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巨人的陰影下——冬季戰爭前的芬蘭外交(下)——漢科半島問題,蘇聯的真實目的

作者:由 Nachtwachterin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19-02-01

漢科半島問題

在寫作本文的過程中,我看了一篇名為《戰時蘇聯外交中的芬蘭問題1939~1944》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作者指出

漢科半島是芬蘭政府的底線

,這激起了我的好奇,

為什麼芬蘭政府會如此在意漢科半島,而蘇聯政府又如此強烈的要求漢科半島卻放棄了奧蘭群島

,上篇文章提到,漢科半島和奧蘭群島在控制芬蘭灣制海權方面的作用不會相差太多,

況且蘇聯此時已經獲得了塔林作為海軍基地

,塔林與漢科可以說是隔海相望,如果蘇聯政府真的是為了控制芬蘭灣制海權(就紅海軍那實力,就算把芬蘭灣沿岸海軍基地都給他,還得被堵死在芬蘭灣(暴論)),那麼目的顯然已經達到了大半,可以說如果真是想改善列寧格勒的防禦態勢,那麼如此刺激芬蘭政府的必要性顯然不大,當然,如果想要較真,那也可以說要求租借漢科半島是為了完全控制芬蘭灣,在波羅的海方向確保列寧格勒的絕對安全,(絕對防禦圈(錯亂)這種解釋固然說得通,

但沒辦法很好地解釋為什麼蘇聯在繼續戰爭之後放棄了漢科而選擇租借離赫爾辛基更近的波卡拉(porkkala)作為新的軍事基地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

純軍事因素

的考量。此外,就我所看到的資料,蘇聯政府過去兩年與芬蘭政府的接觸中,始終沒有提到漢科半島,那麼,

蘇聯政府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如果芬蘭接受了租借漢科半島的條件,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換句話說,

蘇聯政府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回答,不過我們可以從冬季戰爭之後的蘇芬關係中尋找答案,畢竟,

冬季戰爭之後蘇聯從芬蘭那裡租借走了漢科半島,所以從此時蘇聯對於漢科半島的食用方法中我們可以找到蘇聯堅持要求租借漢科半島的真實目的。

巨人的陰影下——冬季戰爭前的芬蘭外交(下)——漢科半島問題,蘇聯的真實目的

漢科、塔林、波卡拉三者的位置

首先,從冬季戰爭後發生的各種政治事件來看,1940年6月27日,

蘇聯在沒有任何條約為基礎的前提下要求並在9月9日獲得了在芬蘭南部的鐵路上從蘇聯邊界到漢科的鐵路的使用權

,到了12月芬蘭總統選舉前夕,蘇聯更是公然干涉芬蘭內政,

莫洛托夫告訴巴錫基維,如果芬蘭人選擇唐納、基維梅基、曼納海姆或者斯文胡伍德(Pehr Evind Svinhufvud af Qvalstad)為總統,那麼莫斯科將視此為芬蘭不想遵守和約的表現。

巨人的陰影下——冬季戰爭前的芬蘭外交(下)——漢科半島問題,蘇聯的真實目的

斯文胡伍德是芬蘭獨立運動的領袖之一,在內戰開始後,他力主向德國和瑞典求援,要說親德,曼納海姆可比不上他,可某些人還是隻會攻擊曼納海姆,大概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斯文胡伍德吧(笑)

決定性的證據出現在1940年12月13

日,這天,莫洛托夫訪問柏林幷與希特勒進行會談,在會談中,莫洛托夫對希特勒“插手”芬蘭事務表示不滿,對此,希特勒回答道德國隊芬蘭的木材和佩特薩莫地區的鎳礦有興趣,而當希特勒問到芬蘭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時,

莫洛托夫直接回答道他設想應該會和發生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比薩拉比亞的情景一樣!

(該檔案是米軍在德國外交部找到的,在1948年出版的

Nazi-Soviet relations 1939-1941。 Documents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German Foreign Office

一書中披露了這些檔案)

其次,從軍事的角度看,冬季戰爭結束之後,蘇軍在漢科這個彈丸之地塞了3w人,其中有2w5k人是軍隊,其餘為平民,主力部隊是新組建的步兵第8旅,隸屬於第24步兵師,包含第270和335兩個步兵團,每個團2k700人,第343炮兵團,擁有36門火炮,第287獨立坦克營,擁有包括33輛T-26在內的44輛坦克,以及第204防空炮兵師,裝備有76mm大口徑防空炮,兩個鐵路炮兵連,包括3門TM-3-12型305mm鐵道炮和4門TM-1-180型180mm鐵道炮,以及10個海岸炮兵連,以及工兵營,通訊營,建設營等部隊。對於芬蘭來說,這足以算作一支強大的部隊,更何況,

當初德國的波羅的海師就是在漢科半島登陸然後北上直取赫爾辛基的!

