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作者:由 門下都尉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2-08

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後

#FormatImgID_1##FormatImgID_2#

公元前404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

以雅典人的投降而結束。戰爭雖然畫上句號,但戰爭的代價是極其慘痛的——

因為戰爭不僅導致整個希臘世界滿目瘡痍,更使得希臘人之間產生了道德與精神的大分裂。

由於戰爭期間

雅典

人對外輸出皿煮,而

斯巴達

則相應地扶植寡頭政權,隨著戰爭進行,不少城邦時而倒向雅典時而倒向斯巴達,隨著這些“牆頭草”來回搖擺,各城邦的內部矛盾隨著黨派鬥爭而被激化,最終隨著戰爭的進行,各城邦內部也進行著內鬥,即便戰爭結束這些爭鬥還是沒有停歇。戰爭使得大國凋敝的同時,也令希臘各城邦人心渙散,內鬥不息,失去了凝聚力。

我認為,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可怕之處在於它嚴重打擊了希臘各城邦內的精神與契約;放眼整個希臘,戰爭也成功破壞了希臘人本就難以團結的凝聚力。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唯一哥斯巴達

戰爭之後,勝利者斯巴達再次成為了希臘世界的大哥大。但這位大哥大所面對的,就是這麼一個殘破不堪的希臘世界——不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它都非常非常殘破。

話說打敗雅典後,斯巴達在希臘世界似乎一柱擎天般存在,希臘一哥對他來說都不夠用,得喊一聲希臘“

唯一哥

”了。但在接手了雅典帝國的江山後,斯巴達人走上了一條對他們十分陌生的道路——

建立並管理一個區域性跨洋霸權

原本斯巴達將目光僅僅投放在他所處的

伯羅奔尼撒半島

那一畝三分地,而現在,隨著雅典帝國的崩塌,斯巴達人一下子擁有了整個“愛琴大觀園”。所謂實力越強責任越大,作為希臘“唯一哥”斯巴達人有必要也有責任對突然激增的領土進行管理。

然而很快事實就證明,

斯巴達人根本不善管理

——斯巴達治下的霸權很快就遭到了全希臘人的反感甚至的抵制。歸根結底,斯巴達人的問題是體制問題。

斯巴達政體本是為了實現少數族群統治為多數族群而設立,其根本核心就是打造一個以職業軍人為基礎的階層穩固的社會體制——斯巴達人負責當兵,被統治族群負責生產。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可以說,斯巴達體制(

呂庫古體制

)本是一個封閉頑固的制度,為了鞏固這樣的政權,斯巴達人人為製造一種鮮有金錢流通的內部環境,儘管自波斯戰爭後有不少金錢流入斯巴達,但斯巴達官方卻始終堅持鐵幣交易以及物物交易,因此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面對商品經濟相對發達的希臘世界,斯巴達的傳統過分重視扶植農業派寡頭,因而當他邁出國門的那一刻,就與整個外部世界顯得格格不入。

當斯巴達滿世界斂財,也自然遭到其老牌同盟者的嫉恨。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的同盟者出力甚多,蒙受損失也極大。可以說擊敗雅典絕非斯巴達一國之力,可當初上場打架我們跟你一起上,現在斂到財你斯巴達基本上自個兒獨吞,這還像話嗎?在這個方面,最不服氣的就是科林斯,實際上他在戰爭中什麼也沒落著,而他是當初最希望發動戰爭的城邦。

此外,在擊敗雅典後,斯巴達沒有聽從同盟者將雅典徹底夷平,而且表面上保留了雅典的獨立性,實質上扶持了一個親斯巴達的寡頭政府。這波操作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斯巴達在把手由伯羅奔尼撒半島朝中希臘伸,從而限制了底比斯和墨伽拉的發展,因而這倆城邦對斯巴達既不滿又恐懼。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可想而知,斯巴達老牌同盟城邦

墨伽拉

科林斯

波奧提亞同盟

(核心乃是城邦

底比斯

)這會兒對斯巴達相當不滿,甚至充滿了仇恨。而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不久,雅典人衝破了斯巴達的束縛,由

