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龍舟文化】龍舟習俗究竟因何而起?

作者:由 outside實驗室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17-12-05

賽龍舟龍舟上一共有幾個人

龍舟的歷史已相當久遠,它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一般人只好把它歸入幾段歷史故事中。

[記纂淵海]說:越地傳雲,競渡起于越王勾踐。另據荊楚歲時記和會稽典錄,也有類似的記載。

但也有人說,龍舟競渡始於春秋時代的伍子胥。伍子胥因忠被讒賜死之後,吳王夫差又將他的屍體裝在鴟夷的皮革裡,拋在江中。在那邯鄲的曹娥碑上,就記了這件事:五月五日,迎伍君逆濤而上,為水所淹。

另外一種傳說,則乾脆把龍舟競渡的起源直接附會在曹娥身上,曹娥是東漢時候會稽上虞人,她的父親是一位巫師。漢安帝二年五月,她的父親在會稽一條河中沂濤迎神時溺死,連屍身都找不回來。曹娥當時只有十四歲,沿江號哭,日夜不停,最後也投江自盡。舊日,在湖北雲夢一帶,端午龍舟競渡時,龍舟中都載有曹娥的塑像。

【龍舟文化】龍舟習俗究竟因何而起?

龍舟競渡的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拯救或憑弔屈原,這是由於正史的記載。隋書•地理志說: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為競渡之戲,迅楫齊馳,棹振水陸,觀看如雲。

荊楚歲時記也說:屈原以是日死於汨羅,人傷其死,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安徽省巢縣就有一座競渡廟,廟裡塑有屈原像,稱為三閭祠(屈原曾擔任過楚的三閭大夫)。每年端午節前,巢縣居民都要迎接屈原的塑像放在龍舟中,擊鼓奮楫,踴躍爭先,一直玩到五日。

湖南常德市的東門外有一個招屈亭,江水從亭前往東流去,這個地名的舊稱是屈原巷,附近有一小港口,旁邊是三閭河,相傳是屈原生前常到的地方。往昔,當地居民每年端午競渡,到黃昏散船時還唱著:有也回,無也回,莫待江邊冷風吹。

這些民間習俗,都顯示屈原投江與龍舟競渡的關係。但這個傳說的可靠性,卻一直是一個問號。

比較近理的解釋是,端午競渡的習俗早於屈原投江之前。在幾種傳說中,屈原、伍子胥、勾踐等的故事,都發生在我國南部地方,端午的習俗是也棕子和划龍舟。所以先決條件必須是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帶;而這正是我國南方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記載中,沒有早過東漢的。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代才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風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下游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對流,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與中國北方。

有人更進一步說,吳越水國以水戰為主,龍舟競渡就含有訓練水軍作戰的意味。吳越在戰爭年代相繼稱霸中原,可能也和龍舟訓練有關。

在吳越一帶,舟船上本來就刻有龍形。靈河賦上說:龍艘白鯉,越舲蜀艇。揚泉的物理論中也說:龍舟整楫,不良不能執也。馬縞的中華古今注更說:孫權,吳之主也,時號舸為赤龍……言如龍之飛於天。

孫權把他的座船稱為赤龍,表示它能像龍一樣翱翔雲端。這些記載都表示龍舟本來就是我國東南一帶的習俗。因為東吳一帶是水鄉澤國,把舟船刻成龍形,在民俗中認為可使水中蛟龍誤認為是自己的同類,不會受到傷害。

目前的龍舟競渡中,水手們還穿著模仿龍紋的綵衣,應該是這種意義的延續。唐朝流行的一首競渡歌,就把這種迷信描寫得很詳細: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歌中甚至把綵衣直接稱作“文身”。可見端午本來只是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賽龍舟則是其中一項半宗教半社會性的娛樂節目而已。

依照近人從臺灣研究院所藏的幾千種方誌加以統計,提到龍舟競渡的方誌計有:湖南省二十六種、湖北省四十一種、廣東省四十二種、浙江與福建省各十六種、江蘇省二十六種、安徽省八種、江西省二十種、四川省十五種、雲南與廣西省各有四種、臺灣省有九種、總共多達兩百二十七種方誌有這種風俗的記載。由此可知,龍舟競渡雖以我國中部及南部地方為主,但流行仍然十分普遍。

對於這種很早就流行於各地的龍舟競渡,宋朝的張岱曾經用怒、悍、絢、愣、節、危、險七個字來形容它的精彩。他在4陶庵夢憶中描寫瓜州的龍船說:瓜州龍船一、二十隻,刻書龍頭龍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後旌幢繡傘,取其絢,撞其鑼撾鼓,取其節,後列軍器一架,取其鍔;龍頭上一人足倒豎,取其危;龍尾掛一小兒,取其險。

目前各地的龍舟已不像張岱所描寫的那樣講究。但龍頭、龍尾、龍麟和旗鼓鑼鈸仍不可免,划船人數有時也多到三十二人。

【龍舟文化】龍舟習俗究竟因何而起?

