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美食

學醫學系列--小腸(下)

作者:由 懵懵 發表于 美食時間:2022-11-06

有段時間,我兒子頻繁的拉那種蛋花狀的稀,我媳婦在網上諮詢大V,大V給出的答案是乳糖不耐受,要吃什麼酶,買了一個療程的,那我肯定不同意,咋能莫名其妙的給孩子服用這些呢?

我帶著兒子到三甲醫院。

兒科醫生的答覆是:小嬰兒的“生理性腹瀉”是非常常見的,一週歲內的嬰兒或多或少都有乳糖不耐受現象(可以理解為乳糖超載),加上母乳或奶粉中含有低聚糖,嬰兒一般都會拉稀、放屁、次數多,只要體重平穩增長,都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額外服用外源性乳糖酶,若是孩子不長?那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進行藥物輔助。核心評判標準是,體重是否增長?

懂了。

後來,又遇到了一個問題,兒子大便帶血絲。

這次,我直接掛了一個專家號。

專家看了一眼。

說,肛裂,正常現象,回去吧。

過了好長時間,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感覺娃狀態一般,此時媳婦也不願意繼續跟我在農村生活了,她抱著兒子回上海了。

在上海一檢查。

得出的結論是:母乳/奶粉蛋白質過敏。

其實呢,我是傾向於肛裂。

媳婦發了一些照片給我,意思是你以為上海的醫生不如你?你看看你兒子遭受了什麼罪吧?醫生把手指都插進去了,就是排除肛裂。

我還是不死心,讓媳婦把檢查報告發給我,我付費諮詢網上的專家,專家給我的答覆是:上海那邊是對的。

並且也提到了一點:大便帶新鮮顏色的血絲或血點,據我臨床觀察絕大多數都是肛裂所致,這是因為小嬰兒排便費勁所致。

蛋白質過敏怎麼辦?

要吃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的奶粉,老貴了。

讀者讀到這裡,不要被種了心錨,一看到孩子大便帶血就朝蛋白質過敏上聯想,其實不是如此,多數人都是杞人憂天,這個機率非常低,尤其是母乳餵養系列,沒有“那麼多”母乳過敏的嬰兒!

是被販賣了焦慮!

換了奶粉後,兒子接著就好了。

好到了什麼程度?

兒子馬上讀初中,在我的印象裡,他貌似沒拉過肚子。

奇葩不?

兒子在做腺樣體手術之前,扁桃體成了他的病灶,頻繁的發燒,尤其是趕上季節交替,醫院都排不上號,燒也退不了,怎麼弄?

小區有鄰居推薦,去小兒推拿。

說是退燒特別快。

我是不信這些的,但是我媳婦信,那我只能跟著……

這個搞推拿的,非常忙,非常牛,只接受會員,你給錢?給再多也不接,他是個盲人,據說念過大學,我站旁邊看了一會,我覺得他拒絕我們是挺好的,那推拿太恐怖了,太粗魯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小兒推拿的影片。

現代醫學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還信這些。

其中一個婦女,抱著孫子在排隊,說是孫子哭一會休息一會,肚子鼓鼓的,不知道什麼情況。

我一聽,我說:嬸,應該帶去醫院看看。

嬸,沒接話。

依我的直覺,我推測這娃是腸套疊,腸套疊是什麼意思?就是小腸套進小腸,形象一點理解,就是小腸餓了把自己吃了。

這個,非常危險。

因為,會形成腸梗阻。

腸梗阻會致命的,怎麼理解腸梗阻呢?人體的消化系統從口腔到肛門是相通的,並且沒有岔路,腸梗阻等於切斷了消化大動脈。

腸梗阻的成因也有四大天王:腹壁疝、腸粘連、腸扭轉、腸套疊。

作為新手父母,怎麼預判孩子是不是腸套疊呢?

腸套疊四個典型症狀為:孩子一陣陣哭鬧、嘔吐、果醬樣血便、腹部臘腸樣包塊。

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抓緊送醫院。

若是發病時間不長,治療起來很簡單,朝屁股裡打氣就行了,把腸子吹開,專業術語叫氣灌腸。

若是耽誤時間太長,出現了腸缺血、腸穿孔或腹膜炎,則需要手術。

那,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呢?

