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蜀茶與古蜀語

作者:由 巴蜀茗人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19-09-29

茶產於蜀,飲茶之俗源於蜀,後來才傳到中原。茶的發明與普及,是中上古時期蜀人對中華文化的一大貢獻,也是對世界文明的一大貢獻。清初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考證說:“自秦人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這充分肯定了蜀人在中國茶文化中和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但關於茶的不少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蜀茶與古蜀語

陸羽《茶經》

一、蜀茶與茶俗

採茶、飲茶肇始蜀人,但是文獻未載何時開始,何人所創,因何而起。關劍平著有《茶與中國文化》提出“飲用起源說”、“食用起源說”、“藥用起源說”。當然,其他的說法還有不少。驗以早期文獻,西晉張華《博物志》卷四:“飲真茶,令人少眠。”《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八、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九、陸廷燦《續茶經》卷下之二、《佩文齋廣群芳譜》卷二十一、沈自南《藝林匯考飲食篇》卷七、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二十一引同。三國魏吳普《本草》:“苦茶,味苦寒,主五臟邪氣,厭谷,胃癉,久服安心益氣,聰察少臥,輕身不老。”可見,茶無論是飲用、藥用還是食用,都是以提神醒腦和保健為其主要功用的。

飲茶之俗,有人認為起源很早。明王志堅《四六法海》卷三:“歐陽公《集古錄》跋雲:‘茶之見前史,自魏晉以來有之。’此表所引用是也。《雲谷雜記》引《晏子春秋》有‘茗菜’字。王褒《僮約》有‘武陽買茶’語。則魏晉以前事也。《野客叢書》謂周禮‘荼檟’之‘荼’即‘茶’。則六經中事也。”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像神農氏、周公、晏子之說當然不足為憑。清人陸廷燦《續茶經》捲上之一載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這樣則又太晚。我們認為,從《爾雅》中有茶名和《華陽國志》記載蜀人以茶貢周人看,飲茶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應該較為可信。

茶源於蜀,蜀茶品種不少,其飲用方法也因時地不同而各有差。唐以前以煮為主,如王褒《僮約》所言叫“烹”。烹茶的方法三國時尚有載。如《詩·唐風·椒聊》孔穎達疏引三國吳陸璣:“椒聊,聊,語助也。椒樹似茱萸,有針刺,葉堅而滑澤。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香。”邢昺《爾雅註疏》卷九、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卷五十七、李光地《月令輯要》卷十三、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十八、唐慎微《證類本草》卷十三、卷十四,黃希注、黃鶴補《補註杜詩》卷二十六、趙殿成《王右丞集箋註》卷十三、查慎行《蘇詩補註》卷三十二引同。此俗晉時猶存,如《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傅鹹《司隸教》曰:‘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亷事毆其器具,使無為。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困蜀姥,何哉?’”《說郛》卷九十三上、《茶經》卷下、《蜀中廣記》卷七十三、《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均載此事。蜀人煮茶之俗,延續至今。筆者上世紀末曾到重慶南川縣城,發現當地有一種小吃叫“油茶”,與川中、川西的油茶有所不同。川中、川西油茶已經無茶,而是一種大米粉末煮成的粥,混以油炸脆面、辣椒油、花椒、蔥等調料;南川的“油茶”仍然是煮茶葉,但亦加各種調料。到了唐宋時期,飲茶才以泡為主;但烹茶之法未廢。如唐儲光羲《吃茗粥作》詩:“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蜀茶與古蜀語

唐代以前,蜀茶已經形成大量的名茶。宋範鎮《東齋記事》卷四載:

蜀之產茶凡八處,雅州之蒙頂、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漢州之楊村、綿州之獸目、利州之羅村。然蒙頂為最佳也。其生最晚,常在春夏之交。其芽長二寸許,其色白,味甘美,而其性溫暖,非他茶之比。蒙頂者,書所謂“蔡、蒙旅平”者也。李景初與予書言:“方茶之生,雲霧覆其上,若有神物護持之。”其次羅村,茶色綠,而味亦甘美。

