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作者:由 DoMo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1-09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前陣子為了找點寫那個短篇的感覺,特意在B站上搜了些秦風漢骨相關是影片來看,其中這一瞬間滿眼翻飛的紅色,呼嘯著給與我“猛將如雲”的視覺衝擊,萬能的水友彈幕說這一段是來自張藝謀導演2002年的作品《英雄》裡的片段,我半信半疑地重新找到了資源,卻沒想到重看此片觀影體驗居然好過十六年前父親從鎮上影碟店租回來我們一家守著VCD看的那個晚上那麼多。

極具寫意風格化的主觀色彩

張藝謀畢竟是從攝影入行再轉到導演的,對於畫面的把控能力確實太厲害了,據說現在偶爾在片場他還會親自掌鏡進行拍攝,這種大片大片的純色系畫面,對於我這種色弱視覺者來說簡直不要太過癮。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史書上明確的記載秦國尚黑,片子一開頭也是灰黑的主色調,戰旗上寫著繁體的秦字,蒼涼的遠景中盡是蕭索和肅殺。黑色的秦帝國,是冰冷的,不近人情的,殘忍的機器。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不過在“無名”向秦王講述攻趙段落的紅色系的故事裡,秦軍也換成了紅色,如熊熊火焰般熱烈恢弘。不過漢朝的雄烈給後世的印象太深了,所以單獨看這一段的時候挺容易讓人誤會成漢軍。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張藝謀導演籍貫是陝西西安人,就我自己接觸過的西安人印象,他們大多對自己城市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非常強,在自己操刀的第一部商業“大片”裡,講述一個關於秦漢第一帝國的故事,張藝謀導演此時對於影片的話語權應該還是挺大的。

《詩經》中關於秦國的篇章被稱為《秦風》,據說當年甲A聯賽西安主場球迷也是像片子裡一樣齊聲用西安話喊:“風!風!風!”想來那個氣勢比起最近又火爆全球的冰島人維京戰吼也是不遑多讓。和宋朝的江南秀麗以及明清的龐然大物不同,秦漢的氣質給人一種炙熱的“雄風”的感覺,堅毅如鐵,英勇如斯。片中實景拍攝的千人同喊“大風!大風!大風!”還是非常震撼的。

最後這個場景無名接受英雄般的葬禮,秦軍將士頭上的紅纓也更接近鮮血的殷紅色調。

被人物“講”出來的故事

片子本身的敘事方式,毫無疑問有借鑑黑澤明的不朽傑作《羅生門》,即無名打敗長空、殘劍、飛雪三名刺客的過程,根據講述者的不同,有著不同的版本:

在一開始無名的講述中,長空殘劍飛雪是陷入三角戀的怨侶,他利用了三人的感情糾葛,分而殺之。和長空棋院雨中一戰是偏黑白的冷色調,趙國書院內則是刺眼的彷彿迷亂的大紅色。秦趙長平一戰,可謂是決定了最終天下的歸屬權。最終秦軍將同宗同源的趙國40萬降卒坑殺,從軍事上獲得了勝勢。秦王的天下,確實是用屍山血海換來的。

(PS:現在都還記得第一次看片的時候那段梁朝偉和章子怡的激情戲,我們一家三口對著電視機誰都不好意思開口說話的尷尬。)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但遭遇過他們行刺的秦王不相信他們會是這樣被情慾左右的“小人”,感覺到無名的殺氣之後,秦王想象出了一個三人自願死在無名劍下的故事版本。

在這一段中,色調是代表理性的藍色。那還是一個士為知己者死的年代,人們會為了自己認定的事情,一種思想,從容赴死。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被識破的無名最終向秦王講述了真正的故事,此時的畫面色調變為了寫實的黑白對比為主。

無名的劍法可以精準的傷人而不取人性命,殘劍飛雪的爭執,並不是捨不得一個人為了刺秦去送死,而是因為殘劍不想刺秦。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期間還插入了一段殘劍飛雪年輕時候曾經仗著長劍在手,殺入秦宮,在秦王脖頸留下一道傷疤的往事,那時候他們是年輕的,單純的綠色。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秦王最終從“天下”二字中明白了殘劍放棄刺秦的原因,無名最終同殘劍一樣放棄了刺秦,一統天下,不再是秦王一個人的夙願。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PS:這個盔甲和髮簪,道具組真的是業界良心)

私以為,雖然和羅生門採用了類似的“講述主觀故事掩藏真相”的思路,但《英雄》卻未能收穫好評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這個故事太“大”了,關於刺秦的結局,每一個人中國人都可謂瞭然於胸,而且就算張藝謀導演真敢和昆汀《無恥混蛋》裡一樣胡來,觀眾們可能更是會差評如潮。故事本身的懸念,就不夠。觀眾不會特別好奇接下來劇中人物的命運會如何。

