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什麼?知道這個秘密的人已經不多了!

作者:由 Gabby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2-08-11

我們處在前所未有的日新月異的大變革時代,不持續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就可能被時代拋棄。我們是把個人成長放在第一位的終身學習者,不學習生命就是在被虛度。我們是追求財富自由的人,要不斷學習尋找下一個歷史性的機會。通往這些目標的一條路就是:好好學習。 別人刷朋友圈的時候我們在學習,別人追劇的時候我們在學習,別人睡懶覺時我們早起學習。我們不知疲倦、恨不得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生活並沒像我們想的那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還是那個分分鐘便消失在人群中的普通人。我們似乎驗證了那句: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開始反思:我們這麼努力可是沒有好的結果,我們做錯了什麼?當我讀了《好好學習》這本書我明白了一些。 一、兩個概念 1。什麼是知識?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不斷學習著,可是我卻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百度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 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 知識也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實、資訊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 這麼一個定義顯然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在《好好學習》這本書中寫到,只有那些能夠改變你行動或者認知的資訊才是知識。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知道的那些道理都只是資訊,只有當它們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或獲得認知時才能變成了真正的知識。我們學習的目的就變成了是學知識,而不是資訊的簡單堆積。 2。臨界知識 埃隆馬斯克年紀輕輕卻是PayPal貝寶(最大的網上支付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環保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最讓人驚奇的是這四家公司在四個不同的領域。他是如何擁有這樣豐富的跨界知識的呢! 這裡有個我以前沒聽過的概念:臨界知識。 能夠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重要基本規律,被稱為臨界知識。 透過學習和掌握少數重要但是影響廣泛的規律,並以此建立的認知,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競爭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牛人不但在一個領域裡成績突出,甚至在其他多個領域裡讀成績突出的原因。 這就給我們學習提供了一個方向,在學習的過程中優先主動地掌握臨界知識,掌握事物背後重要的基本規律。 笑學老師也曾經說過,當我們知道概念或理論時,我們一定要想想這個概念或理論還能不能運用在別處。這必將會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二、如何掌握臨界知識 1。基本原則 任何規律都是有它的適用範圍的。著名的牛頓三大定律也只是適用在經典力學的範圍內。 掌握臨界知識的基本原則是:要了解知識的可靠性和侷限性。要確保這個規律是可靠,經過了廣泛地驗證,並且清楚這個規律的適用和不適用的領域。 優先使用“硬科學”的規律。所謂硬科學,是相對軟科學而言。硬科學是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這樣的學科,而軟科學是指社會學這類的學科。 2。三個方法 (1)刻意練習 大家對刻意練習也不陌生,如果你要掌握某一領域的知識,如果單憑簡單的重複肯定是不行的。我們去尋求這個領域一流的導師,然後學習他是怎麼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大量練習→反饋改進→大量練習。如此迴圈才能夠更快速地發現和掌握問題背後的規律,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 (2)反思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們不能只是埋頭前進,我們應該定期反思一下: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使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反思的實質是對假設進行校正。比如,反覆思考研究當初做這個決策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當初的假設正確嗎? (3)以教為學 “教是最好的學”,把教別人當成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就是一個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因為我們為了讓自己能夠教別人,就要做大量的準備,以防被別人問倒。教也是一個我們再思考的過程,你會對知識有個更深的甚至不同的理解。 看了《好好學習》這本書非常有收穫,也對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做了一些反思。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踐行,踐行,再踐行。把資訊變成知識,讓知識指引行動。

標簽: 知識  我們  學習  臨界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