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康德是基於什麼理由或者前提提出並劃分感性 知性 理性?

作者:由 Kiwifan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1-06-18

康德所謂的人的認識有三個層次,「1。感性、2。知性、3。理性」,就是

1。 看山是山(嬰兒之未孩的視角)(客觀世界)

2。 看山不是山(人類機器的視角)(主觀世界)(把山看成是非善惡山)

3。 看山還是山(上帝的視角)(佛的視角)(絕對者的視角)(客觀世界)

3跟1不同,1經過了2,在2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打滾掙扎」後就產生了質變,成了3。

「有意識地打滾掙扎」就是用「知性」不斷反省,直到內在沒有矛盾,達成「統一性」。

以下是葛吉夫的教學,他所謂的「意識」類似康德說的「知性」,「良心」類似康德說的「感性」。而葛吉夫一直強調「人缺乏內在統一性」,可是康德的知性講求統一性。難怪人們不瞭解康德了,因為康德是個有「良心」有「意識」的人,沒良心又沒意識,帶著滿滿緩衝器的人類機器要如何理解康德在說什麼?

康德:「只有知性和感性的結合才產生知識。」

廢話,帶著緩衝器欺騙自己的人類機器,是能有什麼「正確的知識」?

葛吉夫:「良心又是個需要解釋的術語。」「在一般生活中『良心』這概念用得太輕易,好像我們都有良心。事實上『良心』這概念之於情感範疇,相當於『意識』之於理智範疇。正如我們沒有意識,我們也沒有良心。 」

「意識這狀態是人在瞬間中知道所有他知道的事物,看出他知道的多麼少,而且其中有多少矛盾存在。 」

「良心這狀態世人在瞬間感受所有他通常感受或可以感受到的事物。因為每個人裡面都有成千上萬個矛盾的情感,從內心深藏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領會與各種害怕,到最愚蠢的自欺、自信、自滿及自誇,一個人要是感受到全部這些情感,不但很痛苦,簡直不能忍受。 」

「假如一個人的內在世界是由這些矛盾所組成,要是他同時感受到這些矛盾,要是他在瞬間感受到他喜歡所有他討厭的,又討厭所有他喜歡的;在他說實話時其實在說謊,而在說謊時其實在說實話;要是他能感受其中所有的恐怖和丟臉,他就處在『良心』的狀態下。一個人不能活在這種狀態下,他必須毀掉緩衝器,否則就毀掉良心。他不能毀掉良心,但要是他毀不掉良心他就使它睡著,亦即他可以把一個個情感用穿不透的緩衝器分開,永遠看不到它們相遇,永遠感受不到它們的不相容,以及一個挨著一個存在的荒謬可笑。 」

「『緩衝器』這個術語需要特別的解釋,我們知道火車上的緩衝器是怎麼回事,它們是車廂或貨車廂相撞時減少衝擊力的裝置,如果沒有緩衝器,車廂間的撞擊會非常不舒服而且很危險,緩衝器能緩和這種衝擊,使它們不被察覺或注意。 」

「這種相同的裝置也在人身上發現。它們不是天然的,而是人造的,雖然並不是有意造成。它們出現的原是因為人身上存有許多的矛盾:意見、情感、同情、文字及行動上的矛盾,如果一個人在有生之年感受到他內在一切的矛盾,他就不可能還像現在一樣平靜無波地生活和行動,他將不斷會有摩擦及不安。我們看不出個性中的諸我彼此是多麼矛盾及互相敵視,要是一個人能感受到所有這一切矛盾,他就能看到真正的自己,他會覺得他瘋了。沒有人會高興認為自己瘋了,況且這樣的想法剝奪了一個人的自信,削弱他的力量,剝去他的自尊,他總會想辦法剋制或拋開這個想法,他必須毀掉矛盾,要不就不再看到或感受它們。一個人不可能毀掉矛盾,但要是他裡面形成『緩衝器』,他就不再感受它們,所以他不會察覺矛盾的觀點、情感及言語帶來的衝擊。 」

「『緩衝器』的形成是緩慢而漸進的。許多『緩衝器』通常是由『教育』特意塑造,其他則是被周遭環境催眠般的影響所造成。一個人常被那些透過緩衝器生活、說話、思考及感受的人們所包圍。當他模彷他們的意見、行為和話語時,就不知不覺在身上創造出類似的『緩衝器』。『緩衝器』」使人們生活好過些,一個人很難不靠它生活。但是它們使人失去內在發展的可能性,因為緩衝器被造來減少衝擊,而就是衝擊使人脫離他目前的狀態,亦即把他叫醒。緩衝器哄人入睡,帶給他舒適和平靜的感覺,覺得萬事OK,沒有矛盾存在,而他會睡得很安詳。緩衝器是讓人覺得自己總是對的裝置,緩衝器使人感受不到他的良心。 」

標簽: 緩衝器  良心  感受  矛盾  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