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

作者:由 又丟航母弗萊徹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8-02-17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VIERI322018-02-18 13:48:15

三國時像劉備這樣自己帶著一群能打的嫡系部隊四處投靠實力派的軍閥很多,呂布是個典型,孫堅馬超也是。劉備忙活半輩子仍沒有立足之地,所以急需一個能夠作為基業的地點,西川有山嶺險峻的優勢,亂世足以自保。

劉備上一次以客將身份後來居上,是在徐州時,得到陳氏為代表的當地世族擁護。劉璋這次請劉備,是看中劉備對抗曹操的決心,和替劉表守荊州北門新野的能力。而且與在徐州一樣,劉備也獲得西川帶路黨的暗中協助,已經半百年紀的劉備,如何不會心動?既然心動了,什麼仁義道德之類的就可以從政客軍閥們拋到腦後。如此而已。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知不知道又如何2018-02-22 18:14:20

劉備入主西川算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成功割據的模式:雖然有一塊“根據地”,但根基並不牢固,跟西川也有戰爭,但仍以受降為主調,雖然入主成功,但後續的穩固統治也頗費了一番力氣。就好比寄生蟲奪取宿主身體後繼續成長一樣。在這麼艱難複雜的情勢下,一點臉面實在不算些什麼。

以當時情況來看,劉備和劉璋同屬“漢室宗親”,這“同室操戈”多少有點好說不好聽。而三國志是蜀國陳壽寫的,劉備是先主,所以要“諱”,三國演義中弘揚忠於漢室,劉備是第一男主角,所以也要“諱”。所以就成了題主說的這樣。

我粗略說一下在演義和正史中看到的劉備入主西川的過程主線,歡迎來噴。

在劉備之前,孫權也想進入西川,劉備一面阻攔一面欺騙說自己並不想進入西川,終使孫權放棄;

劉備先聯絡西川內部不滿於劉璋的勢力後再應邀進入西川,既沒有選擇馬上取代劉璋,也沒有選擇馬上撕破臉,而是選擇先偽裝起來再擇機而動。可能是考慮到馬上取代劉璋的話,西川內部敵我不清,外部還要防備張魯和孫權,如果裡應外敵,自己就更危險了;馬上翻臉的危險更大,周圍就全是敵人了,很難成功。最終在事情敗露之初就立刻舉旗進攻,很像一個技術嫻熟的“賭徒”;

劉備入主後與本土勢力分享勝利果實,還娶了本土將領吳懿的妹妹做老婆,而且任用的本土派也都是些有能力的人,這為其穩固統治、日後成為漢中王奠定了基礎;

不過劉備在與孫權保持長期合作關係這件事上處理得還是有缺憾,偏離了隆中對中提到的戰略方向。劉備可能是以為自身實力強到可以更貪婪一些的地步,也可能是想調整內部權力格局以長期穩定發展,無論怎樣,夷陵之敗的惡果也太大了些,還要多虧諸葛亮後來的調整才延續了蜀國。

我想這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備受古人推崇的原因吧。劉備在任用諸葛亮之前空有夢想,在任用之後一步一步實現夢想,在死後還要依靠諸葛亮的忠誠和能力延續自己的夢想。這簡直不能再找出一個類似的案例了吧。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吳蒙2019-12-22 04:18:03

根據題主的描述,我預設題主想探討的是一個道德層面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問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究竟是否

正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兩位當事人的一個對話。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

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

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

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

曏者之論,阿誰為失?

”統對曰:“

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樂如初。——《三國志 龐統傳》

(簡單翻譯一下。攻下涪城後,劉備開慶功宴,喝得有點嗨。龐統就站出來批評他,說把討伐別人的國家當作快樂,不是仁者。喝醉了的劉備很不高興,就回道,當年周武王伐紂,也載歌載舞的,難道武王不是仁者嗎?於是龐統離席了。後來劉備後悔,把龐統請回來,問他覺得兩人剛才的爭論,究竟誰對,龐統表示兩人都有不對之處。)

首先要辨明一點,就是武王伐紂的正義性在哪裡。這在劉備與龐統這裡,已經是作為一個共識,但是並非從來都是如此的。《孟子 梁惠王上》裡面有這樣一段對話: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發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簡單地翻譯,就是齊宣王質問孟子,像武王伐紂這樣由臣子弒殺君王,是正義的嗎?孟子的回答時,當紂王不仁不義之後,他就是隻是一個個體人,不再擁有君王的正統性了,因此武王伐紂不算弒君。)

齊宣王是觀點代表著傳統,而孟子提出的這個新觀點,之後就被人們所廣泛接受了。也就是說,君王的正統性不再取決於君王的身份,而是取決於他的德行。這裡的德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私德,就是個人品行,二是才德,就是能否很好地治理自己的國家,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讓國家繁榮昌盛。當君王的私德與才德都不行的時候,他就應該被取而代之。