在歷代的龍舟中,隋煬帝搭乘的龍舟大概是最豪華富麗的。東京夢華錄說它長有三、四十丈,寬三、四丈,船頭到船尾的鱗和須上都雕鏤著金飾,船上兩邊有十幾處閣子,中間設了御座,上面還有層樓和觀賞臺。龍頭上有專門的人舞旗,左右水棚排列如槳,很像飛騰在空中。

我國南方各省,有關龍舟競渡的趣事很不少。廣州有一首賽龍舟的歌謠說:初一龍船起,初二龍船忌,初三初四龍船劃崩鼻。廣州當地的龍舟,每年賽後都藏於水底泥沙中,至次年五月初一才拖出來,經過一番修理,然後開展競渡。所謂劃崩鼻,是說讓龍舟連鼻子都要給砸崩了,可見競爭的激烈。

廣東人的競渡確是激烈。尤其民國初年,每逢端午前後,珠江上都有競渡之戲。當時廣東各縣城都派隊參加,往往為了勝負之爭而起械鬥。所以參加競渡的人都得準備槍枝彈藥,遇到衝突發生時就以武力解決。當地警察單位對此很感煩惱,經常會下令停賽龍舟。

從清人李調元的粵東筆記中,也可以看出當地人的競渡活動和好勝情況:粵中,五月採蓮競渡,至五日乃止。廣州奪標較勝。

有逾月者要鬥一個月才分得出高下。……龍舟高大如海船,具魚龍百戲,積物力至三十年一出,出則諸鄉舟行以從,懸花球繡囊,香溢珠海。

三十年才出遊一次,而將三十年中累積的財力一次耗盡鋪張,氣派之大與求勝之切,於此可見。

廣東順德的龍舟競渡也很有名,經常聚集幾十個鄉鎮的龍舟分別勝負。當地賽龍舟時還有舞獅隊助興,利用幾艘編成鉅艦,四周圍上柵欄,舞獅好漢就沿河而行,金鼓雷鳴,爆竹喧天,十分壯觀。

番禹競渡不在乎龍舟的速度,而在裝飾。當地曾建造一隻龍舟,長達十多丈,寬八尺,船頭和船尾都刻成龍形,栩栩如生。船上還設有小樓臺,可以演出雜劇。經過長期訓練的槳手,一律穿著鮮豔奪目的綵衣。這隻龍舟平時埋在地下,要隔上十年或二十年才出土一次。

【龍舟文化】龍舟習俗究竟因何而起?

龍舟競渡本來是有益的休閒活動,既可團結地方、又能鍛鍊體格。結果卻由此引起爭執,甚至打架鬧事,這就失去了端午競渡的本意。能夠像宜蘭礁溪二龍村那樣,沒有裁判,不必計分,勝負也不計較,才是值得提倡的。

各地龍舟在下水前,都必須經過點睛,畫龍點睛本來是南北朝時代畫家張僧繇在金陵的安樂寺牆壁上畫了四條龍,不肯點上龍的眼睛。而且說,點睛後,龍就會飛走。旁人以為是無稽之談,結果他點了其中一條龍的眼睛,那條龍果然騰雲駕霧而去,其它三條則仍然留在壁上。龍舟的龍頭上一般也雕成龍頭的形狀,不到正式比賽前,不肯點上眼睛,臺灣各地每年端午舉行競渡時,都要邀請地方賢達擔任龍舟的點睛工作,類似剪綵,已經成為習慣。

龍舟競渡要求舟上每一個人的團結合作。鑼手不僅要有力氣,更重要的全隊必須要有默契,假如兩側划槳的力量不平均龍舟會在水面上打圈,根本無法前進。

鼓手和鑼手則負有鼓舞士氣,並且協調操槳的動作。槳手還得負責站在龍頭上奪標。

龍舟上舵手的地位當然不容忽略。掌舵要有相當的技巧,一方面使龍舟保持正確方向駛向目標,並使船頭略為翹起以加快速度,一方面在遭遇強猛水流衝擊時,必須把持得住,否則船一偏斜,不但影響速度,還可能造成傾覆的危險。由此可知,龍舟上的每一個人都負有影響勝負的責任。舵手、鑼手、鼓手、槳手,在競賽中都得全神貫注,不能有絲毫疏忽。有經驗的龍舟老手指出,劃龍船不能僅僅靠個人技術,團結精神是主要的因素。優秀的龍舟隊除了能做到集體的合作無間,還要有勝不驕、敗不餒,堅持到底的精神,這種隊伍堵能爭到最後的勝利。

龍舟發源於中國,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體育運動。

“中華龍舟大賽”

是一項

獎金總額和賽事級別最高

的中國龍舟賽事,誕生於2011年4月20日,至今中華龍舟大賽已經走過5個年頭,競賽專案、規則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適應電視轉播和觀眾的需求,成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也推動了體育人口增長,拉動體育消費,成為中國體育產業的一大亮點。

標簽: 龍舟  龍舟競渡  競渡  屈原  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