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作者:由 北國風光雜誌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10-15

原創 吳欣 內蒙古長城學會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吳欣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在和林格爾東南部山區,可見雄偉連綿的明長城。由於此段長城地處晉蒙交界處人煙稀少的山區,再加上當地文物部門及所在區域老百姓自覺的保護,因此,長城城牆、馬面、烽火臺、軍堡及其他設施大部儲存完好。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上紅臺長城

一、

明長城的建設

據歷史記載,明朝為了防禦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貴族的擾掠,對北方的防務非常重視,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在明朝的二百年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和加固,從而修築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道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全長達一萬四千六百里的萬里長城,設定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寧夏、固原、甘肅等九個邊鎮,簡稱為“九邊”,負責修建和鎮守長城。和林格爾縣境內的長城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管轄。山西行都指揮使司由洪武八年(1375年)的大同都衛改組而來,其管轄範圍東至北京的居庸關,西迄黃河轉彎處的偏關、保德,北臨豐州灘,南抵雁門關,東西延綿千餘公里,南北亦有數百公里,其範圍之大,實屬九邊之首。因此,明朝政府對該區域修築長城倍加重視。 明長城工程之浩大,自秦始皇、漢武帝之後,沒有哪一個朝代能夠與之相比。在工程技術方面也大有改進,結構更加完整堅固,防禦作用也大大加強。可以說,萬里長城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修築,秦始皇連線成萬里長城的偉大工程,到明朝才完善地完成的。 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明朝前期(1368~1447)對長城的修繕始於開國之初,其時國勢強盛。明朝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自長安嶺(今宣化境內)迤西,至洗馬林(今山西天鎮),皆築石垣,深壕塹”,即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區域性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十三邊長城敵臺

明朝中葉(1448年~1566年)長期的大規模興築。“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四月,都督僉事莊鑑和巡按御史韓春奉命,會調右玉林衛(今山西右衛鎮)、威遠衛等兵校壯丁6萬餘人、指揮154員重修邊牆,歷時四月餘,於八月完成。牆寬一丈五尺,高一丈三尺,共修980裡,增置斥堠百處,加築堡砦670個,挑鑿坑塹百萬,進一步加強了長城的防禦功能。 明長城由城牆、關、城堡,牆臺和煙墩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系。城牆是長城工程主體,牆體依材料區分為磚牆、石牆、夯土牆、鏟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壕榨等型別,隨地形平險、取材難易而異。除薊鎮長城的牆身全部用條石、青磚砌築,其餘諸鎮長城多采用夯土牆,僅關門、敵樓包磚。鏟山牆指將天然山體鏟削成陡立的牆壁;山險牆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磚石壘砌;木柞牆指樹林中的木柵欄牆;壕榨指挖掘壕塹後於一側的培築土垣。城牆斷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隨形勢需要而異.城牆頂面,外設垛口,內砌女牆,兩面皆作垛口者,如北京幕田峪長城,顯示軍事控守地位的重要。磚、石結構的長城以北京八達嶺居庸關為例,用整齊的條石砌城牆身外側,內部填充灰土碎石,平均高7~8米,基寬6~7米,頂寬5~6米。頂部用青磚砌成垛口、女牆,垛口高約1。8米,女牆高約1。2米。垛口開有隙望孔和射孔。牆體頂面用方磚鋪砌,兩側設有排水溝和出水石咀。牆身內側間隔修砌券門暗道,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明長城關城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點,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線成封閉的城池,有的關城還築有甕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禦。關城與長城是一體的。城堡按等級分為衛城、守禦或千戶所城和堡城,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黃草梁長城

牆臺在長城上,約間隔300米設一座,突出牆外,檯面與城牆頂部相平,建鋪房,供守城士卒巡邏時遮避風雨,牆臺外滑砌有垛口,用於對攻城之敵進行側擊.敵臺,亦稱敵樓,跨城牆而建,分二層或三層,高出城牆數丈,開拱門,箭窗,內為空心,守城士卒可以居住,儲存火炮、彈藥、弓矢之類武器.頂面建樓櫓,環以垛口,供隙望之用。敵臺視長城險要之處而設,周闊十二丈,可容三、四十名軍士.空心跨牆敵臺是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所建立的。 煙墩也稱烽燧、烽堠、墩臺、亭、烽火臺等,是一種白天燃煙,夜間明火以傳遞軍情的建築物。多建於長城內、外的高山頂,易於瞭望的丘阜或道路折轉處。煙墩形式是一座孤立的夯土或磚石砌高臺,臺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煙火的柴草,報警的號炮、硫磺、硝石。臺下有用圍牆圈成的守軍住房、羊馬圈、倉房。

