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被求畫的畫師心理是什麼感受?

作者:由 Lin-sue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17-02-20

鄭板橋曾用一首詩拒絕所有向他索畫的人:“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身邊。”

在我國繪畫歷史上,第一個提出藝術為勞動人民服務的畫家,似乎是鄭板橋。他是江蘇興化人,是揚州畫派的首領,以畫竹最為著名。現在,蘇州、杭州的許多名勝、古蹟、園林中都還有他的畫和字的石刻、木刻和手跡(複製品)陳列。

鄭板橋是一個“怪人”,他在山東濰縣和範縣做了十二年“七品芝麻官”,因維護勞動人民被罷官,寓居揚州。二十年前就在揚州賣過畫的鄭板橋,這時已六十歲了,“告老”還鄉,名氣更大。他刻了三個印章,一曰“二十年前舊板橋梁”,一曰“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一曰“七品官耳”。名氣大,找他畫畫的人多,揚州是個“鹽商”聚薈之區,有錢的人多,但越是有錢的人就越想揩油,揩油者即剝削也,養成了剝削習慣的人,往往以不花錢而得到名畫家的畫為樂。

1754年春,正是乾隆皇帝遊罷江南之後,鄭板橋的名氣更大了,向他索畫的人也更多了。他有一個要好的朋友靳秋田,請你作畫,藉此機會,他就發起牢騷來了。他在給靳秋田的一幅題字上寫道:

“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極是不可解處,然解人於此,但笑而聽之。”

這是為什麼?板橋接著寫道:

“凡吾畫蘭、畫竹、畫石,用以慰天下之勞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這個宣告一出,那些揚州的鹽商、富商,都知道鄭板橋的字畫,沒有報酬是難以得到的,但是,他們又要計較,如何以最少的報酬去取得鄭板橋的畫,到他家裡去送禮的人絡繹不絕,有的送幾個粽子,有的道一蠱“水晶餚肉”,有的說:“文人是不要錢的,所以我不敢送錢,只送上你最喜歡的十枚鹽茶難蛋。”

鄭板橋一一拒絕了這些請求,1759年他在自己的門前寫了一張“潤格”,題名為《謝客》: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條幅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中心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為賴賬。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潤格”之下,鄭板橋又寫了一首十分風趣的詩:

“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

鄭板橋真正是要錢嗎?錢也是要的,在那個時代,板橋由山東濰縣任上,兩袖清風地回來,靠賣畫得來的錢維生,也隨時賙濟貧民。《清史列傳·鄭燮傳》上說:(晚年)“嘗置一囊,儲銀多果食,遇故人子及鄉人之貧者,隨所取贈之。”

標簽: 鄭板橋  揚州  畫竹  名氣  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