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作者:由 BIMBOX孫彬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0-07-17

​你好,這裡是BIMBOX。

去年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給你做了幾個雲平臺詳細功能的評測,出了一份測試報告。

文章釋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留言,比起雲平臺本身的功能對比,大家更關心一個問題:我們使用雲平臺到底是為了什麼?就為了把模型放上去,讓甲方轉一轉看看嗎?

過去的這幾個月,我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走訪了很多一線的工程師、設計師和管理人員,看他們都用平臺做哪些事,收穫還真是不小。

更讓人意外的是,我們順著這趟旅程,還摸到了一些其他問題的答案,比如:

➤成本增加,設計為啥要用BIM?

➤怎麼體現BIM的價值?怎麼讓甲方知道自己付出了什麼?

➤甲方憑啥要為BIM買單?

透過這一趟訪談,我們也許沒法給你提供一攬子的確定答案,但至少能幫你開啟一下視野,看看其他人的想法。

我們找到的是一位老朋友,湖南省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省院)醫療健康建築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數字化設計所所孫昱( @子曰 ),他同時也是一名結構工程師和BIM經理。

他所在的HD醫療中心團隊在國內是使用第三方平臺比較早的一批,趟過坑、排過雷,也有不少自己總結的經驗教訓。交流的過程中,他給我們講述了團隊參與

中南大學湘雅五醫院

專案的整個過程。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孫昱從2005年重慶大學畢業到現在,已經深度參與了八九個大型專案的BIM工作,湘雅五醫院並不是他們第一個使用BIM的專案,也不是最順利的專案,卻是故事最多、最值得聊的專案。

早在2014年,湘雅五醫院的專案就在全球招標,中標方案設計的是美國

Payette

公司。

Payette和湖南省院的合作從2012年就已經開始,湘雅五醫院是雙方深度合作的第二個大型醫療專案。湘雅五醫院作為省重點專案,關於專業設計的內容非常多,也非常精彩,孫昱已經把它們寫成了《

HD深度 | 中南大學湘雅五醫院建造紀實

》一系列文章,感興趣的話你可以去詳細瞭解,咱們今天單說BIM價值和平臺協作相關的內容。

孫昱的團隊從2015年開始就使用第三方輕量化平臺,到了2018年,經過幾輪的比較篩選,團隊最終確定使用

Revizto

(中文名

瑞斯圖

),採購了雲賬號,把模型上傳到雲端來統一管理。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在很多專案的報告裡,模型在雲端合併校審,作為一個「專案應用點」寫一寫就可以了,可對於孫昱的團隊來說,「模型上雲」並不是公司派下來找應用點的任務,他們要思考的是專案本身有哪些問題,其中的哪些可以用新方法去解決。

在眾多的問題裡,孫昱和我們分享了其中幾個很重要的新思路。

資料整合

一開始大家在設計的階段,使用的是Revit中心檔案的形式,不過因為專案體量比較大,有50多萬平米,專案裡有犀牛模型、Sketchup模型、Revit模型,還有傾斜攝影的實景模型。

後來隨著加入的專業越來越多,到2018年,一共有120多個模型,200多個檢視,專業分到了十多個,建築專業內部都單獨分出了醫療專業。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建築專業下的醫療專業模型

這麼多模型和檢視已經不能在Revit上來管理了,如果把所有檔案放到一起,每次光是開啟模型都要等很長時間。此外,隨著專案進行,模型會不停修改,他們也需要一個方法來管理多個版本的模型。

孫昱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資料整合的作用。

醫院和周邊的供水、供電、供氣管網有著緊密聯絡,醫院建築有很多複雜的坡道和地下室,施工時很可能對管網產生破壞。這件事該不該歸設計管呢?