讓這裡讓我稍微扯遠一點,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這些軍閥的正義性何在,就在於漢室失德。而這個失德,主要就體現在第二個方面,即東漢朝廷(確切地說是皇室)在實際上已經沒有能力和威望治理這個國家了。但是於此同時,我們要注意,漢少帝與漢獻帝在私德上並沒有太多詬病,這也是支撐漢室的正義性所在。

現在我們迴歸到劉備取西川這個問題。問題的第一個關鍵其實不在於劉備,而在於劉璋是否失德。我個人以為,站在劉備伐蜀的那個時間節點上看,劉璋有失德,但是也不算全失。為什麼說劉璋有失德呢?因為蜀地在他的治理下並不算特別的好,可以說是內憂外患,無論是民眾還是士人,向心力都很有限,所以在劉備入蜀的過程才有那麼多的帶路黨。但是為什麼說也不算全失呢?因為劉璋還是可以做出一定的抵抗,在雒城軍民團結堅守了一年之久,也有張任這樣捨身取義的大將。所以單從劉璋的這個角度上說,劉備伐蜀有一定的正義性,但是也不夠充分。這就是我對龐統那句“君臣俱失”的理解,就是劉璋卻是挺不好的,但也沒壞到那個地步。

有人也許會說,劉備是劉璋的客將,不算他的臣子,因此和武王伐紂沒有可比性。但是,武王和紂王也不是後世那種君臣關係,所以這個我覺得不是關鍵。還有人也許會說,劉備為了匡扶漢室,在客觀上需要擁有蜀地以對抗曹操,這個就是在用

利益取代正義

了,因此這也不是我要說的關鍵。

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擁有蜀地給劉備帶來什麼,而在於劉備能給蜀地人民帶來什麼。客觀地說,劉備入蜀之後,在諸葛亮的幫助下,蜀地在之後幾十年裡是被治理得很不錯的。除卻蜀漢滅亡之前的那幾年,蜀地人民總體上過得很不錯,國內基本沒有動亂,對外即便無力獲得更多土地,也自保有餘。因此,我們如果站在一個後來人的視角上,劉備伐蜀的正義性其實是很明確的。用我們之前的語言來說,就是

劉備、諸葛亮比劉璋更有德,無論是從私德的角度,還是才德的角度

。當劉禪後期,蜀漢政權開始失德之後,它的正義性就下降了,於是鄧艾滅蜀也有了正義性。

我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意識到,我一定程度上彷彿是在以結果論英雄。沒有錯,所謂“成王敗寇”,這不是一句空話,因為能夠成王的,一定是得到了支援的,也就基本能算是有德了。當君王無德時,自然會被拋棄,國家也就滅亡了。在評價君王的正義性時,國祚其實是一個很有用的指標,旋起旋滅的那些王朝就不如那些延綿數百年的王朝有德。由此有些人靠一時的權謀上位,如果他的政權很快就有垮臺,那就不是有德的標誌。不管劉備如何標榜他的正義性,如果他奪下西川后很快就被曹魏所滅,那後世的人們也不會承認他的正義性。但是,他的蜀漢政權堅持了四十多年,比真正意義上的曹魏政權還要久。當然,這是我們後世才有的視角,活在歷史當中的劉備等人是不具備的。

有些人在評價劉備入蜀的道德問題時會注重於他的動機。我回避這一點。我只討論君主的私德和才德。有私德,則能感染身邊的人,成為表率,給社會帶來正能量。有才德,則能給國民帶來物質上的滿足與精神上的榮譽。如此而已。

當然,既然我不認為匡扶漢室可能給伐蜀帶來正義性,我也不認為伐蜀可能給劉備的具體做個攻略手段做道德背書。這都是一碼事歸一碼事。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鯫生2019-12-22 05:04:01

正面:逆取順守

反面:詐力謀奪

來玩拋硬幣吧:)

如何評價劉備奪取西川的行為?(正史,非演義)?煮雪對隆中2020-12-14 23:26:33

劉備入川在道德上百口莫辯,入川的確是失信於天下人,但是要是因此去抹黑劉備的人品的話,我是堅決反對的。

因為看歷史禁忌思想極端,非黑即白。

入川的確是劉備一生唯一的黑點,對於這個瑕疵,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態度,我一向很反對上綱上線,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判歷史人物,用聖人標準要求劉備而用野獸標準要求其他政治家的行為。

劉備入川是不得不為,益州早晚要打,他和劉璋的衝突不可避免。不打就是婦人之仁,他一定會為他的退卻付出代價,如果打了就是背信棄義,揹負罵名,但凡是有智商的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儘管劉備入川在道德的角度百口莫辯,但是因此而推翻他的全部和他之前的表現是不可取的,這件事情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認真研究史料會發現劉備在對待荊州和益州的態度上完全不同,入川一反之前的行事風格。

