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鐵面無私》

作者:由 老頭也玩 發表于 文化時間:2020-03-21

鐵面無私什麼意思是什麼

這是一部1987年拍攝的電影。德尼羅在裡面演一個絕對的反派。其實德尼羅在之前和之後,都曾經飾演過不少個黑幫大佬,不過在這些影片中,編導通常都是賦予了這個角色正面或者亦正亦邪的形象,只有在這部影片裡,他才成為了一個”絕對‘的反派。

故事取材於真實事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發布禁酒令。各路黑社會立即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大搞私酒販運,賺了個盆滿缽滿,也因此引發了爭奪地盤的鬥爭。其中,芝加哥的黑幫大佬卡彭特別猖狂。不僅大肆走私,還傷及了許多無辜民眾。劇中主人公奈斯負責調查此事。他發誓“要以合法手段將他繩之以法”。可當時在芝加哥上至市長議員、下至警察。早已被卡彭收買,奈斯第一次就出師不利,還搭上個臥底。奈斯只好自己去搜尋這個“罪惡圈裡唯一的好警員”,找到了馬龍、史東,加上一個對賬目無比執著的會計。四個人向卡彭宣戰。卡彭的對策是:“槍桿和好話並用,勝過單單講好話。”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他用上行賄、威脅和暗殺等多種手段,奈斯招架之中,不得已也使出了各種非法手段。這兩個對手你來我往,交手數次,最後的結果大家一定猜的到。

先看阿爾·卡彭這個人物。他從小生性頑劣,從當保鏢開始,一步步爬上了黑幫頭目的位置。他沒有多少文化,只信奉一個黃金法則:殺死任何敢於阻擋他的人,拉攏任何可能對他有用的人。據說當時的芝加哥警察有一半曾經接受過他的賄賂,芝加哥的市長也是由於他的助力才得以當選。影片中的記者這樣吹捧他:“事實上你是實際的芝加哥市長,你只是差一紙委任狀而已。”他聽了之後哈哈大笑:“人生許多事都是這樣,你感覺很可笑,因為那是真的。”我們在影片中看到卡彭的出場是這樣的:攝像機從天花板俯拍,卡彭躺在按摩床上,幾個醫生和小姐在為他做按摩,四周是他的保鏢和記者們,他每說一句話,大家都報以諂媚的笑聲。此時的卡彭如日中天,好不得意。在結尾的法庭上,卡彭也是左顧右盼談笑風生,根本就沒把審判放在心上。平時的髮型梳的很得體,著裝很奢華,活脫脫一個土豪形象。當他一切順心如願的時候,他待人彬彬有禮談吐高雅,一幅紳士模樣。而一旦觸動了他的利益,立刻顯露出本來的鄉野本色,顧不得禮儀風範,大肆咆哮。他在宴會上突然舉起棒球棍打死內鬼的場景,更是心狠手辣,令身邊人心驚膽戰。表面上看,他的手下對他都是無比忠誠的,其實他們忠誠的是錢。無論是他的心腹、殺手或是會計,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為了錢,他們可以去殺人越貨為所欲為。可一旦到了危及自己的時候,立馬變慫。我想,在實際生活中同樣如此,黑幫大佬和手下,來自五湖四海,為了金錢走到一起來了。他們只是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關係。那些江湖義氣、兩肋插刀不過是說說而已吧。

據資料介紹,卡彭獲釋後居住在邁阿密海灘。他的理智卻日益喪失,行動不能協調,言語含混不清,每天身穿睡衣,連續幾個小時坐在房外的碼頭上釣魚。往日的驕橫早已遠去。昔日的高朋滿座也只剩下了孓然一身。想想他也夠淒涼的。正應了那句話: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遺憾的是,不光是卡彭,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曾去想盛極必衰的道理,今日的輝煌是否必然預示著未來的敗落?

再看美國當時頒佈的《禁酒令》。《禁酒令》從1920年開始實行,1933年廢除。釋出這個法令的初衷或許是好的。飲酒導致了勞動生產率低下,家庭暴力不斷,加之美國民族中”清教徒“的傳統觀念,由此帶來的宗教熱情,力主敬畏上帝清廉度日,這些因素使得當時的統治者決心實行《禁酒令》。然而和他們的願望相反,酒鬼們一天也沒有斷了喝酒。正是因為有了《禁酒令》,才使得黑幫們看到了大好的商機,大展身手,大賺其錢。這十多年中,因為私酒產生了無數出悲喜劇,毀掉了無數人的生命,導演了無數出廝殺械鬥的場面。它所帶來的社會危害,遠大於街頭醉漢。所以啊,道德家們是不可以從政的。而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正體現在審時度勢、恰如其分的表達民眾的願望,而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實現虛幻的理想。喝酒,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剛需,就如同我現在一邊寫觀感一邊叼著煙,要讓我戒菸是萬萬不能的。或許過了幾個世紀後,煙和酒終將銷聲匿跡,可那一定是因為更有趣的事情取代了菸酒,而不是因為一紙禁令。《禁酒令》不但沒有禁住酒,還造就了卡彭這樣的惡棍。後來的解禁也是一種無奈。仔細想想,說不定上帝和耶穌也喝酒呢,只是咱們肉眼凡胎看不見而已。影片的結尾,記者問奈斯,聽說禁酒令將取消,你打算怎麼辦呢?奈斯回答:“也許我會去喝上一杯。”多麼幽默的回答!

奈斯是一個很敬業的官員,他信奉法治的力量。他也曾決心“要以合法手段將他繩之以法”。可是在實際鬥爭中,卻很難做到。馬龍就比他要明白的多。當他們抓到的黑社會頭目嘴硬不服輸時,馬龍藉助一個已死的匪徒,又朝死屍開了一槍。在這種威脅下,那個頭目終於就範。可奈斯很不認可馬龍的做法。不過在和卡彭的交手過程中,他的觀念也在逐步轉變。他也認識到,以惡制惡或許更有效。當他知道他抓住的那個殺手就是殘殺馬龍的兇手時,他將這個匪徒推下樓去。在法官遲遲不能給卡彭定罪時,他告訴法官,他的名字也在賬簿上。使得法官乖乖的換了陪審團。這些舉動顯然是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法治精神的。其實不僅僅是奈斯,就連我們一向崇敬的偉人,林肯、孫中山等等,也曾經有過出人意料的舉動。這不僅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不得不去做的策略。可是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會去詬病他們的這些行為,達到否定他們否定這件事的目的。由此想到,我們在判斷一個歷史過程的是非時,不能看某個人某件事在特定環境中發生了什麼,重要的是看這個人的動機以及整個事情的最終效果。

德尼羅在這部影片中並不是主角,他所飾演過的反派角色也很少。他在這部影片中的表現還是很值得稱道的。得意時眼角邊的嘲諷目光,憤怒和悲哀時咧開的八字嘴,都是很有他自己的特色的。不過可能是編導賦予這個角色的性格太單薄吧,顯得兇狠有餘陰險不足。

本人評分:7。0。

標簽: 奈斯  禁酒令  黑幫  影片  馬龍