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作者:由 小貝Liliana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9-07-08

從舞蹈圈跳入美術圈,雖說沒有踏出“藝術”二字,但也是隔行如隔山,在美術圈中猶如一個新生兒般,接收著一切新鮮。六年歐洲深入的學習,徹底改變了我內斂,規矩的審美,並不是傳統的不好,而是在藝術程序中有更好的值得我們去深思。

記得第一節西方美術史課程,Bernardini老師帶我們進入羅馬國家現代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義大利人簡稱-GNAM。對於一個第一次參觀歐洲美術館的小朋友來說,整個博物館的建築真的讓我感到驚歎(但後來發現,這種建築在羅馬比比皆是。。。)。進入到館中,老師帶我們參觀了小便池,一大塊藍色的畫布,一個用麻布和不知道什麼材料做的繪畫作品以及一系列讓我不明所以的“藝術品”,對了,還有一面牆密密麻麻全是釘子,給密集恐懼症的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對,就是下圖。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Giuseppe pennone

可以說,我的第一節西方美術史上的不明所以,老師巴拉巴拉講了將近四個小時,我幾乎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維當中,滿腦子都是“這是什麼?”“開什麼玩笑?”“腳踏車輪胎也是藝術品?”。。。一系列問題佔滿了我的思維。想要寫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想簡單的聊聊藝術,當然,就當是一個下午茶的閒聊。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梵高《星月夜》

每一個人對於“美”的限定不同,但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賞心悅目為美,所以中世紀的宗教神秘色彩的藝術是美的,雖然有些呆板;文藝復興時期,現實與人文的融入,拉斐爾筆下的溫潤如水的女人,成為永恆的經典;17,18世紀,巴洛克的宏偉與洛可可的華麗也是一種美;19世紀的印象派,莫奈營造出的“七色光”,至今是我們對於美的風景的標杆;到後期的後印象派,例如大家熟知的梵高的作品《星月夜》,雖是色彩大膽,畫面扭曲,但依舊在大眾的審美範疇之中。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馬蒂斯《淺吟低唱的人生曲》

直到20世紀,出現了眾多現代主義的思潮,在藝術理論與審美觀念上與傳統繪畫分道揚鑣。20世紀開始,藝術是一場創新革命,也是一場視覺衝擊的盛宴。野獸派放棄傳統的透視與明暗關係,如上圖馬蒂斯的作品,採用更加平面化的構圖、暗面與亮面的強烈對比,純粹的寫實,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到立體主義,藝術家們在平面上更進一步,如畢加索的繪畫,更打亂了事物真實的視覺角度,在藝術作品中加入了一種重組的思考;表現主義畫家們更是用誇張的手法,將內心情緒的表達推到極致,最典型的就是蒙克的《吶喊》;再到未來主義,受到戰後經濟恢復與發展的大背景影響,藝術家們在作品中加入了運動感,反映現代機器文明、速度、力量和競爭。每一個流派在一步步發展中都似乎將與傳統藝術的美的距離越拉越遠。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Umberto boccioni《槍騎兵衝鋒》

為什麼藝術發展的方向,使我們越來越看不懂了呢?繪畫是否偏離了傳統的軌跡呢?我認為這麼說過於片面化了。照相機的問世可以說給繪畫帶來了最大的危機與轉型,因為人們再也不需要藉助畫家的手來記錄現實世界的模樣了。在我看來,照相機的問世,是對於藝術家的解放。在傳統的肖像畫中,無論畫家多麼想要把自己的一些個人理解與情緒融入到畫面中,但都不能跨越出所畫人物或事物的外殼,那些隱藏於肖像畫和風景畫背後的絲絲情緒,被逼真的畫面感掩藏的嚴嚴實實。西方藝術史觀念中,用“匣子”“格子”和“框子”來指示古典、現代和後現代的再現語言視角,我認為再精闢不過了。藝術的發展,是逐漸淡化表象而愈加深入內心的過程。想要看懂當代藝術,不如說,是讀懂當代藝術。20世紀前,藝術是繪畫形式的轉變,而20世紀後,藝術是一種精神的探索。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約瑟夫·科蘇思《一把和三把椅子》