茶由蜀傳入全國各地,亦因地域和時代的不同,名稱繁多。有學者認為晉以前所稱“荼”、“茗”、“莢”、“蘚”、“選”等,均非指茶。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因學術界公認《爾雅》中的“檟”是茶,郭璞註文又認可蜀人名“檟”為“苦荼”。郭璞是著名的語言學家,西晉時期河北安平人,他認為“苦荼”是茶的一個蜀語詞,這應該沒有疑問。晉代文學家張載曾寫《登成都白兔樓詩》,其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亦可證晉以前有茶。料,不應該不提到。所以,晉以前“荼”“茗”當為指稱茶義的詞語。當然,茶還有很多不同的名稱。如唐陸羽《茶經》捲上: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並。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爾雅》周公雲:“檟,苦茶。”楊執雲:“蜀西南人謂茶曰蔎。”郭弘農雲:“早取為茶,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耳。”)

這段材料,南宋朱勝非《紺珠集》卷十“茶名”條下引同,並有“揚雄注云:蜀西南謂茶曰蔎。郭璞雲:早取為茶,晚為茗,又為荈”的話。王禎《農書》卷十引《茶經》亦同,並謂:“早採曰茶,次曰檟,又其次曰蔎,晚曰茗,至荈則老葉矣。蓋以早為貴也。《爾雅》雲:‘檟,苦荼。’注云:‘樹似梔子,早採為茶,晚曰茗。蜀人名苦茶。’六經中無茶字,蓋荼即茶也。《詩》雲:‘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以其苦而甘味也。舒列切,音舛。”《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藝林匯考飲食篇》卷七、《紺珠集》卷十、《授時通考》卷六十九都轉引了茶的這五種不同名稱。據歷代文獻,如唐楊曄的《膳夫經手錄》、明黃一正的《事物紺珠》、明王象晉的《群芳譜》等,也都記載了很多不同的茶名。例如明代蜀人楊慎記載的茶名有:紫筍(顧渚)、黃芽(霍山)、神泉(東川)、碧澗(峽山)、綠昌明(劍南)、明月房、茱茰寮(峽州)。這些名稱所涉的地名:顧渚在浙江,霍山在安徽,東川在雲南,峽山在川東,劍南即今四川,峽州在湖北、重慶一帶。又唐人李肇的《唐國史補》雲:“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芽,號為第一,湖州有顧渚之紫筍,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峽州有碧澗,明目,芳蕊、萊莫奈,福州有方山之露芽。菱州有香山。江陵有桶木。湖南有衡山。嶽州有消湖之含膏,常州有義興之紫筍,姿州有東白。睦州有鳩坑。洪州有西山之白露。秦州有霍山之黃芽。薪州有薪門團黃,而浮樑之商貨不在焉。”文中舉了唐代茶名19種。應該說明的是,這些名稱,包括了茶的品牌、產地、特性等。它們有些是茶的地域方言詞,有些則是文學語言,或稱為雅言、全民共同語。唐人陸羽《茶經》談到舉國上品的茶30餘種,巴蜀佔1/4。可見,蜀人從古到今,既是茶的發源地,也是名茶的產地。

蜀茶與古蜀語

古代蜀茶甚多。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提及唐宋以前的產茶地名,蜀州有“雀舌、鳥嘴、片甲、蟬翼”“,劍南綠昌茗”“,彭州之仙岩石倉”,“東川之獸目”,“綿州之松嶺”,“雅州之露芽”“,洪州之西山白露鶴嶺”等。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提到最著者有“蟬翼”、“片甲”、“鳥嘴”、“麥顆”、“雀舌”、“瀘茶”等。毛書已佚,南宋鄭樵《通志》卷六十六著錄有《茶譜》,題“偽蜀毛文錫撰”。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十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十二、卷三十六、宋陳景沂《全芳備祖集後集》卷二十八、元陰勁玄《韻府群玉》卷十一、宋郭知達《九家集註杜詩》卷十八、宋黃希《補註杜詩》卷十九、仇兆鰲《杜詩詳註》卷七、查慎行《蘇詩補註》卷三十三、清修《四川通志》卷四十有引。

