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知識點分享 | 藝術概論

作者:由 王奚米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1-07

世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上學人努力的模樣。加油學習人!

1.

簡述藝術作品感性、理性以及二者的統一性

(1)藝術不同於宗教和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藝術是用形象性和真實性來反映世界。其中形象性又是藝術作品的基本特徵。藝術形象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所進行的審美的認識,並按美的規律進行的審美創造,同時也是觀眾的審美物件。在這種審美的認識、創造和欣賞過程中都是涉及到了感性和理性。

(2)藝術作品應該是具體可感的。所謂感性,是說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以感性的形態呈現在欣賞者面前,必須是具體可感的形態作用於感官。是一種感性因素。從創作角度來說,是藝術家從具體生活的感受進入創作,對生活的深切體驗和豐富的感性積累之後才能激發創作的衝動,比如16歲的雨果曾目睹巴黎法院門前廣場上以為年輕女僕所遭受的酷刑慘狀,久久不能忘卻,這種深切的感受和體驗,融入多年後創作的《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幻化成一個個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從欣賞的角度來說,作品的形象首先訴諸於觀眾的感官和直覺,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刻畫了一個淪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使人從她的演奏的琵琶曲中找到情感的情感,被哀婉的樂曲所打動。

(3)藝術作品不僅要有感性的形式,還必須表現深刻的理性內容。所謂理性,是藝術家在能動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以理性的形象思維來反映個別事物,這種個別的反映還能表現為一般現象,從而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這個藝術形象相比於展現感性,更把握了事物的本質。真正的藝術形象不僅作用於感官,還引起觀眾的思考,陶冶情操,使觀眾獲得理性上的、審美上的滿足。比如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安娜·卡列妮娜》原本打算將安娜塑造成一個不守婦道的壞女人,作為有罪的妻子收到上帝的懲罰,但最終受到極具變革的社會現實的影響,使托爾斯泰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想法,把安娜塑造成為了以勇於追求愛情自由和個人幸福的19世紀70年代的俄羅斯女性形象。

(4)藝術作品是感性和理性的統一。歷史上有兩種片面的觀點,一種認為形象只關係感性與理性無關,比如康德的“純粹美”和克羅齊的“直覺說”,以及當代藝術理論的反理性傾向等;另一種觀點則相反,認為形象只關係理性而和感性無關,比如所謂的“概念藝術”等說法。事實上,只有透過可感的現象表現深層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才能達到感性和理性的統一。任何只偏向感性或只注重理性的觀點都是不全面的。比如格調低俗的色情圖畫或影視劇,只刺激人們的感官,但沒有藝術形象,也沒有審美理想;莎士比亞的作品、《大衛》雕塑、貝多芬《英雄交響曲》,這些藝術作品都是以生動感性的形式表現深刻的理性內容 。

2.

談談近年來創作中虛構和紀錄界限逐漸模糊的現象

創作中虛構和紀錄界限逐漸模糊的現象主要探討的是關於真實與虛構的界限,涉及到藝術的真實性的問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成果,可見,優秀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優秀,美的藝術作品之所以美,它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能夠強烈感染人的力量,都是以真實性為基礎的。

藝術要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性,也要表現主觀的真實,是再現性與表現性的統一。首先,藝術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實際,符合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實際,是再現的真實,在創作手法上偏重於寫實,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現象的真實,創作傾向上更偏向於認識客體、模仿現實。題中所說的紀錄片是屬於更傾向於再現的真實,但藝術的再現不是對客觀現實的機械反映,不是純客觀的複製現實,而是藝術家將它所認識的客觀現實,透過一定的物質媒介比如文字、語言、音律、節奏、線條、色彩等充分傳達和表現出來,因此再現中也是有表現的;比如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以形寫神”和“傳神”的藝術主張,是要求人物要形神兼備,以現象的真實表現本質的真實,它的真實才圓滿。

其次,藝術也要反映主觀世界的真實,也就是表現的真實,包括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個性和人生態度、理想追求等等。藝術透過運用各種搞藝術的表現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在創作手法上更偏重理想的、情感的表現物件或拋棄具體的物象,追求超感覺的內容和觀念。在創作的傾向上,更偏重表現主題的意識、直抒胸懷。任何藝術形象,都是凝聚著藝術家的主觀思想感情,是它的個性和主體意識的表現,同時也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審美認識、審美平均和審美理想的表現。