二、和林格爾境內的明長城

明代稱長城為“邊”或“邊牆”,因功能、規模和建築時間不同又分為“大邊”“小邊”或“主邊”“次邊(二道邊)”等,在重要的關隘險要地段還修築有好幾道邊牆,多的達十幾重,分別稱為“一邊”“二邊”“三邊”等,依此類推。明長城在和林格爾段分為內長城和外長城,總計101673米。內長城又叫“主邊”,是晉蒙的界限。從殺虎口西面,經新店子鎮的前蔡木貝、羊塔、前海子窪、十二溝、磨扇窪、三十八,進入羊群溝鄉的愛好莊旺、韭菜溝、井溝子、大沙口、樓溝,然後進入清水河縣境內,全長約51406米。這段長城基寬4到5米,殘高1。5到5米,個別地段仍保留昔日的風姿,高不可越。騎牆築有34座墩臺(敵臺、馬面),好像銀線穿珠。墩臺一般基寬11到14米,殘高約10米,牆體和墩臺外側曾砌有青磚。有的墩臺外面還有圍牆,用以拱衛墩臺。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黑土崖長城敵臺

外長城又稱“大邊”,一些專家學者稱其為“次邊”,是相對於較晚修建的“主邊”而言的,而民間又稱“大邊”為“二道邊”。明代大邊是明初最早修築的第一條長城,完全在豐鎮、涼城、和林格爾、清水河等縣境內。據豐鎮縣隆盛莊東山角的石碑文記載:“大明洪武廿九年(公元1396年),歲次丙子四月甲寅吉日,山西行都指揮使司建築。”當時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設在今山西大同市。《讀史方輿紀要》載:“明初封代藩於此,置大同五衛(大同前、後、左、右及朔州衛)及陽和五衛(陽和、高山、天城、鎮虜、蔚州衛)、東勝五衛(東勝、左右二衛及玉林、雲川、威遠三衛),衛各五千六百人,以屯田戍邊。又設大邊、二邊,以為捍蔽,是時雲內、豐州,悉為內境,邊圉寧謐者數十年。”這道明長城大邊,如長龍起伏於群山之巔,其西據黃河扼鄂爾多斯高原,北望河套陰山,可防蒙古諸部騎兵南下,東面和南面與主邊隔山相望,相互拱衛,護衛著明代外長城的安全,成為京師北京西北邊防的屏障。又是塞外玉林衛、雲川衛、鎮虜衛、東勝衛的前哨依託,它是保衛京師的第一道防線。明長城大邊由殺虎口向西南經過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的二道邊,向西南過山保岱、上紅臺、驢圈溝、好來溝、彥崖,進入羊群溝鄉的一間房、丈方塔、黑臺子、新窩鋪進入清水河縣,牆體狀況與內邊基本相似,沿邊有24座墩臺,總長度經測算為50267米。

大邊之後修建的長城,又稱“二邊”或“二道邊”,是介於大邊與主邊之間的邊牆,是對大邊的補充或強化,且與大邊或分或合,大多修築于軍事要地,與大邊、主邊、烽燧、邊堡形成完整的軍事防禦設施。傳統上所謂“大邊”即“二道邊”,“主邊”即“大邊”的說法是不準確的。事實上,大邊是明朝早期修築的長城,稍晚修築、位於大邊以南的便是二道邊,是大邊的補充和完善。而主邊的修築晚於大邊,是山西和內蒙古的界線。大邊在北,主邊在南,二道邊界於大邊與主邊之間。 和林格爾縣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之間的明長城,在總體修築完成之後,又先後數次重修。明朝宣(化)大(同)總督翁萬達建立了“竇、墩、塘”制度,“竇”也就是孔道,長城經過河流時,採取飛樑而過,在城牆基石下券築水門,如經過殺虎口滄頭河的明長城就在河上修築有萬全橋;“墩”就是沿著建築在山巔之上的烽墩,與長城結合為一體;“塘”就是在長城跨越大河,無法築竇、墩的地方,沿河兩岸修築夾岸長城,如清河河境內老牛灣跨越黃河的長城,這就使得長城防禦體系達到了嚴密無間的程度。此外,和林格爾境內的明長城,大多為夯築,夯層厚約0。2~0。3米之間,也有石砌長城,但大多已毀。 明初修築的長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抵禦蒙古的侵擾,特別是軍屯的發展,長城沿線駐軍戰時驅敵,無戰時耕田守邊,以屯田自給自足,這樣的戰爭經濟在一段時間內促進了長城區域的經濟文化發展。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二道邊長城