蜀茶產地遍佈全川。陸羽的《茶經》卷下八《茶之出》:“劍南以彭州上,綿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瀘州下,眉州、漢州又下。”略見一斑。現分地區述之。

川中(西)地區。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三引《茶譜》:“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餅小,而市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又《茶經》雲茶出彭州九隴縣馬鞍山至德寺堋口鎮者,與襄州茶同味。”《寰宇記》卷七十四引《茶經》:“眉州、洪雅、昌闔、稜州,其茶如蒙頂制餅茶法,其散者葉大而黃,味頗甘苦,亦片甲、蟬翼之次也。”卷七十五引《茶經》:“臨邛數邑茶,有火前、火後、嫩綠、黃芽號。又有火番餅,每餅重四十兩,入西番、党項,重之。如中國名山者,其味甘苦。”同卷引《茶經》:“青城縣有散茶,末茶尤好。”又引《茶譜》:“蜀州晉源、洞口、橫源、味江、青城,其橫芽、雀舌、鳥嘴、麥顆。蓋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黃芽,其葉相抱如片甲也。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十四、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二十一、陸廷燦《續茶經》卷下之三引同。《蜀中廣記》卷六十五引《本草經》:“茗生益州川穀,一名遊冬,凌冬不死,味苦微寒,無毒,治五臟邪氣,益意思,令人少臥。”

川南地區。《太平寰宇記》卷八十八:“瀘州之茶樹,獠常攜瓢,置穴其側。每登樹採摘芽茶,必含於口,待其展,然後置於瓢中,旋塞其竅。歸必置於暖處。其味極佳。又有粗者,其味辛而性熟。彼人云:飲之療風。通呼為瀘茶。”《錦繡萬花谷》續集卷十三、《格致鏡原》卷二十一引同。

川北地區,《太平寰宇記》卷八十三引毛文錫《茶譜》“:綿州龍安縣生松嶺關者與荊州同。其西昌昌明、神眾等縣連西山生者並佳,獨嶺上者不堪採擷。”《續茶經》捲上之三載《北堂書鈔》引《茶譜續補》“:龍安造騎火茶最為上品,騎火者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後作也。清明改火,故曰火。”文又見《山堂肆考》卷一百九十三,《說郛》卷二十三,《藝林匯考飲食篇》卷七、《佩文齋廣群芳譜》卷十八。《格致鏡原》卷二十一:“涪州出三般茶,賓花最上,制於早春;其次白馬,最下涪陵。”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九十三引《茶譜》、陸廷燦《續茶經》卷下之四、《授時通考》卷六十九、《佩文齋廣群芳譜》卷十八述同。陸羽《茶經》卷下載:“漢州綿竹縣生竹山者,與潤州同。”《格致鏡原》卷二十一:“《楊慎外集》:‘綠昌明,蜀茶。李白詩:‘渴嘗一盞綠昌明。’昌明,地名,在彰明縣。”《能改齋漫錄》卷十五:“茶之貴白,東坡能言之。獨綿州彰明縣茶色綠,白樂天詩云:‘渴嘗一盞綠昌明。’彰明即唐昌明縣。”

川東地區。《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九:“《廣雅》雲:‘荊巴間採茶作餅,煮餅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覆之,用蔥姜芼之。’即茶始說也。又段氏《蜀記》雲:‘巴州以竹根為酒,注於器。’為時珍貴也。”《格致鏡原》卷二十一引《茶譜》:“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二十引《新圖經》:“(賓化縣,今屬南川)此縣民並是夷獠,露頂跣足,不識州縣,不會文法,與諸縣戶口不同。不務蠶桑,以茶蠟供輸。”