孫昱的團隊說,我們要管這個問題。

地區周邊的原始地下管網模型並沒有人建立,他們拿到了相關市政管線的座標和標高等資料,透過二次開發,生成了區域內地下管網的模型。

然後,他們把原來方案設計的模型和生成的地下管網模型集合到一起,就發現問題了:原方案在建築一側的地下室頂板開了很多洞口,還有一些其他位置做了放坡和斜板。在這個範圍裡,原方案會導致地下管道露出地面。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發現問題之後,他們重新調整了方案,道路標高改為水平延伸,解決這個問題。

市政管網還是有資料可以拿的,還有一些問題就沒有資料了。

醫院所在的位置並不是完全平整的場地,尤其是在醫院的一角,有一座山體會凸入建築部分,這就需要精細設計來指導施工。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拿到美方的景觀設計成果,他們發現方案的犀牛模型和Revit場地模型有很大沖突,對不上位置,也很難查清問題所在。

真正問題的答案,只能是在周邊的實際地形資料。他們使用無人機採集了大量現場照片,利用傾斜攝影技術建立了1:1的實景模型,然後兵分兩路,一方面利用Autodesk Recap生成了點雲格式進入Revit,一方面把實景模型上傳到Revizto上進行比對。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現場的山坡上有一堵永久性的支護擋牆,是設計之前就已經存在的,透過這個標誌性的建築作為參照物,把實景模型放到了正確的高度,再經過對比就發現,景觀犀牛模型的正負零標高取值偏小了5。3米。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後來對模型的調整不僅影響了景觀建築本身的標高,還決定了景觀結構空腔做力學計算時候的覆土厚度。孫昱的團隊根據最新的高度重新計算了結構受力,定好了空腔結構,美方的Payette公司再根據他們提供的結果做了二次深化。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重新進行力學計算的結構空腔

對此孫昱總結道:

這部分設計工作充分體現了BIM思維下的設計方式,視覺化協作、有理化推敲,逐漸讓成果逼近最優解。

模型檢查

孫昱是結構第二專業負責人,同時也是整個專案的BIM負責人,在使用Revizto的時候,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檢查其他成員的設計成果。他每天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在雲端檢查BIM模型的進展,檢視多個模型合併之後有哪些錯誤,發現問題就在Revizto裡記錄,把問題標記在模型的關鍵位置,再提醒相關的人員檢視。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很多設計院認為,基於模型的內部設計質量校審不太重要,只是BIM應用點中的一個,甚至覺得傳統的圖紙稽核已經很完善了。

而孫昱認為,模型質量稽核,審的不是模型,而是審整個專案,模型是把專案問題攤在明面上的工具。

他們用新方法代替Revit來管理模型,改變了很多工作方式,讓他對問題和模型質量的掌控比原先強了很多,這對於後面要推進的協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早期用Revit中心檔案開展協作、檢查問題的時候,大家是把所有檔案連結到一起,使用截圖+標註的辦法,同事再按照截圖自己去找問題的位置,效率就比較低。換成平臺管理之後,就不需要每次修改都連結到一起檢查,每個人的模型修改後各自同步上傳,在平臺端合併。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大家可以在Revit或者Revizto上發起問題,平臺負責把雙向同步的問題視角記錄下來,收到問題的同事也不需要去原檔案裡找位置,可以一下子從平臺跳轉回Revit對應的視角解決問題。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團隊在Revit端發起問題並同步到雲端

設計階段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在三維檢視發現,很多需要修改的問題是直接體現在圖紙上的。透過圖紙和模型雙向聯動,模型上標註出來的問題會體現在圖紙上,圖紙上標註出問題的小氣泡也會標註在模型上。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二維圖紙和三維模型結合

此外,很多模型的問題光靠人眼是沒法識別出來的,孫昱的團隊用Navisworks檢查模型的空間位置問題,用Solibri檢查模型的規則和質量問題。

自動審查工具查出來的問題會非常多,孫昱作為BIM負責人,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把不重要的問題過濾掉,幫助他的同事專注於那些關鍵問題。他利用外掛,把這些問題按重要性進行篩選,再匯入到Revizto裡,和其他問題一併處理。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匯入Revizto的Solibri檢查結果

這幾個工作方式的轉變,大幅度提高了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在傳統設計裡,這麼大體量的專案,很多問題都因為低效的原因根本不會被揪出來。

但是,等等,這裡其實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本質思考:

作為設計師,為啥要去揪出那些原本不需要揪出來的問題?不是最快效率的出圖才是王道嗎?