有個新聞曾經引發過醫學大PK,新聞標題是《2歲男童吃沙糖橘喝酸奶患小腸腸套疊》,這個新聞的意思是沙糖橘與牛奶不能同食。

中醫派,堅持食物相剋理論。

現代醫學派認為,任何食物都不存在相生相剋關係,可以隨意組合。

那問題來了,這個男孩的腸套疊是不是由飲食引發的?

未必!

75% 的腸套疊是特發性的,就是找不到明確疾病作為觸發或誘發因素。剩下的 25% 的腸套疊可找到明確的誘發疾病。

這25%的誘因裡,又包括,算了,我也別總結了,直接摘抄吧:

1,飲食性質與規律的改變:腸套疊多發生在 4~10 個月嬰幼兒,正是嬰幼兒從單純乳類食物引入半固體、固體食物的階段。由於嬰幼兒腸道不能立即適應食物改變的刺激,可導致腸痙攣和腸蠕動異常,從而發生腸套疊。

2,生理結構:嬰幼兒腸套疊中回盲型約佔 95%,提示與嬰幼兒回盲部的生理結構有關。嬰幼兒回盲部“靈活度”大,淋巴組織豐富,受炎症刺激後容易引起水腫、肥厚,蠕動時容易牽拉腸管形成腸套疊。

3,痙攣因素:腸道炎性改變使腸道產生痙攣,腸蠕動功能節律紊亂引起腸套疊。

4,自主神經因素:副交感神經使腸管收縮緊張,交感神經可以使腸管舒張。可能由於小孩子的交感神經發育遲緩,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腸管舒張不良,導致腸套疊。

5,病毒感染:腺病毒或者輪狀病毒感染後,回盲部的腸黏膜可形成菜花樣突起,腸壁侷限性增厚,引起腸腔狹窄,並能引起腸蠕動功能紊亂形成腸套疊。

6,內分泌因素:胃泌素、血清胰高血糖素和生長抑素等參與胃腸運動的調節,以上內分泌因素可能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從而導致腸套疊。

也就是說,大機率是不可預防的。

遇到了,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就好了,剛才我特意問了問做月嫂培訓的讀者,問她月嫂們日常會不會遇到腸套疊?

她說,我們會培訓月嫂,一般告訴月嫂一個知識“如果孩子哭鬧厲害,一陣一陣的,大便見果凍樣,有血絲”,這種情況需要送醫院處理,可能是腸套疊,千萬不能採取土法亂治療。

下面,介紹腸扭轉。

腸扭轉,就是小腸自己糾纏在一起了。

官方介紹:多見於青壯年,多發生於飽餐後劇烈活動,表現為突發的劇烈腹痛,為持續性腹痛並陣發性加重,腹痛位於臍周。

看新聞:常州李大媽剛吃完飯就連跳兩小時廣場舞后突然肚子痛,還嘔吐,大便帶血,她慌忙去醫院,CT顯示回盲部腸扭轉,緊急手術發現近20cm迴腸已缺血性壞死,如果手術晚一點,後果不敢想!

我搜了一圈,發現,果然,多發生於飯後運動。

這個,對我尤其重要。

因為,我經常飯後跳繩。

以後,要改。

那麼,腸扭轉怎麼治療呢?

多數需要手術。

那,能否透過按摩或推拿進行手法復位呢?

可以。

有兩個前提:

第一、透過CT判斷,扭轉的腸管無壞死。

第二、由外科醫生來給與操作,因為他開啟過足夠多的腹腔,知道腸子是怎麼扭轉的,一般是由自上而下重力作用下的扭轉,所以推拿時一般是用手從下腹自下而上推動鼓包。

當鼓包瞬間消失,同時感覺手下有“咕嚕咕嚕”的腸蠕動,就算成功了。

不能找盲人!

腸梗阻四大天王只剩腸粘連了。

腸粘連是怎麼回事?

