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2020 東京奧運會女排分組出爐,中國女排進死亡之組,女排的前景如何?

作者:由 hunterwaye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0-01-14

媒體渲染競技體育尤其是大球類的團體運動當然要營造類似死亡之組這樣的戲劇性,否則如何吸引眼球呢?

用死亡之組這個詞本來就不對,至少用來形容奧運中國女排比賽不對。不同於足球世界盃的小組賽所謂的死亡之組,奧運會是12支隊伍分兩組每組前四出線,這已經充分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小組賽中國隊死不了,不僅今天這支中國女排的實力死不了,自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女排比賽擴軍為12支隊伍先小組單迴圈然後前8淘汰賽以來中國女排就沒小組出不了線過。所以媒體用這個所謂的死亡之組是唬人的。

那麼球迷心中的死亡之組又是什麼意思呢?對於八強賽的對手的顧慮。奧運會女排比賽淘汰賽的流程是A1對B4,A4對B1,A2、A3,B2、B3抽籤,小組賽對手不會相遇。

里約奧運之所以打的驚心動魄就是因為小組賽排名第四,尤其是第一場輸給了荷蘭,直接導致中國隊當時以B4的身份要碰A1的巴西。雖然當時的巴西包括美國並不具備統治級的實力,但是對於中國女排而言是非常難啃的硬骨頭,尤其是中國女排當時定的目標是奪牌,淘汰賽第一場就輸那就只能打包回家,領獎臺都上不了。

東京奧運中國女排的主要對手塞爾維亞、義大利、美國、巴西之中,美國和義大利在同組,八強賽碰不到,那麼變數只來自塞爾維亞和巴西。

按實力來論塞爾維亞在A組具有壓倒性的實力拿小組第一問題不是很大,但是塞爾維亞有一個極其丟人的傳統,愛做球打假球。最明顯的例子是18年世錦賽與日本之間的假球,明晃晃地擠掉了巴西。更早一點的例子比如2012年的奧運預選賽,兩家聯手擠掉了泰國。塞爾維亞和日本打默契球有傳統,甚至去年的世界盃二隊的塞爾維亞和日本之間的比賽也有做球的嫌疑,塞爾維亞先壓倒性地拿兩局然後突然低階失誤一大堆被翻盤。那麼誰知道東京奧運會又是日本主場,這兩家又同組的情況下會不會再打默契球做局呢?這對於中國女排而言是變數一。

其次就是巴西。回顧東京週期中巴之間的交手戰績,中國隊是明顯佔優的,可是相同的邏輯對於里約時期的巴西女排也一樣。更別忘了去年世界盃中國隊實力明顯強於巴西,丟掉的二、三局都是領先情況下被翻盤,被迫打了五局才贏。巴西隊硬實力上已經不如中國隊,但是作為傳統強隊底蘊在那裡,不能掉以輕心。更何況去年世界盃娜塔莉亞和坦達拉沒來。這是變數二。

所以對於中國女排而言小組賽僅僅是出線那是不夠的,要判斷對手。哪怕是站在不挑對手的郎平的角度來看還有隊員出狀態的問題。比如這次歐洲預選賽德國隊以連勝的姿態殺進決賽卻輸給了小組賽贏過的對手土耳其,狀態出早了,到了決賽懵圈了,加上無論是教練還是隊員都沒有大賽經驗,喪失了最好的機會。對於球迷而言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八強賽對付日韓多明尼加這類,讓塞巴和美意去撕。

什麼是戲劇性?上述就是戲劇性。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里約奧運的奪冠大熱門美國和巴西被後來的冠亞軍中國和塞爾維亞淘汰,算來算去不如打好自己。郎平在前段時間央視五套的風雲會採訪說的很清楚,這支中國女排不是沒有弱點。作為球迷我也怕比賽過程中被實力相近或者不如自己的對手抓住弱點。

塞意美巴也都存在各自的問題,比如塞爾維亞的二人一傳體系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穩固否則不至於歐錦賽決賽和土耳其打五局,更何況塞爾維亞隊員老齡化嚴重,隊長二傳奧傑年諾維奇35了,自由人S波波維奇34了,副攻拉西奇和維利科維奇都30了,主攻米哈29了,那個在歐錦賽大放異彩頂替沒參賽的拉西奇的M波波維奇,很多球迷說她是新人,她參加過15年的世界盃現在也25歲了,比袁心玥都大。去年世界盃的得分王布約裡卡(又譯別裡察)也28了。主力加替補陣容裡年輕的當打之年的就三人博斯科維奇、布沙和米倫科維奇。