這又引出來一個問題:人們用BIM協作,到底是在幹啥?

關於協作的三個層次

我們和孫昱探討了這個問題,他的思考是:設計是一件多人完成的工作,本來,設計師無論用不用BIM,都需要協作的。

用CAD畫圖、用Revit建模、用中心檔案互相檢視模型、用微信QQ溝通訊息,這些是我們一直在做的,我們可以把它們歸類為第一層協作:

基於生產的協作。

大家在上雲平臺的時候經常會問的問題是:我們已經有了協作,為啥還要用雲去協作?

從前面的例子你能看出來,BIM的資料整合和平臺的模型檢查,能暴露出很多二維方式無法發現的工程質量問題,這在技術上基本是沒有爭議的。唯一的爭議是:

我們要不要花成本去暴露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就不是技術層面的考慮,而是商業層面的考慮了。

如果你已經在做BIM了,你就需要向公司內部證明你的價值,要讓公司知道,已經投入的成本不是建一個大家只看不用的模型,而是讓公司能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層次的協作:

基於內部質量管理的協作。

如果你的企業希望獲得更多回報,或者想服務要求更高的客戶,你一樣要向他們證明你的服務價值,在過程中告訴他們你解決了哪些問題,而不是把問題默默解決掉,最終給他們一份圖紙。要達到這個目標,光靠一份彙報PPT是遠遠不夠的,這又是第三個層次的協作:

基於外部客戶連線的協作。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這本質上是一個建立品牌的思維,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先有服務質量提升的內在要求,才有BIM和雲平臺,而不是先考慮增加成本購買工具,再去給使用者找解釋。

這就好比市場上有很多20塊錢一碗的牛肉麵,多數人希望的是提高效率,多做幾碗面;而你要創立一個30塊錢一碗的牛肉麵品牌,你不能跑去跟客戶說:你先給我30塊錢,我再去買上好的食材給你做出來。而是要做兩件事:先做出比別人家更好的面,再告訴主顧,為什麼它值30塊。

咱們回到湖南省院的案例,來給你說說第二層和第三層協作。

協作2.0:內部質量管理

一開始使用雲平臺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買很多賬號,也沒有區分角色。隨著問題越來越多,孫昱意識到,如果問題最終不落實在具體的人上、不設定deadline,很多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

於是他們又買了幾個賬號,具體的負責人每人用一個賬號,每個禮拜,他們都會把所有模型合併,然後開例會,發現問題、討論解決方案,最後把這些問題記錄在Revizto裡。

他們不只記錄問題的位置和修改意見,還會記錄問題的優先順序,把問題分配到具體的人身上。下次開會之前,對應的同事要把問題解決,並且記錄修改的過程,最終把一個個待解決的問題變成已完成的任務。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在雲平臺追溯問題修改

這樣,每週開會的時候,他們就用問題過濾器,把已經完成的任務和不重要的問題暫時過濾掉,專注討論那些比較重要、亟待解決的問題。

這樣規模的醫院專案,各種問題貫穿在整個過程中,每個重要的模型版本就要處理幾百個技術問題,積累下來有幾千個問題要處理,BIM協作的價值就越來越明顯。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逐漸開闢了一條區別於微信和QQ的專屬問題追溯路線,每個問題來自什麼地方、有哪些困難、需要誰來協調、最終被誰解決,都在平臺以聊天記錄的形式儲存下來,這樣所有問題就都有一條清晰的脈絡,不會被淹沒在群聊天中無法查詢。

另外,設計院還保持著郵件交流的習慣,孫昱也會定時把Revizto上記錄的問題生成一份報告,以PDF的形式傳送到同事的郵箱,提醒他們關注相關的問題。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從平臺匯出報告併發送郵件