川西(南)地區。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七十七引《茶譜》“(茶)雅州百丈、名山二者尤佳。”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九十三引《茶譜》:“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頂。頂有茶園,其中頂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嘗遇一老父。謂曰:‘蒙之中頂茶,常以春分之先後多構人力,俟雷之發聲,並手採摘,以多為貴。三日而止。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祛宿疾;二兩當眼前無疾;三兩因以換骨;四兩即為地仙。’”

川西(北)地區。《格致鏡原》卷二十一引《茶譜》:“玉壘關外寶唐山,有茶樹,產懸崖,筍長三寸五寸,方有一葉兩葉。”《授時通考》卷六十九、《升庵集》卷三十九、《山堂肆考》卷一百九十三、《續茶經》卷下之四引同。《太平寰宇記》卷七十八“茂州汶川”下載:“玉壘山在縣北三里,又有玉壘坂,其下汶水所經焉,蜀謂之玉輪江。”

蜀茶與古蜀語

二、中上古蜀語中的茶

“茶”在中上古蜀語中,音、義與今天都有所不同。蜀人對茶有自己特定的名稱,這些名稱有的在語言的發展中成為雅言,有些則保留在地域方言中。語言詞彙發展的不平衡性,正是語言反映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蜀地廣闊,包含了今天的雲、貴、川、渝和陝西漢中及湖北的一部分地區。這個地區自古又是一個多民族地區,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對茶的稱謂有所不同,這正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讀古書不能毫無根據地臆解文意,而應該從文獻實際出發。既有文獻指認,又有文獻用例,我們才可以斷定一個詞的方語性質。

1。苦荼(茶)

《爾雅·釋木》:“檟,苦荼。”《爾雅》成書於戰國時期,說明當時已經有“苦荼”一詞。郭璞注:“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為羮飲。今呼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蜀人謂之苦荼。”郭注既說明了這個詞的蜀語性質,也說明了這個詞指稱茶的實際意義。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下·釋木第十四》“荼”下:“荼,音徒,下同。《埤蒼》作。按:今蜀人以作飲,音真加反,茗之類。”“荈”下:“荈、荼、茗,其實一也。張揖《雜字》雲:茗之別名也。”漢時蜀人王褒《僮約》有兩處提到“荼”,一是“烹荼”,二是“買荼”,都是指茶。“茶”寫為“荼”,延續時間很長。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說:“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對這段話中的“荼”,劉琳先生認為產於涪陵郡,任乃強先生說是山林鬱密地區的天然產品,“巴地從來自有之”,古人不知烤焙法,“惟煮汁飲之”,後來因為知道用烤焙之法,改稱為“香茗”,“音轉為檟,字亦轉而作茶”。巴國時期,還沒有“香茗”之物與名稱,民間所採的是“苦荼”“;巴東諸郡,唐宋世猶以茶、漆、蜜、蠟充貢”。此外《華陽國志·蜀志》“什邡縣山出好茶”,“南安、武陽皆出名茶”;《巴志》:“(涪陵郡)無蠶桑,少文學,惟出茶、丹、漆、蜜。”《南中志》:“平夷縣。郡治有津、安樂水,山出茶、蜜。”顯然,這些稱茶的文獻均說明在從春秋時期到東晉以前,蜀地已將茶作為地方特產。