明代正統年之後,軍屯越來越不能適應當時政治經濟發展局勢,邊防軍士不堪忍受軍官的剝削,且耕種的土地無法滿足其溫飽,大量士兵開始逃亡,屯田制度在邊境開始瓦解。隨著軍屯的解體,明朝北部經濟支撐削弱,邊防力量隨之減弱,蒙古各部趁機侵擾明朝邊疆,進而爆發了大規模的明、蒙戰爭,長城沿線戰火連天。面對蒙古軍的進攻,明朝京師瀕危,朝廷急募邊軍,並集中全國人力物力到長城沿線修築邊牆,想要以自視堅固的長城來抵擋蒙古的侵襲。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朝八十餘萬軍隊散佈於萬里長城之上,每裡不過幾十人駐守,而蒙古軍隊常常以十萬大軍攻其一點,跨越長城如履平地,使萬里長城的某一段長城都是築而即毀、毀而復築,東邊的剛修完,西邊又被攻破,由此形成惡性迴圈。直到隆慶五年“俺答封貢”後,長城沿線明蒙貿易市場大量開闢,明蒙雙方才迎來和平安定的局面。而隨著明蒙關係的緩和,長城的軍事功能也大大減弱了。 明長城主邊、次邊等,雖然經過幾百年的風雨剝蝕和戰爭破壞,但其風韻優存,雄姿不減當年。她蜿蜒於崇山峻嶺之間,盤旋於徒坡險峰之中,雄視著古代的戰場和強敵,保衛著京師的安全,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智慧。 在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好來溝村,人們至今可見場面宏大、邊牆重重的明長城,這一處明長城因其規模大、景色美、儲存完整、氣勢雄偉而倍受人們的青睞。立在西坡上看去,進入視野的明長城猶如巨龍一般,在叢山峻嶺之中起伏連綿,十幾座墩臺、烽火臺又像一個個勇士,威嚴地矗立在高山之巔。長城在這裡不是一道,而是幾道、十幾道,這可以從當地的一些諸如二道邊、十三邊等村名得到答案,一道道或分或合,沿著山脊遊走,憑險建築,遇溝修橋而過,技術之高超、工程之堅固、防禦體系之完整,堪稱古代軍事設施之精華。峰火臺高大威武,有的峰火臺還在內側的向陽處修築有藏兵洞,可容納3到5人,據說這樣做是為了守邊戰士在冬季可以取曖之用。由此可見,古代軍事家為了防禦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真是煞費苦心,想盡了辦法,同時也足見當時該地區是明軍防禦的重點區域。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黃草梁長城

明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事,在當時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長城卻始終沒有割斷關內外人民的情誼,透過殺虎口、雲石口等關口,關外的少數民族源源不斷地把牲畜、皮革、食鹽等產品運往口裡,而內地的農具、鐵器、耕作技術也不斷來到草原,為發展當地的農牧業生產做出了貢獻。而今,長城作為軍事設施已失去了她的意義,但她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經濟意義卻在日益顯現。

三、明長城上幾處關口的形成

關口是指關的出入口或來往必經的處所。從自然形態上講,關口所在地一般為兩山夾峙,中為孔道,往往是在地質歷史上形成的地貌形態;從人文意義上講,只有當人類經過不斷探索,經常性透過這樣的孔道,那麼這樣的孔道才具備了“關口”的嚴格概念。 2018年至今,筆者陸續對山西省右玉縣與和林格爾縣之間明長城上(即主邊)的殺虎口、二分關、雲石口、口子溝、大沙口等五處關口進行了實地考察,對這五處關口的形成、設施、作用等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這些關口均處於明長城主邊,即晉蒙交界處長城之上,均有道路連通關內外,這些關口附近均形成了現代村落,多數關口附近有河流經過,有的還築有堅固的土堡。

