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作者:由 五哥讀書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2-01-14

大家好,歡迎來到五哥讀書。今天我為大家解讀的這本書叫《國之梟雄:曹操傳》。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首先來認識下我們本書的作者張磊夫,他不僅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漢學家、歷史學家,還是國際學界享有盛譽的漢代和三國研究專家。這本書呢,不但是張磊夫先生的代表作品,還是目前為止,關於曹操的唯一 一部海外傳記作品。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至於這本書的創作背景,還得追溯到作者最初對漢學的研究。張磊夫自劍橋大學畢業後,就回到了澳大利亞,由於他以前的老師,是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任教,想繼續深造的張磊夫,就在老師的推薦下,申請了學院的漢語獎學金,他也逐步對學習中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跟隨另一位恩師學習中文。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並深深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段求學經歷,也使作者對探索三國時期的那段歷史,有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他的博士論文中,他就寫了關於三國時期的吳國。為什麼選擇了吳國?作者說是因為,三國中對於魏國和蜀國的討論比較多,但吳國的研究是相對比較欠缺的。然而深入研究後,他發現了諸多問題,因為吳國產生的原因,離不開東漢的分裂,也引發了作者對漢朝分裂成三國的歷史因素,做了深入探究。憑藉這些對歷史問題的疑問,作者也創作了不少作品,包括《國之梟雄:曹操傳》這部書。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在本書中,作者張磊夫也是完全顛覆了以往對孫權、劉備、曹操三人的認知。作者認為,孫權並不是一個成功的將領,因為他沒有完全靠著自己的謀略,贏得過一場戰爭,所以稱不上英雄。而劉備呢,在本書中也不再是我們熟知的,德才兼備的領導者,而成了一個背信棄義的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奸雄,雖然有領袖魅力,但卻不值得人信任,呂布、曹操和劉璋,都曾犯下相信劉備的錯誤。對於本書的主角曹操呢?作者認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而且懂得治國理政的人,雖然狡詐,但算不上是狡詐的奸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是曹操重建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政治秩序,這對於國家秩序的恢復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部分,為大家解讀《國之梟雄:曹操傳》,看看作者是如何透過大量史料,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曹操。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第一, 歷史上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曹操,真的只是一個奸雄嗎?本書的架構和主要觀點是什麼呢?

第二,曹操生活的歷史背景,以及他是如何重建國家秩序的呢?

第三,為什麼說赤壁之戰,是曹操政治理念的重要轉折點呢?大權在握的曹操為什麼沒有完成全國的統一,而僅僅是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個要點,歷史上以負面形象出現的曹操,真的只是一個奸雄嗎?本書的架構和主要觀點是什麼呢?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對於現代歷史學家來說,評估歷史文獻中數字的準確性,一直是一個難題,這種評判,會因為人的主觀意識,而影響判斷。所以,對於早期留下的史料,或者是經過了很多人加工之後的史料,其真實性和客觀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也會影響研究者對於歷史人物的定義。“曹操以最奸詐面目示人”是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但在本書中,作者卻說曹操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改革家”。這也就奠定了本書的基調,那就是作者是曹操的擁護者,對於歷史上關於曹操的負面定義,作者是有不同的看法的。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作者也列舉了大量的事實,意圖還原一個真實的曹操。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曹操雖然出身豪門,但屬於宦官的後人,在當時很多人的眼中,還屬於“寒族”。這種社會地位,也成為了曹操積極進取的動力。他自幼就博覽群書,而且特別熱衷軍事方面的著作,所以他進入官場之後,也很快展現出了他,卓越的才能。二十多歲就進入了官場,並且很快成了地方上,級別較高的官員,30多歲就當上了兗州刺史,擁有了相當大的權力。曹操不但精通兵法,而且在書法、音樂、詩歌等方面,也都有較高的造詣。他的詩歌還有不少流傳至今,並且是被大家爭相傳頌的。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烏桓之戰、赤壁之戰,都與曹操息息相關,可謂文治武功都是雙豐收的。曹操的大部分故事,或是因對手的誹謗,也或許是因為,數代後的浪漫主義熱情,而變得有些混亂不清,但核心的事實還是可以考究的。這本書綜合了陳壽編撰的官方正史《三國志》,以及裴松之註釋等多方史料,共分了十一個章節,並按照時間順序展開,為讀者展現了曹操是如何一步步成長,最終成為一方霸主的。而且章節之間環環相扣,有不少鋪墊和伏筆,再加上豐富的案例和註釋,為大家還原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