劉備拒絕荊州而選擇接受劉表的託孤,是因為對劉表的真感情,而有所不為。他的理由是劉表對他有恩,對他很好,故而不能取,單純想著如何為人處世。

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

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

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過襄陽,

諸葛亮說先主攻琮

,荊州可有。

先主曰:"吾不忍也。

部分人認為劉備是假意推辭試探劉表的真心,但是以劉備的智商根本不需要試探就能看出來。劉表早就防備劉備了,還特別寶貝自己的兒子,就算劉表是真心給他荊州,蔡家也不會同意。

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

表疑其心,陰御之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

虛偽的推辭之語就更不可能了,因為史書上記載了這一幕:

典略曰:

備過辭表墓,遂涕泣而去

劉琮投降曹操以後不敢跟劉備說,劉備後來知道了大發雷霆,氣得差點殺了傳口信的人,跑到劉表墓前痛哭了一場,大概說了些辜負了他的託孤,心疼荊州之類的話,一點也沒有記恨劉表對他的疑心和猜忌,實為真性情流露。

劉琮投降曹操以後,很多不願降者選擇追隨劉備,當陽十萬百姓主動跟隨劉備逃亡,劉備見此場景,又是一個不忍:

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在荊州的這一系列率性而為的操作,史學家習鑿齒是這樣評價的:

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Lao)撫寒含蓼(Liao)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所以是劉備以心換心,以真情感動三軍將士,荊州人爭相歸附,願意追隨他的人就隨他同生共死。

劉備在面臨利益抉擇,面臨生命危險時,對人真情實意,不願背棄信義,因而遭受重創,這是真性情流露,也是他人格魅力和政治修養的體現。

劉備堅持的情感、仁義、信義、道義讓他遭受了重創,讓

他意識到自己的感情不適合爭雄天下,人不能沒有力量而空談仁義理想

,所以就變得現實了。而

龐統的勸導改變了他的思維方式和道德觀,

他就殺伐果斷地做了一個梟雄該做的,入川以後越來越像個政治家。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奈何?”

統曰:“

亂離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若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備以為然。

劉備對龐統說的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顧慮,寬、仁、忠是劉備做大事的原則,是他的道,背離了這個道,他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可按當時的情況根本不容劉備有任何猶豫,

“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

曹操逼得緊,而且孫權也很想要益州。

導致劉璋邀請劉備入川的直接事件就是曹操打算征討張魯,只不過劉璋劉備孫權萬萬沒想到曹操沿途把馬超韓遂逼反了。張松死了,這時候劉備要是採納龐統的下策撤回荊州或者白帝,那就失去了大好機會。曹操想從巴蜀入手,所以歷史不會給劉備更多的時間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魏書》:司隸校尉鍾繇求以三千兵入關,

外託討張魯

,內以脅取質任。太祖使荀彧問(衛)覬,覬以為“西方諸將,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苟安樂目前而已。今國家厚加爵號,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憂為變也。宜為後圖。若以兵入關中,當討張魯,魯在深山,道徑不通,彼必疑之;一相驚動,地險眾強,殆難為慮!”彧以覬議呈太祖。太祖初善之,而以繇自典其任,遂從繇議。兵始進而關右大叛,太祖自親征,僅乃平之,死者萬計。太祖悔不從覬議,由是益重覬。

《三國志高柔傳》:太祖欲遣鍾繇等

討張魯

,柔諫,以為今猥遣大兵,西有韓遂、馬超,謂為己舉,將相扇動作逆,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繇入關,遂、超等果反。

《三國志武帝紀》:張魯據漢中,三月,遣鍾繇討之。公使淵等出河東與繇會。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

孫權也意圖進取益州,邀請劉備與他一同入川,估計是想騙劉備當馬前卒把荊州搞到手,劉備怎麼會不知道他的目的。

先是,益州牧劉璋綱維頹弛,周瑜、甘寧並

勸權取蜀,權以諮備

,備內欲自規,乃偽報曰:“備與璋託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

權遣使雲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從之,權果輟計。

劉備當時的情況是進退兩難,進則失信於天下人,退則再無緣爭取天下。龐統為了幫劉備解決這個難題,

勸導劉備進行通權達變,而不是恪守死板

通權達變,權謀機變是政治家必備技能,曹操最善於此道,劉備也需擁有。

【解釋】:通、達:通曉,懂得;權、變:權宜,變通。做理能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懂得變通,不死守常規。