可以說,蘇聯在漢科半島的這支駐軍,就是對於芬蘭進行政治上的要求最有力的軍事後盾,更何況,蘇軍確實有計劃從漢科半島出擊,東西兩路夾擊芬蘭的計劃,芬蘭歷史學家Ohto Manninen在其著作

The Soviet Plans for the North Western Theatre of Operations in 1939-1944

中詳細討論了該計劃,

巨人的陰影下——冬季戰爭前的芬蘭外交(下)——漢科半島問題,蘇聯的真實目的

TM-3-12型305mm鐵道炮

巨人的陰影下——冬季戰爭前的芬蘭外交(下)——漢科半島問題,蘇聯的真實目的

TM-1-180型180mm鐵道炮

所以,結論就是,

蘇聯在冬季戰爭結束之後,並沒有放棄吞併芬蘭的打算,漢科半島是這一戰略的重要一部分,為吞併芬蘭提供軍事後盾。

回到剛才的問題,如果芬蘭最初同意了蘇聯的條件,冬季戰爭沒有爆發,蘇軍進駐漢科半島,結局會是什麼樣的呢?從真實歷史中蘇聯的種種行為來看,這個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六。作為總結的話

戰後,巴錫基維曾經公開批評戰前芬蘭的外交政策缺乏現實性以及對大國政策的理解,這樣的指責固然有其道理,比如對於緩解蘇聯懷疑芬蘭的親德傾向的不成功的解釋;對於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尤其是瑞典,抱有過高的期望,在芬蘭代表團在莫斯科與蘇聯人唇槍舌劍之時,唐納曾經寫信給他的老朋友,瑞典總理漢森尋求幫助,對此,漢森如此回覆: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當然想做得更多,但是我還有著一個對於和平十分自私的國家要處理。”

瑞典人有如此態度的原因,在上文也討論過了,瑞典時刻要提防著德國的威脅,對於芬蘭遭受到的來自蘇聯的威脅實在是無能為力。

但不管怎麼說,芬蘭還是在歷史的行程加上自我的奮鬥下,保住了自身的獨立,並且在冷戰中起到了東西方橋樑的作用,戰後芬蘭的外交政策,也更具靈活性,最後,還是用曼納海姆元帥在1944年繼續戰爭結束後,於1944年9月22日簽發了第132號作戰公報來結尾吧:

“那場三年前就該結束的戰爭,那場讓我們無數將士獻出生命的戰爭,在1944年9月19日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當我們經歷了各種痛楚之後,我們看到與睦鄰國家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是未來和平生活的基石。”

最後,感謝在寫作本文還有其它文章時我的朋友們對我的支援,

包括但不限於

@HSwMS 雪之下雪乃 @Skyworld 兩位給了我關於德芬關係部分的靈感

@裝甲時雨廚 向我介紹了一位同樣愛好冬季戰爭的臺灣朋友,他不僅給我提供了德國與芬蘭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並且這篇文章的結論就是在和他的討論中不斷成形的。

以及 @Taro @波粒聯邦 @Erzherzog @室內降雪機 @勒斯萊克萊斯勒 @愛城華戀 @牧瀨紅莉棲 @A Prata @愛斯基摩人 @苟萬 @沉睡的哲哥 @Mefls ……

謝謝你們,四個月以後見~

主要參考資料:

(美)約翰·亨·伍裡寧 著, 武。 譯。, 1973。

《芬蘭史》。

第1版 武漢: 湖北人民出版社。

(英)大衛·科爾比 著, 紀。 譯。, 2013。 《

芬蘭史》。

第1版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Olli Vehviläinen Translated by Gerard McAlester, 2002。

Finlan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algrave。

Paananen, E。 E。 a。 L。, 1992。

The Winter War: The Soviet Attack on Finland, 1939-1940。

:Stackpole Books。

沈志華總主編,沈志華分卷主編, 2002。

《蘇聯歷史檔案選編·第22卷》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明, 2009。 《

碧海群狼 二戰德國U艇全史》

:武漢大學出版社。

王中裴, 2008。

《戰時蘇聯外交中的芬蘭問題 1939~1944》。

Anon。, 2017。

淺談獨立後至二戰時期的芬蘭海軍(1918-1945)。

[聯機]

Available at:

https://www。

facebook。com/ww2finland

research/posts/1859302180952831

Anon。, 2018。

第一、唯一、僅一的「水貂」:維斯科號潛艇(Vesikko)。

[聯機]

Available at:

https://www。

facebook。com/notes/%E8%

8A%AC%E8%98%AD%E8%BF%91%E4%BB%A3%E5%8F%B2%E5%AD%B8%E6%9C%83/%E7%AC%AC%E4%B8%80%E5%94%AF%E4%B8%80%E5%83%85%E4%B8%80%E7%9A%84%E6%B0%B4%E8%B2%82%E7%B6%AD%E6%96%AF%E7%A7%91%E8%99%9F%E6%BD%9B%E8%89%87vesikko/2014023555480692/

標簽: 漢科  芬蘭  半島  蘇聯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