就是腸子粘連到其它組織上了,有可能是粘連到大腸上了,有可能是粘連到小腸上了,也可能是粘連到腹膜上了。

一句話,遇到誰,粘誰。

兩個腸子要是長在一起了,時間長了,不就成了死結嗎?

那腸粘連是怎麼發生的?

目前認為,主要有3種原因可以引起腸粘連。分別是先天性粘連,炎症性粘連和手術後粘連。在引起粘連性腸梗阻的原因中,先天性粘連佔5%,炎症後粘連佔10%-20%,手術後粘連佔80%。

也就是說,大部分腸粘連都是由手術引起的。

手術,為什麼會引發粘連呢?

這也是人體的自我癒合機制,有點類似血小板的止血功能,粘連本質是一種機能修復功能,沒有粘連就沒有癒合,我個人推測,可能是腹腔開啟後,激發了這種修復功能,只是,我們希望粘連的是需要粘連的地方,不希望不該粘連的地方粘連,只是它不受人為控制。

這是外科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腹部或者盆腔手術,會引發手術後腸粘連,​腸粘連導致粘連性腸梗阻。

上述,就是腸梗阻的四大天王。

其實,還有一個王炸,腫瘤也是引起腸梗阻的原因,尤其是結腸癌,不比腸扭轉、腸套疊等少見。

粘連是外科手術裡一個很神奇的存在。

我做學習筆記時,分享過一段話,我覺得更有意思:昨天飛機上旁邊坐了個醫生,給我講他第一次被抓去旁觀手術的場景。進門的時候已經開始縫合了,他正在快樂地想還好手術基本結束了沒多少血,就看主治醫生一把捧起內臟,一股腦兒倒進了腹腔,他腿一軟差點沒站住。在昏過去前顫抖地問了一句“腸子什麼的不需要整理好再放進去嗎”,主治醫生手裡捧著剩餘的一嘟嚕用眼角瞟他一眼:“不用啊,它們自己會物歸原位的,怎麼樣,身體很神奇的吧?”

今天,寫的不好,因為早上我們這邊封城了,又是搶菜,又是搶肉,折騰了一上午,寫的斷斷續續的。

最後,寫一個大家很關心的問題,“益生菌”到底有沒有用?

我先說答案,沒用。

不是我說的,是科學家們說的。

今年1月,13位科學家研究方向包括了微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食品科學、生態學、免疫學,這些科學家聯袂在期刊《自然》評論腸胃病學和肝臟病學上發表了一篇綜述。

什麼是綜述?

綜述就是把近些年對這件事情比較靠譜的研究做一個全面的盤點整理和分析。

基本可以代表現在科學共同體對益生菌這個事的看法。結論先行對大多數消化系統疾病非常缺乏證據支援,在治療中服用益生菌,白話就是安慰劑。

兩個原因:

第一、胃酸可以殺死絕大多數菌群。

第二、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糞便移植。

從健康人身上獲得新鮮的樣品,用鹽水將糞樣稀釋成糨糊狀,然後將其接種到患者體內。透過塑膠管或者內窺鏡經鼻腔接種到十二指腸,也可以從肛門透過灌腸接種到結腸或者直腸。

我突然在想,那倒著吃益生菌會不會有效呢?

應該,會吧。

讀後感:

1,為什麼很多人不選擇無痛腸胃鏡?是對麻藥有誤解,覺得會損害大腦神經,會影響記憶,其實不然,全麻藥物對人體大腦神經的抑制都是暫時的,可逆性的,其傷害甚至比不上喝一頓大酒。

2,益生菌到底是不是智商稅,不管你如何定論,老百姓普遍認為利大於弊,你說的無法逃過胃酸的打擊,現在各品牌紛紛推出了“靶向益生菌”,給益生菌穿了防彈衣,可躲避胃酸的追殺,直達腸道,我覺得對於保健品而言,“信”本身就是一種療效。但是,若是把它當“藥”,尤其是針對孩子,則要謹慎有加,上海兒童醫院的志玲姐姐(醫學大V)說過這麼一句:益生菌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但現階段缺少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所以盲目補充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