義大利的問題很明顯,地板問題。義大利能夠在東京週期打中國隊打出個六連勝直到去年VNL香港站才被中止關鍵原因就在於以德吉納羅、大波塞蒂、塞拉組成的一傳體系非常強大,而當時中國隊的得分能力又不遠不如義大利,世錦賽半決賽中意戰兩隊進攻得分足足差了20分之多,中國隊進攻得分60分朱婷一人就貢獻了23分接近於一般,幾近於一點攻狀態。義大利能夠兩邊拉開關鍵原因就在於穩定的一傳讓塞拉的快速平拉開能打出來。去年義大利實力下滑恰恰也是因為這個體系崩了。比如去年香港站中國隊能贏就是因為塞拉打了三局後腿部筋攣,替補她上場的皮特里尼一傳並不好。而到了歐錦賽狀況更加惡化,一傳核心之一的波塞蒂受傷,替補波塞蒂的索羅凱特是一傳天殘,義大利能夠歐錦賽小組賽輸給波蘭就是被波蘭追發,追發物件就是索羅凱特。更不幸的訊息是大波塞蒂後來證明傷情需要動手術,現在還在術後康復期,康復完競技狀態是否能恢復還有疑問。

美國隊自17年大冠軍盃就暴露出了一傳不穩的大問題,這個問題遠比義大利來的嚴重得多。因為美國隊並沒有類似朱婷、埃格努、博斯科維奇這樣的頂級強力邊攻,所以對於快速多變的體系而言仰賴一傳更深。17年大冠軍盃追發希爾和考特尼,18年羅賓遜改打自由人就追發巴奇和希爾,19年考特尼重新任主力自由人就繼續追發考特尼。再加上基拉里換了一個又一個二傳沒有一個有當年格拉斯的技術。

巴西就更不用提了,一群奶奶在撐著,球迷戲稱U40。

我舉上述例子只是為了說明一點,哪怕是目前世界公認的第一檔的三強中塞意,各自都有各自難唸的經。用郎平的話說,上了賽場就是五五開。過去的戰績,所謂的紙面實力分析都應該拋之腦後。算計所謂的死亡之組,算計所謂的對手是誰,不如把目光集中到眼前。中國女排國家隊春節長假結束後就開始集訓。今年國家隊的第一場比賽將是4月前往日本的熱身賽,這是日本排協給的一個福利,讓中國隊可以提前適應為奧運比賽新建的排球場館。之後5月還有國家聯賽VNL,今年VNL中國隊的場次全在國內舉辦,姑娘們用不著舟車勞頓滿世界飛,我們可以最近的距離觀察姑娘們經過年初的集訓對比去年世界盃又進步了多少,還有什麼問題,郎導又會拿出什麼用人策略出來。都希望女排能夠成功衛冕,但是衛冕是要靠硬實力的。

評論中有朋友問我中國女排的弱點,郎平之前在採訪中沒有點名,那麼我也只能站在一名普通球迷的立場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國女排最直觀的弱點就是主力和替補之間的實力不均衡。

撇開朱婷這種絕對的攻防核心不可替換,副攻線尤其明顯,顏妮和袁心玥幾近沒有合適的替補,板凳陣容中高大副攻比如楊涵玉、王媛媛,矮個副攻鄭益昕、胡名媛都沒有獨當一面替補袁顏的能力。尤其是攔網方面這種弱點更加明顯。袁心玥本人的移動攔網都還在成長過程中,楊王兩人的攔網更是讓人捏一把汗。鄭胡二人本身因為身高限制就存在天生缺陷,她們的攔網能力也並不如意。

接應線上18年世錦賽因為2號位進攻乏力讓中國女排吃了大虧,甚至在19年初的瑞士女排精英賽和VNL出現了集體客串接應的景象。雖然袁心玥的進攻成長透過高點背飛背快彌補了2號位火力輸出,緩解了主攻4號位進攻的壓力,但是接應進攻能力的羸弱依然存在,龔翔宇的表現還算是最好,曾春蕾因為年齡的增長早已不復14年世錦賽時的表現,其他接應更是無法提上臺面,所以目前主要應對的辦法依舊是張常寧客串接應。

二傳方面,姚迪的問題讓球迷唏噓不已,她在19年的VNL讓人看到了進步,卻在今年聯賽和世俱杯上再度展露了自己的下限。

自由人位置上由於奧運會大名單是12人,比世錦賽和世界盃的14人要少2年,如果按照16年奧運會的人員編組,只能帶一個自由人,那麼王夢潔的一傳問題和防守取位問題是否在奧運前這半年裡有大幅成長的空間這是讓人起疑的,此外林莉的狀態是否能調整回最好也是疑問。

