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歷史

知解三國34魏晉名士:太子黨爭較量過程和竹林七賢

作者:由 浪兄筆記 發表于 歷史時間:2021-12-16

本來專門有一章講太子之爭,後面發現篇幅不夠,三國可說的事蹟太多,加上曹丕和曹植的謀士基本都是名士,所以就放到這章了。本來這章也專門是講魏晉玄學和名士的,但發現玄學可講的內容太多,單獨放到下章了。可選的素材太多了,也有點頭疼。

具體的魏晉有哪些名士呢,現在基本劃分為太子黨、曹植黨、竹林派和其他。這章主要講人物事蹟,下章主要講玄學人物和內容。

知解三國34魏晉名士:太子黨爭較量過程和竹林七賢

一 太子黨 — 太子四友等

人員構成: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賈詡崔琰等

司馬懿和賈詡的事蹟,專門列出來了,可查到第12章賈詡亂武和第32章鷹視狼顧。這裡就不多介紹了,重點講下其他幾位,至於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具體內容,會和察舉制等制度一起講,這裡就介紹個人事蹟和名士言論作品。

1 陳群 — 創立九品中正制,制定《魏律》

陳群(?-237年),字長文。潁川郡許昌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東漢太丘長陳寔之孫、大鴻臚陳紀之子。歷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盡職,為曹魏政權的禮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陳群常非議郭嘉為人不治行檢,故曾數次於廷上投訴郭嘉,但郭嘉其意自若,毫不在意。曹操認為陳群能秉持公正,為之歡悅。與華歆交深,常嘆華歆為“可謂通而不泰,清而不介者。” 曹丕在東宮,對陳群深表敬器,待以交友之禮,常嘆道:“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和我的關係便更加親密了。

2 吳質 —

吳質(177年—230年),字季重,兗州濟陰(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愛。在魏文帝曹丕被立為太子的過程中,吳質出謀劃策,立下大功。與司馬懿、陳群、朱鑠一起被稱做曹丕的“四友”。死後諡號“醜”,後改為“威”。

吳質同當時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交往密切,一說他是建安七子之一,其詩文風格表現了“建安文學”的風骨。其存世作品很少,僅有答曹丕書兩篇,答曹植書一篇,收錄在《昭明文選》裡。還有《思慕詩》一首,存《三國志》本傳注中。

思慕詩

具體內容如下:

愴愴懷殷憂,殷憂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躕。

念蒙聖主恩,榮爵與眾殊。自謂永終身,志氣甫當舒。

何意中見棄,棄我就黃壚。煢煢靡所恃,淚下如連珠。

隨沒無所益,身死名不書。慷慨自俯仰,庶幾烈丈夫。

3 朱鑠 —削瘦,性急

一次宴會,因曹真長得比較肥胖,朱鑠長得很瘦,酒酣之時,吳質故意叫說唱優人上來戲說肥瘦。上將軍曹真以自己是宗室重臣,恥於被戲弄,怒責吳質。曹洪、王忠也出來勸說。吳質大怒按劍怒罵曹真,朱鑠站起來勸說吳質,也被吳質斥責回到座上。朱鑠本來性子就急,越想越氣,拔出劍怒斬在地上,於是眾將軍們不歡而散。

4 崔琰 — 冀州第一名士

相貌俊美,很有威望。初隨袁紹,拜騎都尉。曹操平定河北,以為別駕從事,十分敬畏,遷東曹掾。和毛玠分別掌管內外人事的東西曹掾。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通訊楊訓,寫道“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露出不遜之意。坐罪下獄,為曹操所賜死。

崔琰年少時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喜好擊劍,崇尚武功,短期求學於大儒鄭玄。為人正派廉潔。典故

床頭捉刀:崔琰和曹操互換了身份去接見使者,

接見完畢後,曹操派間諜去問匈奴使者印象如何。使者不假思索地說:“魏王俊美,丰采高雅,而榻側捉(握、提之意)刀的那個人氣度威嚴,非常人可及,是為真英雄也!

