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每天讀點歷史——吳晗的《中國人的生存規距》11.19

作者:由 長空萬里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12-16

2019年11月19日星期二晴3——14℃

感情用事的夷陵之戰

公元219年,關羽率眾攻曹仁於樊(今湖北襄陽),水淹于禁七軍,斬將軍龐德,威震華夏。曹操遣使說孫權,出軍鞏關羽後路,權將呂蒙誘降關羽在江陵、公安的守將,盡虜羽軍妻子。羽軍遂散,關羽父子出走,為孫權所殺。

劉備失了荊州,也就失去了向東出川的門戶和曹操抗衡的軍事重鎮,在戰略上使非爭不可得。他和關羽使三四十年的戰友、君臣,關羽還是鎮守出川門戶的上將,一旦摧折,劉備的感情衝動可想而知。

公元221年,張飛又為部下所殺,持首級奔吳,新仇舊恨,伐吳成為他最強大的志願,這是和吳構成犄角之勢共對曹操相矛盾的。於是就發生了夷陵之戰,蜀軍大敗,交通斷絕,不肯降吳,只好降魏。蜀軍從巫峽、建平連營直到夷陵界,樹柵連營七百里,居高臨下,兵力分散。吳軍以陸遜為大都督,兩軍相持七八個月,後被陸遜藉機乘風縱火,連破四十餘營,蜀軍潰敗,劉備退守白帝城。陸遜恐曹丕率軍前來,下令退軍,放棄直取白帝。

這次戰役,劉備犯了兩個大錯誤:第一,政略的錯誤,因荊州之失、關羽之死,而發動對吳戰爭,破壞兩國聯合共抗曹的正確策略;第二,戰略的錯誤,不聽黃權的忠告,把一軍放在江北,削弱了兵力,又把全軍列成縱深戰鬥序列,戰線過長,兵力分散,前軍一敗,後軍動搖,彼此不相呼應,造成全面的敗局。

標簽: 關羽  蜀軍  劉備  夷陵  陸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