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外國人對白酒如何評價?

作者:由 王夢雨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9-01-13

看到高票答案是這麼個玩意,我必須要正面懟一下了:

白酒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歪果仁帶到中國來的。至少幾千年前中國人是喝不到白酒的,直到蒙元時期,波斯人給中國人帶來了白酒。這種白酒就是現在的亞力酒(arak),現在老外們還在喝,在元代它的名字翻譯為阿剌吉酒,其實是用山西一帶產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再蒸餾的白蘭地酒。

當中國文人頭次喝到這麼烈性的酒,也是非常吃驚的,多有詩文,比如黃玢形容:

“一酌嚨胡生刺芒,再酌肝腎猶沃湯,三酌顛倒相扶將。身如瓢壺水中央,天地日月為奔忙,經宿不解大蒼黃”

無非就是說東西太TM燒喉嚨,太TM燒心了,暈得我顛三倒四的。這跟有的答主說老外喝茅臺,感覺像喝剃鬚刀片,是不是挺像的?

到了明代,人還是記得白酒的外國名字:阿剌吉(arak),比如《本草綱目》裡說:“火酒,阿剌吉酒”。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arak酒原先是透明的,加冰之後會變成乳白色,這個也在黃玢的詩中提到了,他說這種酒

作者:溫飽生閒事兒

連結:

外國人對白酒如何評價? - 溫飽生閒事兒的回答

我來噴噴這個答案:「白酒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歪果仁帶到中國來的。至少幾千年前中國人是喝不到白酒的,直到蒙元時期,波斯人給中國人帶來了白酒。這種白酒就是現在的亞力酒(arak),現在老外們還在喝。」

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就意識到了問題,因為他提到的arak確實現在也有,中文名叫茴香酒,也有叫椰子酒的,這玩意我相信知乎還是有喝過的,跟白酒就完全不是一回事。說外國人給中國帶來了這種酒,沒錯,說這種酒是白酒?也太扯了。

當我提出質疑的時候,這位是這麼回我的:

《現代漢語詞典》對燒酒的解釋:“用蒸餾法制成的酒,透明無色,酒精含量較高,引火能燃燒。也稱白酒。”《辭海》對“白酒”的解釋:“亦稱白乾,燒酒。透明無色的各種蒸餾酒的總稱。”我說您不認字兒,去查個字典很累嗎?

原來整個一偷換概念

。因為辭海根本就不是權威的定義書。不然按照所謂辭海的標準,透明無色蒸餾酒就是白酒,那不止他提到的「茴香酒」,連伏特加、朗姆酒、龍舌蘭、琴酒都是白酒了,你這麼能定義,外國人答應麼?

真正權威的定義自有國家行業標準去定義,具體來說,就是《GBT208222007》等一系列國家標準。總結一下,就是「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製而成」。

這個定義其實簡單來說,我國白酒最初就是蒸餾過後的糧食發酵酒。

糧食發酵酒在我國由來已久,9000年前還處在新石器時代的我國,就曾發現了糧食發酵酒(河南·賈湖遺址發現了盛酒陶器碎片),9000年啊,我國曆史往多了算才上下5000年,酒可比中國歷史還長。據分析,當時的釀酒材料就包括了稻米、蜂蜜、葡萄、山楂等等,別急著噴,這個結論是美國人下的,後來還有美國知名酒廠角鯊頭就曾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著名教授帕特里克·麥克戈溫博士考古研究出來的配方復刻了這款酒。

學過初中歷史,大概也該記得我國很早就開始用曲釀酒,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據來看,河北藁城臺西商代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酒器,還有釀酒作坊的痕跡:「臺西釀酒作坊遺址的殘甕中出土了8.5公斤酵母殘骸,經中科院專家鑑定,這是人工培植的酒麴酵母」。

而關於用曲制酒的具體過程,在《齊民要術·卷七》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工序非常多、也很繁瑣,已經很接近現在白酒釀造過程中的一些工藝了。因為方法眾多又太長,我就不引用了,自行百度即可。

而用「曲」釀酒,才是中國白酒區別於其他糧食發酵酒的主要特徵。

對於糧食發酵酒來說,比釀造水果酒在技術上要更難,因為果糖可以直接轉化為酒精,但糧食裡的澱粉則不可以,糧食中的澱粉要先變成單糖類,然後才能變成酒。在工藝上,就是糧食得先糖化才能酒化。我國關於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利用酒麴,透過加入酒麴讓穀物直接轉化為酒精,一步到位——對比國外的糧食發酵酒,比如威士忌、啤酒則透過先讓穀物發芽(糖化),再轉化成酒精的方式來釀造,少了一步。