二 曹植黨

人員構成:楊修楊俊、丁儀丁廙等

5 楊修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母為袁氏(司徒袁安曾孫女)。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 [3] 。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事蹟比較多,比如說闊合字謎、智識娥碑和

雞肋之事,篇幅關係就不詳述了。

楊修一生著作頗豐,結整合冊的兩文稿已失,著有賦、頌、碑、贊、詩、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今共存作品數篇,其中有《答臨淄候箋》、《節遊賦》、《神女賦》等。

楊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A 他不斷耍小聰明,顯得比曹操高,讓領導感覺很不爽。

B世家大族背景,父親不主動站在曹操這邊,讓領導覺得有壓力。

C 表面上還是死敵袁氏的後代,況且還跟孔融禰衡是好友。

D 最主要還是世子之爭的犧牲品,站錯了隊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6 楊俊

受學於陳留大儒邊讓,深得邊讓欣賞和器重,帶領百姓遠離戰火。受到司空曹操徵辟,宣傳教化,興立學校。魏諷謀反於鄴城後,貶為平原太守,交好和稱頌平原侯曹植,為曹丕所忌恨。222年曹丕視察宛城時,以城中不繁盛為由,將楊俊下獄處死。

楊俊從小到大,以品評人物為己任。當初,臨菑侯曹植和楊俊關係很好。曹操還未確立太子,私下詢問百官的意見。楊俊雖然分別談出曹丕、曹植才能資質上各自的優點,沒有明確說出應該立誰,但讚美曹植的話更多些,曹丕常常為此怨恨他。

7丁儀

丁儀與曹操的長女清河公主曾有婚約,但曹丕卻以丁儀有眼病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給夏侯楙,結果丁儀不能娶公主為妻。後來被曹操聘任為西曹椽。丁儀兄弟與曹植交好,擁護曹植為曹操的太子。曹丕成為太子之後丁儀轉任右刺奸掾。曹丕自立為帝之後,丁儀被滿門抄斬。曹植著有一詩《又贈丁儀王粲》。

丁儀頗有思想家的丰采,他寫過一篇《刑禮論》,文章兼取儒、法兩家之說,一方面強調先禮而後刑,同時又指出,所謂禮決不僅僅是叔嫂不親之類的倫理規範,而是必須別男女,定夫婦,分土地,班食物,要先行把這些維持社會生活正常運轉的種種必要條件安排好,然後才去懲罰那些不合於正常秩序的言行。

8 丁廙

丁廙(?-219年),字敬禮,儀弟,少有才姿,博學洽聞,建安中為黃門侍郎,與植善。操謂欲立植為嗣,廙立贊其說。及文帝禪漢,與兄儀被殺。廙亦有文集二卷,(《補續漢書藝文志》)傳於世。

二 奪嫡之爭明爭暗鬥

1 曹操銅雀臺考核文采— 曹植勝

曹植 《銅雀臺賦》: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曹丕 《臨高臺》:

臨臺行高。高以軒。下有水。清且寒。

中有黃鵠往且翻。行為臣。當盡忠。

願令皇帝陛下三千歲。

2 曹操政令才能考核— 曹植勝

曹丕作答的中規規矩,曹植因為有楊修的提前備課猜題,表面上勝了,但後面曹操知道後,對於有點虛假和離線取巧的作風,深感被騙,心中留下陰影。

3 曹操實際出城考核 — 曹丕勝

想考驗下兩人的實際面對問題能力,於是叫他們各出一城門,但私下讓門吏不準開門。曹丕先到,看大門了不讓出,曹丕不得已回來了。曹植聽說了,請教楊修怎麼辦,。楊修說,你奉王命,誰擋你殺誰,“於是曹植到門口把看大門了殺了。曹操覺得曹植很有本事。後來有人告訴曹操是楊修教了曹植,曹操大怒,因為這也不喜歡曹植了。

4 曹操出征兩人反應 — 曹丕勝

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曹植當場口誦一文,預祝曹操凱旋歸來,一時口拙的曹丕急的不行,幸得幕僚吳質在一旁提醒他,裝哭。於是曹丕哭著向父王拜別,曹操看曹丕如此孝心可嘉,感動得不行。在場的大臣都認為曹丕雖然不及曹植文采飛揚,但是一片赤誠之心更讓人感動。

5 吳質和楊修暗鬥 — 吳質曹丕勝

在當時的奪嗣的鬥爭中,曹丕悄悄將自己的謀士吳質透過竹簍運到了建鄴城內,但是卻被曹丕的謀臣楊修發現報給了曹操,曹操非常生氣,想要下罪給曹丕,但是吳質來了個回馬槍,悄悄跑出了城,在第二天竹簍被曹操檢查的時候,竹簍里根本沒有吳質,這下曹操就認為楊修謊報軍情,對楊修就心生芥蒂了。

6 酒駕過司馬門 — 曹植徹底敗了

還有一次喝酒喝多了,飆車從司馬門出宮。當時司馬門屬於禁地,一般只有天子才擁有進出的資格。曹植此舉,雖未必有不臣之心,但至少構成了大不敬之罪。曹操大怒,從此對曹植心存不滿。

最後在一幫老臣賈詡等幫助下,曹丕在立長不立幼的天然優勢下勝出。其間,曹操經歷了理性思考澄清感性認識的過程。不以感情用事,而是正確的審時度勢,顯示了曹操在重大決策方面的英明之處,不然很容易重蹈袁紹劉表覆轍。