瞭解了本書的主要故事情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曹操生活的歷史背景,以及他是如何重建國家秩序的?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的開篇,也就是曹操生活的東漢末年。那麼東漢末年的政權,是如何崩塌,並導致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呢?這就要從軍閥崛起的歷史原因說起了。軍閥崛起離不開大家熟知的“黃巾起義”。我們呢,就以董卓在“黃巾起義”前後的不同,來為大家解析相關內容。那黃巾起義之前的董卓是誰呢?其實啊,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武將,接受著政府的任意差遣,但起義之後呢,他的身份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一個擁有自己勢力的軍閥,甚至可以私自調動軍隊,與朝廷調令相抗衡。當然,董卓只是代表了當時的一個案例。其實在那個時期,包括袁紹、袁術等在內的人,都已經成為了軍閥。所以才能在討伐董卓的時候,出現那麼多諸侯,以及軍隊。本書作者認為,“黃巾起義”之所以能使東漢末年產生那麼多的軍閥,除了與政治腐敗有關外,還與長達幾十年持續性的瘟疫有關。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瘟疫在古代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因為當時的瘟疫不但影響大,持續的時間也相當長。當時這場瘟疫的影響有多大,我們看一下當時的資料記錄,就能知道了。在公元160年前後,人口總數是5500萬,但那時魏、蜀、吳三國人口加起來,竟然還不到800萬,這相隔了100年,人口不但沒有增加,而且是斷崖式下跌。當然,戰亂、饑荒等都會造成人員的減少,不過,瘟疫的影響卻是最大的。就連當時“建安七子”中的徐幹等人,都沒能在這場瘟疫中倖免,更別提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了。瘟疫帶來的影響,除了大量人員死亡外,還有恐慌,大量的人員在面對瘟疫時,因為束手無策而開始大逃亡,這就被當時的太平道創始人張角所利用,他也是後來“黃巾起義”的領袖。張角透過“巫術”來蠱惑群眾,讓感染瘟疫的人喝下符水,來驗證是否真心懺悔,如果死亡證明這個人罪不可恕,透過這種方式來告訴百姓,瘟疫是上天的懲罰,逐步演變成了“末世論”。如今看來,這種說法很難站住腳,因為無論是符水還是懺悔,都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瘟疫,但在當時,人們對瘟疫缺乏科學的認識,也沒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張角的說法卻在抑制恐慌方面,起到了作用。

並且隨著瘟疫持續不斷的爆發,張角的“末世”理念也逐步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於是,他就想借助這個“末世論”,以及他的百萬教徒,去推翻東漢政權。於是在公元184年,張角率兵起義,標誌著“黃巾起義”全面爆發。當然起義並沒有取得勝利,不過卻使東漢政府的軍權開始分化。這是什麼原因呢?作者表示,因為“黃巾起義”爆發後,全國範圍不同地區的起義運動,就開始紛紛爆發,東漢政府可謂手忙腳亂,因為當時朝廷已經廢除了地方軍,所以面對地方爆發的起義,就不能及時出兵鎮壓了。於是,在情急之下,為了平息“黃巾起義”及各地大大小小的起義,東漢政府只能改變策略,放開軍權的管理,讓各級地方官員,甚至是地主階層都可以招募軍隊,鎮壓黃巾軍。這種做法無疑是有利有弊的,好的是地方官員,可以直接出兵鎮壓起義軍,不好的是每個官員都可以有軍隊。這是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地方勢力一旦擁有軍權,中央政府想要再管理,難度就可想而知了,軍閥割據的局面也就由此形成了。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但這時軍閥還沒有大張旗鼓的割據勢力,東漢政府還是有一定統治權的,天下還沒有分裂。而東漢政權崩潰的直接導火線,其實是董卓廢掉了漢靈帝的長子劉辯,改立次子劉協為帝。他這樣做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劉協當皇帝的合法性遭受到了質疑,各地軍閥也紛紛以此為藉口,聯合起來討伐董卓,之後就割據一方,開始了亂世霸主之爭,東漢的政權至此也就崩潰了。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這樣一來,不僅董卓自己成了眾矢之的,被軍閥聯合討伐,而且劉協本身的合法性也大打折扣。天下的軍閥都以此為藉口,公然起兵,然後割據一方,互相兼併。亂世的局面也因此被徹底引爆了。