能證明蜀人以“茶”為方語名稱的還有魏張揖《廣雅》。宋祝穆《方輿勝覽》卷六十八“巴州”條下:“《廣雅》雲:‘荊巴間採茶作餅,既成,以米膏出之。欲煮餅,先炙令色變。濤末,甕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芼之。”《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三十九“巴州”下引《廣雅》同,“荊巴間”作“荊巴閬”,少“既成以米膏出之”,“色變”作“色赤”,“濤”作“搗”,多“置”“澆”,“甕器”作“瓷器”,最後有“即茶始說也”句。《蜀中廣記》卷六十五引《廣雅》同,末尾有“今蜀人飲擂茶是其遺制”。《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廣雅》同。末尾作“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北堂書鈔》卷一百四十四“茶餅”下引“採茶”作“採茶藥”,“既成”作“餅成”,“欲煮餅”作“欲飲”,“色變”作“赤色”,“濤末”作“搗末”,多一“置”,“用蔥姜”作“加蔥姜橘子”,多“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宋祝穆《方輿勝覽》卷六十八、《蜀中廣記》卷六十五所引大致相同。不過,在今本《廣雅》沒有看到這段文字。可見,戰國時期至唐代,不少文獻亦均載有蜀人飲茶、呼茶、採茶、買茶的方俗語詞,並肯定“苦荼”是中上古蜀人方語,且延續到郭璞和陸德明的時代都沒有改變其蜀語詞的特性。

從這些文獻得知,蜀地自古產茶、製茶,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作為貴重的禮物饋贈給相鄰的周人。這大致指明瞭蜀人飲茶的時代和蜀茶傳入中原的時代,較之顧炎武所說的時代為早。

2。蔎

“蔎”是蜀人給茶的另一種稱謂。漢代流行於蜀西南地區。除《茶經》捲上明確了它的蜀語性質外,《茶經》卷下:“《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說郛》卷九十三上兩引《方言》“:蜀西南人謂茶曰蔎。”文又見《格致鏡原》卷二十一。《蜀中廣記》卷六十五:“弘君舉《食檄》有‘茶荈出蜀’之文,而揚子云《方言》謂‘蜀西南呼茶為蔎’也。”驗之以歷代文獻,《五音集韻》:“蔎,香草。”《古今韻會舉要》卷二十七蔎,《說文》:香草也,從艸,設聲。《楚辭》:‘褒椒聊之蔎蔎。’”《音韻闡微》卷十六:“蔎,《說文》:香草也。”《音韻述微》卷二十七:“蔎,蔎蔎香草。又茶屬。三曰蔎。”《玉篇》卷十三:“香草也。”《類篇》卷三:“蔎,桑葛切,香皃。《楚辭》:懷椒聊之蔎蔎。又式列切。《說文》:香草也。文一,重音一。”《授時通考》卷六十九、《紺珠集》卷十、《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格致鏡原》卷二十一、《佩文齋廣群芳譜》卷十八均引《方言》此條為證。但是今本《方言》未見此條,疑傳抄脫漏。

蜀茶與古蜀語

3。荈(詫)

司馬相如《凡將篇》“:烏啄桔梗芫華,款冬貝母木櫱蔞,芩草芍藥桂漏蘆,蜚廉雚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南朝梁人顧野王《玉篇》:“荈,尺兗切,茶葉老者。”荈是指粗老茶葉,因而苦澀味較重,所以《茶經》稱“不甘而苦,荈也”。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爾雅音義》:“荈,尺兗反。荈、茗,其實一也。張揖《雜字》雲:‘茗之別名也。’”《太平御覽》引《魏王花木志》:茶,葉似梔子,可煮為飲,“其老葉謂之荈,嫩葉謂之茗。”《茶經》“七之事”引司馬相如《凡將篇》中有“荈詫”。司馬相如是西漢著名文學家,與揚雄、王褒同為蜀人,而蜀地是中國最早飲茶的地區,荈不像檟、荼等字有多種音讀,只有茶一種含義,所以,《凡將篇》中的“荈”當為茶義。“荈”又可連言為“荼荈”。陳壽《三國志·吳書·韋曜傳》“:曜飲酒不過二升,皓初禮異,密賜荼荈以代酒。”荼荈代酒,荈應是茶,荼荈並列為義。晉杜育作《荈賦》,五代宋初人陶穀《清異錄》中有“荈茗部”。《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孫楚《出歌》曰:……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髙山,蓼蘇出溝渠,粃粺出中田。”《說郛》卷九十三上、《茶經》卷下載同。孫楚(公元231~293年),西晉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北)人。可見,晉代時,人們還指“荈”為巴蜀的方物,自然其稱“名從主人”,也是巴蜀方言傳入中原的。據《三國志》,“荼荈”這個詞可能漢以前就存在。荈字最早見之於三國魏張揖的《雜字》“:荈,茗之別名也。”《雜字》從時間上說,較《三國志·吳書·韋曜傳》還要早。可見兩漢時期“荈”既可單稱,也可如“荼荈”並稱,還可組成“荈詫”,文獻多用,不舉。其物又出於巴蜀。可見,“荈(詫)”也是中上古時期的蜀方言詞。

