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作者:由 輝城啊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7-04-05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王輝城

前些日子,被

於歡

案給刷屏了。

各大媒體、名人專家、公眾號從司法、人情、底層社會、金融等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這個案件之所以能激起如此洶湧民意,大概是讓我們切身體會到焦慮與不安。

社會秩序

在失衡,而理應維護秩序的機構,卻已淪陷。

喪失恆定的安全感之後,人們容易走向憤怒與暴力,也從而更迷信“以暴制暴”。這是於歡深受人們同情的心理基礎。

在我看來,於歡案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中國人重新理解了“正當防衛”和“侮辱”這兩個概念。“正當防衛”應當怎麼界定,“侮辱”算不算是攻擊?

於歡案的判決有標杆的意義,因為將會重新去闡釋“正當防衛”和“侮辱”兩個概念。

法律我是不太懂,倒是可以說一說文學中的“侮辱”。中國人向來是不重視“侮辱”的,或者說對精神層面的攻擊,秉持著不以為然的態度。

只有肉體消滅才會讓中國人感到深入骨髓的恐懼,因為無論透過怎樣的手段去折磨、去貶低、去攻擊精神,最後中國人還是會聰明地從中得到歡愉與快樂,進而認可、甚至是享受攻擊與侮辱。

我是在閱讀

志怪小說

之時,發現了這個觀點。

這一點,又與武俠小說密切相關。我在朋友圈裡讀到於歡案文章之時,正在北京出差,當時在腦海裡閃現出來的第一個念頭便是: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絕望,並不是說武俠小說沒有前途,而是它產生的土壤和基礎是絕望的。

為什麼呢?武俠小說核心訴求是暴力與正義。武功是暴力的表現形式,也是通往正義的道路。

什麼情況之下,才會迷信暴力呢?是社會秩序崩潰與權力錯位。換一句話來說,應當主持正義的機構失去了效力,導致灰色的權力,橫行無忌,人們生活不穩,沒有安全感,那麼就會透過想象來滿足自己對正義與穩定的需求。

於歡是受盡屈辱之後,奮起反抗。很多人並沒有這種精神,同時也沒有遇過這麼極端的境況。平日裡受到的屈辱吧,心底裡雖然不痛快,但也夠不上去殺人洩憤。

於是,就需要想象中的正義來彌補現實里正義的缺失。沒有這麼個渠道,不管是人,還是社會,都會崩潰。

所以,武俠所有的歡愉與刺激,都是建立在絕望之上的。

今晚,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武俠的文章或書籍。

《石氏女》

,洪邁

《石氏女》出自於洪邁的志怪小說集《

夷堅志

》,算不上一個武俠故事。但卻具有武俠的元素,奇人奇遇奇事。故事很簡單,說的是

呂洞賓

假扮成乞丐,故意以各種方式去刁難人、視“侮辱”為考驗。透過測驗的石氏女,得到了呂洞賓的垂青,最後長命百歲。

這是典型的在侮辱裡得到歡愉。古典志怪小說裡有很多這樣的故事,石氏女並非是孤例。這種非常功利性的尊嚴觀,其實並不是中國人身上才有。

在法國、義大利的童話裡,仙女仙人們也常常喬裝成乞丐或不堪之人,然後出現“乞丐—神仙”身份上的經典反轉。這是在絕望之中,得到一些微弱的希望。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週日在思南公館聽龐貝、

陳子善

老師的關於《無盡藏》的分享會。其中,龐貝老師提到“宿命”的觀點,讓我受益頗深。

好的文學,都是有宿命論的。

龐貝老師的原話,當然不是這樣的,這是我發散而來的——像《紅樓夢》、《水滸傳》、《

金瓶梅

》都是具備著濃烈的宿命色彩。

“白茫茫的一片真乾淨”,賈府大廈將傾,人即使再努力,也無法改變這種宿命。孫悟空,大鬧天空、無法無天,也無法改變最終被馴化的結局。“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終其一生都與死亡對抗,但亦無法改變結局。

因為註定,所以絕望;因為絕望,所以美麗。

用朋友的話來講,中國人常講“命運”,一方面相信命中註定,另一方面又相信“運”能改變命。故而,石氏女的故事,是中國人對命運最通俗又最深刻的闡釋。

《俠的人格與世界》,

汪湧豪、陳廣宏

俠以武犯禁。

武,當然不是武功,而是武力、暴力。禁,是法律所禁,亦可說是社會秩序。一個社會的運轉,需要秩序。

法律、風俗、道德、民情等組成了龐大而縝密的機制與秩序。俠這類人,就是用武力和暴力去挑戰、打破機制與秩序。

一個成熟又公平的社會,自然不需要這類人。但如果是亂世呢,如果是正義不彰的社會呢?

俠這類人,就像是一條

鯰魚

,給渾濁的社會注入了新活力。絕望的世界裡,俠給予了人們希望。所以,劫富濟貧、懲罰貪官、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都是人們賦予俠的權力。同時,俠也被絕望的人賦予了法律豁免權。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俠的人格與世界》是我在去日本旅途中讀的一本書。它的好處是闡釋了“俠”這個特殊群體的精神世界與人格魅力。

早些年,我在范仲淹的名句裡“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裡察覺到“廟堂—江湖”權力體系。

“廟堂”與“江湖”乃是一對共生關係。廟堂強勢,江湖式微;廟堂頹敗,江湖燦爛。

我有這麼一個模糊的想法,但並未深入去探索,這本書對於我而言,實在是非常好的補充。

武俠小說以金庸、古龍為峰。金庸筆下還有“廟堂”之色彩,但在古龍那邊,江湖成為了純粹的江湖,純粹的“成年人的童話”。

古龍的迷人之處,就在於純粹。

《俠的人格與世界》應與《

中國地下社會

》共讀。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書單來了 | 為什麼說武俠是絕望的文學?

標簽: 絕望  侮辱  武俠  廟堂  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