瞭解了東漢政權崩潰的原因,接下來就要來說說本書的主角曹操,是如何在這種亂世中,重建國家秩序的。

首先來說說政治方面,曹操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的維護,鞏固了北方政權。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前面我們提到了天下大亂的重要原因,是各地軍閥勢力的割據,造成了中央權威的消失。而這種混戰的導火線,則是董卓廢除皇帝另立新帝。不過,在各地諸侯混戰,國家無政府狀態的時候,董卓政權的內部,也發生了動亂,獻帝趁著這個機會,一路向東逃離長安,並想重新回到洛陽,這時候的軍閥,包括漢室宗親在內,對於漢獻帝的生死都置之不理,但曹操卻反其道而行之,迎接漢獻帝並把他安置在了許昌,這個舉動也使東漢中央政府得以延續。當然,歷史上對於曹操的這個舉動,也是眾說紛紜,但本書作者認為:不管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曹操的營救,漢獻帝不一定能存活,中央政權的權威也就不復存在。正是由於曹操這個舉動,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中央的權威,阻止了軍閥混戰局勢的惡化,也恢復了當時的政治秩序。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說完了曹操對於政治的恢復,再來說說在他在軍事方面對北方的統一。對於當時混戰的諸侯來說,軍事力量是相當重要的。前面我們也提到了,曹操具有超乎常人的軍事才能,所以在與袁術、袁紹、呂布三方勢力對戰的過程中,曹操的軍事才能也得以發揮,當然戰爭中的危機,也是無時無刻存在著,無論是在呂布趁曹操攻打徐州的時候,偷襲兗州,還是“官渡”戰場上,面對袁紹的軍事壓力,曹操差一點放棄,等等,曹操都付出了畢生的心力。透過十幾年的征戰,征服了袁術、呂布、袁紹以及一些小的軍閥勢力,消除了戰亂,基本上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這在當時,是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的。

政治和軍事的統一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這也引出了接下來我們將說的話題,也就是曹操在鞏固經濟,及社會穩定層面採取的措施。

前面我們提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是,瘟疫的持續爆發,引發了恐慌和大規模的流民。後期黃巾軍起義雖然被鎮壓了,但在公元192年,30萬黃巾起義殘餘開始進攻兗州,就是現在的河北、山東南部以及安徽北部的區域,但這三十萬人是不是“黃巾餘孽”其實很難界定,而且,他們也不是我們理解的軍隊性質,反而都是拖家帶口,加上這些不能參加戰鬥的人,總數量遠遠超過三十萬,甚至是達到了百十萬的人數。他們打著黃巾旗號去進攻兗州,招架不住的兗州就向朝廷求救了,無奈之下,朝廷就派遣了曹操去鎮壓這一批“黃巾軍”。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如果你認為,曹操一來就會開始全面鎮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採取的是相對摺中的戰略,鎮壓與安撫手段同時展開,最終成功安撫了這百十萬人,而且還從中競選出了一支精銳的軍隊,也就是後來的“青州兵”,但這支部隊僅僅只有6萬人,剩下的還有很多人在等待安置。曹操為了解決這些人的生計問題,就開設了“屯田制”。具體是怎樣實施的呢?因為當時的戰亂和瘟疫等多種原因,有很多田地都荒廢了。但是想要把這些荒地重新利用起來,卻並不簡單。因為除了要求人和地,還要有配套的生產工具和裝置,曹操呢,也不是單純的把荒地分給流民後,就不管不問了。相反,他是在分配好後,還為他們配備了農具、耕地用的牛等設施,讓這些流民能夠開荒種田。這樣下來,兗州政府就成了承包者,把土地承包給這一百多萬流民,他們按照一定比例上繳東西,形成了“屯田制”。大家可不要小瞧了這個屯田制,它不但恢復了經濟,給政府創造了營收,而且還解決了流民這個大難題,在當時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且這中間還有一個對比,那就是,曹操這邊屯田制風生水起,為軍事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而袁紹呢?他們則是靠桑葚、河蚌來充當糧食,得不到這兩種食物的軍隊呢,就只能依賴搶,來維繫軍隊的生存,所以相比之下高下立見。曹操在政治、軍事以及社會穩定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努力,這也是當時北方社會秩序得以恢復的根本原因。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瞭解了曹操生活的歷史背景,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鞏固北方政權之後,接下來就進入本期音訊的第三個要點,為什麼說赤壁之戰是曹操政治理念的重要轉折點呢?大權在握的曹操為什麼沒有完成全國的統一,而僅僅是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呢?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既然說到了赤壁之戰的重要性,我們就先得說說,這場對當時格局和歷史走向,都有重大意義的戰爭,因為正是這場戰爭決定了三國的雛形。在電視劇裡我們對這場戰爭的理解,是諸葛亮舌戰群儒,但在本書中,卻是表揚了孫權在這場戰爭中的魄力和實力。那赤壁之戰是在什麼情況下爆發的呢?當時的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後,就開始準備進攻南方。曹操率軍最早南下進攻的是荊州的劉表,七月發動攻擊,八月劉表就病逝了,九月份曹操大軍進至新野,荊州就投降了。從發動進攻到攻下荊州,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速度是令人震驚的。曹操這樣的舉動,無疑給劉備和孫權,造成了巨大壓力,於是兩方勢力商議之下,決定聯合抗曹。曹操自江陵東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與孫、劉聯軍接戰不利,最終在12月份,周瑜利用火攻,把曹操逼退,荊州被瓜分。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有人會說了,赤壁之戰是曹操想一統天下,而對南方發動的戰爭。那麼,如果這場戰爭中曹操取得了勝利,是否就意味著,他能完成中國的大一統呢?答案遠非那麼簡單。因為赤壁之戰,也是南方北方之間,綜合實力的對戰。那麼問題來了,那時候南北方的綜合實力,是怎樣的呢?如果說是在東漢末年以前,北方作為政治、經濟中心,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口數量,都遠遠高於南方,社會實力上則更勝一籌。但在東漢末年,南北方的實力卻發生了逆轉。有資料顯示,當時南方的經濟和人口,都是北方所不能比擬的,而關中地區的人口從200萬,縮減到了50萬,然而南方荊州、揚州等地的人口,卻增加了50%以上。可想而知,南方的人口遠遠高於北方。那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說回前面我們提到的瘟疫、饑荒和戰亂了,因為當時的這些,不可抗因素,主要都集中在北方。可想而知,逃難的人都從北方遷徙到了南方。就連諸葛亮在內的很多名人,也都是這時從北方遷到南方的。所以,在當時那個時期,北方的絕對性優勢已經不明顯了,這種局勢的翻轉也為“南北對峙”埋下了伏筆。

