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老子講用兵之道的幾個核心觀點是什麼?

作者:由 李紅振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1-19

老子主張無為,無為的內涵在於有所為而不恃,有功勞而不居。善於守弱、守小、守下。老子講用兵之道,也符合這一中心思想。

老子講用兵之道的幾個核心觀點是什麼?

老子主張治國不以兵強於天下,經文中說:“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天下。”這是因為用武力稱雄長就違反了無為之道。

他進一步指出,兵器是不祥之物,雖然也有不得已而用它的時候,但即使打了勝仗也不能美化它。他說:“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以道佐人主者是不會輕易用兵打仗的。

因為領兵打仗,就要殺人,同時自己人也要被殺,所以戰爭給自己和他人都會帶來災難。雙方交戰,無論勝負,雙方都要有傷亡。另一面,戰爭所帶來的災難不僅是戰爭過程中的死傷,戰後的饑荒、癘疫,國家經濟實力的消耗不能立即恢復等等。

老子以“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來概括戰爭後期的災難,駐紮軍隊的地方,荊棘叢生,大的戰爭之後必有災荒之年。所以,以兵強稱雄天下是有為的,戰爭會直接給社會帶來災難,它能製造混亂,刺激各種不安定的因素,同時又大大地消耗自身,導致人力與物力的匱乏,國民經濟嚴重削弱。所以有德的統治者就不會採取強兵尚武的政策。

老子講用兵之道的幾個核心觀點是什麼?

可是,戰爭也不是可以絕對避免的。比如,有別人來侵略你,你怎麼辦?社會上各種割據勢力爭戰不已,天下不能大定,戰爭就無法避免。這個時候,就不能一味守弱退讓,自己的軍事能力一定要具備,我可以不主動炫耀武力,但絕不能不修武備。老子講:國之利器不可示於人。這就是說,我有利器,具備足夠武裝力量,只是我平時只是將它隱藏起來了。

守弱不等於不修武備,有足夠的力量只是不示於人,才是守弱的意義所在。我自身強大,但不向人炫耀強大,這叫守弱。不修武備,沒有力量,一味退讓,這不是守弱。如果沒有自身強大作前提,守弱就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說法。

戰爭無法避免,不得已只能採取這下下策了,這個時候一定不要將戰爭美化,勝利了也不要慶祝,而是要像處理喪事一樣處理戰爭,無論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戰爭不可避免,將軍也必須要設立,但將軍的地位一定要右於君子。將軍執行殺人使命,就不能貴於君子。

老子講用兵之道的幾個核心觀點是什麼?

戰爭無論勝負,都要以恬淡對待。敗了不惱不悔,勝了不驕不躁。兵器是不祥的物品,用於殺人的工具。將軍是執行殺人命令的,所以,即使是取得了勝利,也不要大番慶賀。也不要為將軍們加官晉爵。

美化勝利,提高將軍的地位,那就是熱衷於戰爭,樂於殺人。一個樂於殺人侯王不可能得志於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之。戰勝,以喪禮處之。”這是說,對於戰爭無論勝負都要像處理喪事一樣處置它。

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厭惡和痛恨戰爭。他反對尚武強兵,主張以道佐人主,而不以兵強爭天下。但是,他並不是絕對地不修武備。強大武備終歸是和平的最大保障。他的真實主張是“國之利器,不示於人。”

所以,老子講“大國以下小國”,是說大國要謙下對待小國,並不是不修武備。大國,就是強大之國,強大的國家,隱藏了自己的武力,以謙下對待小國,就叫“以下小國”。

老子講用兵之道的幾個核心觀點是什麼?

擁有強大的實力,才是大國。大國隱藏了實力,以下取小國。這就是強大的無為,即強大的生而不有,功而不居。國之利器不示於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採取武力。即使採取了武力,也不要美化勝利,不論勝負都要像處理喪事一樣來處理戰爭。這就是老子軍事思想核心觀點。

標簽: 戰爭  守弱  殺人  老子  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