4。葭(葭荼)

《廣韻》“下平聲”麻第九:“荼,春藏葉可以為飲,巴南人曰葭荼。”《集韻》卷三:“荼,茶茗也。一曰葭荼。或從木,亦省。”《蜀中廣記》卷五十四廣元縣。元置廣元,猶漢之廣漢也。古葭萌地。葭萌,苴侯名。蜀侯之弟續事始曰葭茶也。蜀人以茶字郡。”《廣韻》源於《唐韻》,《唐韻》源於《切韻》,可見巴南人稱茶以複音詞,與蜀中有異。且《廣韻》謂為方語,到《集韻》時代有進入文學語言的傾向,所以術語用“一曰。”明代楊慎《古音餘》卷二:“萌,《漢志》:‘葭萌,蜀郡名,音芒。’《方言》‘:蜀人謂茶曰葭。’葭萌蓋以茶氏郡也。”公元前4世紀時﹐“葭萌”還曾為人名和城邑之名。據《華陽國志》記載﹐周顯王二十二年(前347年)時﹐蜀王把他一個名叫“葭萌”的弟弟分封於漢中地區,號苴侯﹐並把苴侯所在的那個城邑稱作“葭萌”。葭、檟上古同為魚部見母開口二等字,這是用不同的文字形式記錄同一個詞。楊氏所引,亦不見今本《方言》。

5。茗(真香茗、茶茗)

“茗”稱茶,《說文解字》艸部:“茗,荼芽也。從艸名聲,莫迥切。”又見郭璞注《爾雅》。《洛陽伽藍記》:“楊元慎含水噀,陳慶之曰:‘菰稗為飯,茗飲作漿。’”杜甫詩:“茗飲蔗漿攜所有。”蜀人可單稱“茗”。《太平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本草》:“茗,苦茶,味甘苦,微寒無毒。生瘻瘡利小便,少睡,去痰渴消宿食。冬生益州川穀山陵道旁,凌冬不死。”同時,“茗”還有一個名稱叫“真香茗”,梁任昉《述異記》捲上:“巴東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薔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誦無忘。”明董斯張《廣博物志》卷四十一引、明周嘉胄《香乘》卷九、清陸廷燦《續茶經》卷下之四、元陶宗儀《說郛》卷六十五下、明陳耀文《天中記》卷四十四、清張英、王士禎、王惔等《淵鑑類函》卷三百九十引同。“真茶”之稱,則宋唐慎微《證類本草》卷二十七:“巴東間別有真荼,火煏作卷,煮為飲,亦令人不眠。”清沈自南《藝林匯考飲食篇》卷七:“《晉史》劉琨求真茶於弟,北魏呼茗為酪奴,則先唐人用之。三國韋曜玄孫皓賜茶茗以當酒,又先晉魏用之。續停驂錄茶之名,見於王褒《僮約》。褒,西漢人。又先三國用之。”又稱“茶茗”,陸羽《茶經·七之事》引《夷陵州圖經》“:黃牛、荊門……等山,茶茗出焉。”

作者簡介:汪啟明,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

文//來自於《文史雜誌》2009年06期。

蜀茶與古蜀語

說明

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在推送文章時未能第一時間與作者取得聯絡,如涉及侵權問題,請作者及時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標簽: 茶經  太平  茶譜  卷下  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