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食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

作者:由 「已登出」 發表于 美食時間:2017-04-17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一把鐵錘2020-08-19 22:03:39

不說別的

你常聽起老一輩人講改革開放?

你常聽起老一輩人講工人下崗潮?

你常聽起老一輩人講醫療產業化程序?

你真的願意聽嗎?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煙之騎士蕾姆2020-12-11 08:32:07

至少得是1956年出生的人才能勉強聊聊文革,今年他們64了,已經過了給兒子輩憶苦思甜的年紀了,孫子輩還太小。

一個現在的常見的家庭,60後父母90後子女,都沒真正經歷過文革,而更早一代的2030後可能已經過世了。

你不能讓6070後去講文革,就好像你不能要求2030後講去講鴉片戰爭,8090後講蘇聯解體啊。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知乎使用者2020-12-11 09:05:03

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他們確實很少說起文革,我爺爺比較沉默寡言,我奶奶經常說起她解放前有十幾個兄弟姐妹,但大多夭折了只活了她和一個弟弟,她小時候經常挖草根吃,還做過地主家的童養媳,解放後重獲自由嫁給我爺爺,然後大躍進的時候過年還得吃番薯,然後我爸小時候怎樣怎樣,然後我小時候怎樣怎樣,再然後就是計劃生育怎麼粗暴,把家裡的東西砸了,我小叔還被抓去要拿贖金領,我長大一點知道了文革,曾去問她文革期間村裡怎麼樣,她說只覺得那段時間比較亂糟糟,但和其他的苦日子相比,顯得很不值一提,可見人的傷痕並不相通。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FanFanFan2020-12-11 10:24:28

80年代末到蘇聯解體那幾年,我也算 “親歷” 了,但還沒上小學呢。

你指望我給你講講80年代末的事兒,講講蘇聯解體的事兒,且是用 “親歷者” 的姿態去描述,這不現實。能講的估計只有類似 “我爸那時候偷聽敵臺,我隱約記得有個叫戈巴契夫的名字時常出現”。

你要是想聽聽乾燥狂野的九十年代,那個全國任何一個大中小城市,幾乎都有 “大哥”,更有“大哥” 們上面的 “地頭蛇” 的年代,魔巖的年代,喬丹的年代,下崗的年代,犬儒的年代……那我倒是可以給你好好講講。估計大概一定會從當年我小小年紀販賣 “廢” 鐵的生意講起吧。

歷史很難靠 “親歷” 去傳承,而是需要被凝結成 “知識” 和 “資訊”。想了解,該去看這些 “知識” 和 “資訊” 才對,那才是海洋。純靠找 “親歷者” 去講故事,畢竟會主觀而支離破碎。

不過話又說回來,“親歷者” 的視角,一定會比 “知識” 和 “資訊” 更生動,也更容易共情。比如,我母親是如何在政審不過關,被人盯著卡名額的情況下,因幾個最樸素的好心人的幫助,得以在零可能中找到了一絲可能,成功地升學。再比如,我父親一邊在機車廠釘鉚釘,一邊準備剛恢復的高考,還能成功搞定。就都很生動。

當然,也並不是每一個親歷者,都那麼願意談起。就想起在紐約的一個老哥們兒,蘇聯解體前兩年,也算是排得上號的 “領袖”。我總是想跟他聊點兒他當年的趣事,可他貌似只熱衷中美之間的產業投資,還很看好兩國經貿合作(笑

總之,我還是覺得,每一個青年人,都需要對我國建國之後的每一個時代的種種,能有起碼比較粗淺但生動的感性認識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個 “原點” 和 “參照”。否則,或者,自認 “理想” 滿滿,卻只是看到些陰暗,便哭天搶地,以為參透了一切,變得憤世嫉俗,否定一切;或者,自打出生起,就覺得一切美好和偉光正,都是天經地義的,就整日傻白甜,嗅不到跌落的危機,看不清敵人的面目。

什麼?你就是找不到啥生動的親歷者去聽故事,也不知道該去哪兒看這些 “知識” 和 “資訊” ?那我這裡建議你安心使用位元組跳動公司的各大產品呢。

為什麼很少聽老一輩說起文革?鄧鉑鋆2020-12-11 13:07:13

我奶奶說宜粗不宜細,青年人知道有這事就行了,不要在細節上耗費太多精力。我姥姥是家庭婦女,說上面要幹啥就幹啥,老百姓哪懂這些。

標簽: 親歷者  文革  你常  年代  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