這種用曲釀酒是中國獨創的。

順道一提,糧食發酵酒的釀造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用嘴嚼煮熟的穀物,然後吐出來儲存,利用唾液裡的澱粉酶來轉化澱粉——是的,就是《你的名字》裡的口嚼酒,口嚼酒在唐朝的時候還能喝到。

相當長期以來,我國喝的都是這種糧食發酵酒,在古代文學中經常見到喝酒場合的描述,古人無論聚會、會友、閒聊乃至於進行藝術創造,都要喝酒。

古詩文裡動不動就「會須一飲三百杯」、「莫厭狂歌酒百杯」,固然有詩家誇張的成分,但其實背後也透露了一個事實——在蒸餾術傳進來之前,受限於釀造工藝,早期的酒普遍度數不高,普通的酒很濁——沒錯,

濁酒

說的就是這種酒。你要是不挑,簡單過濾下就能喝。這種濁酒,第一眼看上去,通常有點發綠,正如白居易所說的「綠蟻新焙酒」,再如李白所說「千杯綠酒何辭醉,一面紅妝惱殺人」,這是因為釀酒工藝上,酒麴品質難以保證,往往混雜了其他的微生物,釀造過程中酒就綠了。這種酒往往沒有辣口感,而是有點甜,很多詩文都用甜來形容當時的酒,比如高駢的「花枝如火酒如餳」、劉禹錫的「湖魚香勝肉,官酒重於餳」等等(餳是唐時的甜味調料)。這也是因為工藝的問題,導致發酵的時候穀物往往有很大一部分糖化、但是沒有酒化。另有高品質的酒,透過用高品質的酒麴,比如紅曲(含有紅曲黴素),發酵效果更好,釀造工藝上也更多一些步驟,比如釀好之後會加熱一段時間以徹底殺死微生物結束髮酵過程。而好的酒麴釀出來的酒,因為相對純淨,顏色就不再是綠色,而是介於紅黃色之間——這就很接近現代的黃酒了,這種琥珀色的酒,在唐時就被認為是最高檔的酒,有白居易的詩為證「世間好物黃醅酒」。

可以說在絕大部分所謂的古代時期,古人喝的酒是要麼濁酒、要麼是這種類似於黃酒的糧食發酵酒,直到元朝時期,蒸餾術傳進來,傳統糧食發酵酒工藝結合了蒸餾術,才產生了今天白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粗略描寫過原始白酒的釀造方法:「燒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簡單來說,就是穀物蒸熟、然後加入曲之後放到大甕中十天,蒸餾之後就是白酒,其中無論是穀物蒸熟、還是加入曲,然後在大甕中發酵,都是在多部書中都能找到傳統工藝(比如我上面提到的齊民要術劵七),唯一的不同就是蒸餾。

所以,你要說元朝時期引進了蒸餾術、結合我國傳統工藝,釀造出了白酒,這很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很多學者支援這個觀點。但你上來說白酒是國外引進的,那我就不怕寫個幾千字來抽你臉。

當然,關於元朝引進蒸餾技術其實也是有一些爭議的,比如海昏侯墓就出土了蒸餾器,蒸餾在我國曆史悠久,特別是在白酒上,我國的蒸餾是固態蒸餾,透過甑桶來進行蒸餾,甑桶就是底下有好多小洞洞來透蒸汽,這個跟國外的蒸餾技術也是完全不一樣。即使是真的利用了國外引進的蒸餾技術,也只是借鑑了原理,發展出了中國特色的白酒蒸餾技術。

從上面也可以看出來,事實上白酒的歷史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短很多,誕生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黃酒還是全國的主流,就連「白酒」這個名字,都是建國之後才確定的,也是建國之後,才正式成為當今中國酒文化的主流。

不過說真的,就連中國人接受白酒都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外國人一時之間不能接受是很常見的,我見過很多人,都是第一口就不喜歡,覺得有怪味,還辣口。(加最後一段,不能說我跑題了吧)

標簽: 白酒  蒸餾  發酵酒  釀造  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