總結,老子考核兒子過程,很值得現代人借鑑,激進穩定保守策略到底選哪個,一看老子偏好,二看誰犯的錯更少,三是看時勢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正如江東政權過程,哪怕兒子年齡都合適,但孫策就是適合打天下,孫權個性更適合守天下。

知解三國34魏晉名士:太子黨爭較量過程和竹林七賢

三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249),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9 嵇康 — 9分出世 —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223-262)字叔夜。譙國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過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著有《養生論》。嵇康在政治思想上“託好老莊”,排斥“六經”,強調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決破禮法束縛。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唯物主義自然觀,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老莊崇尚自然的論點,說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開表明了自己不與司馬氏合作的政治態度,文章頗負盛名。詩長於四言,風度清峻;《幽憤詩》、《贈秀才入軍》較有名。所撰《聲無哀樂論》,認為同一音樂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斷言音樂本身無哀樂可言,而其目的則在於否定當時統治者推行的禮樂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並曾作《琴賦》,對琴的奏法和表現力,作了細緻而生動的描述。

知解三國34魏晉名士:太子黨爭較量過程和竹林七賢

10 阮籍 — 6分出世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託病辭官歸裡。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於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

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餘首。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阮籍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並不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詠懷詩》八十餘篇”,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

11 山濤 — 其他眾人都是3分出世

山濤(205—283年),字巨源。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風神氣度。山濤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他謹慎小心地接近權力。在曹氏與司馬氏權力爭奪的關鍵時刻,山濤看出事變在即,“遂隱身不交世務”。

嵇康曾有《與山巨源絕交書》一文,後人因此對山濤頗多鄙夷。雖然山濤並不像嵇康那樣是非分明,剛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違俗而已。譬如他也飲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與其他人的狂飲至於大醉不同。山濤生活儉約,為時論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殺後二十年,薦舉嵇康的兒子嵇紹為秘書丞,他告訴嵇紹說:“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訊息,而況人乎!”可見他二十年未忘舊友。

12 向秀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向秀本隱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後,在司馬氏的高壓下,他不得不應徵到洛陽。此時寫作《思舊賦》。向秀作《莊子隱解》,解釋玄理,影響甚大,對玄學的盛行起了推動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樂》。稍後,郭象在《莊子隱解》的基礎上補完《秋水》、《至樂》註釋,又加發揮,成為今日所見的《莊子注》。

13 劉伶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晉武帝泰始初,召對策問,強調無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對司馬氏的黑暗統治和虛偽禮教。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來訪,他不穿衣服。客責問他,他說:“我以天地為宅舍,以屋室為衣褲,你們為何入我褲中?”他這種放蕩不羈的行為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頌》一篇。

14

王戎

王戎(234─305),字濬衝。幼穎悟,神采秀徹,善清談,是七賢中年齡最小、最庸俗的一位。惠帝時,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寵,熱衷名利,立朝無所匡諫。性極貪吝,田園遍及諸州,聚斂無已,每自執牙籌,晝夜算計,恆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賣之,但恐別人得種,故常鑽其核而後出售,因此被世人譏諷。

15

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時人並稱為“大小阮”。 他與阮籍一樣放達任誕, 狂浪不羈。他曾與姑母家鮮卑婢女私下要好,母親死時,按禮姑姑要還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其姑認為不符合禮教。便帶婢女走了,阮咸得知借驢騎上追趕,終於把婢女追回來了,並生了一個兒子叫阮孚,此事為世人所譏。

阮咸妙解音律,善彈琵琶,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他曾與荀勖討論音律,荀勖自認為遠不及阮咸,便極為嫉恨。阮咸也因此被貶為始平太守。阮咸還有著作《律議》傳世,見《世說新語·術解》。

玄學強調超越自然和宇宙本體之上的“道”、“無”的精神追求和哲學境界。玄學的興起與漢末社會危機的加深、漢王朝的解體和經學的衰敗有重要的聯絡,因受正始玄學的影響,嵇康等名士的荒誕異行實為釋私顯公的表現,自我意識、精神的覺醒和提升。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展現“竹林玄學”的狷狂名士風流自得的精神世界,劉勰《文心雕龍》評到“及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膚淺。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仙心”中顯露“飄忽俊佚,言無端涯”的風格,從嵇康詩作文論中可一窺魏晉名士的玄遠氣度和名師風采,對後世影響深遠。

本章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 2 漢末晉初之際政治研究

3 百度知道 4 懸崖邊的名士—魏晉政治與風流

——寫於2019/6/8 ~ 18—21點

標簽: 曹丕  曹植  曹操  吳質  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