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一天世界》部落格:[免費試讀] 會員通訊:iOS 10 版 iMessage 測評

作者:由 李如一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6-09-14

紐約的英文在四線格上怎麼寫

有道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那張白紙應該是沒有線格的。

退一步說,對於有線格的筆記本,妳也可以不按線格寫、畫。

建築師庫哈斯在《癲狂紐約》裡說,紐約城市規劃的網格系統雖然是一種「二維秩序」,但它「歪打正著地促成了營造三維空間無政府混亂的自由」。筆記本上的網格也是如此。橫線或方格是秩序,老師或許會強迫妳寫線上內,但只要願意,就連小學生也能不費吹灰之力打破這種秩序。

比如這樣

在計算裝置上這並不容易。網格在螢幕上的權力要大得多。一行字就是一行字,不能想往哪寫就往哪寫,想往哪畫就往哪畫。妳也不能隨便往一行字裡插入別的東西,比如一根中指。「但妳可以放在一行末尾呀。」但我

只能

放在末尾。螢幕上沒有三維,曼哈頓城市空間的無政府混亂,無法為計算裝置上的無政府混亂提供藍圖。

兩年前 Doug Engelbart 逝世,Bret Victor 寫了

「A few words on Doug Engelbart」

。他說,人們在因為錯誤的理由崇拜 Engelbart。他引導我們看一九六八年那著名的「Mother of All Demos」影片裡

關於實時協作的部分

一位遠端協作者 Bill Paxton 的臉出現在了螢幕上,Engelbart 和 Paxton 開始對話。

「哦!」妳說。「就像 Skype 嘛。」

接著,Engelbart 和 Paxton 開始同時編輯螢幕上的文件。

「哦!」妳說。「就像螢幕共享嘛。」

不,

完全不像螢幕共享

仔細看,螢幕上有兩個游標。Engelbart 和 Paxton 各自在控制自己的游標。

「哦好吧,」妳說。「他們一人一個游標,而我們今天螢幕共享的時候是兩人爭一個游標。這是細節而已,基本上還是一樣的東西。」

不,不是一樣的東西。完·全·不·是。妳誤解了他設計背後的

意圖

。對於一個研究系統來說,意圖是最重要的。

Engelbart 對未來的想象從一開始就是合作式的。他希望人們在一個

共有的心智空間

裡協同工作。他的整套系統都是圍繞這個意圖設計的。

iMessage 是滯後的。所有 IM 都能發語音的時候它還是不能(直到今天都有人不知道 iMessage 其實可以發語音)。在 iOS 10 裡,iMessage 增加的功能全都是別家的老黃曆。但這是蘋果,蘋果從來不介意滯後,只介意粗鄙。

二零一二年左右,LINE 推出了大大的表情貼紙(sticker)。表情居然可以那麼大!我們蜂擁而上,和 LINE 一起證明了貼紙這種東西居然可以賣錢。哆啦 A 夢的,Hello Kitty 的,怪醫黑傑克的。在那之後,表情貼紙再沒給過我們驚喜。

直到 iOS 10。

怎樣才能更好地用貼紙來表達情緒?這想必是縈繞在 iMessage 設計師們腦中的問題。從古到今,IM 軟體的白紙都是一張線性列表。新資訊在下,舊資訊在上,魚貫而出。如果列表上已經有了七條資訊,妳要在第八條用表情貼紙迴應第三條,只能期待接收者自己回去看第三條,然後再回來看第八條。

Telegram

和微信

[1]

對此的解決方案源自電子郵件的引用格式。把第三條複製過來,前面加上一小條豎道表示引用,然後再顯示第八條。這很不錯,但仍然意味著對列表和網格的臣服。

在 iOS 10 的 iMessage 裡妳當然也可以用傳統的方式發表情貼紙,但妳還可以把貼紙從底部拖動到之前的某條資訊上。任何位置。妳可以用一隻吃爆米花的貓,一顆超級馬里奧裡的蘑菇,一顆爆炸中的死星和一個R2-D2 機器人把對方的整句話遮住。這是徹底的無政府狀態。

《一天世界》部落格:[免費試讀] 會員通訊:iOS 10 版 iMessage 測評

《一天世界》部落格:[免費試讀] 會員通訊:iOS 10 版 iMessage 測評

順序線性發送表情和拖動表情覆蓋舊資訊的區別,就是一個游標和兩個游標的區別。iMessage 設計師的出發點是:幾個人在一張共有的白紙上筆談,會希望怎樣用表情?顯然,如果是一張網格系統可以被隨意破壞的白紙,大家絕不會老老實實地待在格子裡,更不會從上到下地乖乖按順序談。這才是人類談話的方式。蘋果的工程師強按著軟體的腦袋讓它就範。在 iOS 10 的 iMessage 裡,我第一次感受到了 Bret Victor 口中 Doug Engelbart 的設計意圖。這是很小的細節,距離 Engelbart 的理想當然還很遠,無法打破的秩序當然也依舊存在,但這已經是數字即時對話系統裡罕有的自由體驗:兩個(或多個)人類,不必屈從於既定的列表式結構,自由地互相往對方臉上抹奶油和泥巴。

這才是 Designed in California 的真諦,也是 California 的真諦。它在電腦界有悠久的傳統。一九八七年,天才程式設計師 Bill Atkinson 在解釋他為蘋果開發的神作

Hypercard

‘It’s kind of the freedom to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how things are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not just according to the next card in the list。’((希望能讓人)根據資訊之間的關係來組織資訊,而不是僅僅根據列表裡下一張卡片是什麼。)

Hypercard 帶著象徵意義死了

,但它的精神已在全球資訊網中轉世。如今,我們在 iOS 10 的 iMessage 裡看到了它的幽魂。

奇怪的是微信只有電腦版有此引用功能。

本文系二零一六年九月十四日《一天世界》會員通訊。會員通訊是

《一天世界》會員

專享的福利之一,若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

成為會員

(每週五篇會員通訊,這裡是

往期通訊摘要之一

)。

(本文

原載《一天世界》部落格

標簽: Engelbart  iMessage  貼紙  螢幕  游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