《三國志先主傳》:若應權通變,以寧靖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

想成為一個卓越的政治家,首先必需懂得【通權達變】,才能應付詭計多端的國際局勢。

智者【通權達變】,愚者堅持己見。

龐統讓劉備意識到不僅要講仁義講感情,該霸道的時候也得霸道,否則就真的沒有資格爭雄天下了。

政治家的成功都要犧牲一定的個人品格,想做君子就不可能成為政治家。

劉備聽了龐統的話以後想通了,可是態度變化得太快,讓龐統都看不下去了,劉備本來就豪放,喝了酒更是瘋得個沒形,這點有點像他的祖宗劉邦:

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

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

卿言不當,宜速起出!”於是統逡巡引退。

雖然歷史上記載劉璋的確有失德之處,有對不起百姓的地方,但也並沒有到活該被討伐的境地。有道之君以有道伐無道之君,此為仁義之師,而劉備不匹配這個條件。

初,南陽、三輔民數萬戶流入益州,焉悉收以為眾,名曰“東州兵”。

璋性柔寬無威略,東州入侵暴為民患,不能禁制,舊士頗有離怨

。趙韓之在巴中,甚得眾心,璋委之以權。韙因人情不輯,乃陰結州中大姓。建安五年,還共擊璋,蜀郡、廣漢、犍為皆反應。

後來劉備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主動找龐統道歉了:

先主尋悔

,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

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按裴松之和習鑿齒的觀點,劉備發脾氣吼龐統是沒有道理的,他們都指出是劉備過錯更多,而龐統無錯:

【習鑿齒曰:夫霸王者,必體仁義以為本,仗信順以為宗,一物不具,則其道乖矣。今劉備襲奪璋土,權以濟業,

負信違情,德義俱愆,雖功由是隆,宜大傷其敗,譬斷手全軀,何樂之有

?龐統懼斯言之洩宣,知其君之必悟,故眾中匡其失,而不脩常謙之道,矯然太當,盡其蹇諤之風。夫上失而能正,是有臣也,納勝而無執,是從理也;有臣則陛隆堂高,從理則群策畢舉;一言而三善兼明,暫諫而義彰百代,可謂達乎大體矣。

若惜其小失而廢其大益,矜此過言,自絕遠讜,能成業濟務者,未之有也。

臣松之以為謀襲劉璋,計雖出於統,然違義成功,本由詭道,心既內疚,則歡情自戢,故聞備稱樂之言,不覺率爾而對也。備宴酣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無愧色,

此備有非而統無失

,其雲“君臣俱失”,蓋分謗之言耳。習氏所論,雖大旨無乖,然推演之辭,近為流宕也。】

裴松之和習鑿齒批判的是“武王伐紂,載歌載舞,非仁者邪”,而不是入川本身。劉備不該得意忘形,還強行解釋一錯再錯,而龐統雖然讓劉備當眾難堪,可是龐統身為臣子規勸自己的主公是理所應當的,所以是劉備錯得更多。龐統是覺得自己把劉備給教壞了,擔心劉備黑化,背離以仁義為根基的原則,道統崩壞。龐統之所以說都有錯,是為了給彼此一個臺階下。

劉備錯是錯在得意忘形被勝利衝昏了頭,而非戰略與手段。好在他敢於承認錯誤,態度端正,能夠聽龐統的諫言,及時止醒,沒有滑向反面。

劉備不僅當時認識到了酒後失言的錯誤,而且臨終之時對整件事情還心懷愧疚,終究是覺得自己對不起劉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

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可見劉備平時對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劉備很坦蕩,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為自己辯白,也沒有認為這是光榮的,而是看得很通透達觀。非賢德之人無有此見解,天下幾個帝王能有之?這不僅不該被噴,反而完全值得點贊。可是這樣一個人卻被認為是偽君子,

究竟是劉備太壞還是現在的人太壞太蠢?

不要單以一個固定的評價去評價歷史人物,因為人是會變的。

劉備早期一直講仁義,想著善良有底線又想出人頭地,不想太自私也不想虧欠別人什麼,然而這很理想化,“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入川以後,劉備思維更加趨向於政治利弊,而非仁義本身,後來關羽死了,他又回到最初的真性情狀態。他講仁義的時候沒有發達,發達的那段時間跟仁義無關,可是劉備認為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並沒有覺得為了發達而不講仁義是正義的。

評價劉備入川本性暴露假仁假義的人,都從入川判定了劉備的本質,認為他本就是一個非常厚黑的人。實際上,除此之外的很多事情,比如攜民渡江,白帝託孤,刺客不忍,怒而興師,糜竺黃權的事等等才是劉備本性的體現。

很多人本末倒置,抓著點細枝末節當做是根本,盯著別人的黑點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總之,劉備入川是一個符合戰略,政治家,梟雄的行為,不是一個仁義的行為。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劉備假仁假義,

不能代表他的本性

。劉備性情寬厚,仁而愛人。

標簽: 劉備  龐統  劉璋  先主  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