專案設計結束之後,孫昱進一步想做的事就是內部經驗的積累。他們把所有問題記錄都匯出來,把關鍵錯誤做統一的梳理,大家一起討論為什麼會出這樣的問題,以後可以怎樣最佳化工作流程來避免問題,這樣再有新專案的時候,就不用所有人都把工作重新來一遍。這為新員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案例,對團隊長期發展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協作3。0:外部客戶連線

孫昱認為,用BIM做設計,核心的價值並不在正向設計和出圖,他甚至認為,正向設計和出圖沒有必然的聯絡。

湘雅五醫院是三邊專案,全BIM出圖是不現實的,湖南院的做法是建築專業初設100% Revit出圖,施工圖70% Revit出圖,結構和機電專業則是三維輔助設計,二維出圖,有一部分翻模的工作,每交付一部分圖紙都用三維模型驗證。

那麼,不以正向出圖為目的的BIM,去做它的目的就不是為了羅列那些「應用點」,而是透過解決專案實際問題,提升工程質量,也就是提升設計院對施工方和甲方的服務質量。

在專案進行的過程中,孫昱他們「額外操心」了很多事,除了前面說到的市政管網問題、景觀標高問題,他們還為專案順利進行做出了很多努力,甚至主動做了很多二次開發來服務專案。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二次開發生成、統計1萬多根不同長度的錨杆

但設計院是企業,從事的是商業活動,如果付出了這些額外的工作,最終卻還是隻交一份圖紙出去,甲方當然不會覺得設計院用BIM有什麼價值,甚至會覺得解決這些問題本來就是設計師應該做的。

所以,孫昱和他的團隊希望透過雲平臺,和施工方、甲方在專案過程中保持隨時溝通,讓他們時刻知道,設計在做什麼、在解決那些問題,在給大家幫什麼忙。

他們把Revizto的一個賬號分享給了總包方,讓他們也參與到協作裡來。總包可以根據現場情況提出問題,也可以把現場照片和模型問題關聯到雲端,幫助辦公室裡的設計師發現問題。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對於業主方,孫昱和我們說,甲方和設計院都有很多人負責不同的事,雙方的人點對點對接,其他人可能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問題。

而大家共享一個資訊源,所有人對全域性都有一個把握,設計能隨時知道專案進展和甲方的需求,甲方也真正看到設計利用模型解決了哪些問題,認可BIM的價值。他也對未來基於雲平臺解決問題的方式做了幾個暢想:

➤方案團隊各專業模型整合在一起,與業主方共享視口,進行遠端方案彙報,然後由業主控制視口,新增建議,設計師對方案進行深化,並更新雲端模型,針對甲方問題更新狀態。

➤設計團隊內部每個人都有賬號,設計人負責上傳更新自己的成果並接收校審意見,校審可以不斷新增問題,將問題指定給責任人,限定整改日期。不同專業間同樣可以互相提出問題,所有的職責都沒發生改變,改變的只是行為都被記錄了下來。

➤施工方拍一張現場照片,新增對應問題,設計方立即就此問題做出答覆和修改;設計方在現場發現了某處與模型不一致,拍下照片,提出問題,責令施工方整改。施工服務是否及時有效,再也不是口頭之爭。

湘雅五醫院專案在創新杯、科創杯、優路杯等比賽斬獲大獎,還在2018 AU大師匯全球卓越BIM大賽中獲得了大型專案組最佳實踐獎,孫昱本人也入圍全球年度創新者大獎。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現在,孫昱所在的HD醫療中心團隊,所有的醫療專案無論業主是否要求,都會主動採用BIM技術,當然也包含Revizto雲平臺,並且會主動給業主方提供賬號,建立多方雲平臺協作機制。這種工作方式也得到越來越多甲方的認可。

總結下來孫昱認為,透過先主動提升設計質量的方式,他們不僅成功地將自己的牛肉麵賣到了30元,而且幾乎所有的客戶都成了回頭客和宣傳者,主動來找他們設計醫院的甲方逐漸多了起來。卓越的醫療工藝設計與BIM設計能力,成為了他們團隊的核心競爭力,BIM到底有沒有用,在他們那裡已經不再是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BIMBOX觀點