直接面對杜尚的小便池,我們會有些匪夷所思,但約瑟夫·科蘇思的作品《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可能會開啟我們理解當代觀念藝術的大門。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把真實的椅子、一張椅子的照片和一張印著辭典上對“椅子”一詞解釋的招貼。以物、擬象、語詞三種不同的形式顯現指向了同一事物:椅子。這不禁讓我們聯想起,在柏拉圖的名篇《理想國》裡,曾借蘇格拉底之口,闡述理念、現實與藝術之間的關係。三把椅子,帶給我們無限的思考:真實與虛擬;現實與模仿;藝術與文字;可視與可想等等一系列問題。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再說說與觀念藝術緊密相連的大地藝術。在藝術形式越來越多樣性與開闊性的當代,藝術家們已經不滿足於簡單材料的組合,真正的進入到大自然中創造。例如我很喜歡的義大利藝術家Giuseppe penone,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密密麻麻的藝術作品的創作者。他的作品,大多數圍繞著植物,他對於植物的鐘愛來自於他的農民父親,樹木、葉子、荊棘、土壤和根莖,關注其形態、材質和色彩。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之前看過義大利的一篇對於藝術家的介紹,就提出penone選擇植物的更深層的含義。文章中是這樣解釋的,藝術家認為,樹暗示著一種生命的延續,樹的年輪,就像是我們手的指紋一般,有著歲月與生命的意義。因此也有了上圖這件世界聞名的藝術品,一隻銅質的手握著樹幹,藝術家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當指紋觸碰到年輪,這是一種生命的延續。看到這些介紹,再去看作品,我會覺得內心湧上一種感動,或是希望,或是依託又或是一種對於人類生命短暫的惋惜,當然,具體是什麼,需要我們自己去揣摩。

當藝術轉型到精神美的高度,有了一種更加吸引大眾的形式-行為藝術。對於前身是舞蹈專業的我來說,這種含有肢體表達的藝術極大的喚起了我的好奇心,終於,藝術不是單單將作品呈現於大眾眼前,讓我們自己去看,去想。行為藝術消除了藝術家與大眾之間的“第三者”,真正的將大眾帶入藝術的過程之中。這種參與感,像是一種走進魔法城堡的體驗,每個人都會給作品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藝術家在現場

該次展覽中,她每天坐在博物館中庭的一把椅子上,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者的注視。在這場歷時兩個半月的展覽中,她共接受了超過1500個陌生人與之對視,靜坐的716個小時中,無論桌對面的那個人做出什麼樣極端的舉動,她都巋然不動。直到她的靈魂伴侶Ulay在現場,兩人對視,烏雷與瑪瑞娜在表演現場和解,兩人都留下眼淚,讓所有人為之動容。行為藝術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未知性。所有的一切並不會按照劇本或是草稿來完美的向大眾呈現,而這種預知與不完美,卻是它獨特的魅力。

接納: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

傑夫昆斯

西方藝術從形式美到精神美,從“匣子”“格子”到“框子”的轉向,藝術的美,不僅是眼睛的欣賞,而是心靈的感悟。或許藝術家帶給我們的是美好的希望,也或許是沉痛的反思,抑或是對於經濟,政治的直視。我想說,藝術,都越來越歸根於與我們的生活。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而我想說,真正能在精神與思想上歸根於生活,才是藝術的美。譚盾先生說:“人生下來,如果我們的生命沒有很藝術地去滋養它,那就是狗命一條。” 是啊,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日出日落,這些看似稀鬆平常的事物,又何嘗不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呢。

標簽: 藝術  藝術家  椅子  作品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