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筆記】中國哲學(唐末篇)2

作者:由 林先生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9-08-07

1、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新義

與韓愈不同,柳宗元和劉禹錫的思想,有著鮮明的無神論態度,對於韓愈的天命觀持有反對意見。並且,柳宗元對於佛教也不像韓愈那樣激烈,他相反有著很深的佛教情節,他信佛天台宗,相信因果報應。

但是,柳宗元是一種調和論的思想。

柳宗元和劉禹錫常常書信交流,對於天人關係進行探討。

柳宗元的探討是在回答屈原《天問》中進行展開的,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象,何以識之?

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這首《天問》是屈原去追問本原。柳宗元回答說:

本始之茫

誕者傳焉

。鴻靈幽紛,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來屯屯,龐昧革化,

惟元氣存

,而何為焉!

意思是,世界是元氣自然執行的結果。

他提到,元氣為本原的世界是沒有任何目的和意志,是自己執行,自己變化。根本原因在於,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結果。

並且柳宗元繼承了荀子的天人有分,認為天道和人道是互不干涉,所以說他認為,漢代以來的讖緯迷信是錯誤的,天人感應是錯誤的,一切取決於人的作為。他還指出了人類社會自己有自己的規律,

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也就是封建制,還是郡縣制都是一種歷史趨勢。

所以,他認為,社會人事,要取決於人自己的能力,

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取乎神

也就是說,當人的力量不夠,就會迷信神靈。

2、劉禹錫

與柳宗元相對,劉禹錫把柳宗元的思想進一步向前推進。

他也用氣來解釋自然界,認為氣是萬物本有,進而批判佛教的空。認為所謂的空,不是無,而是存在著不能感知到的細微之氣。氣雖然不能直接感知到,卻可以用理性去把握。進而認為,玄學的無,也是一種氣,因為氣沒有固定的形體,所以需要藉助於其他物質來表現。

但是,玄學和佛教的無和空,並不是如劉禹錫所言。因為空,是指存在狀態,而無則是最高的抽象性,顯然批判不夠。

在天人關係上,劉禹錫認識到,歷史上有著兩種對立說法,

1、承認天有意志

2、否認天有意志

劉禹錫相信第二種說法,劉禹錫肯定了天人有分。

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

天人交相勝,還相用

認為,天人之間既互相爭勝,又互相利用,兩者處於對立統一的關係之中。天並不一定會戰勝人,但人一定能勝天。也就是人定勝天。

那麼,為什麼能夠人定勝天呢?他指出三點,

1、法大行。他認為,當政治清明,法制完備之時,人的能動性大大發揮,可以勝天。相反,法令不彰,人就失去了勝天根據。

2、理性起主導作用的時候,人勝天。失去理性,單靠強力從事,天勝人。

3、理明。萬事萬物都處於規律的支配之下,人只要遵循規律,利用規律,就可以勝天。反之,不瞭解規律,就會天勝人。

標簽: 柳宗元  劉禹錫  天人  勝天  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