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要吃羊肉哪能不惹羶

作者:由 周之江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17-09-04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羶怎麼讀

我是地地道道南方人,生於斯長於斯,卻不知為何嗜食羊肉——不是說貴州不產此味,但畢竟並非本土肉食中的大宗——當然本土也有好羊肉,否則解釋不了為何各地皆有自成一派,且互相不服氣的羊肉粉。

在水城、金沙、遵義這三大貴州羊肉粉名門中,我個人偏愛遵義風味。專欄中屢次亮相的楊鬍子,河南人,也是其死忠粉,還記得幾年前,我們到遵義出差,晚上八點多才趕到市裡,當地對口接待的部門備好了一桌飯菜等著,進包房前,他偷偷耳語,“假裝吃一點,待會我們去整羊肉粉”。

如約,飯桌上我們幾乎沒怎麼動筷子,匆匆結束,便去大快朵頤。

出差期間,一日三餐乃至四餐羊肉粉。好在遵義羊肉粉大門派下面還有小分舵,各有特色,數日不厭,楊鬍子甚至因此上火,流了不少鼻血。

貴州土山羊,偏瘦而不免於柴,但有咬勁,所以別具風味,倒不好妄自菲薄的。平生食羊肉的快事之一,是差不多十年前在水城縣南開鄉偏坡村一戶小花苗家中。

苗家風俗,每逢重大節日或是有貴客上門,必要殺羊款待。一口直徑足有三尺的大鍋支在土灶上,炭火燒得極旺,兩頭全羊砍成小塊,早自燉得爛熟,嘟嘟地冒著熱氣,湯麵上漂著一層紅油,望之垂涎欲滴。

羊肉連湯撈入土碗,滿滿地抓一把擇好洗淨的野生芫荽堆在上頭,伸筷子一攪,香氣頓時撲鼻,佐以大碗白飯,吃得滿頭大汗,末了盛一海碗原汁原味的羊肉湯,吹開油花,趁熱灌進肚子,其滋味絕非尋常可比。

順帶說一句,羊肉性熱,水城常年氣候陰冷,食之可禦寒氣,故而當地羊肉粉極為有名,只是藥味偏重,吃不慣者難免不喜。

二零一零年,我參加一個報道組,三個月時間內,要走遍西部十二省市區。春節剛過,大隊人馬進入西北地界。頓頓牛羊肉,自不待言。只是南方人飯量比之當地土著,的確渺小得“低到塵埃裡”。三五個人分食兩三斤白切羊肉,配些主食蔬菜,腹中便已容納不下,而這,在西北地方,只是一個人的食量而已。

可記尚多,限於篇幅,只說一件。是在呼和浩特,當地名產有稱為稍麥者,視其形制,大約與南方的燒賣是同宗,唯內容有所區別耳。經打聽,最正宗的味道不出所料乃是羊肉餡。四個人坐定,點餐,看過選單,開口要兩斤,服務員一臉懵圈,“吃得完嗎”?

“四個人,一人半斤,應該問題不大吧。”

“一兩一屜,一屜八個,兩斤可有一百六十個嘞。”

嚇一跳,仔細詢問方知,北方的計量方式與南方迥異,不按蒸出來的重量算,而是算乾麵粉,我們這點肚量,四屜足矣。據說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碰到不大負責人的服務員,問也不問便上菜,二三十屜端將上來,著實是會把人給嚇到的。

然而味道實在好,至今思之。

北方羊肉羶味重,大約是外地人不能接受的主要原因。在外吃飯,不時碰到店家標榜烹製羊肉善於去羶味,總是不能理解,羊肉無羶,還能叫羊肉麼?

沒有羊羶味的羊肉,就好比不會起泡的肥皂,娘娘腔的男生,就算貨色再好顏值再高,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要吃羊肉哪能不惹一身羶?

標簽: 羊肉  遵義  羶味  苗家  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