殺虎口位於右玉縣西北35公里,座落於明長城腳下兩省區(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縣(和林格爾、涼城、右玉)交界處。春秋戰國時便有參合徑、參合口之稱,唐稱白狼關,宋名牙狼關,明改殺胡口。清朝前期為緩和蒙漢矛盾,御賜更名為殺虎口。殺虎口兩山夾峙,西有蒼頭河(渾河上游)從南至北流過,中間為狹長的走廊連通關內外。殺虎口內東側,即是明代修築的殺虎堡。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殺虎口明長城

二分關在距殺虎口西南15公里處的右衛鎮二分關村,一條溝谷由西向東貫通明長城主邊,邊內是二分關村,出邊便是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鎮轄地。 雲石口位於右玉縣丁家窯鄉西北,其南側為雲石堡,分新舊兩堡。雲石口就在新堡北側,中有王石匠河、堡沿河由東向西而去,並匯入馬場河,穿過明長城主邊進入和林格爾縣境內,最後注入渾河。雲石口西北,便是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韭菜溝行政村。 口子溝、大沙口位於右玉縣丁家窯鄉西北明長城主邊腳下,雲石口西不到5公里,兩村南面有河自西向東流過,經雲石口馬市接納王石匠河、堡沿河折而向西,匯入馬場河,最後注入渾河。兩村往北,均有溝谷穿過明長城主邊通往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 從軍事上講,殺虎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史載,西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徙韓王信代都馬邑,信投降匈奴,屢引兵南犯,十一年(前196年),漢將柴武等在參合(今殺虎口)擊敗韓王信的軍隊,殺死韓王信,收復雁門郡;西漢天漢三年(前98年),匈奴入雁門郡,太守害怕逃跑,被漢武帝下令處死;東漢延光元年(122年),鮮卑進攻雁門、定襄郡(治在今右衛古城南側);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太平公史萬歲從朔州出兵,經殺虎口在大芹山(今大青山)大破突厥軍;宋慶曆元年(1041年),李元昊反叛,楊偕請棄河外,保合河津,帝不許,於是會張亢管勾麟府軍馬,破之於柏州地,又破於兔毛川,築十餘柵,河外始固。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山西行都司在殺虎口築堡,萬曆二年(1574年)磚包,堡週二裡,高三丈五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於近關處另築一新堡,名平集堡,週二裡,高與舊堡等,中建客店,內外交易。復與兩堡中間東西築牆,連環為一。設城守備一員,坐堡把守一員,旗軍777名,馬騾152頭。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十三邊明長城

儘管如此,長城還是未能抵擋蒙古軍的衝擊。史載,明嘉靖六年(1527年),韃靼攻入殺虎口,殺死民眾多人;嘉靖三十三年(1557年)十一月,土默特蒙古軍從殺虎口大舉南下,包圍右衛城;清順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大同總兵姜王襄倒戈反清,並派兵佔領雁門北各城鎮,右衛參將彭有德及清兵潰不成軍,棄城而逃,被趕出殺虎口。 從經濟上講,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於軍事與貿易的需要,殺虎口開始築堡,伴隨著馬市的設立,殺虎堡集市貿易更加繁榮。於是,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該地另築新堡,名為平集堡,並與舊堡合二為一。從此,殺虎堡市場更加完善,內、外蒙所需商品,關內所需草原畜產品等,大多經殺虎口銷售。 清朝順治七年(1650年),殺虎口始設稅務監督機構,專門徵收殺虎關口沿長城進出貨物的關稅,為大清王朝聚財。殺虎關稅務機構前期稱“戶部抽分署”,以後改稱“欽差督理殺虎口稅務督署”,簡稱稅務監督署。又因衙門上掛有一面“戶部欽差”的大匾,因此老百姓都習慣地稱“戶部衙門”。衙門位於殺虎堡新、舊堡之間的中關北路,內設科房、班房兩個屬科和一個庫房,中間有一個大堂。殺虎口稅務監督署管轄山西天鎮新平堡至陝西神木長城沿線的稅收和人事事務。按照規定,“商人運載貨物例額直赴殺虎口輸稅,不許繞避別口私走”,因此稅收繁忙,人口眾多。有關史料記載,清嘉慶、道光之前,全國國庫收入約為4800萬兩白銀,其中商稅中最大宗的關稅每年收入不過四五百萬兩,而殺虎關(含歸化關)的關稅收入就達到16919兩白銀,這只是解送戶部的數額,尚不包括被地方稅收官員分成、貪汙之數。因此,殺虎口號稱“日進斗金鬥銀”,收入之巨可想而知。 在殺虎口大關之外,另有一隸屬於大關的小關,也即二分關,在殺虎口西15公里的長城主邊上,俗稱“二分關”。二分關同樣建有稅廳和營房,主要徵收過往小商小販的稅收。 雲石堡馬市遺址位於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東石咀行政村韭菜溝自然村,當地人稱“馬市圪塔”,緊倚長城而建。東有十三邊河和碓臼溝河流出,東南有堡沿河流出,兩河匯於馬市前,向西注入王石匠河轉為北流,匯入馬場河,再匯入渾河,並最終匯入黃河。雲石堡馬市隔十三邊河與右玉縣雲石堡相望。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和林格爾縣十三邊長城敵臺