由於南方的社會實力激增,使赤壁之戰後,曹操對南方發動的幾次進攻,都沒有得到進展。尤其是漢中之戰,讓曹操更是損兵折將,也丟失了漢中地區,可謂是得不償失。由此可見,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北方想要攻下南方,已經是難上加難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願望,也很難再實現,不得已只能接受南北對峙的局面。本書作者也認為,正是赤壁之戰及進攻南方的戰爭,使曹操認清了社會現實,統一天下的政治理念也因此轉變。由原來恢復統一的社會秩序,轉變為如何鞏固現有的戰爭成果。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那麼,為了鞏固成果曹操又採取了哪些舉措呢?首先呢,曹操統一了北方的秩序,這個成果是曹操憑藉個人努力得來的,自然劉不可能把這個功勞讓給漢獻帝。再者,當時的漢獻帝只是名義上的帝王,他不具備維持北方秩序的能力和權威,而鞏固北方的社會秩序,曹操成了不二人選。所以,本書作者的觀點是:曹操是在赤壁之戰後,才開始著手把“劉氏天下”轉變為“曹氏天下”的。“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身份還只是漢朝的丞相。但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轉變,他加快了自己政治地位的提升。在212年,曹操就獲得了覲見皇帝,佩戴寶劍的權力,這種待遇可以說,已經是相當高了。不過這還不算,因為一年後曹操又加封了“公爵”,成立了魏國。216年,曹操從公爵晉升為了王爵,同時,可以享受皇帝規格的禮儀、服飾。曹操以坐火箭的速度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成為了妥妥的無冕之王。但曹操在為稱帝做準備的過程中,也與不少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中呢,就包含了荀彧。這可是一個在曹操征戰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物,荀彧對於曹操來說,好比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奈何荀彧只是想幫助曹操恢復秩序,而非幫助曹操實現個人的野心。所以在曹操暴露出來,想稱帝的想法後,兩人就有了矛盾,荀彧尤其反對曹操晉封為魏公這件事,最後也是抑鬱而終,令人感嘆不已。

但本書對於曹操政治理念的改變,以及稱帝的野心,是抱有寬容態度的,認為這是由當時的環境變化,和曹操個人的慾望,共同造成的。赤壁之戰前,曹操的重心是對外擴張,政治權力的慾望響應就淡化了,然而赤壁之戰使他,不得不面對“南北對峙”的局面,讓他也認識到了短時間內,統一天下的局面是很難實現的,所以他轉變了方向,開始由對外擴張轉變為對內的政治霸權,這也是曹操一路加官進爵,到最後由曹丕稱帝的原因。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首詩句,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就是由曹操所做的詩句,從這個詩句,我們也不難看出,曹操當時的雄心壯志。在那個軍閥割據、社會動盪的戰亂年代,英雄造時勢、時勢也成就了英雄。然而無論曹操是英雄,亦或是一代奸雄,都不影響他在那個時代獨領風騷,更加不會影響他,為了統一北方所做的努力,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亦或是社會秩序方面,曹操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由於當時的社會原因,曹操統一天下的抱負並沒有實現,只是恢復了北方的秩序,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卻並不影響大家對於曹操本人的解讀。

你瞭解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嗎?

五哥讀書,每天一本好書精讀。和我一起,精進學習,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讀書app創始人、《粉絲經濟學》作者吳高遠先生(網名五哥)原創撰稿。感謝關注。

標簽: 曹操  本書  北方  瘟疫  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