另外,藝術的真實是一種假定的真實、審美化的真實,以假定定情境表現對社會生活內蘊的認識和感悟。生活的真實為藝術作品提供了原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但藝術真實應該是對生活真實的超越,是在假定性的情境之中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必然性,因此藝術的真實是內蘊的真實,假定的真實。比如中國傳統吸取最講究藝術情境的假定性,騎馬、泛舟都只有動作沒有實具,因此作家需要從對生活的真實進行選擇、挖掘、提煉、補充、概括、重組、再塑等過程,並不是完全對生活的照搬;再比如《牡丹亭》裡杜麗娘的“夢而死”“死而生”式追求愛情幸福的離奇情節,由於情感真摯並與讀者心心相印,人們會從心理上忽略其他而“以假為真”,可見藝術中的真實性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創造中實現的。

因此,之所以創作中虛構和紀錄界限逐漸模糊,藝術家仍然是以假定性真實為前提,透過真實的再現和表現進行創作的。

3.談談你對馬丁斯科塞斯所說的“漫威電影是主題公園”的理解

(1)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在宣傳自己的新作《愛爾蘭人》曾先後三次提到了“漫威電影”。之所以他認為漫威電影不是電影而是主題公園,首先他認為這類電影是純娛樂化的,就像主題公園一樣,無法向觀眾傳達情感,給予觀眾心理的體驗;其次這種電影無法帶來對歷史的理解,失去了對歷史的思考,無法讓人獲得知識、啟示和靈感;但同時他也認為,主題公園電影是一種新的電影藝術,不同於以往電影院放映的電影,需要以新的方式去製作。根據以上的幾點總結,可以看出藝術作品一方面是要把思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相統一,藝術作品應具有較高的格調和品味。

(2)藝術的創作要把思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統一起來,這是藝術作品的基本要求。首先,第一位的是思想性。思想性是藝術作品的靈魂,文藝作品的藝術性和娛樂性都是為思想性服務的。如果失去了思想,再新穎的形式、再嫻熟的技巧,也很難給欣賞者留下長久的回味和深刻的印記,甚至會造成精神的貧瘠。馬丁·斯科塞斯導演之所以對漫威電影作出這樣的評判也是由於此類電影缺少深刻的思想性,讓人看後無法獲得更深刻的啟迪;再比如中國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雖然人物飛簷走壁、打鬥場面宏大,但仍缺少了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關懷;但另一方面,藝術性和娛樂性對藝術作品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藝術性和娛樂性,作品的思想性就很難表達,也難以發揮作用,產生影響,只強調藝術性,不強調娛樂性,會讓人看不懂,脫離群眾;只注重娛樂性,不講求藝術性,也會讓作品走入低俗和膚淺。因此,思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應該是“三性統一”才能更有生命力和影響力。

(3)藝術作品本質上是具有審美意義的精神產品,格調也是藝術作品中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在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美學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藝術家藝術造詣、文化修養、審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總彙體現。藝術作品的格調有高下俗雅之分,首先體現在作品的思想內容和創作立意,一般來講,進步的世界觀、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審美理想以及創作上的社會責任感是創作高格調藝術作品的基礎和前提,這裡馬丁·斯科塞斯主要批駁也是因為電影沒有積極的內容和思考;其次俗與雅也是衡量作品格調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一件作品如果只是迎合世俗,滿足某種感官的刺激,這樣的作品就會被貶斥為庸俗淺薄,只有作品在思想內容和形式風格上既能為人們所接受,且能治癒人們的身心健康,使人的感情得到淨化,思想得到提高,這樣的作品才會被譽為高雅純正。在格調高的作品中還能體現藝術家獨立的人格和嚴肅認真的對待社會、對待人生和自我的態度;再次藝術經典應具有較高的品味,即含有較高的精神文化含量和美學含量,這與作品的審美趣味、藝術追求和表達方式有更多的關係,是藝術家從不同的藝術觀念出發把握生活的結果。比如在中國繪畫作品中逸筆草草和嚴謹精細之間反映了藝術家對藝術的不同追求。

4.任選兩種藝術形式,說說節奏的表現特點和審美價值

節奏在音樂中是最基本和重要的表現手段。音樂中的節奏具體是指樂音的長短、高低、強弱等變化組合的形式,是旋律的骨幹,也是樂曲結構的基本構成因素。節奏的本質是一種運動,因而並不是只有音樂才具有節奏,任何有規律的變化都會給人的心理造成節奏的體驗。在其他的藝術門類中,也具有節奏的說法,以下做具體的闡述:

首先,對於詩歌來說,詩歌也具有一定的節奏的特點。詩歌的韻腳、平生仄聲也可以給人的心理帶來節奏的體驗。比如格律詩,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要求各句字數相等,一韻到底,必需押平聲韻。押韻有節奏,並且要求對仗。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中採用了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具有鮮明的節奏,這是詩歌的外部節奏,同樣詩歌也具有內在的節奏,比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前四句是寫春日裡長安悽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的感慨;後四句是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充溢著悽苦哀思。這首詩格律嚴整,是以情感的節奏來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

其次,電影中也有節奏,主要分為鏡頭內部節奏、鏡頭外部節奏以及敘述性節奏三類。當然,這三個方面不是截然分開、彼此對立的,這三個方面的節奏形式都是按照導演的構思,水乳交融,有機地統一在一部完整的影片裡。

A。對於鏡頭內部的節奏來說,電影是視聽結合的藝術,每部電影都有個看不見的內部節奏,電影內部節奏指由結構、內容鋪設和情節的推進而形成的故事整體節奏。鏡頭節奏又主要表現在鏡頭內部主體的運動節奏、攝像機運動節奏兩個方面。鏡頭內部主體運動節奏,主要是指鏡頭所攝的主體活動的影像畫面的節奏,如演員的表演。當演員在排程的統一安排下,沿著固定的軌跡運動時,他的每次邁步,每個動作,每個眼神都能產生或快或慢的節奏美,這種節奏既是演員自身的節奏感的外在流露,也是電影整體節奏的組成部分。比如《羅拉快跑》中,羅拉是鏡頭內部的主體,她在整部電影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跑。她的不停跑動,形成了鏡頭內部主體運動節奏。為愛情奔跑的羅拉和街上的行人,和水泥堆砌的城市、鋼筋叢林的高架橋,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整個畫面張弛有度,富有感染力,從而加強了影片在整體上的緊張節奏感;還有聲音的節奏,《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人公相擁時的主題曲就是恬靜、浪漫、溫柔、細膩的感覺,渲染了影片氛圍的同時,詮釋了主題、表現了影片節奏;《七宗罪》的開場配以快速、低沉、恐怖的音效也是為了更好的表現影片主題與節奏;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則多配以輕快、俏皮的音樂來與主題、節奏相呼應。

B。還有鏡頭外部節奏,鏡頭外部的節奏又叫蒙太奇節奏,就是鏡頭剪接所形成的節奏。從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中的大膽實踐起,電影由此開創了蒙太奇時代。

C。敘述性節奏是伴隨畫面敘事內容的不斷髮展和延伸來揭示並深化主題、渲染氣氛。、創造藝術境界的一種有力手段。一部影片的情節,總要有合理、巧妙的佈局,總要波讕起伏、動靜結合,有襯托、有呼應,才能更加生動、感人,才能造成理想的“感動調子”。影片《小城之春》所體現出來的詩化意境和充滿民族氣息的思想內容就像一個漣漪,一聲迴響,久久迴盪。

5."言徵實則寡餘味也,情直致則難動物也,故示以意象"

(1)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說話時意思表達的太實,就沒有了韻味,如果情感表達的太過直接就難以打動別人,也很難表現自己真正的情感,所以想要達到含蓄而有回味,並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只能藉助意象。

(2)意象最早是在中國古典美學中使用的術語,最早見劉勰《文心雕龍》的《神思》篇:“……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其後各種文論、詩論中屢見不鮮。在此後的一千多年,德國的康德提出含義相似的審美意象的概念。近代西方哲學與藝術理論也在使用這一概念。審美意象,是指在對客觀世界審美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融合了藝術家主管的思想、情感、願望、理想,在藝術家的頭腦中經過藝術創造形成的意識形象。這種主客體統一的審美意象,一旦經過藝術媒介或藝術語言等物質手段傳達出來,就成為藝術作品的藝術形象。

(3)從表達方式這一角度著眼,可以把審美意象分為兩種,即寓言式意象和符號式意象。所謂寓言式意象,是指透過一則故事直示一種哲學或觀念,而這正是這則故事的主旨。所謂符號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節性的整體意象和單個意象。審美意象基本特徵有:哲理性、象徵性、求解性和多義性等。比如中國古典詩歌追求“情”與“景”的統一,藝術家在創造意象的過程中,應當是隨物感興,即景自成,離開眼前的景緻,作品便沒有了韻味比如北宋詞人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以日暮雨歇的冷落秋景,抒發戀人依依惜別的真摯而痛苦的情感,將淒涼惆悵之情融入景色之中,濃郁深沉的情感使這種詞稱為千古名篇。

標簽: 節奏  審美  藝術作品  藝術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