目前替補位置最穩的就是李盈瑩,或者說她和張常寧互為替補作為朱婷的對角,誰好誰上。李這兩年技術成長很快,從不接一傳到現在頂六輪一傳,但是她後排防守還很羸弱,小球串聯需要惡補,進攻上步節奏也有成長的空間。張常寧的問題在於她的進攻。攔防隊員觀察對面邊攻球員扣球不是看人家的臉或者頭正向什麼方向,而主要是看肩膀,出色的攻手面斜打直,臉部面對的方向是斜線的方向而扣球的線路是直線,這一切都是透過腰腹發力轉體送肩來實現的。但是張常寧過去缺乏這部分的能力,這直接導致對手觀察張的扣球線路不看她的肩,而是直接看她的髖部,髖部對準哪裡線路就在哪裡,所以不僅國際上的對手對她的斜線卡位一卡一個準,國內聯賽也是。張常寧去年的進步主要體現在直線球,世界盃打美國那一場直線球甚至成了她的得分利器,其次就是短球,也就是所謂的衝進。世界盃比賽電視臺收音能聽到丁霞喊“短的短的”就是,所謂衝進就是二傳傳的線路短,傳到3、4號位中間,攻手4號位啟動後跑動到3、4號位中間扣球。在去年8月的奧運預選賽打土耳其以及世界盃上張常寧短球打的也很多。

不過說中國隊主力和替補之間實力不均衡這不是中國隊一家的問題。同一檔的塞爾維亞和義大利都存在類似的問題,而且問題都相當嚴重。可以這樣說除非今年這三家突然冒出個新人出來作為奇兵,否則大家都是七仙女模式。沒人喜歡七仙女模式,這三家在奧運前肯定會著力解決替補的問題。

其次是隊伍的整體節奏問題。

中國女排怕什麼風格的隊伍?怕速度快的隊伍,怕對手兩邊拉開快速進攻的打法。比如去年中國隊VNL江門站輸給美國就是典型。此外奧運預選賽對德國打的磕磕絆絆也是因為跟不上對手的節奏。雖然在世界盃上中國女排抓住了美國隊的一傳漏洞取勝,但是這是中國隊抓住了美國隊的弱點,而非解決了自身的弱點。中國女排當然要緊盯對手的漏洞,但是不能把希望全寄託在對手有漏洞上,用郎平的話來說,最強的隊伍就是沒有弱點的隊伍。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中國隊自身。首當其衝就是副攻的移動攔網,其次就是後排隊員的無球意識和防守取位,最後就是進攻串聯。在去年世界盃上中國女排的表現表明了在後兩點上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對於移動攔網這個老大難問題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次就是個人技術問題。

排球比賽有三大主動得分手段:扣球、攔網和發球。以袁心玥為例,她當年一鳴驚人主要就是靠發球和高點扣球,攔網一直是她的弱項。東京週期的第一年大冠軍盃她的高點背飛讓人驚喜,但是到了18年由於國家隊整體提速,她跟不上二傳的節奏導致她的身後球總是軟綿綿的,要麼就是失配,結果屢屢給對面送防守反擊。今年她的最重要進步依然是在進攻端不僅成功提速,而且加了力量,打出的背飛又快又暴力。雖然還有挑二傳的老毛病(軍運會和聯賽表現比較明顯),但是至少在國家隊層面問題並不太大。她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移動攔網。一個隊伍不能有弱點不僅僅是上面我長篇描述的主力替補差距這樣的大弱點,還包括個人技戰術層面的小弱點。比如說剛過去的歐洲區奧運預選賽,為什麼德國一路連勝殺進了決賽卻被自己小組賽贏過的對手橫掃?關鍵問題就在於德國隊的副攻太弱,判斷奇差,經常被土耳其的二傳給晃出一對一。相反土耳其的副攻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攔網數不高但是很多都實現了有效撐起,這就給防守反擊創造了條件。袁心玥缺失的恰恰就是移動攔網中對於對手判斷上。當然這個問題並不顯眼,主要是因為朱張龔三人是中國女排有史以來最強的邊欄網或者說端攔網體系,比黃金一代都強,在賽場上的直觀感受就是當中國隊是前排三點攻的情況下兩邊的直線被封的死死的。但是遇到速度快的球隊比如義大利的塞拉,她也擅長打快球,她的平拉開速度也非常快,這時候就異常考驗副攻的移動攔網能力。

競技體育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在進步,對手也在進步,你進步慢了,相對對手就是退步。世界排名第六,16年奧運18年世錦賽雙料第四的荷蘭隊為什麼拿不到東京奧運的門票?就是因為3年多來荷蘭隊從整體到隊員都沒有進步成長,吃老本吃不下去了。整個東京週期,中國女排從世錦賽失利摘銅,到世界盃再度衛冕,這其中的變化不是所謂的塞爾維亞沒派主力,義大利沒來這類嘴炮文章,而是切實看到女排姑娘們如何一點點的克服自身弱點一點點的進步。我更相信在從2月開始的長達半年的集訓和以賽代練的過程中姑娘們還能繼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