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步態分析(一)

作者:由 大連運動康復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22-08-06

相信很多人對步態很好奇,什麼是步態?步行週期是什麼?步態的時相有哪些?今天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帶大家走進步態分析,瞭解步態。

行走是在出生後,伴隨著發育過程中實踐得到的一種能力,行走的姿勢我們也便

稱為步態

。在沒有相關疾病時,步行是協調、高效和不費力的。這些活動的效率依賴於關節活動的靈活性以及肌肉活動在時間和強度上的選擇性。由於步行可帶來足夠多的便利,因此,即使有嚴重損傷的患者也會盡力保持步行能力。

由於不同的病理型別改變了運動和肌肉效能,患者會盡力代替失去的功能,接受鄰近節段的代償反應,引起的步態模式有明顯差別的正常和異常運動的混合,並伴有能量消耗的增加,威脅到功能多樣性的實現。因此就要進行步態的分析。步態分析是針對運動異常進行分析、診斷,並且對觀察到的異常運動進行分析,指導干預方案的制定和效果評價。

一、步行週期

步行週期是指行走過程中一側足跟著地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所經過的時間。

每一個步行週期都被劃分為兩個階段:

支撐相和擺動相

支撐相

為足部於地面接觸的全過程,支撐相開始於初始著地。

擺動相

為足與地面無接觸(在空中移動)肢體向前移動的時期,擺動相開始於足抬離地面的瞬間(足趾離地)。一般情況下,支撐相大約佔步行週期的60%,擺動相佔40%。

二、步態的時相

為了提供步行所必需的基本功能,在支撐相和擺動相下肢節段選擇性前進的過程中,每一個步幅都涉及一個不斷變化的調整,這個調整是處於身體和支撐足之間的。這些反應導致了一系列由髖膝踝共同完成的運動模式。每一個步行週期包含8個功能時相。

1、初始著地(佔步行週期0~2%)

步行週期和站立週期的起始點,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首次與地面接觸的瞬間。

2、承重反應期(佔步行週期2%~12%)

足跟著地後至足底與地面完全接觸的一段時間,即一側足跟著地後至另一側下肢足底離地時,為雙支撐期。

3、支撐相中期(佔步行週期12%~31%)

指從對側下肢離地至身體軀幹完全位於支撐腿的正上方時,為單腿支撐期。

4、支撐相末期(佔步行週期31%~50%)

指從支撐腿足跟離開地面至對側下肢足跟著地的時期,為單腿支撐期。

5、擺動前期(佔步行週期50%~62%)

指從對側下肢足跟著地到支撐腳離開地面之前的一段時間,是第二個雙支撐期。

6、擺動相早期(佔步行週期62%~75%)

指支撐腳離開地面至該腿膝關節最大屈曲角度。此階段主要目的是使足底離開地面。這一階段約佔整個擺動週期的1/3。它開始於足抬離地面,結束於擺動足位於支撐足的正對面。

7、擺動相中期(佔步行週期75%~87%)

指支撐腿的膝關節從最大屈曲角度到小腿垂直於地面的,保持足和地面之間的距離。

8、擺動相末期(佔步行週期87%~100%)

指與地面垂直的小腿 向前擺動至該側足跟再次著地之前。這個時候小腿調整足的位置,併為下一個步行週期做準備。

步態分析(一)

步行週期示意圖

標簽: 步行  週期  步態  支撐  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