萊山德

組建的寡頭政權很快被皿煮政權取代,進而雅典也跟加入反斯巴達陣營。

對於靠近斯巴達的同盟者如:墨伽拉和科林斯而言,他們很自然會拉攏始終反對斯巴達的伯羅奔尼撒城邦

阿爾戈斯

。而波奧提亞地區早就組了個大聯盟(類似

合眾國

)以底比斯為核心,逐漸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斯巴達勢力,隨著這股勢力不斷壯大,他們逐漸以斯巴達為假想敵不斷加強軍備,同時,他們還無視斯巴達反對,收留那些戰後從雅典逃走的反斯巴達人士。

可見,事情正在起變化!暗潮正在湧動!

話說斯巴達滿世界斂財使得原本支援他的愛琴海希臘城邦也越來越反感斯巴達,本來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斯巴達人打著的是推“翻雅典帝國、幫助希臘人重獲自由”的大旗。現在可好,大家發現前腳趕跑了雅典人,斯巴達人更尼瑪可惡。原本不少希臘有識之士曾對斯巴達充滿期待,認為他將會領導希臘人團結起來,但很快,人們曾對他有多麼期待,現在就有多麼失望。

然而,斯巴達畢竟還是希臘“唯一哥”,既然人叫你一聲大哥,你就得多少為大家負責,或者起碼你要讓希臘小弟們感受到安全。要知道當年伯羅奔尼撒戰爭打到最後階段,不論雅典還是斯巴達都筋疲力盡,能夠決定戰爭結果的實際上是波斯人的金幣。斯巴達彼時為贏得戰爭勝利,不得不將小亞細亞希臘城邦出賣給波斯——實際上,斯巴達這場戰爭贏得非常不光彩。

因而在戰爭後,當斯巴達人的聲望如日中天之際,他們自然有種責任感——要保護愛琴海同胞免受波斯統治。而若想實現對波斯人的戰略優勢並保護小亞細亞同胞,斯巴達需要時間來建立和加強自己的帝國。

步履蹣跚的帝國

面對愛琴海,斯巴達人必須像雅典人那樣長期維持強大的海陸大軍,而這些都離不開錢,那麼錢從哪裡來呢?既然不能跟波斯繼續要,那就得從同胞口袋裡搜刮,這就使得斯巴達不得不向同胞伸手要錢:

事實上,戰後為了治理好新增的領土(說白了就是為了更好地斂財),斯巴達外派純正斯巴達人到希臘各地進行管轄。我認為,

什麼樣的體制就能出產什麼樣的人才

,這些主政地方的純種斯巴達人一旦外派,就體現出傲慢、粗鄙又不思變通的特點。

很快,他們就在各城邦作威作福,遇事還往往霸王硬上弓,甚至有些在當地中飽私囊後還組建私人軍隊,儼然成了當地的山大王。自然,斯巴達人不會容得下這樣囂張的軍閥式人物,結果這些小軍閥面對斯巴達的通緝,乾脆拔腿跑到波斯人那裡當起了僱傭兵頭子——大有一副老子天下通吃的嘴臉!

然而如上文所述,斯巴達在希臘各地久而久之呈現橫徵暴斂的表現,在斯巴達式粗暴面前,希臘人逐漸失去了對這個新霸權的期待與擁護,失去了擁護,導致斯巴達不得不進一步竭澤而漁因而由於經濟變得不可持續,隨之軍事力量也無法長期維持。 維持不了相當的軍事力量,斯巴達無力承擔一個新生的帝國。

然而,彼時斯巴達高層不是沒有大明白,有不少人就看出了這些問題,因而這些人就主張進行制度改革,目的就是希望令斯巴達能夠適應新的形式。可這些斯巴達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改革的呼聲不僅沒有推動改革的施行,反而令斯巴達高層出現了大分裂。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斯巴達的政治鬥爭了。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斯巴達的政治鬥爭

咱們前文說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剛剛結束後,斯巴達明面上有兩股勢力:

斯巴達高層

了不起的萊山德

。在領導斯巴達打敗雅典後,萊山德權勢滔天。

這個人當時五十多歲,出身半斯巴達人(二等斯巴達公民),而且當初出頭還是靠給斯巴達國王當男票,有這樣背景的人,在建立不世之勳後對權力慾望毫不掩飾——萊山德不僅牽頭在以雅典為首的戰敗城邦建立聽命於他的寡頭政權,甚至還在

德爾菲神廟

建立自己的雕像,並且他的雕像是與神靈並列的——可以說在萊山德最風光的時候,愛琴海一大半希臘世界,都聽他的。

但是,不到半年時間,隨著他的波斯金主小居魯士在國內失勢,萊山德在斯巴達也就不再是香餑餑了。於是斯巴達國王阿吉斯以及其他高層聯合起來,很快成功壓制了萊山德。

成功壓制萊山德的具體體現,就是公元前403年,斯巴達人修改了萊山德的激進政策,並且宣佈斯巴達要支援“祖宗舊制”。這話明顯帶有政策主義,也就是為了政治鬥爭而喊出的口號,但如果斯巴達真的這麼去做,那就等於將局勢強行擰回到了波斯戰爭前——斯巴達即將再次退回陸地,這也完全不現實。

話說萊山德自此失勢,但這個男人只是暫時沉寂下去,他始終在尋找東山再起的時機,不論如何,在斯巴達高層,萊山德都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只不過在公元前403年開始,這股政治勢力開始了“冬眠期”。

然而,萊山德沉默後,如上文所言面對新形勢,斯巴達再次分裂成兩派。

話說斯巴達高層中,一部分人希望斯巴達從體制上進行改良,從而適應新的國際環境,這個派系的領袖是斯巴達國王之一——

波桑尼阿斯

(彼時征戰無數的另一位國王

阿吉斯

已經老去,我認為在這一政策上,阿吉斯應該是比較支援波桑尼阿斯的),這位波桑尼阿斯(簡稱

小波

)與其爺爺同名,沒錯,他爺爺就是領導希臘人在第二次波斯戰爭中擊敗波斯大軍的老波桑尼阿斯(簡稱

老波

),老波當年一心希望斯巴達能夠像後世雅典那樣積極面對外部世界,但奈何斯巴達保守派實力強大,在雅典精英的配合下,雅典方面祭出了其海軍創立者

地米斯托克利

,而斯巴達則祭出了老波。最終前者被滿世界通緝後來逃亡波斯,而後者則被斯巴達人活活餓死。

老波死後,斯巴達迴歸傳統政策,也就失去了第一次徹底改變的契機。而到了公元前403年,身為國王的小波,再次站出來提出“改革開放”,這次,他依舊遭遇了斯巴達保守派的反擊。這些保守派是誰呢,正是根據斯巴達律法每年選上來的五位監察官以及一票斯巴達老牌貴族。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斯巴達保守派對於其政策有著非常堅實的理由——斯巴達人口少,能壓制被統治族群已實屬不易。而到了公元前404年,對於他們而言,有些事情是沒法拿上臺面的:

戰爭中隨著斯巴達戰士數量減少,跟萊山德一樣的次等公民人數卻在增加,另外由於戰爭需要,斯巴達曾經動員不少被統治族群參加戰鬥,戰鬥歸來的這些人迫切渴望平等的地位,如果這時候斯巴達改變政策全力對外擴張,那麼他就像當年雅典帝國一樣,不得不給予這些老鄉們更多權力——實際上,斯巴達彼時急需人力,要知道,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末期,斯巴達能投放到戰場的重步兵數量(純種斯巴達戰士)已經不足兩千人了。然而權利一旦放開,那麼曾經斯巴達寡頭體系就有瓦解的可能,那些獨享特權的斯巴達精英很可能要讓位於其他人,這是斯巴達保守派不願看到的。

