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1816年,在北美地區,農業收成是徹底完蛋了

連前總統都這樣,其他農場主和農民只會更慘。很多人破產之後,生活無著,紛紛向西遷徙。

美國曆史上有一個西進運動,正是透過它,美國的領土才從大西洋沿岸的一條,擴張到橫跨美洲大陸。西進運動最早的溯源,其實就是這一年的災害。源源不斷地災民向西尋找新的家園,美國政府也在採取行動。1816年當年,印第安納被併入美國本土。1818年,伊利諾伊也被加了進來。從此之後,美國領土一路往西,終於形成了今天的版圖。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美國領土擴張的步伐,可見在1816年之後,幾個州陸續被併入美國

這一年對美國這麼難熬,對歐洲更是如此。

1815年,歐洲剛剛結束拿破崙戰爭,可以說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糧食。但是,在這個時候,歐洲也遭遇了下雪霜凍的夏天,糧食收成是別指望了。他們的主食是馬鈴薯,這種農作物特別害怕霜凍,這麼一弄算是絕收。土豆完蛋了,饑荒就在歐洲蔓延開來。

瑞士,愛爾蘭這些地方都發生了糧食哄搶事件。

歐洲的很多底層民眾不得已,只能舉家遷徙美利堅。美國的移民結構,一開始是英格蘭人為主,後來就有了愛爾蘭人和其他歐洲人

。很多人以為愛爾蘭人是從1840年代開始遷徙到美國的,但其實,這樣的結構改變,最早就可以追溯到1816年的這次大饑荒當中。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當時歐洲的反常溫度圖,從六月到七月,西歐大部分地方的平均氣溫都明顯低於往年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反映“無夏之年”的漫畫

大饑荒的影響既然遍佈世界,大清自然不能倖免。

那會兒的大清雖然閉關鎖國,但也攔不住火山灰啊。當時的大清是嘉慶年間,那一年全國都出現了罕見的氣候和災情,比如七八月飄雪,在雲南,災情尤其嚴重,史稱“嘉慶雲南饑荒”,糧食絕收,老百姓們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填飽肚子。

在當時的省府昆明,很多老百姓餓的不行,只能出賣兒女,省府如此,其他地方就更慘了。有個詩人寫了個詩,叫《賣兒嘆》,描述的景象真的是慘絕人寰——“三百錢買一升粟,一升粟飽三日腹。窮民赤手錢何來,攜男提女街頭賣。明知賣兒難救飢,忍被鬼伯同時錄……”老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大清那會兒本來就搖搖欲墜,被這麼一折騰,更是暮氣沉沉,加速下坡。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大饑荒時期陷入絕境的民眾,從美洲到歐洲,再到大清,全球同此涼熱

黑暗藝術的發端

這一年的氣候如此極端,這從某種程度上講激發了一些藝術家的創作靈感。

當時的英國詩人拜倫在瑞士有個別墅,他當時邀請了一些文藝界人士在別墅裡度假,但外面雨雪交加,簡直就是世界末日。大家沒辦法出去玩,就只能在屋子裡想想創作點新作品,聊以打發時間。

當時,受邀請的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被這種陰暗的氣息影響,

寫出了名著《弗蘭肯斯坦》

,就是那個著名的縫合怪,由此開啟了科幻恐怖小說的歷史。與此同時,拜倫的私人醫生也寫了一個關於吸血鬼的故事,自此之後,吸血鬼文學成了歐美文學長盛不衰的一個主題。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歌劇“弗蘭肯斯坦”劇照

當然啦,這樣的至暗時刻,生活還是要繼續的。剛才提到,極端的天氣其後席捲歐洲,不但讓糧食顆粒無收,那些牲畜也都全部凍死了。那會兒歐洲的交通工具還都是馬車,沒了馬怎麼辦,一些發明家們絞盡腦汁,想出了新的主意。

1817年,歐洲的大發明家馮德萊斯公爵在德國“雙輪跑動機”。這輛“雙輪跑動機”,可說是現代腳踏車雛形,而它所用的各種精巧機械傳動結構,在後來的汽車,甚至最早的飛機中,也都得到了應用。可以說,要不是這個無夏之年,人類在交通工具上摸索的歷史,肯定會被改寫。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德國化學家李比希,他正是在無夏之年中看到災民的慘狀,才立志研究提高糧食產量的方法,肥料化學由此誕生

同樣在德國,一個名叫李比希的化學家是親眼見證了那麼多人死於饑荒,這讓他發下宏願,立志於用化學方式提升農業產量。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這輩子的學術研究,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農業的認知,人們知道可以用化學方式去合成肥料,提高農作物產量,這其實就是歷史上化肥的先驅。

後來,化肥歷經發展,讓農作物的產量有了極大提高,正是靠著這樣的農業生產效率,世界人口才迎來了爆炸式增長,到了20世紀,人類才能有充足的底氣去應對饑荒了(關於這段故事,請參見:從毒氣到麵包:是誰讓人類擺脫饑荒?| 循跡曉講)。

人定勝天?Naive!

所以說,1816年的印尼的這次火山爆發,永遠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程序。回過頭來看這件事,人類歷史不管怎樣發展,其實都是在一個溫和的環境中。

這樣的環境稍微改變一點,歷史就要發生鉅變

。類似的事情還有之前的小冰期。再放大點到地質史上,人類歷史發展必須的溫和環境,其實不是一直都有的,比這火山噴發嚴重得多的事兒,都發生過好多次,比如二疊紀末那次,西伯利亞火山噴發,幹掉了地球上97%的物種。

這樣的事兒真攤在人類頭上,那估計怎樣的技術革新都很難管用了。

人不一定勝天:200年前的一座火山爆發,如何改變了世界?

二疊紀大滅絕的想象圖,真攤上這會兒,別說李比希,金坷垃加天頂星黑科技都未必好使了

所以,湯加這次火山爆發,也是給人類提了個醒兒,好好過日子,珍惜眼前的生活,畢竟,人類的文明和歷史,在大自然面前,還是很脆弱的,

所謂人定勝天,那不過是狂人的囈語罷了,誰認真,誰就輸了。

標簽: 火山爆發  1816  饑荒  循跡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