雲石堡馬市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設定,貿易物件是多羅土蠻等部。雲石堡馬市遺址結構十分嚴謹,與關口、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從東向西延伸至王石匠河口,爬上“較量山”逶迤西去。河口東200米為關口,關口東25米處有一墩臺,石、土混築,方形,底寬13。5米,殘高6米,原有三層樓閣,當地百姓稱為“互市樓”(或為護市樓)。緊靠關口之外有一堡,東西58米,南北62米,現存東、北、西牆遺址,底寬約4米。緊倚關口之南亦有一堡,正方形,邊長48米,四牆遺址明顯,底寬約5米。該堡之東115米處有一大堡,距長城10米,依長城走向而建,呈長方形,東西長248米,南北寬186米,原牆遺蹟尚存,有的地段牆高5米,底寬約6米,此大堡應為馬市無疑。堡內原有一水井,現湮沒無痕。堡內到處散落著城磚、盆、碗殘瓷片,板瓦、簡瓦殘片,琉璃構件,殘石磨等。可見,馬市內當時建有房舍,可供人、畜生活之用。關口內外兩小堡用途不明,推斷關內小堡應為守關駐軍所用,堡內遺存有瓦礫殘瓷,東牆有一馬面與關口的互市樓遙相呼應。堡門坍塌不明,依瓦礫石塊遺蹟看應在南牆開門。關外小堡似為蒙古人的停留地和馬匹的停放地。每到開市之前,邊外牧民就早早等候在堡內,由管理者編號、排隊、檢疫牲畜。開市吉炮一響,牧民們就按順序牽牲畜、負物魚貫而入,有秩序地到達指定市場。 口子溝村東為膠泥溝村,西為大沙口村,與大沙口村相距不到2公里,與雲石堡相距也不超過5公里。口子溝、大沙口因長城穿過,分為口內口子溝、大沙口,屬山西省右玉縣丁家窯鄉管轄;口外口子溝、大沙口,屬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羊群溝鄉管轄。兩村村南均有小河由西向東流過,並經雲石堡西折向西北,是為馬場河上游,並最終注入渾河。 關於這兩處“口”,史籍未載。但也有著久遠的歷史。當地群眾中流傳,大沙口原名為“大殺口”,歷史上曾發生過慘烈的戰爭,死人無數,至於哪個時代,已無從可考。但據史籍記載,有明一代,遊牧於草原的蒙古軍曾多次突破長城關隘,侵入口內,如明天順四年(1460年)八月,蒙古軍侵入威遠,九月包圍右玉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四月,蒙古軍騎兵7000人侵入威遠衛,大敗明軍,明軍900餘人戰死;明嘉靖九年(1530年)七月,蒙古軍由黃榆山入,寇威遠衛;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蒙古軍數萬人舉兵入侵威遠衛。距威遠衛最近的長城隘口,恰是雲石口、口子溝、大沙口等關口,但因雲石口建有新、舊兩堡,防禦工事堅固,蒙古騎兵不宜透過,而大沙口與口子溝便成為蒙古軍的首選之地。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判斷,當年蒙古軍正是突破長城沿線這幾處相對薄弱的關口,進逼威遠衛的。

內蒙古和林格爾境內明長城初探

吳欣,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人。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詩詞學會會員,市長城科普協會會員。1986年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各類報刊發表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多篇。出版有文學作品集《赤黃的愛》,歷史著作《草原第一都·盛樂》,與他人合著《西口第一鎮》《盛樂覽勝》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