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舞蹈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作者:由 孫志貴 發表于 舞蹈時間:2016-02-02

【摘要】

本文與分類對位法有關。

分類對位法屬於對位學的入場門票、隸屬於嚴格對位法的範疇。然而,分類對位法絕非對位學的全部。本文援引了 Burstein 教材當中對於分類對位法的講解,方便大家入門。

需要注意的是:對位法的教材編寫都是基於不同的作者獨自對彼時的音樂作品交叉參考分析總結而成的、每個人的結論可能都有不同…筆者鼓勵讀者們自行交叉對比各類資料、自行思考理解。

本文是分類對位法的第三篇,

主要講解

四類對位

的寫作及其方針。

請各位在閱讀本文之前、先將本系列的前兩篇讀完:

《分類對位法(上)》《分類對位法(中)》

【四類對位及範例】

四類對位

通常是

在一類對位的基礎上

、以「跨小節拴在一起的兩個二分音符」的方式寫作而成。

換成 Burstein 原作英文的話,可能不需要專門定義這個術語…畢竟「Tired Pair」一眼就能看懂。但,為了便於使用漢語表述,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制定一下翻譯的:在本文(四類對位)當中,凡是提到「跨小節拴在一起的兩個二分音符」的一組存在,都稱為「一組拴音」、「同音拴合」。

但這個臨時稱謂很快就要被換掉,你只需要再往下看幾行就知道了

就四類對位寫作而言:

不協和音程只可能會出現在每一組拴音的後半部分(位於一個小節的前半部分),且

其相關

對聲部

拴音

前半部分

必須

與其

對應的

定旋律音符

構成協和音程。

如果

一組拴音的後半部分

與其

對應定旋律音符

構成

不協和音程

的話,該拴音後半部分應以二度下行的方式駛入一組協和音程…也就是以二度級進的方式駛入下一個對旋律音符、且該對旋律音符須和其對應的定旋律音符構成協和音程關係。

像這樣「以協和音程預備」、「往往以二度下行的方式解決」的重拍不協和音程,其對應的對旋律音符,通常被稱作

掛留音

。(這是 Burstein 教材當中的解釋)

給出英文原文: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音程掛留

通常由一組「以對位掛留音構成的不協和音程」和「與其對應的、用以解決該不協和音程的音程鍵」來組成(舉例: 7⇒6,將掛留的七度不協和音程解決至六度協和音程)來組成。

用以

在此情形下

化解不協和音程

最佳的

解決音程鍵

就是「7⇒6」和「4⇒3」…你甚至可以在這種情況下連續使用其中的某一組。

就實質而言,「以掛留連鎖的方式、推動旋律下行前進」是四類對位的典型特徵。

你甚至還可以使用「9⇒8」這樣的解決音程鍵(該解決音程鍵不得連續使用,否則會出現連續八度、即便使用不協和九度亦無法有效緩解之)。

其實,掛留音也可以用「6⇒5」的方式促成協和音程。但這一講所討論的重點就是對不協和音程的處理方式。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來看範例一: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該範例說穿了四件事:

在小節的後半部分置入協和預備音程。

不協和掛留通常置於小節的前半部分。

協和掛留的解決通常都是二度下行解決、順勢就下一組掛留構成協和預備音程。

範例掛留解決音程鍵:「7⇒6」「4⇒3」。

再看範例二: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該範例指出:

除「最終小節的八度音程需反達而至」以外,論及五、八度音程,均斜達而至。

不協和音程通常出現在重拍上,僅用於構建掛留解決音程鍵「7⇒6」、「4⇒3」(亦可酌情使用「9⇒8」)。

不協和掛留

通常

以二度下行的方式行至協和音程

【四類對位的寫作方針】

這是本文的後半部分、銜接《分類對位法(上)》和《分類對位法(中)》當中的等價章節的內容而來。

當你在寫四類對位時,

請遵循如下方針(

該方針是 Burstein 針對四類對位寫作而制訂的,所述內容不一定對其他型別的對位寫作有約束力

):

一、節奏:

除了「第一小節以休止符開始、弱拍起音」和「最後一小節的對位音應為全音符」的情形以外,四類對位構成音的時值應為二分音符。

總體而言,每小節的後半部分的對位音需要用拴音記號和下一小節的強拍對位音相連(除非你想要偶爾使用二類對位音,這種情況下無需使用拴音記號)。

二、起始與結尾:

起始對位音必須與其下方的定位音保持五度或八度的音程關係。

在倒數第二小節,則可用「7⇒6」解決鍵解決至導音(長調七級音;短調七級音升半音)…此時的六度音程直接以「6⇒8」音程鍵解決至最後一小節的八度音程。

(就一、二、四類對位而言,最後一小節的對位音是在定位音上方的全音符、且最後一小節永遠都是以「6⇒8」音程鍵斜達解決而至)

三、聲部間的時值變化:

不協和音程只得以掛留的形式出現在小節的前半拍,且只得以二度下行來解決。

對於強拍協和音程的對位音而言,可以緊接著藉由級進或跳進的方式、駛入該小節弱拍上的協和音程。

對於偶爾出現在強拍的二類對位音而言,需參照二類對位的寫作規則:該小節的後半部分的對位音可以是不協和經過音或鄰音,而前半部分必須是協和音程。

四、針對完全協和音程(五度、八度)的趨近處理:

拋去最後一小節不談,四類對位寫作基本上不會需要同時移動兩個聲部…畢竟兩聲部旋律之間的運動關係基本上只有斜達而已。既然在四類對位當中以斜達的方式駛入五度、八度,自然就不需要擔心任何其它的限制。

如果一個小節的強拍對位音

並未

與前一小節的弱拍對位音

同音拴合

的話,這就屬於二類對位寫作的範疇了:五度和八度必須以反達的方式駛入(而非並達、並行)。

現附一例:

【Burstein】分類對位法(下)

該例演示了:

對旋律在第一小節弱起,且與下方的定位音構成八度音程關係。

偶爾引入的二類對位音可以起到類似逗號的作用、營造分句感。

倒數第二小節的掛留音以「7⇒6」音程鍵斜達解決至導音,再由「6⇒8」反達解決至最後一小節。

位於強拍的協和掛留音永遠都

可以用跳進的方式

來駛入該小節的弱拍協和音程。

不協和音程通常出現在重拍上,僅用於構建掛留解決音程鍵「7⇒6」、「4⇒3」(亦可酌情使用「9⇒8」)。

以斜達的方式駛入完全協和音程(八度、五度)的話、不會有任何問題。

五、旋律音:

一如在一類、二類對位寫作當中所要求的那樣:對旋律可以有一個旋律頂點(該頂點不能是導音)。

對旋律大多數情況下都用步進(二度上下行)來銜接前後音符;「跳進」往往用於需要強調某個旋律音的情形、且往往置於連續的反向二度級進運動之後。

因為對聲部的不協和掛留音只得以二度下行的方式來解決,故此限定進行將導致對旋律持續下行。請儘可能找機會以級進或跳進的方式上行,哪怕是利用協和掛留或者就地引入二類對位音都可以。(以跳進的方式從協和掛留駛離的話,不會有任何問題)

一如在一類對位寫作當中所要求的那樣:對聲部和定聲部之間嚴禁出現旋律交叉。禁止使用基於如下音程的跳進:減五度、增四度、三全音、七度。

除去《分類對位法(上)》後半部分所述的特許情形以外、禁止從其它的調借音來用(這體現在非必要引入的音符升降記號上)。

請不要使用基於增一度的級進。

【結尾】

至此,一、二、四類對位已經完全講完。三、五類對位則是在前者之上的裝飾音運用(輔以節奏多樣化)。可能會有別人來寫三、五類對位,但我更願意單獨開文章講一下和絃外音。

需要說明的是,對位法的教材編寫都是基於不同的作者獨自對彼時的音樂作品交叉參考分析總結而成的、每個人的結論可能都有不同…所以,本文所介紹的內容沒理由成為圭臬

最後送一句我的經驗:

讓自己「加深對和聲及復調知識的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交叉對比各大音樂教育體系下的不同風格的教材

自己發現差異,自己交叉對比,一定會理解得更深刻、會培養自己對知識的系統理解

在看完本文之後,出於方便大家

靈活地消化既有知識

領悟「如何活用分類對位」

的目的,歡迎各位關注下文:

為什麼「分類對位法」要「分類」?

# EOF。

標簽: 音程  對位  協和  小節  對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