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

作者:由 行路難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1-29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山川星河2020-01-30 21:19:05

因為高興而笑。

不然你現在做一個笑得表情,你是高興的嗎?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何蕾2020-01-31 21:38:05

因為高興而笑的人多,因為笑而高興的人不太多。

前者正常情感抒發,不用刻意製造,直接由內而外表露。

後者需要情商高,由笑而引發內心高興,一般人做不到。。。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迷人的反派角色2020-02-03 21:27:45

因為客氣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被偏偏遺忘的人2020-02-03 22:01:32

一直沒有看到有人來回答,那麼我自己來回答一下吧。

心理學上實際上對這種現象是有研究的,這個問題應該歸結到情緒裡面。情緒,也是心理學裡的一個研究物件,其成分有三個部分,主觀體驗,生理喚醒,外部表現

如果說到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因為笑而高興,恭喜,這就是心理學要思考和必須透過實驗論證來解決的問題,在官方一點的說,可能就的說,這探討的是外部表現引起的情緒,還是情緒會透過外部表現表現出來。

我將從下面兩個實驗來說明。

一個是沙赫特的實驗,主要談的是認知

美國心理學家沙赫特和辛格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們把實驗參加者分成兩大組,一個稱為實驗組,另一個稱為控制組。實驗前,他們告訴所有的實驗參加者,這個實驗是要考察一種新型維生素對視力的影響效果,這種新的維生素對於人體是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在徵得這些實驗參加者的同意後,實驗者為這些實驗參加者注射了這種新型維生素。但實際上,心理學家們給控制組的實驗參加者注射的是生理鹽水,而給實驗組的實驗參加者注射的是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會使人出現心悸、顫抖、灼熱、血壓升高、呼吸加快等反應而處於典型的生理喚醒狀態。

注射以後,心理學家們又將實驗組的實驗參加者分為了三個小組:“告知組”:告訴實驗參加者藥物會導致心悸、顫抖、興奮等反應;“未告知組”:對實驗參加者說藥物是溫和的,不會有副作用;“誤告知組”:告訴實驗參加者藥物會導致全身麻木、發癢和頭痛。

然後,實驗者安排了兩個實驗情境:“欣快”情境與“憤怒”情境。當實驗參加者進入“欣快”情境時,看見一個人(實驗助手)在室內唱歌、跳舞、玩耍,表現得十分快樂,並邀請實驗參加者一同玩耍。而進入“憤怒”情境的實驗參加者則看見一個人(實驗助手)正對填寫著的一張調查表發怒、咒罵、跺腳,並最後撕毀調查表;實驗參加者也被要求填寫同樣的調查表,表上的題目帶有人身攻擊和侮辱性,並會引起人極大地憤怒。實驗組的三小組實驗參加者各有一半進入“欣快”情境,另一半進入“憤怒”情境。

實驗結果:控制組和告知組的實驗參加者在室內安靜地進行他們的工作,毫不理會同伴的古怪行為;未告知組和誤告知組的實驗參加者則傾向於追隨室內同伴的行為,變得欣快或憤怒。

沙赫特和辛格對此的解釋是:控制組的實驗參加者未經受生理喚醒,告知組的實驗參加者能正確解釋自身的生理喚醒,他們都不被環境中同伴的情緒所影響,因此沒有任何情緒反應;未告知組和誤告知組的實驗參加者對自身的生理喚醒沒有現成的解釋,從而受到環境中同伴行為的暗示,把生理喚醒與“欣快”或“憤怒”情境聯絡起來並表現出相應的情緒行為。

重點不是結論的前半部分,而是在於:無論生理喚醒還是環境因素都不能單獨地決定情緒,情緒發生的關鍵取決於認知因素。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對於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的看法和態度才是決定我們產生何種情緒的重要因素。

事實上這與面部表情所屬的外部表現還有點區別,但這個實驗很有名,而且結論很值得注意,情緒的決定其實有點複雜,那看下一個實驗

第二個實驗,鉛筆實驗,這個直接關乎到面部表情,而且有年考研英語完形填空還考了…………

實驗將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兩組參與者觀看同一部影片,影片的故事情節有喜有悲。第一組人被要求牙齒咬住鉛筆,嘴咧開成微笑狀態觀看;第二組人被要求嘴唇抿著鉛筆,嘴角成向下狀態觀看。調查發現,牙齒咬著鉛筆的參與者,從影片中看到更多令人開心的事情,始終保持高興的情緒;而嘴唇抿著鉛筆的參與者,影片給到更多的是令人沮喪,難過的事情,情緒頗為悲觀。

怎麼描述結論呢,考研英語我是完全完了,不過可以這麼描述問題,面部表情和情緒誰先產生?這時候也不要忽略經驗的作用,平時大部分時間我們都知道,哭,往往是在內心有悲傷的情緒之後,但這個實驗能夠說明,面部表情是能夠帶動情緒的。

總的來說,他們兩者更可能是同時發生的。

人是因為高興而笑還是由於笑而高興?填空2020-06-08 05:45:15

笑不意味著高興,比如職業微笑。

高興的話,你的表情一定會發生變化,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可能不會笑。

標簽: 實驗  參加者  情緒  情境  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