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作者:由 文化與科學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8-07-12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圖片部分源於網路,文章原創。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最近去了一趟上海,養用我有所悟,這個道理相恨見晚!那就是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如圖我都已經寫好了。這個

顯學就是明面上的,檯面上的東西;隱學就是暗而不彰的東西。實學就是短期見效,虛學就是經年累月。其中,顯學和隱學是政府起著主導作用,宏觀調控大局;實學和虛學有個轉化率的東西在裡面。比如實學是科學發展,學以致用;虛學是文化傳承,民族之根。

比如漢朝是外示儒術,內用黃老。

修行是隱學(身心實證認知),佛學是顯學(邏輯論證考據)

。這個社會人所從事的工作事業有個梯隊:

大多數人是(顯學,實學)

,所從事的是科學實踐,工程等主流工作。

然後就是一部分人(顯學,虛學)

,所從事一般是學術理論的東西,還有學院派的中醫學等。

接下來是少部分人(隱學,實學)

,所從事的有各種易經,風水,命理玄學,還有民間中醫等。

最後則是極少部分人(隱學,虛學)

,例如修行人,各種隱秘傳承等。

其實有很多我都沒有排上去,主要是留給讀者朋友們自己排,給自己一個定位。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顯學,隱學,實學,虛學的名詞來自於中國哲學,我將其概念改造,發揮運用於當下社會。先秦諸子百家,儒家和墨家是顯學,儒家是虛學,墨家是實學,後來法家來了,法家應該算是顯學和實學了,道家應該是隱學和虛學。明清之際的文人批評理學是: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可見理學是顯學和虛學,所以他們提出要學以致用,即是提倡實學

。所以這四個名詞的四對組合,可以粗淺地看做四象,包含萬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陰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演變著人生的起起落落。

所以陰陽為什麼可以生出四象,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可以粗淺地從這兩組相對的概念裡看出一些端倪。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就像民間和學院,相對和絕對,有些東西的界限其實是模稜兩可的。為哈呢,因為我們的認識,認知就是模稜兩可的。

思維概念的不確定性!因為概念是對於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而現實是多樣性的,裡面的對應關係其實是介於確定和不確定之間的。所以,對於這個世界,我們應該抱以怎樣的認識呢?其實很簡單:

如果你是確定的,那麼你的世界便是確定的;如果你是不確定的,那麼你的世界便是不確定的。

修行所悟,相恨見晚:顯學與隱學,實學與虛學

標簽: 虛學  顯學  實學  隱學  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