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娛樂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作者:由 新東方家庭教育 發表于 娛樂時間:2022-10-20

作者:主創團·安歌

閨蜜給我打電話,哭著說,孩子升入初中後,她忽然覺得兒子很陌生很可怕。

每晚放學後,兒子就躲在房間玩手機,桌上的作業本一片空白,忍不住提醒幾次,兒子卻煩不勝煩,有時候甚至大吼著“別煩我!”

打不得、罵不得,如今連說也說不得。

閨蜜哭得絕望又無助,“這究竟是為什麼?”

因為錯過了心理建設的最佳時點。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孩子的心理發展是有臺階的,問題呈現之時,早已失去了最好的矯正機會。

李玫瑾教授說過,十二歲之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把握孩子的成長特點,給予心理上的撫育,才會越管越輕鬆,孩子的路越走越平穩。

以下三個發展階段,父母一定要及時把控。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3歲以前,關係是教養的根基

有一句話說:再苦再難,也一定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因為早期情感的缺失,會造成親子間終生的隔閡,也將成為管教中最難消融的問題。

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強調,孩子在3歲以前,父母一定要親自養育,給予孩子積極的關注和迴應。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孩子剛出生時,是脆弱而孤獨的,他們不會動、無法說,養育者的迴應,構成了他對世界的信念。

哭的時候有人哄,難受的時候有人抱,餓的時候立即得到滿足,這樣穩定而積極

的關係,會讓孩子獲得最深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這種親密的情感關係,在發展心理學上被稱作“依戀”。

許多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誤解,似乎身為父母就天生擁有管教孩子的權力。

可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所有的勸誡置若罔聞時,才會揭露一個事實:

身份從來都不是管教的關鍵,孩子情感上對父母的依戀,這種心理上的引力,才是他願意聽從教導的源頭

換句話說:依戀,才是教養的根基。

如果父母錯失了建立依戀的階段,沒有和孩子進入親密關係,那麼教養會變成世界上最難的事情。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網劇《重生》中,宋春麗老師飾演的婁頤,曾是主任醫生,退休後還支撐著一所公益學校。

婁頤專業能力強,善良仁愛,可擁有大愛的她,卻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她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給了工作,唯獨忽視了孩子。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她無數次把孩子忘在了幼兒園;

記不清孩子的生日是哪天;

孩子行為異常時,只有謾罵和責備;

直到兒子範凱失蹤,她在尋找的過程中才恍然發現,兒子早已滑進了罪惡的深淵。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加拿大心理學家戈登·諾伊費爾德說:行為問題的背後,幾乎都是關係問題。

孩子逃離、叛逆、不服管教的背後,隱藏的是對父母依戀關係的缺位。

作為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連線好親子間的這根心理臍帶,才能在漫漫成長中,擁有引導孩子的力量。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6歲以前,性格決定最終的成敗

李玫瑾教授做客《圓桌派》,說過一句犀利的話: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孩子的問題具有滯後性,錯過了培養的關鍵期,等發現問題時,原先只花1公斤氣力培養的習慣,也許要花1噸的氣力來糾正。

3到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黃金時期,此時,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質和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不久前,華為公佈天才少年人選。

嚴苛的篩選流程,令人豔羨的回報,都將這幾位“天才”推到頂尖,接受大眾的審視。

可細細追溯,他們並非天賦過人,更多是一步一個腳印,最終緩緩登頂。

拿到最高檔年薪201萬的張霽,本科來自一所三本院校,令人驚訝的是,這已是他復讀後的成績。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同樣入選的“天才少女”姚婷,中考時僅考了4A2B,連重點高中的門也沒有叩開。

他們顯然不是最聰明的,也許也並非最努力,但具備的優秀品質卻異常奪目。

縱觀他們的經歷,無一例外都遵循著獨立、計劃、專注、自律等,這些品質支撐著他們突破自我,贏得未來的無限可能。

優秀的品質和習慣並非天生,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作為孩子的教養者,父母應該在養育之中,有意樹立孩子的行為規範。

比如,能夠對孩子說“不”,教會孩子理解和遵守規則;

比如,引導孩子分享和承擔,讓孩子懂得感恩和責任;

比如,接納孩子的受挫情緒,耐心引導,打磨孩子的抗挫力;

六歲之前,孩子認了多少字,會做幾道題,多背幾首詩,真的無關緊要,這些微弱的優勢很快會消失殆盡。

唯有品質和習慣,才會有貫穿時間的力量,經年累月地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決定最終的成敗。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12歲以前,價值影響孩子的定位

網上曾有一句調侃:孩子考試的分數,決定家庭的和諧程度。

作為老母親,我深有同感。孩子的學習表現就像是懸掛的利器,時不時刺激一下,扎得人肝疼。

可期望歸期望,有一個事實我們終將要面對:

孩子的天性和能力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天生具備“學霸”屬性,而有的孩子卻是風景在別處。

所以,即便付出同樣的努力,有時候也無法獲得同樣的表現。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李玫瑾教授就曾建議,父母要甄別孩子的個性,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這種價值感將形成孩子對自我的定位。

可惜,有許多父母卻看不見孩子的閃光點,把焦慮傳遞給孩子,讓他們在壓力中無法喘息。

看過一期節目,小女孩喜歡寫小說,靠著這股子熱愛,她從小學開始,整整寫了56本,累計起來30多萬字。

得益於寫小說,女孩文科成績不錯,理科就相對弱了許多。

爸爸為了鞭策女兒齊頭並進,一怒之下撕毀了小說,執著地認定,小說是耽誤女兒數學成績的罪魁禍首。

最令人扎心的是,這位爸爸對著哽噎的女兒說:“別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有許多父母都秉持著這種理念,在比較和較勁中,逼得孩子難以自處。

最可怕的是,在持續的否定中,孩子會把這種“不行”的念頭深植內心,形成原生的自卑。

其實,何必強求孩子進入一個不屬於他的賽道呢。

肯定孩子長處,多給予積極關注,才會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所在,迎來自己的逆光時刻。

我們都知道,一個水桶的蓄水量取決於木桶的短板。

所以,我們總是想要花費更多努力,去彌補不足和短處,哪怕得到的只是一箇中庸的模板。

可是,如果我們把木桶傾斜,木桶能盛多少水,將由它的長板多長決定。這就是新木桶理論。

與其緊盯著孩子的不足,和短板死磕,不如鼓勵孩子發揚長處,找到夢想和興趣所在。

無論何時,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幸運的。

如何養好一個孩子?李玫瑾:3歲立恩,6歲立威,12歲立價值

看著曾經蹣跚學步的小人兒,忽然成了一個渾身是刺,問題諸多的孩子,我們的內心無疑會感到受傷。

可拋開所有的技巧和手段,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每個行為,都來自父母養育中一點一滴的投射。

種下什麼因,收穫什麼果。

生命最初的陪伴和迴應,是一切教養的起點;幼年階段的引導和糾正,是行為習慣的根基;少年時的肯定和支援,是人生價值的雛形。

養育很難,很費心。

可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在面對風雨和誘惑時,擁有堅不可摧的力量。

作者:安歌。育兒之路漫漫,左手理論右手實踐,和娃鬥智鬥勇線上。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標簽: 孩子  父母  養育  李玫瑾  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