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4-08-23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知乎使用者2015-03-23 14:29:30

先不提二代移民,不提遠郊區縣。

現在常見的口音分別為南城口音和北城口音。

其實按理說,除了二環基本上就聽不到正經北京話了。(但是現在由於拆遷原因,還有各個大院,出了二環還是能聽到的。)(現在聽東三環那邊農轉非的說話都跟塞了鼻子似的)

事實上,從老理講,東城西城崇文宣武的口音按說都不一樣。

來個聽聽: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

靖大爺和他的老主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3MDU4NzQ0。html

區分一下這幾個老人的口音,他們雖然目前都住在一條街裡,但能聽出年輕時候都是四城分開的,不過基本都是老城區的。

像靖奎老爺子因為是手藝人,以前肯定在南城混過,因為他說給幾個唱戲的名角都常理髮都很熟,而他的老主顧們則能聽出東西城的口音來。還有一大媽級別的明顯是郊區嫁過去的。這個挺有代表性的,不知能不能聽出來。

至於現在算是能分出來的,也就是南城北城口音了。

由於當時政治原因(清朝滿人住北城,漢人住南城),以及一些貧富差距問題,造成了北城和南城整體素質的不同(可見:

北京南城到底有什麼特點,為什麼總是成為相聲裡被取笑的地方? - 笑道人的回答

北城(內城)口音一般成為北京官話,講究字正腔圓、四平八穩,透著貴氣。比如:

“小少爺,您跟我走吧。天晚風寒,吃飽了好早早睡覺。”

“喲!趙大人!多日未見,走,到寒舍一敘。”

“來了您內!裡邊請您!好嘞!包子二兩!”

感覺有點像臺灣國語。(至於臺灣國語起源於北京話這些事,另說)

而南城(外城)口音一般比較低俗,髒話也比較多,說話吞音較多,兒化音也較多,更像是現在大家理解的北京話,比如:

“喲!趙爺!有日(子)沒見著了嘿!走走走姆(我們)們家聊會兒去!”

再加上解放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口音,大院口音。

大院孩子與南城衚衕孩子說話區別很大,從發音上說大院裡的孩子說話兒話音帶的很少或者說是弱化的。與老北京話相比是一種全新的北京話,現在北京寫字樓裡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白領說的標準普通話就很象當時大院孩子說話的味道。內容上大院孩子很少粗口當然急了也罵人,南城衚衕孩子多粗口要是急了罵起人來那可就花哨了。

至於現在,由於缺少了城的限制,再加上拆遷,二代移民,口音混合的很厲害。不過大體上還是能從口音中聽出一點南城北城還是大院的根的。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宋燕2016-05-24 14:02:04

南城話、北城話、房山話、平谷話、延慶話、密雲話、大興南邊話

區別都挺大的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米媚媚2016-05-25 18:16:05

上學時期喜歡說南城話 因為大家基本都願意那麼囫圇個兒的甩片湯兒話,尤其是男生,總是嘴裡頭含個茄子。出國以後,改說北城的口音,不想給人感覺京片子味兒太重。現在願意用大院兒口音,這樣就口音更輕了。也莫名的符合上班族的身份。一聽就能聽出來 昌平口音 通州口音 感覺扎耳朵。聽不太懂延慶 懷柔人說話。

以上,說明同一個北京,不同的口音。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白雲龍2016-08-21 20:42:45

可以,畢竟以區為(縣[當然了,如今的北京所有的區縣全部去縣設區了……])界的地理分隔還是存在的。

大興、平谷、懷柔、密雲、延慶、通州、房山、門頭溝、昌平、順義這幾個地方的方言都是不太一樣的。

但是城六區(原城八區,含崇文宣武,後分別併入東西城區),即海淀、朝陽、豐臺、石景山、東西城六區,大致上沒有區別。

然而這幾個區的“北京土話濃度”不同,海淀、朝陽、豐臺、石景山幾區的語言(尤其是青年人)更像是普通話摻上了北京話,東西城“濃度”還是挺高的……

當然了,隨著普通話推廣、初等教育普及以及農村城鎮化,方言正在不斷地變淡、消失,變成普通話與方言的混合體……海淀等地“濃度”的下降大概就是這幾個因素引起的。

北京話還能再細分嗎?知乎使用者2020-02-09 13:38:13

我覺得至少可以分成三類北京話:

第一類,是現代的北京話,主要指的就是建國後大院子弟說的那種,參考陽光燦爛的日子,這種北京話其實歷史並不久,但是由於建國後進入北京的人最多,所以使用的最廣了

第二類,是解放前北京市民說的老北京話,主要是北城人(西城、東城)說的,不包括南城的北京話。比如郎雄老爺子、還有北京人藝老藝術家藍天野、英若誠、包括溥儀、錢學森說的基本都是這類,目前說這種普通話的人大多老去了。

第三類,是北京南城群眾說的北京話,這種北京話歷史也比較久了,一般比較詼諧幽默,也就是比較“貧”的那種。第二類和第三類對比明顯的是老電視機《渴望》,裡面劉大媽、宋大成說的就是南城話,而王滬生爸爸說的就是典型的第二類北京話。

當然,還有北京遠郊區縣的口音了,這個就比較多比較複雜,難以準確總結了。

我爺爺那輩之前都生活在北京西城,所以聽爺爺輩老人說的都主要都是是第二類,個人覺得最好聽,發音比較標準清晰,兒化不嚴重,尤其是一個男性長者說的時候感覺特別親切和禮貌。不過似乎即使是老北京,後代說話也逐漸變成第一類的風格了,所以說語言隨著時間是會不斷演化的,好像每個語言都是一個有著長長歲數的生命一樣。

標簽: 口音  南城  北京  北城  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