所以說,路線鬥爭的本質,就是政治鬥爭,而政治鬥爭的本質,都是利益之爭。

話說鬥爭當中曾經開放派一度佔了上風,其具體表現就是斯巴達曾於403-398年嘗試重整希臘世界——收拾不服,這之間的舉動,基本上都由兩位斯巴達國王帶隊打頭陣。

在國王阿吉斯與小波的率領下,斯巴達東征西討,先後把不順服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城邦打了個遍,小城邦被打服,大一點的則被拆解,從而便於斯巴達領導。

這裡多說一句,斯巴達的行為確實強硬,因而引起了希臘各主要城邦的警惕。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然而斯巴達似乎並不在乎這些——第一個被斯巴達大錘重點照顧的是伯羅奔尼撒半島的

伊利斯

。接著斯巴達將目光投向了中希臘,在那裡,他有盟友雅典、

福基斯

以及

赫拉克利亞

可以依靠,而中希臘最反斯巴達的當屬以底比斯為首的波奧提亞大聯盟,為了對付底比斯,斯巴達於399年在赫拉克利亞附近搞了次大清場,不少部族都被趕跑。打掃赫拉克利亞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打通斯巴達與北希臘(色薩利、卡爾底息)的通道。

實際上如果斯巴達按照這個節奏來走下去,如果小波國王和阿吉斯國王為首的開放派將自己的政策執行下去,沒準斯巴達霸權會不一樣,但彼時歷史沒有給斯巴達那樣的機會,或許說在接下來的戰略中,斯巴達開始犯錯,而且是一步錯步步錯:

來自波斯的誘惑

公元前399年,波斯西部的實際統治者——那位在奪嫡之爭中敗北的小居魯士邀請斯巴達人幫助他向其兄長髮難,從而助他奪回波斯王位,關於斯巴達高層如何決策史料甚少,但能夠明確的是,最終是保守派的核心骨幹監察官們拍板,決定幫助小居魯士出兵小亞細亞,由此我認為,很可能斯巴達高層產生了比較明顯的分裂,在對政策的爭論中,兩位國王沒有佔到上風。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因而,當大陸攻略尚未完成時,在希臘各主要城邦的側目之下,斯巴達監察官們強行改道前往東方。斯巴達高層最終決定向東方行動,很可能是有意擺出一種姿態——

斯巴達是東方希臘城邦的庇護者

,如此這般,斯巴達統治希臘世界的合法性將會更進一步確立。當然,這只是一種比較有說服力的假設,到底監察官們為何如此,現在不得而知,但應該可以確定的是,監察官們希望得到波斯的支援,確切地說,他們希望以投機的行動,來換取未來波斯大王(小居魯士)的支援,這不僅為了斯巴達,也為了保守派自身。

當小居魯士的金幣給到位後,斯巴達人開始行動,但監察官們玩了花招:為了確保行動失敗後能有迴旋餘地,斯巴達只推出了一個統帥,然後拿著小居魯士的錢滿希臘世界招募僱傭軍。那會伯羅奔尼撒戰爭剛結束,大家窮的響叮噹,希臘老少爺們一聽有這活計紛紛踴躍報名。而且斯巴達人一開始沒有跟這些大頭兵講實話,他們只是說受僱於波斯大王前去平叛,可大家到了小亞細亞才發現,自己是去參加叛亂的。

多說幾句,在這支僱傭軍中,有一個來自雅典的貴族,他曾師從大哲學家

蘇格拉底

,並且在後來的一系列行動中表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他就是當時偉大的將軍兼歷史學家

色諾芬

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1)——艱難的斯巴達帝國

話說回來,自以為聰明的斯巴達監察官們希望這些“套路”能幫其掩蓋行動本質,但事實就是事實,出錢的是小居魯士,帶頭來打架的就是斯巴達人,這倆不僅是甲方乙方,更是合作關係。因此當這批僱傭軍出現在小亞細亞時,波斯與斯巴達也就實際進入戰爭狀態。時隔數載,斯巴達便由波斯的同盟者,變成了他的敵人,雙方的戰爭正式開打……

標簽: 斯巴達  雅典  希臘  戰爭  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