當我們用BIM去做設計的時候,往往花了很大力氣,把模型建得特別精細,最終交付的還是一份圖紙,甚至都不願意讓甲方看我們的模型,以免增加修改的麻煩。對於甲方來說,當然不願意為單方面的「效率降低」而增加費用。

很多人提到BIM,提到高質量的設計,首先想到的就是時間緊、任務重,哪有精力搞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孫昱的團隊用行動說明一件事:如果設計師真能幫甲方提高工程質量,並且讓他們實打實地看見到底解決了什麼問題,那麼甲方是會去算這筆賬的。

甲方不會為你的工具買單,甲方只會為你的服務買單。

孫昱給我們分享湘雅五醫院案例的時候,對於花裡胡哨的BIM應用幾乎隻字未提,他談的都是那些棘手的、麻煩的、用傳統方式很難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BIM還是平臺,都不該是作秀的工具,而是在新技術背景下,面對專案品質、團隊價值等問題,讓你能做出不同選擇的工具。而這些不同的選擇會把你帶向不同的客戶。

當一位設計師說:設計就是要用最快的效率出最多的圖紙,其他多管閒事的行為都是耍流氓。這真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因為市場上永遠有人不需要新技術解決問題,他們要的就是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快的圖紙。只要雙方需求匹配,生意就有得做,只是在這個泥潭裡,大家就不要抱怨在低價區間裡拼效率。

而當一個設計團隊去操心工程質量,把專案後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包攬在身,當他們不怕模型被甲方看見,甚至引導甲方和施工方多看、多使用模型,讓他們在日常溝通和交底中感受到服務的價值,他們這也是公開地做了一個選擇:不止出圖,我還願意做一些別的事,如果你有這樣的需求,可以來找我。

而這種選擇,會把他帶到另一群甲方的面前。

說到底,這就是商業競爭下的品牌競爭策略——如果希望在均價20元的牛肉麵市場裡創立一個價值30元的品牌,你就要把價值做出來,並且讓你的使用者知道它憑啥賣30元。

孫昱說,這個專案很多事不是甲方推的,是他們作為設計去主動承擔的,如果專案是甲方主導這種雲平臺的協作方式,推進起來一定會更順暢。

和孫昱聊完之後,我們又找到了他們使用的Revizto公司,向他們詢問有沒有甲方主導協作的專案?

我們得到的答案是:有不少。這些甲方都是嘗過了甜頭,就不再回去了。

比如龍湖集團已經在全國BIM專案上採取模型與協作來解決多方審圖、審模和管理的問題;博世集團、萬華地產、普羅地產等甲方,要求所有專案的施工方和設計方和他們一起使用Revizto做為統一平臺,由甲方分發賬號,從方案到施工階段全員在平臺上溝通問題,甚至每週都有BIM專題例會。

不只是大專案才用這種方式,Revizto還和我們講到一個只有8000平米的小會所專案,甲方也要求全部參建方所有專業用模型進行雲協作,整個過程運行了近1000多個問題,BIM不是目的,最佳化管理才是目的。

不創造價值的BIM,甲方憑啥買單?

而這一系列的專案,甲方要求的最底線,就是設計方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做BIM,都要有能力用模型和協作解決工程品質的問題,這同樣是一種雙向選擇。

前幾天在群裡,

@劉思海

發了一句英文翻譯,我認為很適合作為今天的結尾:

They limit themselves to making BIM work on the floor, while overlooking the necessity of selling their (and BIM’s) value back to the business, and ultimately to the client。

他們把自己侷限在BIM的基礎應用點上,忽略了讓自身和BIM的價值迴歸到商業的本質,並最終把價值賣給使用者。

希望你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業價值。

最後,我們也向這次採訪的Revizto公司要來看了試用連結,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免費下載試試看:

有態度,有深度,BIMBOX,咱們下次見!

標簽: BIM  模型  問題  孫昱  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