其次,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歷史意義,是到近現代以後民族主義思潮興起,我們回過頭去才明白,兩千多年前的“振長策而御宇內”是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真正誕生的開始。哪怕是在明清時期,對於祖龍和漢武帝的評價都遠沒有現在這麼高。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無論是秦王自己,還是刺客,或者隨便那個璀璨年代的某位聖賢,都不可能悟出片中所表達的“胸懷天下”。他們只是出於自己的慾望與野心行事,最終的結果,乃是時間的巧合下,歷史大勢的自然選擇。

再次,因為以上的原因,片中所有的人物都很臉譜化,觀眾不太能看到人物個性化的東西,加上大段的臺詞和旁白,拔高了的人物說教感揮之不去。連動畫片裡插入大道理都能讓孩子們反感,更何況商業電影裡說這些大而空的道理呢。

最後,那就是時代的侷限了:

在此之前,從那往後

現在回頭看,《英雄》這部電影,可以稱得上華語商業電影的一道分水嶺。

在它之前的2000年,李安憑藉《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桂冠,在那個年代,我們要在奧運會上跟美國俄羅斯比金牌數,盤點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會在哪裡,也希望用奧斯卡小金人來獲取世界的認同。《臥虎藏龍》中那寫意的武俠,莎翁戲劇般的對白與故事,成功打動了評委們,像中學生考試的範文一樣,華語電影的“衝奧”之做呼之欲出。

那時候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們已經在戛納威尼斯和柏林寫下過自己的名字,但沒有美國的奧斯卡,中國電影說崛起好像自己就覺得底氣不足,《臥虎藏龍》的成功已經說明奧斯卡對於東方元素是不排斥的,那我們也砸錢,請最好的導演,最好的演員,拍一部旨在獲獎的中國“大片”。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英雄》可謂是成功的,雖然沒能最終獲獎,但好歹進入了最佳外語片的最終提名,北美市場5371萬美元的票房,時至今日,依然是華語電影的記錄。有很多歐美的普通觀眾,對《英雄》也是讚譽有加。飄逸如同舞蹈的中國功夫,水墨山水,書院的毛筆和如雨的弓箭,也許他們並不真正明白這個太過“中國”的故事核心,但那些影像所傳遞的情緒,還是非常到位的。這也是之後很多華語電影比不上《英雄》的一點,起碼當時它還是儘量在用聲畫語言講故事,而不是像後來完全依靠人物旁邊的長篇MV。

只可惜在國內,它卻是飽受爭議。

從《英雄》開始,華語商業電影開始進入了“大片”時代,大製作的導演演員陣容,越來越華麗的特效,卻讓張藝謀陳凱歌等著名導演的口碑一路走低。畢竟他們之前拍的文藝片,講述的那些充滿個性化的故事,作為創作者的他們,有著很大的自由空間。到了商業大製作上面,為了呼應這個“大”主題,非得強行講一個國仇家恨的“史詩故事”,一定要有人死掉,一定要有激情戲碼,一定要有華麗的特效……在向著好萊塢電影工業流水線靠攏的過程中,創作者們不得不進行妥協,最致命的一點是,影片的核心故事,實在是太過平庸。

而當時的市場,卻希望他們拍出那些曾經一流文藝片的效果。舉個最直觀的例子,陳凱歌導演用3000萬人民幣的成本,拍出了經典《霸王別姬》,2005年《無極》對外宣傳的成本是三億人民幣。當時的觀眾,就是抱著這是一部幾倍於《霸王別姬》的,構築了一個如夢似幻的世界的電影,這樣的期待,買了當時均價80元一張的電影票,走進了電影院。

考慮到2005年的物價水平,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觀眾們對陳凱歌導演和《無極》無情的嘲弄,那時候所宣稱的商業大片,和我們曾經喜聞樂見的露天電影有著階級性的不同,那儼然應該是一種更加高階的享受。

可惜觀眾們發現最終的商品和預期嚴重不符。坦白說,在那個環境下,無論你是誰,拍出多好的大片,都不可能讓觀眾滿意。因為他們需要在《英雄》、《無極》和《赤壁》的洗禮過後,才能漸漸明白,視覺特效不一定能帶來好故事,國仇家恨真的不如家長裡短打動人,大片有可能就是看個熱鬧圖個爽快。

電影是一門藝術,一部電影本質上只是一件娛樂商品,它並不高大上,也就值個三五十塊一頓飯錢。

《英雄》——十六年前的爭議之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華語商業電影“大片”時代

標簽: 殘劍  故事  導演  無名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