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節日常識13---寒食節

作者:由 曦觀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4-10

寒食節是幾月幾號

唐 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節日常識13---寒食節

節日介紹

日期:

清明節前一天(參見“清明節”日期介紹)

別稱:

寒食節、禁菸節、百五節

簡介:

寒食節是在冬至後105日,每年公曆(陽曆)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起源的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之前一日。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併為全國所接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歷史發展

(1)遠古:

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儲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詩人韋莊的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寒食節還有“一百五”或“百五節”的別稱,這是由於寒食節時在冬至日後的105天。宋代蘇轍的一首詩《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堯臣《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溼春郊衣。”】

(2)春秋: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禁火節後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獨介子推不願受賞,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避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3)魏晉: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介子推。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三國歸晉以後,由於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3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充套件到了全國各地,於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4)唐朝:

到唐代時,寒食節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後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寒食節距今2640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5日、1月、3日和2、5、7日,最後變為1日。

節日習俗

寒食節時期有拜掃展墓、禁火、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樹、鞦韆、賞花、鬥雞、饋宴、詠詩等。

節日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介子推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並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並且,寒食節起源於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最早也要到兩漢之交才有記載(見於桓譚《新論》)。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後人為了解釋寒食節附會而來。據考,清明節的起源其實與介子推無關。清明作為一個春祭大節,遠在周代之前已經確定。中國地域遼闊,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文獻上主要記載北俗,唐代是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此後清明節的墓祭節俗漸出現於文獻上。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會被附會一個傳說作為“起源”,但實際考察,這些說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標簽: 寒食節  介子  晉文公  寒食  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